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0626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docx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docx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课程设置表

(3年制)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学时

学分

开课时间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1

2

3

 

 

 

公共课

0521801001

0121802003

0121802001

第一外国语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0

18

36

3

1

2

 

 

讲授

基础理论课

77777777

0322802067

0322802068

0322802069

0322802001

0322802002

博士生导师学科前言问题讲座

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

资本主义发展史

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邓如辛

白艳

贾中海

周秀英

韩喜平

40

40

40

40

40

1

2

2

2

2

2

 

 

 

讲授

 

考试

 

专业课

0322802070

0322802071 

科学社会主义专题

国际共运史

 

 

邓如辛

朱哲

 

 

40

40

 

 

2

2

 

 

 

 

 

 

 

讲授

 

考试

 

 

 

 

 

0322802010

0322802055

0322802066

0322802038

0322802040

0322802036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第三世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当代社会法制建设研究

国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研究

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李桂花

李静

王淑荣

陈芳南

盛海英

韩广富

40

40

40

40

40

40

2

2

2

2

2

2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韩喜平王为全教师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和制度形态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必然,也是实现在马克思主义者的创造和自我反思、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之中。

因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仅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运动、制度形态的发展一般过程,而且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史、教育史和自我捍卫史。

教学大纲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历程

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法

五、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价值

第一专题工人阶级立场的形成和唯物史观的创立

第二专题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性批判

第三专题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和研究

第四专题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引发的论战

第五专题俄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纷争

第六专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捍卫

第七专题列宁与“十月革命”的胜利

第八专题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九专题其它国家革命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十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十一专题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第十二专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第十三专题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

第十四专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和流派

第十五专题马克思主义运动在国外的发展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周秀英教授孙秀云副教授

教师职称:

课程简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总结和学习,可以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历史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认清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这是一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必修课,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将彰显马克主义的当代意义!

教学大纲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专题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专题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专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四专题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五专题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第六专题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专题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邓小平理论专题研究

学时:

30学分:

2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邓如辛教师代码:

104696教师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系统而全面的邓小平理论,同时对涉及有关邓小平理论的各种认识都有正确的见解,使学生在掌握了系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胜信心,同时正确认识和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作用和历史性贡献。

通过本课的教学,达到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的目的。

另一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在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加深对这一科学理论的认识,从而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问题。

授课对象是本专业的研究生。

教学大纲

第一专题总论

第二专题邓小平理论的产生主客观条件

第三专题邓小平理论认识中的误区及走出误区的方法及思路

第四专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

第五专题邓小平理论的核心

第六专题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研究

第七专题邓小平理论的新社会主义观

第八专题邓小平的改革观

第九专题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探析

第十专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

第十一专题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观研究

第十二专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战略

第十三专题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设计

第十四专题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贡献

第十五专题邓小平理论及实践的世界性影响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资本主义发展史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白艳教师代码:

600466教师职称:

副教授

课程简介:

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一部波澜起伏、错综复杂的社会运动史。

本课程的目是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分析和讲授以及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某些对比性的分析,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只有全面地分析和认识资本主义主义的产生、发展、历史地位、历史作用,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它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教学大纲

第一专题总论

第二专题资本主义的萌芽(14、15世纪)

第三专题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四专题资本主义时代的开端(16、17世纪)

第五专题资本主义的兴盛与衰败(18、19世纪)

第六专题面临危机的不同抉择(20世纪初)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历史资本主义》《中西500年比较》

课程编号:

82020133课程名称:

科学社会主义专题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邓如辛教师代码:

104696教师职称:

副教授

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

本科生的学位课,旨在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从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进程。

通过给课程的学习,达到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趋势的任务。

授课的对象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生。

教学大纲

第一专题总论

第二专题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三专题两个必然及其现实

第四专题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及其现实

第五专题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若干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第六专题过渡时期理论

第七专题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第八专题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及其社会主义条件下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九专题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专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十一专题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第十二专题社会主义改革论

第十三专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四专题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及光明的未来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通用的科学社会主义教材。

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课程结束将进行综合水平的考核,布置学生撰写论文。

课程编号:

82020143课程名称: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学时:

60学分:

3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朱哲教师代码:

104468教师职称:

教授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2

课程简介: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各国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共产主义政党领导下,为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斗争的历史。

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就是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与各国的革命实际是怎样结合并推动革命发展的。

对马克思主义既不能违背其基本原理,又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完整地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插、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

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就是要了解各国无产阶级夺取并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分清哪些赶验是反映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的,哪些经验只是反映了适合于一国或数国的特殊规律,以利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就是要了解无产阶级政党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进行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正确处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关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增强党的观念,巩固党的团结,以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就是要了解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反动阶级的血腥镇压,党内机会主义者的干扰破坏,国际上的霸权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颠覆,这些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胜利发展的障碍。

尽管如此,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要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学习历史上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革命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斗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信心百倍地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为在我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

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贯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要善于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运用于各国革命的实际,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进行科学分析,反对片面性和绝对化。

