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6445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节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十二节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十二节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十二节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十二节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二节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docx

《第十二节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节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二节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docx

第十二节《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

  

《大小猫洞》、《世上没有傻问题》

主讲:

黄冈中学优秀语文教师 黄君

一、知识概述

  本次要讲的内容是《大小猫洞》和《世上没有傻问题》。

学习这两篇课文,要掌握从平凡的故事中变换角度领悟道理的方法和叙议结合的写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大小猫洞》

1、作者简介

  金克木(1912-2000),安徽寿县人,著名学者、文学家、北大教授,第三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学术著作有《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诗歌有《蝙蝠集》、《雨雪集》,小说有《旧痕集》、《难忘的影子》,散文随笔集有《天竺旧事》、《燕口拾泥》、《书城独白》,译著有《伐致呵利三百咏》、《印度古诗选》等。

2、文章结构

  本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11):

通过牛顿的故事,细致分析,总结出观点——讲科学,尊重客观实际。

  第二部分(12—21):

由古到今,论证中国人对待问题都是从社会现实这一客观实际出发的,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第三部分(22):

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启发人们善于从生活中、从故事中发现真理。

3、研读课文

  

(1)作者对哪两个流传的故事提出质疑?

请概括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作者怎样推断出这两个故事是靠不住的?

  (3)作者不论其真假,从流传的故事中挖掘出了什么新的道理?

  (4)作者借这两个小故事得出了怎样的观点?

  (5)本文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请写出本文的论证过程。

  明确:

讲述并分析大科学家牛顿开猫洞的故事——讲述并分析晏子使楚的故事——文庙的门和桥以人的等级为标准——北大的门和桥人人可过——小结:

故事里面有道理。

4、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立论,文章通过“牛顿开猫洞”和“晏子使楚”两则故事的分析论证,得出了“故事里有道理”的结论,阐发了考虑问题应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的思想,启发我们从故事中、从书本中、从生活中悟出道理来。

  结构图示:

5、艺术特色

  

(1)论点富有特色。

  

(2)采用隐喻手法,思想内容深刻含蓄。

  (3)思路流畅、语言生动。

 

《世上没有傻问题》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博士是美国康耐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同时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

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

  卡尔·萨根一生著述甚多。

除了各种科普文章以外,他还写了30本书。

其中,《伊甸园的飞龙》、《布鲁卡的脑》、《被遗忘的前辈的影子》、《接触》、《彗星》、《宇宙中的智能生命》和《暗淡蓝点:

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等书籍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伊甸园的飞龙》还获得美国普利策奖。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82年将2709号小行星命名为“卡尔·萨根”。

2、文章结构

  本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1):

提出问题:

成年人一般不会提出一些所谓的“傻”问题。

  第二部分(2—6):

分析问题:

具体分析从幼儿园到高年级学生巨大变化的种种原因。

  第三部分(7):

解决问题:

成人必须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

3、研读课文

  

(1)从全文看,哪些问题往往被人们视作傻问题?

  

(2)作者为什么认为世上没有傻问题?

  (3)作者认为造成高中生羞于提问的原因是什么?

从你的生活体验来看,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4)鉴于以上原因,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提问呢?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展开议论的?

  明确:

文章的题目表明了论点,即“世上没有傻问题”。

  文章的结构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从幼儿园到高中高年级学生好奇心、好问心的巨大变化的叙述,深入剖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种种原因,告诫人们要鼓励孩子们敢发问、多发问,保护他们的好奇心。

  结构图示:

5、艺术特色

  

(1)逻辑结构严密。

  

(2)描述为议论服务,结构自由。

 

三、难点知识剖析

(一)作者是如何看待牛顿给猫开两个洞的?

(二)如何理解“事实上,中国历来实行的是楚国式,不是齐国式”这句话?

(三)这篇课文看似拉拉杂杂,由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城门,再到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

谈谈你的看法。

(四)课文的标题是“世上没有傻问题”,作者是针对哪些现象来谈论这一话题的?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五)本文有着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比如关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的关系。

你能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正确的看法吗?

