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7183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

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  )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

C.“二五”计划实行时期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2.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属官的魏征,对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由皇帝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该敕书终没有颁下施行。

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

此外,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

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

A.门下省具有独立的行政决策权力

B.唐代初期皇权与相权形成制衡

C.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

D.三省制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

3.孟德斯鸠说: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

A.三权分立思想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思想D.社会契约思想

4.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

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

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

普鲁士与洛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登堡……汉堡。

”该规定(  )

A.维护了德意志的统一B.继承了军国主义传统

C.加重了封建专制色彩D.确立了容克贵族的统治

6.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

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D.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7.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

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

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

A.原料供应不足B.发展速度迅猛

C.资本明显短缺D.地区分布失衡

8.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9.《旧唐书·食货志》记载: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

一千文重六斤四两。

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

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铸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

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

”这主要表明(  )

A.唐朝初年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

B.唐朝初年,秦王、齐王等诸侯有自主铸币的特权

C.唐朝铸铜业的显著发展,使货币发行量激增

D.隋朝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10.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B.“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C.“民间典卖田宅、马牛、舟车等如之,全用会子者听”

D.“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11.史学家汪荣祖认为:

“私人所修,所谓野史,诸如杂史、杂记、小说之类,既亦出士人之手,无论观点或方法,未必异于史官,而私修虽偶有他书不载的可贵记录,然掌握史料有限,往往道听途说,真伪杂糅,整个而言,野史绝不如正史之可信,更远不如正史之全面与完整。

”据此说明(  )

A.历史研究与个人身份有关B.野史不如正史完整

C.历史研究应掌握大量史料D.正史比野史更可信

12.牛仔裤是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

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整个“冷战”时期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尼尔•弗格森《文明》)。

“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是(  )

①美苏冷战重点转向经济领域②苏联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③“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影响④苏联体制束缚,技术落后

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8分).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法复兴的真谛并不在罗马法本身,而在于以它为承载而体现出来的时代要求。

……在罗马法中,“一切权利均因人而设”,罗马社会只要是自由的罗马市民,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同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

……在罗马法中,当事人可以依自己的意思来创设权利义务关系。

如在口头契约中的誓约、嫁资口约中,只要当事人作出允诺后,债即产生。

……法学家一致主张,在罗马境内,依法享有的人格权、物权等,都“不得被侵犯,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董晓波著《市民精神与宪政:

西方法治传统的形式》

材料二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据《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材料三有人认为,当经济、社会走出传统农业社会时,政治民主变革势所必然。

有人不以为然,却认为,经济的现代化非必然引起政治民主化,而且政治的集权专制才是经济现代化的致胜法宝。

——据李季山《走向民主——英国第一次宪政改革》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法的主要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的复兴”体现了怎样的时代要求?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结合有关史实,评述材料三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4.(19分)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材料三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四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

“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

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问教廷枢密大臣:

“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的惩罚?

”他悠然地回答说:

“上帝不愿罪人死去,宁愿让他们活着出钱。

材料二赎罪券贩子的赦罪词:

“首先赦免受教士责难的人,无论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其次赦免犯罪、犯规或过分无节制的人,不论他的过错多大。

……只要是罗马教会之匙所达之处,我都可以赦免你该在炼狱接受的惩罚。

材料三“赎罪券能并且仅仅能免除教会的惩罚;教会能免除教会所加的惩罚,不能免除上帝所加的惩罚。

“赎罪券决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权作此赦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帝。

“赎罪券不能免除上帝对罪过的惩罚;那种权力也仅仅属于上帝自己。

“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勿需赎罪券就得到上帝的赦免;不需要用赎罪券,基督要求每一个人做这种真正的悔改。

——“九十五条论纲”

请回答:

(1)依据上述三则材料说明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分析马丁·路德与天主教会的主

张的区别。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当时德意志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杜鲁门说: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 下图是反映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关系的一幅漫画

材料三 尼克松说:

“……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指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

”他还说:

“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

材料三中尼克松所说的“巨大变化”又是指什么?

(2)材料二展示的漫画反映了哪一事件?

画面反映出什么问题?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不同点和本质上的相同点。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伟大的历史人物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时代的前进。

材料一2005年4月20日北京青年报《环球光速昨晚耀长城》:

为纪念划时代物理学大师逝世50周年,全球举行“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

他说过这样的名言: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也将其评选为“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材料二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

并曾说过: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原子能之父,我是以一种很间接的方式参与其中的。

事实上我没有预见到原子能会在我这个时代释放出来,我只是在理论上认为它是可能的……”“由于我不能预知原子能在今后的益处,我只好说目前它是个威胁。

但也许这样也好,它可迫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采用秩序,倘若没有这种恐惧的压力,这种秩序决不会出现。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阐述这位伟大人物对人类的贡献。

(2)结合爱因斯坦的观点,谈谈你对原子能的认识。

依据材料归纳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从题目所给图例中可以看出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新经济政策实施虽然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苏联远没有超越欧洲传统工业强国,只是让苏联的经济恢复较快,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虽然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也只是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还未能超于传统工业强国,故B项错误;“二五”计划取得巨大成绩,使苏联最终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苏联已经成为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其工业总产值虽然没有赶上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