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历史规律,并运用它来观察现实问题,指导现实斗争。

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要坚持批判的方法。

国际共运史是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党性的科学。

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我们学习时,必须批判资产阶级学者和机会主义者的各种谬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正确对待历史遗产。

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要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努力改造世界观,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把自己培养成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2、授课的具体内容

导言

第一专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二专题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革命

第三专题欧美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立。

第二国际的前期活动

第四专题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第五专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六专题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十月革命后欧亚革命运动的高涨。

第七专题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亚洲各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第八专题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战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东大学;世界近、现代史。

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课程结束将进行综合考试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贾中海教师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课程主要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流派及其基本主张,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法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问题,是全面深入准确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所必需学习、研究借鉴的一门专业课程。

教学大纲:

第一专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专题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专题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四专题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五专题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六专题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第七专题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研究

第八专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综述

选修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李桂花教师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本院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

通过本门课程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和把握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分析科技革命尤其是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问题,提高研究生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教育发展、伦理建设、思维方式以及现代西方哲学变迁的关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科技革命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的深刻内涵,增强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参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紧迫感、责任感和献身祖国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自觉性。

教学大纲:

第一专题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概述(4学时)

第二专题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4学时)

第三专题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4学时)

第四专题科技革命与人的发展(6学时)

第五专题科技革命与教育发展(6学时,其中2学时讨论)

第六专题科技革命与伦理建设(6学时,其中2学时讨论)

第七专题科技革命与思维方式(4学时)

第八专题科技革命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变迁(6学时)

主要参考书:

1.黄顺基:

《科技革命影响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杨玉等: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李桂花:

《科技哲思——科技异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第三世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李静教师职称:

讲师

[课程简介]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使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战后,共产党的力量大大的增强,社会主义的阵营空前壮大。

在苏联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下,一批发展中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模式一度或多或少的影响着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模式。

经过发展的曲折及苏东剧变的影响后,这些国家开始踏上探索适合本国、本地区发展的道路。

本门课程以国别形式主要介绍印度、古巴、朝鲜、越南、非洲及拉美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发展。

课程共计40学时,课时安排为:

印度6学时、古巴6学时、朝鲜6学时、越南6学时、非洲地区8学时、拉美地区8学时。

[教学大纲]

第一专题印度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专题古巴的社会主义

第三专题朝鲜的社会主义

第四专题越南的社会主义

第五专题非洲的社会主义

第六专题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当代社会道德与法制建设研究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王淑荣教师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是为国内高校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课程主要在道德与法制两个层面展开叙事,从理论内涵、功能作用、实践功效及二者的共同规范作用,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详解。

在现代道德教育中,吸收并彰显了先哲的丰博思想和闪光才智的道德教育方法;在现代法制教育中,充分吸纳了当代法理学界的专家学者的研究精华与专论,并借鉴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究道德与法制的共同规范功效,使我们可以知所取径。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行为,还是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应然性,故而加强道德与法律制度建设成为高等教育之必然。

发达国家广泛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并把它作为巩固阶级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这一共识是这些国家在总结吸收自身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培养人的和谐意识至关重要,规范人的行为尤为关键,只有人人都具有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情怀,和谐社会的构建才具有坚实的人本基础和理念支撑,才会在全社会营造出和谐发展、和谐进步的环境氛围。

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通过对当代社会道德与法制建设研究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掌握当代道德与法制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对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作用及建设法治国家的理念进行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使学生成为高知的守法者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内容:

绪论当代社会道德与法制建设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专题道德起源与发展

第二专题先哲关于道德理论的阐释与时适借鉴

第三专题当代道德理论的特点与规范

第四专题当代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

第五专题法治的演进及历史类型

第六专题法治的社会内涵与意义

第七专题法治的要素与机制

第八专题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与内容

第九专题我国法治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十专题当代道德与法治建设的共性与和谐社会构建

参考书目:

高鸿钧等著,《法治:

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阅读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陈芳南教师职称:

副教授

课程简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阅读这门课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该课程一共9篇文献,包括:

《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南巡谈话》、《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

内容十分广泛,思想极其丰富。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是通过学习、讲授这些文献,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意义。

二是通过学习、讲授这些文献,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科学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教学大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阅读共包括九篇文献:

第一专题、《新民主主义论》

第二专题、《论人民民主专政》

第三专题、《论十大关系》

第四专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五专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第六专题、《南巡谈话》

第七专题、《十五大报告》

第八专题、《十六大报告》

第九专题、《十七大报告》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研究

学时:

40学分:

2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课教师:

盛海英教师职称:

副教授

课程简介: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就摆到了中国人民的面前,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伟大尝试。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实现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形式,同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指明了方向。

该门课程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力”可以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本课程讲授的具体内容包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生成的背景;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传统文化评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课程对象及目的

该课程是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

该门课程围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题,力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问题,以便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通过深化该领域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力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授课的具体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生成的背景;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传统文化评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实践性环节

授课过程中安排适当的参观考察,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中国的继续和发展。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预备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历史、文化史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等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化发展轨迹》冯天瑜、杨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葛兆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7、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查阅资料,撰写论文。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