 

-返回-

  

同步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便利(biàn)   爵士(jué)  玲珑(lín)

B.晏婴(yàn)   仆役(yù)  泮水池(bàn)

C.猜测(cāi)   深奥(ào)  瞥一眼(piē)

D.尝试(shǎng)  呵护(hē)  贬低(b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祭祀  座标  无独有偶       B.脑筋  斜眼  滔滔不绝

C.理智  惹脑  名满天下       D.嘲弄  鼓励  前呼后涌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故事是笑学者脱离生活实际,还是笑科学思想方法认死理,不灵活。

B.其中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尽管好奇的倾向多一点;怀疑主义的倾向少一点。

C.《世上没有傻问题》节选自《魔鬼出没的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李大光译)。

D.有天真的问题,乏味的问题,表述不当的问题,以及在不恰当的自我批判之后提出来的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4—7题。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天早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

给我的回答却是:

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

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钓鱼人的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望后的达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怎么说也不最让人满意的呀!

给我的回答却是:

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有人为她织出那么美的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

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坦然是创造后的满足。

  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怡然走过。

我便想,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人了。

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小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

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一种平淡中的自信。

  忽然想起泰戈尔最有名的一句诗:

“天空中不留下飞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这正是对“坦然”作出的最好的诠释。

  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

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

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了屏障。

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和宽容。

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去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富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坦然的权利!

  记住: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没有花朵的()可以有小草的翠绿!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4、文中括号中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A.洁白  优雅  鲜艳         B.飘逸  优雅  芬芳

C.飘逸  自由  芬芳         D.洁白  自由  鲜艳

5、下列说法符合文章主旨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举垂钓者、纺织女工、泰戈尔的例子,告诉人们无论怎么样,都要坦然地去对待生活。

B.本文通过举垂钓者、纺织女工、泰戈尔的例子,告诉人们无论怎么样,都要克服困难生活下去。

C.本文通过举垂钓者、纺织女工、扫街老伯的例子,告诉人们无论怎么样,都要克服困难生活下去。

D.本文通过举垂钓者、纺织女工、扫街老伯的例子,告诉人们无论怎么样,都要坦然地去对待生活。

6、作者引用泰戈尔的诗,要表达的意思是( )

A.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就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B.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C.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努力过,付出过,是否成功无所谓。

D.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努力过,付出过,不必计较成败得失。

7、下面可以引用本文的标题的一项是( )

A.坦然看生活              B.坦然看命运

C.要有自信               D.要注意创造

显示提示

提示:

  1、A.lín—líng;B.yù—yì;D.shǎng—cháng

  2、A.座—坐;C.脑—恼;D.涌—拥

  3、A项句末用问号,因为全句是一个问句;B项的分号改为逗号;D项的前两个逗号改成顿号。

  4、要注意每句话前后两部分内容的协调性。

  5、一要注意前半句的事例的正确性,二要注意后半句概括的准确性。

  6、要扣住“不留下飞的痕迹”和“我已经飞过”去体会。

  7、要结合全文内容思考。

全文都是谈如何面对生活的,因此A项作为标题最恰当。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

  事实上,中国历来实行的是楚国式,不是齐国式。

贵宾来到,大开中门迎接。

来“告帮”的,“求情”的,普通人,都得从侧门出入,先到门房挂号等候。

仆役丫环就只能走后门了。

  最古的大学叫做“泮宫”。

祭孔夫子的“文庙”有三个大门并列。

进门便是泮水池,上有三座桥,中间的桥直对“大成殿”。

只在本地有人中了状元时才能开正中的大门,由状元走过中间的桥去祭孔。

不是状元,就不能开正门,无人走这“状元桥”。

门的大小开否一直是和进出的人的名位身份相连的。

不出状元,就连地方的等级也会低。

8、“楚国式”和“齐国式”各指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写“城门”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以中国最古的大学“泮宫”为例说明了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引用古代状元走“状元桥”这一事实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答案

答案:

  8、“楚国式”是指门以人为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齐国式”是指门以国为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9、点出中国历来对事实的看法这一客观现实。

  10、说明了中国历来是楚国式。

  11、是为了印证上文中国古人从不同“坐标”看问题这一客观实际情况。

 

 

-END-

  

课外拓展

一、作者简介

  金克木,安徽寿县人。

1912年生,2000年8月5日去世。

金克木先生是著名学者,北大教授,第三届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早年以诗闻名,中年以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驰誉海内外,晚年以学术文化随笔赢得广大读者的景仰。

金克木先生学贯东西,知兼古今,精通梵语、巴利语、印度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涉及诸多领域,除在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方面的成就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均有所建树。

主要学术著作有《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诗歌有《蝙蝠集》《雨雪集》,小说有《旧痕集》《难忘的影子》,散文随笔集有《天竺旧事》《燕口拾泥》《书城独白》,译著有《伐致呵利三百咏》《印度古诗选》等。

