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读后感.docx
《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读后感.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读后感
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读后感
篇一:
乡土中国读后感
记忆中,土地的颜色总是为乡村图景的背景色,而随着四季不断更替,乡村从春天的金黄油菜花到夏天的嫩绿水稻苗到秋天的收获之景,冬天则是一片白色的戎装。
篇二: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细细读完了乡土中国,读完之后,愈加迷茫了,我本是激情万丈地开始读一本本书的,但读完之后,我不知道我将来该做什么,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给我影响最深的无疑是最后一部分生育制度了。
我愈发地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将来的方向,人类存在的意义感到无意义了。
费孝通认为,人类抚育下一代,出于两个缘由,一个是想通过集体的延续来完整自己,因为个体在时间上是无法永存的;另一个是人类生存是依赖集体的,而为了维护社会结构的稳定,人类必须生育保持足够的人数。
你也许会提到动物为什么会呢?
会抚育的动物是出于本能,他们无可避免生育,然而我们人类可以跳过生育,因为有避孕套等一系列避孕措施,然而我们还是没去避免这损人的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有文化方面的作用,然而费老是从功能学派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那么就是说文化的存在是为了弥补本能的不足而利用社会的力量使人类延续,这便说明文化是有意义的,也就是之上所说的两个缘由。
我们在没有选择的能力的时候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了,然后在父母的养育下开始长大,当我们去思索自己存在的意义的时候,我的背上默默地背负了许多责任,亲情,让我不得不活着。
我要报效父母的养育之恩,我要为爱我的人们负责等等诸如此类不得不活的理由。
“在讨论社会制度时,我常以为我们应当把人类的感情看成社会所培养出来的结果,不能看成社会制度的基础。
我们可以用社会生活
的需要去解释人们感情所寄托的对象和发泄的方式;而不能以感情来解释社会制度的方式。
”
这句话虽然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但我却在背后读出了很多冲击我的东西,比如感情只是我们自身的某种需要而已,而并非针对某个人特定的情感。
举个更直接的例子,比如爱情,一见钟情,用华丽的辞藻把它修饰的如此美好,前生命定,人海之中的缘分诸如此类等等,但我更觉得这是爱情者的虚伪而已,从来就没有什么唯一,没了你活不下去之类的说法,谁离了谁,经过时间的冲刷依旧会活的好好的。
人类感情看成社会培养出来的结果,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友情,往往住的相近的人感情会比较好,心理学上也有这种说发,感情的深浅和距离的远近成正比。
往往你会和你身边的室友,同学亲密地多,因为你们有更多的接触的机会。
“社会团体的团结是靠了日常的关系以及从而发生的感情,反过来说,日常关系的打断是引起社会团体内部离异最可靠的办法。
”倘若你们不在一个寝室,你们的感情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人类的感情只是在一定现实物质条件下的培养而已,现实物质的条件的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你们的感情怎么样。
更直接点说,做好了先期条件,剩下你们感情的发展只是履行必定要履行的一条路而已。
当然,我承认也有一定变数,但更大程度上的这种先期决定让我对知己,朋友等等诸如此类美好的词语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我更觉得,这只是人类的一种抱团互助行为而已,有的人怕孤单,有的人有困难,大家需要集体来帮助大家,所以亲密,知己不过是一种掩饰而已。
这样一想来,就感觉任何感情都是不可靠的,再极端些,就是没有可相信的,没有可依附的。
“婚姻关系绝非寻常的人事关系可比,其深刻处可以穿透两个人的人格,教他们发生最密切的精神上的接触以致混化。
”
婚姻,爱情,还是这些词语,两个人的结合是否能相亲无间关键在乎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两人的过去生活的环境中包含的许多要素是否相似,另一方面是两个人是否有意愿亲密无间地过下去。
费孝通认为人们生活的环境里语言体系有着差别,认知也有着差别,说的通俗点就是价值观念,而这是造成许多冲突的本因。
所以他认为两个在相同环境下成长的人是最适合一起的,也就是说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最适合婚姻,然而社会是禁止乱伦的,原因费孝通认为是出于防止亲属之间的关系结构的损坏,也就是乱伦带来的亲属混乱,辈分混乱,所以社会文化上禁止乱伦。
这在先天上埋下了婚姻的苦因,因为最适合的是不能的。
“个人与团体相合须使人对于他所做活动和自己生活的关系有认识,活动,生活,社会三者综合。
须一个完整的人格,个人一举一动在一个意义下关联起来,这意义又必须要合于社会所要求他的任务。
现代技术的发达在社会组织的本身引入了一个‘超人’的标准,即以最小的成本最大收获的经济律。
”
而现在的社会暴露的问题是支配这活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参加活动者的个人目的,甚至并非社会的目的,而是为生产而生产,为效率而效率的超于人的目的,资本主义的不断积累是出于财富于天上的
动机。
资本主义为了利润而生存,也许在经济匮乏的时候,资本主义是一个让社会加速发展的良方,但到经济发达后,资本主义开始成为一个反而操纵着人的可怕恶魔,当人们已经满足于物质需求的时候,资本主义并不满足,他依旧要去追逐利润,他的信条是利润或者死亡。
这样自然会造成许许多多无数浪费的现象,甚至是无端挥霍本身就十分稀缺的资源。
现代社会最讽刺的一副画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就这样生动地上演了。
