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8369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格林童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格林童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格林童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格林童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格林童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格林童话.docx

《格林童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林童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格林童话.docx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著童话集)

 编辑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

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在国内,日本,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

[1] 

作品名称

格林童话

外文名称

kinder-undhausmärchen

作品别名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文学体裁

童话集

作    者

[德]格林兄弟

出版时间

1812年-1857年

故事个数

216篇(最终版)

字    数

约550000

目录

1.1 内容简介

2.2 作品目录

3.3 创作背景

4.▪ 时代背景

1.▪ 创作过程

2.4 作品鉴赏

3.▪ 作品主题

4.▪ 艺术特色

5.5 作品影响

1.6 出版信息

2.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编辑

灰姑娘(21张)

1812年格林童话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话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个故事,内容不断扩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则,加上圣徒传说多达210则,再加上补遗就有215则。

其中以《灰姑娘》、《玫瑰小姐》、《受骗的青蛙》、《雪白和玫瑰红》、《猫和老鼠交朋友》、《聪明的农家女》、《三兄弟》、《月亮》、《熊皮人》、《石竹》、《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只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不莱梅的城市乐手》、《穿靴子的猫》较为闻名。

[1] 

《格林童话》内容广泛,体裁多样,除了童话外,还有民间故事、笑话、寓言等。

其中故事大致分三类:

一是神魔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玫瑰公主》、《青蛙王子》、《小矮人与老鞋匠》、《玻璃瓶中的妖怪》等,这些故事情节曲折、惊险奇异、变幻莫测。

二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拟人童话,如《猫和老鼠》、《狼与七只小山羊》、《金鸟》等,这些故事中的动物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动物特点,生动可爱。

三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如《快乐的汉斯》、《三兄弟》等,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勤劳质朴、幽默可爱。

[2] 

