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讲 中国的河流与资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1214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十三讲 中国的河流与资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四十三讲 中国的河流与资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四十三讲 中国的河流与资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四十三讲 中国的河流与资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四十三讲 中国的河流与资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十三讲 中国的河流与资源.docx

《第四十三讲 中国的河流与资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十三讲 中国的河流与资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十三讲 中国的河流与资源.docx

第四十三讲中国的河流与资源

第四十三讲中国的河流与资源

课的类型:

复习课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2、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包括哪些类型。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电工程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了解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布情况。

3、使学生了解我国的长江和黄河。

4、使学生了解我国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5、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情况。

6、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水电工程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

1、我国各种自然资源分布与开发。

2、我国河流、湖泊、长江和黄河等分布。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内流河和外流河:

1、内流河:

1.内流河:

是指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

2.内流区:

是指内流河的流域范围。

3.内流河的面积和流量:

内流河面积较小,流域面积占全国的1/3,但其流量仅占全国径流总量的5%。

4.重要的内流河: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5.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A、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内陆;

B、内流河流域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

D、内流河的补给多为冰川积雪融水补给;

E、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2、外流河:

1.外流河:

是像长江黄河等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

2.外流区:

是指外流河的流域范围。

3.外流河的面积和流量:

我国的外流河流域面积大,占全国的2/3,但其径流量却占全国径流总量的95%。

4.我国外流河主要的水系:

A、太平洋水系:

是我国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该水系包括:

黑龙江(阿穆尔河)、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元江(越南境内叫红河,流经河内,注入北部湾)、澜沧江(流经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境内时叫湄公河,在越南注入南海)等;

B、印度洋水系:

是我国第二大水系,向南注入印度洋。

该水系包括:

怒江(在缅甸叫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印度境内叫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孟加拉湾)、印度河(我国境内叫狮泉河)三条河流;

C、北冰洋水系:

我国最小的水系,向北注入北冰洋。

该水系河流包括:

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其在哈萨克、俄罗斯境内叫鄂毕河。

5.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A、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降水较为丰富;

B、我国外流河水位、流量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冬、春为枯水期,夏、秋为丰水期,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C、外流河的补给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D、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现象。

二、我国湖泊:

1、湖泊分类:

我国湖泊众多,可分为:

内流湖和外流湖两类:

1.内流湖:

分布在内流区,多为咸水湖;

2.外流湖:

分布在外流区,多为淡水湖;

2、湖泊分布: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两大区域。

1.青藏高原湖区:

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全区湖泊面积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

A、青海湖:

位于我国的青海省,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我国面积和容量最大的湖泊,湖中有著名的鸟岛——现在已成为半岛。

B、内陆咸水湖: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补给量较小;输出则以蒸发输出为主,湖水含盐量较大,形成咸水湖。

2.东部平原湖泊区: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平原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地区,全区湖泊面积占全国的1/3。

A、鄱阳湖:

位于我国的江西省,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上游有赣江,下游由江西湖口注入长江。

B、洞庭湖:

位于我国的湖南省,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上游有湘江,下游由湖南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

C、太湖:

位于江苏省,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D、洪泽湖:

位于我国江苏省的淮河中游,第四大淡水湖泊。

E、巢湖:

位于我国的安徽省,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

F、淡水湖:

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补给量较大;输出则以径流输出为主,湖水含盐量较小,形成淡水湖。

三、长江:

1、长江概况: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6621米)的西南侧,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在上海注入东海,全长6300Km,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长河(按长度:

尼罗河6600、亚马逊河6400、长江)。

2.长江年总径流量为10000亿M3,占我国总径流量的1/3,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

(亚马逊河、刚果河、长江)

3.长江流域面积180万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为我国各河流之首;河流总落差达6300米,水能资源丰富。

2、长江各河段的分界:

1.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A、上游:

自源头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

B、中游:

自湖北宜昌到江西湖口;

C、下游:

自江西湖口到入海口;

2.长江各河段的名称:

A、长江正源为沱沱河;

B、沱沱河与当曲汇合后到青海玉树称为通天河;