同时,人们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目的而活着,就如同上面所说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效率而效率,这完全就是这种不良的逐利机制在操纵着人类,已经让人类迷失在物质中,不明白生产最初的意义所在。
在西方,有个现象很明显,少做工,多得报酬,活动本身无乐趣。
这是社会解组的现象,因为这里充分表现了社会缺乏完整。
在我们很多人在不得不活着的条件下,在满足物质需求的要求下,会为自己去寻找一些乐趣,可以是理想,可以是事业,可以是兴趣爱好,然而这在我看来,更像是在不得不活着的基础上找点乐子打发自己的时间,来麻痹自己,还可以用爱情等其他东西麻醉自己。
这依旧没有意义,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更何谈世界如何。
甚至,我不明白我想要的意义是什么?
我不知道存在的意义,一切的意义,我觉得开始质疑一切,活着同样开始迷茫没有动力。
我整理了下思路,我缘何活着,很多原因,我要负责,我怕死。
怕死?
我不由思考怕死是本能吗?
当我们对死亡没有定义的时候,会怕死吗?
我们不知道跳崖会有多痛苦以及对后果无所知还会怕吗?
动物会怕死吗?
动物有死亡的概念吗?
如果都没有这个概念,还会怕吗?
但是,出于意识的活动,我想象死亡就感觉毛骨悚然,一想,虽然我没经历死亡,但大抵是思维停止活动了,我突然感觉无法想象我的思维停滞,然后我无法想象,甚至无法想,什么都没有的概念。
然而我们终究要去经历死亡。
这么说来,我终究是不想死的,那么我不想死,我活着究竟想干什么呢?
我不能为了不想死而活着吧,我想活着有思维,我想活着能行动,能思考,思考一些东西,那么思考是我的活着的意义吗?
那我思考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行动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社会,人类发展做出贡献,那么我死后,这些又于我有何意义,唯一有点牵强的,那么就是这些不止在我身后有意义,对我现在所处的环境也有所益处,可以让我生活的更好,那么为什么生活的好就是有意义的了?
这样说来,无好无坏,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我太小看价值追求了,还是真的价值追求真的没死了有意义。
也许是我看的书还不够多,思考的东西还不够完全,但这种想法真的很容易让人低迷,让人意志不振。
本来我觉得我只是想努力读些书,让自己博学,然后再开始找自己感兴趣的,找一个方向专精。
这是我想找的,因为我明白自己有很强的求知欲,但这仿佛出于本能的欲望掩盖不了我时而想起追求的意义的时候的那种茫然无措。
篇三: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
—读后感
吾爱看书,但也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在日记簿里写下自己的一些小小的感悟,因为还达不到五柳先生的境界--可以忘食,肚子饿了,我就会去吃饭的。
虽然书本可以作为精神的食粮,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切不可忘食。
喜欢看费孝通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但由于时间的因素和自己“不求甚解”的态度,所以匆匆地将这本书粗略地读了一遍。
这本书的写作文字朴实无华,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语言。
费孝通先生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写出了中国乡土的切实情况,不得不让人敬佩。
现代有些作家在写文章时,故意卖弄笔墨炫耀文采,写出来的文章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懂此文到底说些什么。
我们要摒弃这种思想,文章能够写出自己的想法,能给社会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这样的文章就是好的文章;表面繁华,内涵欠缺,也不是好文章。
《乡土中国》写到“乡土本色”。
作者开篇就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说中国社会虽然有很多阶层,但是他们都是从乡村社会分离出去的,在行为方式社会习惯方面还带有很多乡土社会同样的痕迹(虽然他们自己是很不愿意承认的,因为“土气”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
),所以要研究“中国性”,就不得不从根基出发,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乡土社会。
另一层意思是说现在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就是说虽然地主、知识分子、工人、资本家等社会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分化出去的,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所以那些城里人对乡下人冠以“乡巴佬”的称呼,因为他们对于乡土社会已经完全没有了认同感,多少有点数典忘祖的味道。
我认为我身上也是带着土气的,土气是与乡土分不开的,从土气中可以看出人的朴实淳厚;不像那些富丽堂皇,总给人一种距离感。
在中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百分之七十,国家要真正的实现现代化和富强民主,三农问题就不容忽视。
城乡之间的差距,如何让城里人认同乡下人,这些都需要解决。
实体需要平等,观念也需要平等。
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
这样才发生了法律。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现在在法制下乡的情况下略有改变)。
“这不是见外了么?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
我想来自农村的人对这种情况,大家应该都有所耳目。
在乡村,整个村里的人或者旁边几个村子里的人,大家都比较熟悉。