作品目录

编辑

第01篇青蛙王子

第11篇小弟弟和小姐姐

第21篇灰姑娘

第31篇没有手的姑娘

第02篇猫和老鼠合伙

第12篇莴苣姑娘

第22篇谜语

第32篇称心如意的汉斯

第03篇圣母的孩子

第13篇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

第23篇老鼠、小鸟和香肠

第33篇三种语言

第04篇傻小子学害怕

第14篇三个纺纱女

第24篇霍勒大妈

第34篇聪明的爱尔莎

第05篇狼和七只小山羊

第15篇汉赛尔与格莱特

第25篇七只乌鸦

第35篇走进天堂的裁缝

第06篇忠实的约翰

第16篇三片蛇叶

第26篇小红帽

第36篇桌子、金驴和棍子

第07篇好交易

第17篇白蛇

第27篇当音乐家去

第37篇大拇指汤姆

第08篇令人叫绝的乐师

第18篇麦草、煤块和豆子

第28篇会唱歌的白骨

第38篇狐狸太太的婚事

第09篇十二兄弟

第19篇渔夫和他的妻子

第29篇魔鬼的三根金发

第39篇十二个懒汉

第10篇一群二流子

第20篇勇敢的小裁缝

第30篇虱子和跳蚤

第40篇强盗新郎

第41篇海尔·柯贝斯

第51篇鸟弃儿

第61篇小农夫

第71篇狼和人

第42篇教父

第52篇画眉嘴国王

第62篇蜂王

第72篇狼和狐狸

第43篇特鲁得太太

第53篇白雪公主

第63篇三片羽毛

第73篇母狼高司普和狐狸

第44篇死神教父

第54篇背囊、帽子和号角

第64篇金鹅

第74篇狐狸和猫

第45篇大拇哥游记

第55篇爱人罗兰

第65篇千皮兽

第75篇石竹花

第46篇费切尔的怪鸟

第56篇侏儒妖

第66篇兔子新娘

第76篇聪明的格蕾特

第47篇桧树

第57篇金鸟

第67篇十二个猎人

第77篇祖父和孙子

第48篇老苏丹

第58篇狗和麻雀

第68篇约丽丹和约雷德尔

第78篇女水妖

第49篇六只天鹅

第59篇弗雷德里克和凯瑟琳

第69篇三个幸运儿

第79篇小母鸡之死

第50篇玫瑰公主

第60篇两兄弟

第70篇六个人走遍天下

第80篇拉斯廷老兄

第81篇赌鬼汉塞尔

第91篇金山王

第101篇山雀和熊

第111篇来自天堂的连枷

第82篇傻瓜汉斯

第92篇乌鸦

第102篇甜粥

第112篇两个国王的孩子

第83篇汉斯成亲

第93篇聪明的农家女

第103篇聪明的老兄

第113篇聪明的小裁缝

第84篇金娃娃

第94篇老希尔德布朗

第104篇蛤蟆的故事

第114篇清白的太阳揭露了真相

第85篇狐狸和鹅群

第95篇三只小鸟

第105篇穷磨房小工和猫

第115篇蓝灯

第86篇穷人和富人

第96篇生命之水

第106篇两个旅行家

第116篇犟孩子

第87篇少女和狮子

第97篇万事通大夫

第107篇刺猬汉斯

第117篇三个军医

第88篇牧鹅姑娘

第98篇玻璃瓶中的妖怪

第108篇寿衣

第118篇七个斯瓦比亚人

第89篇年轻的巨人

第99篇魔鬼的邋遢兄弟

第109篇丛林中的守财奴

第119篇三个小伙计

第90篇土地神

第100篇熊皮人

第110篇技艺高超的猎人

第120篇魔鬼和他的祖母

第121篇无所畏惧的王子

第131篇狐狸和马

第141篇不肖之子

第151篇极乐世界里的故事

第122篇魔草

第132篇十二个跳舞的公主

第142篇萝卜

第152篇两个神秘的小鞋匠

第123篇森林中的老妇人

第133篇六个仆人

第143篇返老还童

第153篇迪特马斯的奇谈怪论

第124篇三兄弟

第134篇白新娘和黑新娘

第144篇上帝的动物和魔鬼的动物

第154篇谜语童话

第125篇忠实和不忠实的费迪南

第135篇铁汉斯

第145篇三个懒汉

第155篇白雪与红玫

第126篇铁炉

第136篇三位黑公主

第146篇聪明的小牧童

第156篇聪明的小伙计

第127篇懒纺妇

第137篇拉家常

第147篇星星银元

第157篇水晶棺材

第128篇四个聪明的兄弟

第138篇小羊羔与小鱼儿

第148篇两枚硬币

第158篇懒鬼哈利和胖婆特琳娜

第129篇一只眼、两只眼和三只眼

第139篇旅行去

第149篇挑媳妇

第159篇怪鸟格莱弗

第130篇美丽的卡特琳莱叶和彼夫帕夫波儿特里尔

第140篇小毛驴

第150篇扔掉的亚麻

第160篇壮士汉斯

第161篇天堂里的农夫

第171篇死神的使者

第181篇野兔和刺猬

第191篇少女玛琳

第162篇瘦莉莎

第172篇鞋匠师傅

第182篇纺锤、梭子和针

第192篇牛皮靴

第163篇林中小屋

第173篇井边的牧鹅女

第183篇农夫与魔鬼

第193篇金钥匙

第164篇同甘共苦

第174篇夏娃的孩子们

第184篇小海兔的故事

第194篇森林中的圣约瑟

第165篇篱笆国王

第175篇池中水妖

第185篇智者神偷

第195篇十二门徒

第166篇鲽鱼

第176篇小人儿的礼物

第186篇鼓手

第196篇贫穷和谦卑指引天堂之路

第167篇鸬鹚和戴胜

第177篇巨人和裁缝

第187篇麦穗的故事

第197篇上帝的食物

第168篇猫头鹰

第178篇钉子

第188篇坟

第198篇三根绿枝

第169篇月亮

第179篇坟中的穷少年

第189篇老汉伦克朗

第199篇圣母的小酒杯

第170篇寿命

第180篇真新娘

第190篇水晶球

第200篇老妈妈

  

  

  

第201篇榛树枝

  

  

