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案含答案.docx
《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案含答案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本知识专题的课本知识体系】
一、物质运动与规律
1.世界的物质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2)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
①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
运动
备注
区别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联系
①物质离不开运动。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相对静止有两种情形:
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来说,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二是事物的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联系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不可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错误倾向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尊重客观规律
(1)原理内容
①规律具有客观
性、普遍性。
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认识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客观性
①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
②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规律
3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
(1)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如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预测彗星的回归、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这些都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目的的典型事例。
(2)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
二、意识的本质与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
认识世界
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世界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1.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点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点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点拨:
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4.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点拨:
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知识纵横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唯物论角度:
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反对错误倾向:
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唯物辩证法角度:
①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三、实践与认识
1.实践的含义:
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如何运用“实践”的知识分析问题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1.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区别:
①实践的客观性是相对于人的主观认识而言的。
之所以说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因为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过程和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②实践的能动性是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而言的。
之所以说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其原因在于实践的主体是人。
实践的能动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
(2)联系:
①二者是辩证统一、互相渗透的。
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是以实践的客观性为基础的;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
②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实践的能动性则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要求。
2.“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
“意识源于物质”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源于实践”指
认识形成于实践中。
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并不矛盾。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
践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
但不可混淆搭配,如不能说“认识源于物质”。
3.“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就是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
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4.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点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5.实践既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点拨:
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的说法是正确的,实践是一种主观活动的说法是错误的。
实践虽然受主观意识的指导,但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生产工具都是客观的,不能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
6.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此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点拨:
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以正确认识为指导的实践。
7.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因此,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点拨:
实践具有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
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
当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
8.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点拨: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9.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可以作为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点拨: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四、真理和认识过程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特点
特点
内涵
方法论
客观性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是客观的,我们要坚持真理,真理是具体的、相对的,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3.追求真理的过程(认识发展的过程)
认识过程
内涵
方法论
认识的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的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本知识专题归类性问题】
1.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
点拨:
在长期的思想发展史上,有些观点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但却否认人类社会的客观性,这是错误的。
虽然社会是由具有主观意识的人构成的,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仍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点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3.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点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4.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点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5.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点拨:
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6.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点拨:
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7.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点拨:
规律是客观的,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8.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点拨:
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实际、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9.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点拨:
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10.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是客观的
点拨: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11.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点拨: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说法错误。
12.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点拨:
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13.关于“认识过程”的几个“并不意味着”
(1)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
(2)认识具有反复性,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
(3)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热点专题】
2016年一批与民生有关的新规新政开始实施,展望充满希望的2016年,一批与民生有关的新规新政开始实施。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我国第一部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居住证暂行条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等新规新政相继生效开始实施。
除此之外,2016年正式实施的新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将执行新的标准,为公务员出差时的“吃、住、行”划友人了红线;房贷开始执行新的利率水平。
根据最新的房贷利率,以购房者贷款100万元、期限20年为例,购房者每月将减负707元等。
【考点链接】
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批与民生有关的新规新政开始实施,表明在新的一年里,人民群众将享有更多的福祉,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有了更切实的保证。
2.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原则。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等法规的实施,体现了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我国政府的职能。
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公共服务等职能。
在全国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
这是我政府行使社会职能的体现。
4.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近年来,党中央出台许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说明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用法治方式完善居住证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和权利的平等,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符合我国的当前实际。
2.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长期以来,由于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成效不明显,煤炭消费量居高不下,致使大气污染治理困局难解。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重点解决的就是工业、交通,以及燃煤污染问题。
3.意识的能动作用。
《居住证暂行条例》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为依据,突出了居住证的赋权功能,突出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服务职能,在明确居住证的性质和申领条件的基础上,确立了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形势的变化,原来一对夫妻可生育一个子女的法律条文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势在必行。
5.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作为正确的价值观一要符合客观规律,二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016年正式实施的新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跟踪试题】
1.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这说明
A.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C.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2.用法治方式完善居住证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公民身份和权利的平等,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符合我国的当前实际。
这启示我们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要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3.《居住证暂行条例》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为依据,突出了居住证的赋权功能,突出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服务职能,在明确居住证的性质和申领条件的基础上,确立了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
这说明
A.人的意识能够决定客观事物产生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D.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先于物质产生
4.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形势的变化,原来一对夫妻可生育一个子女的法律条文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势在必行。
这说明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
5.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平凡善举,有利于转化为全社会的道德建设的共同行动,努力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屠呦呦获奖,能极大地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进而显示科学精神的力量。
这表明
①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思维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近年来,我国国内发生的暴恐案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恐怖活动对我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出台反恐怖主义法是现实的需要。
这启示我们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坚持把实践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C.努力改造主观世界,使之与客观世界相适应
D.通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性
7.反恐怖主义法确立了反恐怖工作基本原则,健全了相关体制机制,强化了安全防范、应对处置、国际合作、法律惩治等措施,为提高反恐怖工作能力和水平、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8.举办国家公祭仪式,增加普通民众对国家公祭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普通民众对历史的参与和审视,使“国家公祭”形成民族习惯,再化民族精神,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2015·武汉模拟)2015年初,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世界首台液态金属机器。
这种柔性机器既可在自由空间运动,又能在各种结构槽道中蜿蜒前行,它的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习性已相当接近一些自然界简单的软体生物。
这项研究为研制液态金属机器及机器人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这表明( )
①科技创新使得物质属性遵循人类意志而改变
②科技创新正在消除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界限
③液态金属机器可以延伸人的器官,提高人类实践水平
④科学实验是人类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2015·杭州模拟)人的意识产生一直是个谜。
现在,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模型等技术对大脑某一部分出现的故障,比如抑郁、精神分裂症等进行研究,发现了其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但要真正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这表明( )
①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真理在认识发展中不断突破历史条件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2015·郑州质检)中国人很早就在生产活动中发现了圆周率问题;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经过反复演算,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近年来,人们借助计算机把圆周率精确到了难以想象的10万亿位。
这说明( )
①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 ②实践是人类认识得以最终完成的强大动力 ③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④新的认识总是在推翻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3.2016年1月1日,时隔27年后首次大修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新法不仅在法条数量上几近翻一倍,内容上也基本对所有现行法条作出修改,其中不少规定更是凸显从治标走向治本的立法思路。
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莫过于:
新的污染法实施了,雾霾能减轻吗?
话题背后,则是近段时间以来频频遭遇雾霾围城的现实。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
13.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之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新法不仅在法条数量上增加了很多,而且在内容上也基本对所有现行法条作出了修改,其中不少条文的规定凸显了从治标走向治本的立法思路。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源于环境的变化和污染的不断加重;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治理环境的实践推动了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雾霾能否因为新法的实施而消除还要等待实践的验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大气污染防治法施行目的是指导治理环境污染的实践。
14.2016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强调,我们要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越强、掌握的核心关键技术越多,未来的发展后劲和空间就越大。
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战略必争领域前瞻部署,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衔接融合,形成全链条、一体化的创新布局。
材料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窃听、黑客攻击成为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量子力学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有望发挥重要作用。
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组成员长期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实验检验,对光量子操纵方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系统地发展了多光子纠缠操纵技术,并创新性地应用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多个研究方向,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真正带入实际应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观点,分析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真正带入实际应用过程。
(3)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提两条建议。
14.
(1)①要立足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瞄准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②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取素材,汲取营养,锐意创新。
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注意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要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以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