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86232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docx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docx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17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学生姓名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年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目录

1健康人格的涵义3

1.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

3

1.2人际关系和谐。

3

1.3独立自尊。

3

1.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3

2影响人格的因素3

2.1生物遗传因素4

2.2社会文化因素4

2.3家庭环境因素4

2.4早期童年经验5

2.5自然物理因素5

2.6学校教育因素5

2.7后天教育习得因素5

3健康人格形成的条件6

3.1正确认识健康人格的标准6

3.2培养健康人格的途径6

3.2.1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6

3.2.2要从小事做起,优化自己的人格。

6

3.2.3要要融入集体。

6

3.2.4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7

参考文献:

8

摘要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形成,除了要有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外,还要有健全人格的支持。

培养积极、和谐、健全的人格,对大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生成和促进作用.本文通过《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后,结合所学试着从健康人格的概念探究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和条件,从描述健康人格的主要立足点出发,提炼出健康人格概念的核心内容,并巩固了所学课程。

关键词:

健康人格探究塑造

1健康人格的涵义

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

其中,知,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情,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情操、情趣;意,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格;行,是指一个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健康人格是指在各方面都处于优化状态下的理想化的人格,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

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黄希庭先生认为,自立、自信、自尊、自强这“四自”不仅是颇具我国文化传统的人格特征,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所以我们认为健全人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

人格健全的人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1.2人际关系和谐。

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1.3独立自尊。

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

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1.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

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

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2影响人格的因素

人格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既有先天的因素,又有后天的因素。

人格的发展以遗传为基础,后天的环境因素却是影响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对自我价值观、自我控制、自信心、时间管理倾向及创造性人格特点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人格的影响因素有三方面:

2.1生物遗传因素

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

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

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

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

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2.2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2.3家庭环境因素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

研究发现,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自尊、蛮横胡闹等。

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地指导。

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

2.4早期童年经验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

”这是麦肯依(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

中国也有句俗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

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

另外,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它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2.5自然物理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有很多研究说明了生态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另外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例如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发生反社会行为。

总之,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2.6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

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常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有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教师的气氛中,学生常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教师的期望引起的效应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另外,学校是同龄群体聚集的场所,同伴群体常对人格的形成起到巨大的影响。

2.7后天教育习得因素

后天教育习得因素的来源,首先是家庭、家庭成员和家庭教育方式,属于第二位的则是学校。

如果说家庭是无意识的教育场所,则学校是有意识的、主动教育的阵地。

第三是社会。

职业和工作性质对人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根据职业的要求,巩固或改变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而又会影响许多性格特征。

荀子曾强调个性主要是后天教化所促成的,他把此过程称作“积”,含有逐渐累积、潜移默化之义,并指出接受教育、遵从师法、改变环境等都促进着“积”的过程,从而塑造着个性。

宋·张载则指出“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张子全书》),认为学习最大的益处,在于完善自己的人格。

另外,人的体质、人格虽分别与生理、心理有关,相互间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一定的形质及生理特征,使个体容易表现出某种人格类型,而人格特征在长期的显现中,又影响生理特性,与体质产生互动作用。

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克拉西谟即发现体型与精神疾病类型有相关性,于是提出了气质分类的体型说,将气质划分为矮胖型(又称肥胖型)、主动型(又称力士型)、无力型(又称瘦长型)、发育不良型(又称畸形型)。

人格也会受一些慢性疾病因素的影响,如慢性肝病日久,容易变得焦虑急躁、动辄发怒等。

3健康人格形成的条件

3.1正确认识健康人格的标准

健康人格有五个标准,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是正确的自我意识;四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五是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3.2培养健康人格的途径

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形成,除了要有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外,还要有健全人格的支持。

培养积极、和谐、健全的人格,对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生成和促进作用。

那么怎样塑造健康人格呢?

3.2.1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意志薄弱、缺乏克服困难勇气的人,是不能成大才、当大任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信、开朗、勇敢、热情、勤奋、坚毅的人格品质。

3.2.2要从小事做起,优化自己的人格。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许多人所具有的优秀的品格都是一点一滴形成的,从小做起,是每个人努力的起点。

乐观的人常常能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即使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能不畏艰险,勇于拼搏。

3.2.3要要融入集体。

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通过与他人交往,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并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肯定的欢悦。

人格健康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受到他人的尊重与接纳。

3.2.4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很重要,好的习惯使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却足以毁掉人的一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地培养良好的习惯。

做人方面,要养成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的良好习惯;做事方面要养成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的良好习惯;学习方面要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的好习惯。

与此同时,要不断地与坏习惯决裂,不要让恶习损害我们的身体,不要让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出口成脏、不注意仪表礼仪等恶习损坏我们的形象,不要让拖拖拉拉、马马虎虎、浪费时间等恶习影响我们的生命质量,不要让迷恋网络、浮躁浅薄等恶习污染我们的心灵。

在生命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日三省吾身”,不断地除去那些妨碍我们走向完善的荆棘,我们才能有康庄大道可走,才能不断地缩小与成功的差距,逐步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直至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LA.普汶.人格心理学[M].郑慧玲译.台北:

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5

[2]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罗伯特•斯宾雷[M].人格与行为:

管理心理学基础.李瑾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