  

第202篇穿靴子的猫

创作背景

编辑

时代背景

格林兄弟生活和创作的命运同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由法国大革命(1789—1794)催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8—19世纪之交席卷全欧,最先在德国这片混乱、落后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当时的德国,可谓欧洲最灾难深重的民族国家。

自“三十年战争”(1618—1648)后,沦为主要战场的德国,其政治经济都分崩离析,虽然名义上还顶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实质却分裂成由360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国和自由城市组成的“布头封建帝国”’一个结构松散的混合体,社会发展严重迟缓。

1806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战争彻底瓦解了神圣罗马帝国,在法国的征服和统治下,德国民众的民族意识被唤醒,要求德意志民族统一强大的渴望空前高涨。

在这种状况下,大批知识分子投入到民族解放运动之中。

但此时支离破碎的德国社会,诸多林立的公国之间存在的包括语言、文化等在内的差异成为民族统一的障碍,为了消除这一文化上的阻碍,德国知识界开始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希望借助古老的日耳曼民族文化来促成民族统一,这一时期的德国浪漫派在秉承浪漫主义文化精神的同时,亦将眼光转向民间文化传统领域,整理研究德国民间文学并使之发扬光大。

[3] 

就这样,德国浪漫主义在整理研究德国民间文学中取得的卓越成就,有力推动了德意志民族文学的发展,提升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格林童话》就诞生在这样的时代氛围和社会环境之中。

[3] 

创作过程

俗称为格林童话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在1812年第1卷出版之前,经历了长达6年的收集工作。

而从1812年初版至1857年终版,其间更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修订再版,以及数个不同版本。

格林童话不都是对口传故事的采录,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篇幅是来自书面材料。

格林童话也不是原汁原味的纯粹的德国民间童话,而是受到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民间童话的影响,甚至有些童话源于他国。

那些口传故事的叙述者,也并非以没有受过教育的乡野村民为主,而是大部分来自出身良好的中产阶级家庭。

格林兄弟收集、发表这些民间童话,并不企图逐字逐句、机械照搬原材料。

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保存所记下来的民间童话故事的本真性特征并把它们的意义和精神表达出来。

他们一方面遵循忠实记录的原则,谨慎对待民间口头创作,保留故事的内容、主旨,情节发展的方式和方向,尽力保持童话的原始风貌,保留这些民间故事员天然质朴的一面,“我们力图保持童话的本来的全部纯洁性,其中的任何一个情节既没有捏造,没有渲染,也没有改变,因为我们力图避免对于本来就很丰富的情节根据任何类推法和想当然进行充实的企图。

”另一方面格林兄弟又对于从不同的叙述人和记录者那里所得来的全部故事进行校订和语言修辞方面的修饰,以便保持统一的童话体裁、语言风格以及和谐的韵味,但决不做过多的文学加工。

最终,格林童话给人以这样的印象:

好像所有的故事都是由一个叙述者讲述的——以一种简单朴累而又生动活泼的民间口头语言的叙述风格。

[3] 

作品鉴赏

编辑

作品主题

善恶观

《格林童话》蕴涵着深刻的道德主题,浓缩了19世纪朴素的善恶观。

《格林童话》中的形象粗略地分为三种:

非人全兽形象、半人半兽形象和人的伦理形象。

儿童就是另一种形式的三位一体,是兽类、半人半兽、人类的三位一体,而且这三类形象按时间顺序发展变化。

当然凡事旨有例外,它们有时也不按时间顾序而是直接以三位一体示人。

儿童身上有原始初民的影子,有动物本真的影子。

格林兄弟在处理这些形象时,大都写得善恶分明,好坏黑白,一目了然,没有灰色地带,善恶好坏向两极夸张。

这显然在照顾儿童的认知能力。

《格林童话》的故事让儿童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故事中主人公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冒险,而这些奇妙的经历正是儿童在可以独碰的日常环境中难以实现的。

这些内容丰富又饱含趣味性的童话故事扩展了儿童的思维世界,在轻松愉说的阅读中总结经验教训,唤起儿童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激发儿童善恶观的形成。