C、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称为金沙江;

D、宜宾以下开始称为长江;

E、宜宾到湖北宜昌之间习惯上称为川江;其中奉节到宜宾也可叫峡江;

F、湖北省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之间称为荆江;

E、长江江苏镇江到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3、长江上游河段的特点:

1.长江上游河段的支流:

A、当曲;

B、楚玛尔河;

C、雅砻江;(攀枝花)

D、岷江-大渡河;(宜宾)

E、嘉陵江;(重庆)

F、乌江;(涪陵)

2.长江上游河段的特点:

A、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三峡等地形区;

B、河面狭窄,水流湍急,山高水深,多峡谷;如虎跳峡、三峡。

C、落差大,可达6200多米,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D、支流众多,径流增加迅速;

F、以冲刷下切为主。

3.长江三峡和虎跳峡:

A、虎跳峡:

位于金沙江段,山高水深,最窄处仅数十米,形容老虎可以跳过,故名曰“虎跳峡”。

B、三峡:

自西向东依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地区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现在建有三峡水利枢纽(1760万千瓦)、葛洲坝水利枢纽(270万千瓦)等水利枢纽。

4、长江中游河段的特点:

1.长江中游的支流:

A、青江;(长阳);

B、湘江水系;(城陵矶);

C、汉江;(武汉);

D、赣江水系:

(湖口);

2.长江中游河段的特点:

A、江面宽广,水流和缓,流经在长江中游平原上。

B、在“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形成地上河,且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极易形成决堤,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C、支流众多,湖泊密布,水量大增。

5、长江下游河段的特点:

1、长江下游的支流:

黄浦江:

(上海)

2、长江下游河段的特点:

A、流经在长江下游沿江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支流稀少。

B、江阔水深,形成“黄金水道”;

6、长江的综合治理和“南水北调”:

1.长江的综合治理:

A、上游:

兴修水利;

B、中游:

荆江综合治理,裁弯取直,加固堤防。

2.南水北调:

A、东线:

B、中线:

C、西线:

四、黄河:

1、黄河概况:

3.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各姿各雅山东侧,流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市、自治区,在山东垦利注入渤海,全长5500Km,是我国第二长河。

4.黄河流域面积75万Km2,水能资源丰富。

2、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1、上游:

自源头到内蒙古的河口镇;

2、中游:

自河口镇到河南的旧孟津;

3、下游:

自河南孟津到入海口;

3、黄河上游河段的特点:

1、黄河上游的支流:

A、源头:

卡日曲(正源)、约古宗列曲(偏源);

B、洮河;

C、湟水;

D、黑河;

2、黄河上游河段的特点:

A、黄河上游上半部分(青铜峡以上)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且主要流经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自上向下水电站依次是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大峡、盐窝峡、青铜峡和三盛公等水利枢纽。

B、支流众多,水量大增。

C、黄河上游的下半部分(青铜峡以下)则主要流经在荒漠、半荒漠区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流速缓慢,且支流稀少,水量骤减。

4、黄河中游河段的特点:

1、黄河中游河段的支流:

A、无定河;

B、延河;

C、汾河;

D、渭河;

2、黄河中游河段的特点:

A、主要流经在黄土高原,使黄河最终形成了“黄河”,泥沙含量激增(泥沙含量占总含量的89%);

B、支流众多,径流量大增;

C、落差大(可达611米),峡谷、瀑布众多,水能丰富。

如:

壶口瀑布、三门峡(人门、神门、鬼门)、小浪底等。

D、有“凌汛”现象。

5、黄河下游河段的特点:

1、黄河下游河段的支流:

A、伊洛河;

B、沁河;

C、大汶河;

D、桃花峪;枯河

2、黄河下游河段的特点:

A、黄河下游主要流经在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摆荡,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严重。

B、形成著名的“地上河”、“悬河”、“人造天河”。

C、支流稀少,渗漏严重,水量大减;

D、流域狭小;

6、黄河“母亲河的奉献”与忧患:

1、奉献:

A、塑造了华北平原;