在这种熟人社会,即使发生了纠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私了,或者找个德高望重者来作中间调解,事情大多会得到满意解决。
如果迫不得已打起了官司,这两家目前的纠纷解决了,但在乡村也可能就从此变得老死不相往来。
作为一名学法律的学生,先前我是比较赞同法治下乡的,但通过阅读《乡土中国》和自己的经历,现在我还是比较赞同乡村传统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未必所谓的人治就比法治的效果差。
法治要有法治的土壤,没有培育出适合的土壤,法治也会“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我们需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现代的东西腐化了太多古老的遗迹,那本属于我们的记忆也渐渐地残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存在的实物不再有,只剩下虚幻的回忆。
乡土社会也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入侵,若干年后,乡村的人会不会也变得那么陌生呢?
也会不会,随便一件事就“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
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当乡土社会成为了传说的诗篇,是社会进步了呢,还是抵不住现代化(功利主义)的入侵沦落了呢?
乡土社会是应该有点“土里土气”的。
此话并没有不想发展乡村的意思,只是内心中认为土里土气给人一种亲切感,或许自己就有点土气吧。
乡土社会如何发展?
如何治理?
费孝通先生在第二章写到“文字下乡”,中国古代农民很少会识字,或者可以说文字在那里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
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快捷。
文字既不是乡土社会的基础,本来就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庙堂性的,都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记录帝王事件,所以不是乡土社会的必要。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乡土社会不仅要认识文字,还要懂得现代化的科技。
文字下乡,需要在乡土社会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发展现代农业,实现集约化经营。
中国农村在二十一世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模式必然会得到重大变化,随着一批批青壮年进城务工,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且很少人再愿意继承父辈回家种田,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农业生产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文字下乡的同时,要逐渐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三农产业,实现乡土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那么乡土社会如何治理呢?
费孝通先生分析了传统的治理方式“无为而治”、“礼治秩序”和“长老统治”。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
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
儒家说“克己复礼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
传统的礼治,需要道德的不断加强。
礼治在乡土社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还是前文讲到的,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大家靠着习惯为自己树立的规矩形成的道德,乡土的人就应当按照规矩办事,违反了,就会受到规矩的惩罚。
这种治理方式,与现代法治相比,明显的区别就是“无讼”。
无讼虽然有些事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但它可以维持乡土的熟人关系。
礼治在传统社会重要,在现代社会依然重要。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不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吗?
在现代乡土社会,村民自治,恰有无为而治的思想,只是目前做的不甚理想。
前文讲到礼与道德,不禁让我想到,现代社会道德的缺失。
乡土社会那种朴素淳厚的品格,在我们现代社会越来越缺失了。
现代化的东西给我们带来了物质利益的享受,也带来了物质利益的诱惑,如同魔戒一样时时刻刻蛊惑着人们单纯善良的心灵。
我们呼吁现代化,但更要呼吁道德的回归。
我想中国的传统文化目前或许只有乡村维持得比较好吧,如何抵挡全球化的侵蚀呢?
其实,所谓的“全球化”不过是西方文化的传播,看看我们的身边发生的变化就晓得了。
我不希望彻底的全球化,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我们要尊重我们本民族的传统优秀的文化,并使之得到弘扬。
乡土社会需要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注意保留其本身的“土里土气”,这样既有外表又有内涵。
乡土社会,我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帮助和自身改革中定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或许“桃花源”式的景象就此不远了,我的期望。
写到这,觉得自己对《乡土中国》依然知之甚少,知识结构过于欠缺,因此还需要再次仔细重读此文向费老请教,多博览群书和丰富自己的阅历。
此文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