《格林童话》用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影射善与恶,将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表达善恶观,让儿童引发对自我的追问,形成正确的善恶观。

童话中对童话形象的设置和对话的建构,体现了格林兄弟对儿童的成长和人类自身的关注,《格林童话》遵循了儿童本位,重视JL童的内在需求,关注入的成长,帮助构建儿童正面的伦理观善恶观。

其着眼点在于让儿童成长为真正的“人”,教人“扬善避恶”,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

对“人”的强调、关注和尊重无疑在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中都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

在物质文化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对“人”的再发现变得日益迫切,走出伊甸园太久而迷失了自我和天性的人们寻求着精神上的回归。

《格林童话》对人和社会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还原,使人远离尘嚣,回归人最本真的状态。

《格林童话》童话的纯真、原型的灵性为儿童创造了一个伦理的伊甸园,具有精神启蒙和文化回归的意义。

[4] 

结婚母题

结婚母题具有象征性与隐喻性特点。

有关结婚的童话故事主要注重整个事件的叙述过程,尤其是英雄的冒险过程,开端、发展、结局等,而不注重其中个别人物性格的刻画。

母题部分地割裂了和现实的联系,不关注现实生活的逻辑,很多故事讲得并不圆满,呈现出来的甚至只是一个片断,难以理解。

因而故事中的结婚母题并非为人们提供现实的婚姻状况,它仅仅被当做故事的结局,是获得幸福达到圆满的标志。

结婚母题往往表现出弃恶从善的道德意识。

《格林童话》中的童话往往是十分简单、明晰的故事,品德高尚的主人公最终以结婚作为其幸福生活的开端,歌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轮回观念,童话故事重在于教育孩子们要弃恶从善,提高道德伦理观念。

在《格林童话》中,许多故事经常用主人公和反面角色的鲜明对比宋体现善恶意识,善在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他得到结婚的美好结局是由于他具有善良、乐于助人、品德高尚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传承了基督教的传统思想一一爱人。

如《林中的圣约瑟》中三女儿帮助化成平民的圣约瑟,获得了一大袋金钱而大女儿由于自私不愿帮助别人而被烁蝎和毒蛇咬死。

第三是要诚实守信。

诚实也是故事中人物的重要美德,这种美好的品德和善良的气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善良的人必然诚实,不欺瞒、不好诈,即使他完全不知道面临的结果,做任何事情都要对上帝负责,否则就失去一切。

《灰姑娘》中的灰姑娘得到了仙女的帮助,但要信守承诺,要在午夜12点前离开王子。

如果做不到,就什么都得不到了。

[5] 

艺术特色

森林意象

在《格林童话》中,主人公多受到迫害或驱赶被迫进入森林,获得栖居之所和安全的依靠,这样的意象体现在《格林童话》半数以上的篇章中,例如《灰姑娘》《杂毛丫头》等。

守护型的森林形象在《圣母玛利亚的孩子》的故事中如是体现小姑娘由于贫困被圣母玛利亚收养,打开了禁忌之门被圣母驱赶。

女孩在森林里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她钻进枯叶堆寻求保暖,采摘野萄子和果子充饥。

与其相似的还有《杂毛丫头》:

“……她终于走进了一片大森林,因为很疲倦,便夺进一根空树干里,睡着了。

”这个树林成为了她的另一个家,带给她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充盈,更是精神绝佳的依靠。

森林的神秘感源于人类对森林“未知”的探索,这种神秘印象通过童话传承了下来。

《格林童话全集》对于神秘意象的表现有《苗芭姑娘》《森林中的三个小人儿》《勇敢的小裁缝》等。

在《勇敢的小裁缝》故事中,小裁缝在森林打败了危害不法的巨人,独角兽,野猪,赢得了荣誉与半个江山。

相同的奇遇在《六好汉走遍天下》和《斯默里山》等故事的森林中,神奇的人和事物层出不穷。

人们无法解释森林的迷雾中闪烁的浮光掠影,也无法解读人类走进森林缘何下落不明,出此当森林意象世界在人的审美观照中涌现出来时,也必然带有了人的情感一一对森林的神秘探索。