B、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提供了灌溉水源;正所谓“黄河百害,为富一套”;

C、水能资源丰富;

D、为沿岸城乡提供了水源,抚育了华夏民族;

2、忧患:

A、沿岸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含沙量世界第一,带走了丰富的有机养分;

B、形成了“地上河”,时刻威胁着沿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C、痛苦的记忆——黄泛区。

D、近年来的黄河断流:

7、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治理:

1、黄河危害的根源:

黄河之害,在于黄河下游决堤改道;而决堤改道的根源在于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造成的泥沙在下游河道的淤积。

2、综合治理的关键:

在于治沙。

3、综合治理:

⑴上游:

A、加强上游的生态保护,涵养水源;

B、兴修水库,调节下游水量;

⑵、中游:

强化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

⑶、下游:

加固大堤,防治水患。

4、合理调配上中下游水量,杜绝断流的发生。

五、珠江:

1、珠江概况:

1.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注入南海,全长2214Km,流域面积45Km2,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河流。

2.珠江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合而成,其中西江是珠江的主流;珠江的汛期是我国最长的,径流量丰富,相当于黄河流量的20倍,仅次于长江,居于我国第二位。

2、珠江特点:

1.流经在我国第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三河段之一;现在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2.水运发达,水运量仅次于长江。

六、京杭大运河:

1、京杭大运河概况:

1.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掘较早(晚于灵渠)、长度最长的人工运河。

全长1800Km,连通了北京到杭州之间的南北交通,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等五大水系。

2.古代,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南北交通的主干道,影响着政治、经济;现代,京杭大运河一部分受到了淤塞,水运量和重要性大减,但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

2、京杭大运河的现状:

1、北段已经荒废,不能使用;

2、南段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运输作用,但价值在降低;

七、资源和我们的关系:

㈠、自然资源和我们的关系:

1、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㈡、自然资源的分类:

1、可再生资源:

A、定义:

包括土地、生物、水、水能和气候等,在利用合理、保护得当的条件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属于可再生资源。

B、分布规律:

分布符合地理规律或地带性规律。

2、非可再生资源:

A、定义:

包括各种矿产资源,更新、再生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或者不能够循环使用,往往是利用一点少一些点,属于可再生资源。

B、分布规律:

分布符合地质规律或地质作用的制约。

㈢、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照选修6,略)

八、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1、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资源大国:

1.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2.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三位;

3.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4.河流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5.水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6.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2、人均资源量不足:

1.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3;

2.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总值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2;

3.人均河川径流总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4;

4.人均森林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5;

3、我国资源的发展趋势:

1.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还会减少;

2.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多;

3.随着资源的不合力利用、破坏和保护不当等原因,资源还在受着破坏和浪费。

九、我国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参照必修一)

1、水资源:

1、水资源、水利资源和水能资源:

A、广义水资源:

是指地球上水圈中水量的总体。

B、狭义水资源:

即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淡水等。

其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水量的0.3%。

C、水利资源:

D、水能资源:

2、水资源的分布:

海洋水占97%,淡水只占2.5%;其中2/3位于南极、高山冰川。

3、世界水日:

3月22日。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1.我国年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A、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B、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C、东南方降水多,西北降水少,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河流径流量丰富;以北径流量稀少;

3.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与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水资源匮乏的华北平原:

A、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少;

B、工农业发达,对水的需求量大;华北平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水、土资源配合欠合理。

C、人口众多,对水的需求量大;

5.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季节)分配:

A、降水量集中在夏秋,冬春稀少;

B、夏秋季节:

河流处于丰水期,甚至是洪水期,造成大量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

C、冬春季节:

河流进入枯水期,干旱缺水。

3、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城市、人口众多,需求过大;

2、地区、季节分配不均、气候异常性缺水;

3、水污染严重,出现“污染性缺水”。

4、浪费严重。

4、华北严重缺水的原因:

1、气候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人均径流量小,尤其是春旱严重;

2、工农业发达,对水的需求大。

5、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1.实行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A、南水北调:

B、引滦入津:

C、引黄济青;

D、引黄入郑等;

2.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3.节约用水;

A、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

B、工业提高水使用效率,提倡工业用水重复、循环使用。

C、生活用水:

少使用洗涤剂、清洁剂,一水多用,提倡使用节水容器。

4.全面推广污水处理,循环使用水资源;

6、水能资源的分布和开发:

1.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

2.水资源的分布:

A.长江水系;

B.雅鲁藏布江水系;

C.黄河水系;(上中游)

D.珠江水系;(珠江上游红水河)

3.已开发水资源分布:

A.长江干支流;

B.黄河上中游;

C.珠江上游红水河;

一十、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特点:

1.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2.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林地比重小;耕地只占10%;

3.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值少;

4.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

A、耕地主要分布在: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

占全国耕地的90%。

其中北方以旱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B、草地主要分布在:

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

C、林地主要分布在:

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以及东南的山区。

D、未利用土地:

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北内陆,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性冰川和积雪等集中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

2、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A、水土流失严重;

B、沙漠化速度增大;

C、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D、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E、城市、交通建设用地浪费严重。

2.解决措施:

A、加强管理;

B、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C、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如:

退耕还林(牧)

D、建设生态保护林:

如“三北”防护林、

一十一、矿产资源: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1.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2.贫矿多,富矿少,分选冶炼困难;

2、能源矿产:

1、煤炭:

A、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

B、从省区上讲:

内蒙、新疆、山西、陕西、河北、河南、辽宁、安徽、吉林、山东和黑龙江等省区较多;

C、主要煤矿:

大同、开滦、平顶山等。

2、石油:

A、主要分布在:

东北、西北、华北及我国沿海大陆架;

B、重要油田:

大庆、胜利、华北、中原、塔里木油田等;

3、金属矿产:

1、铁矿:

集中分布在我国的河北、四川、辽宁三省,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邯郸、内蒙白云鄂博、甘肃镜铁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四川攀枝花、海南石碌;

2、有色金属矿:

稀土、钛、锂、钨、锑等储量居世界第一;

3、铜矿:

储量居世界第七位,江西德兴、西藏玉龙、云南东川、安徽铜陵、甘肃白银、山西中条山等;

4、磷矿:

西南三省(云、贵、川)和湖南、湖北;

5、锡矿:

世界第二位,云南个旧、广西大厂;

6、锑矿:

储量居世界第一;湖南锡矿山、广西大厂;

7、铅锌矿:

湖南水口山、青海锡铁山、云南兰坪;

8、稀土矿:

居世界第一,内蒙古的白云鄂博;

9、铝土矿:

广西平果、贵州修文、河南郑州(上街)、山西孝义等。

10、镍矿:

甘肃金昌;

11、钨矿:

世界第一,江西大余;

12、钒、钛:

世界第一,四川攀枝花;

一十二、海洋资源:

1、丰富的海洋资源:

1.五大海区:

2.海洋权益:

2、主要的渔场:

1.主要的渔场:

舟山渔场;

2.舟山渔场的形成:

A、大陆架宽广,阳光充足;

B、寒暖流交汇;

C、沿岸河流带来丰富的饵料;

D、地处温带,冬季海洋表层水下沉,导致底层海水上泛,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3、主要的盐场

1.我国是世界上海盐生产大国,海盐生产量居世界第一;

2.主要的盐场:

河北、天津的长芦盐场、海南岛莺歌海盐场、台湾的布袋盐场。

3.长芦盐场春末夏初产盐量大的原因:

A、春末夏初,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

B、春季多风,有利于水汽蒸发。

C、地形平坦,有利于引水晒盐。

D、春末夏初,降水少、光照强、温度回升快。

E、春末夏初,北方降水少,河流注入量小,海水盐度大。

4.布袋盐场的优越条件:

A、地处台湾岛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B、地处副热带海区附近、且受台湾暖流的影响,盐度高;

C、地处台西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引水晒盐。

5.莺歌海盐场的优越条件:

A、地处海南岛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B、地处副热带海区附近,盐度高;

C、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引水晒盐。

4、海洋石油:

(略)

5、海洋保护: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