《格林童话》经过威廉·格林的多次润色,“赋予一般的东西以高尚的含义,给普通以神秘的外表,给已知以位置的价值,给有限以无限的表象”。

主人公与魔幻世界得到了融合,次元性趋于统一,平行世界变戊了交叉世界。

[6] 

人物形象

《格林童话》中的形象的特征鲜明,价值取向明显,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情弱小,歌颂善良勇敢,讽刺虚伪愚塞,鞭挞贪婪自私,符合人类社会一致的道德价值观,这种善恶观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显现出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与理解能力。

格林童话中所宣扬的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是非观、善恶观、真伪观、道德观甚至人生现。

《格林童话》寄托了人世间最美好的善,也揭示了人本身潜藏的恶。

它指引儿童进行正确的伦理选择,形成正确的善恶观,故事的完美结局为儿童构建了充满希望和理想的乌托邦。

有学者认为“在童话中,假、恶、丑虽然常常与其、善、美并存于世,并互相发生冲突,但最终的结局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从整体上来看,童话展示的正是一个从冲突走向和谐的过程,从中看到了其对现实社会和谐伦理观的追求”,《格林童话》中非人全兽形象、半人半兽形象、人的伦理形象三个类型代表了儿童理性成熟的三个阶段。

[4] 

作品影响

编辑

格林童话多版信息(12张)

1812年,这些故事结集成《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的第一卷,于圣诞节前夕在柏林问世,大受欢迎。

此后直到1857年,格林兄弟不断补充故事,并一再修订,共推出七个版次。

第七版后来成为在各国流传的原著版本,至今已译成数十种语言,许多故事都广为流传。

《格林童话》获选为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划时代的汇编作品”。

《格林童话》还被加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中。

在中国,至少有100种以上的译本和译改本。

在西方基督教国家中,他的销量仅次于《圣经》。

[1] 

出版信息

编辑

翻译过程

早在1925年,国内就有《格林童话》的译本,由当时的河南教育厅编译处

编成,内收《雪姑娘》、《六个仆人》等10篇故事,名为《格尔木童话集》,译者王少明。

此后名家赵景深也曾译成《格列姆童话集》,收《乌鸦》等6篇,由上海崇文书局出版,但年代已不可考。

《格林童话》共收集多少故事,说法不一,有的说216篇,有的说211篇。

1934年商务印书馆推出魏以新的译本。

这个译本共两册,据德国莱比锡"德国名著丛书"译成,含210篇,书前有《格林兄弟传》一文,名为《格林童话全集》。

这个版本是解放前最全的译本。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在1956和1959年将它重版,此后人文社又不断再版,2005年又在“名著名译插图本”系列中将其推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版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杨武能译本,早先曾由译林出版社在1993年推出,后包含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杨武能译文集》中,含故事206篇。

作者简介

编辑

雅可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

从1806年开始,格林兄弟就致力于民间童话和传说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两卷集)和《德国传说集》(两卷)。

雅各布还出版了《德国神话》,威廉出版了《论德国古代民歌》和《德国英雄传说》。

1806~1826年间雅科布同时还研究语言学,编写了4卷巨著《德语语法》,是一部历史语法,后人称为日耳曼格语言的基本教程。

1838年底格林兄弟开始编写《德语词典》,1854~1862年共出版第一至三卷。

这项浩大的工程兄弟俩生前未能完成,后来德国语言学家继续这项工作,至1961年才全部完成。

格林兄弟对民间文学发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

受浪漫派作家布仑坦诺和阿尔尼姆的影响。

他们收集民间童话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善于鉴别真伪,他们的童话一方面保持了民间文学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同时又进行了提炼和润色,赋予它们以简朴、明快、风趣的形式。

这些童话表达了德国人民的心愿、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格林童话集》于1857年格林兄弟生前出了最后一版,共收童话216篇,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瑰宝。

格林兄弟在语言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他们是日耳曼语言学的奠基人。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