他一生笔耕不辍,直到去世前一个月,还在坚持写作,在他使用的电脑中,目前留存一些未刊文稿。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

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市。

于195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得天文学和天文物理学博士学位。

从60年代早期他就在哈佛大学执教。

1971年任康奈尔大学正教授。

1996年12月20日,这位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在与骨髓癌抗争了两年之后,在福莱德·胡钦斯癌症研究中心与世长辞,年仅62岁。

  卡尔·萨根一生研究成果惊人。

他的研究重点为金星上的温室效应、火星上的季节变化、原子战争所造成的长期环境影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外星智能生命探索等。

他是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

长期以来他一直担任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和太空科学的硕士和博士生导师。

病重期间,他仍然在指导他的学生。

他是康奈尔大学最值得尊重的教授。

二、背景资料

孙中山谈“大小猫洞”

  英国从前有一位大科学家,在近来世界上的学问家之中,没有哪一个能够驾乎他之上的,是叫做牛顿。

牛顿是什么人呢?

他是一个很聪明很有学问的人。

他在物理学中,有很多超前绝后的发明,最著名的是“万有引力”。

牛顿推出来的“万有引力”,是世界上头一次的发明,是至今科学中的根本原理。

近来世界上许多科学原理的新发明,没有那一种能够驾乎万有引力学说之上的。

牛顿对于科学既是有这样的特别聪明,试看他对于别的事情是不是一样的聪明呢?

照我看起来,却有大大的不然。

有一件很有趣味的故事,可以证明牛顿做事,不是件件事都是很聪明的。

牛顿一生除了读书、试验之外,还有一种嗜好,他的嗜好是爱猫。

他养了大小不同的两只猫,出入总是跟着他。

因为他很爱那两只猫,所以猫要怎样行动,他便怎么样去侍候。

譬如他在房内读书、试验,猫要出门,他便停止一切工作,亲自去开门让猫出去。

如果猫要进到房内,他又停止一切工作,去打开房门让猫进来。

那两只猫终日总是出出入入,弄的牛顿开门关门,是麻烦不堪的。

所以有一天,牛顿便要想一个方法,让那两只猫自己出入自由,不致扰乱他的工作,总是去开门关门。

他所想出来的是什么方法呢?

就是把房门开两个孔,一个是很大的,一个是很小的。

在牛顿的思想,以为在门上所开的大孔,便可以令大猫出入;在门上所开的小孔,便可以令小猫出入。

像这种思想还是大科学家的聪明,这件事实还是大科学家做出来的。

照普通的常识讲,开一个大孔,大猫可以出入,小猫也当然是可以出入,那么开一个大孔便够了,又何必要枉费工夫多开一个小孔呢?

在常人都知道只要开一个孔,大科学家的牛顿偏要开两个孔,这是不是可笑呢?

科学家做事,是不是件件事都是很聪明呢?

由此便可以证明,科学家不是对于件件事都是很聪明的,科学家有了一艺的专长,未必就有种种学问的兼长。

 

-END-

  

中考解析

河北省中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

她像冰山雪莲,洁白无瑕:

她像满山杜鹃,情暖人间。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最耀眼的是无私奉献的灿烂光辉,最醒人的是无私奉献的杰出人物。

屈原、司马迁、杜甫、孙中山等,他们之所以耀眼、醒人,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业绩,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祖国和人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了一个形象的诠释。

  ②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呢?

  ③无私奉献,要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

理想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也就是那种对人类和社会有较大意义的奋斗目标。

人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比只贪图享受的物质需要更具有驱动力。

  ④高尔基说过: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

  ⑤古代的先贤,现代的英雄,当今的模范,不都是为追求理想的人生目标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吗?

古代大禹怀着治服洪水、为民除害的宏愿,三过家门而不入;现代的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写春秋;今日的优秀青年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⑥无私奉献,要培育忘我的献身精神。

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

“小我”者,利已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做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⑦无私奉献,要树立不为名利的价值观。

要使自己能够真正做到无私奉献并非易事。

无私奉献之难点在于“无私”二字。

正如布莱希特所说: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要做到无私奉献,就要树立不追逐名利的人生价值观。

只有树立了这种价值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私奉献。

  ⑧无私奉献,要坚持埋头苦干的务实态度。

如果说“无私奉献”是我们思想修养追求的彼岸,那么“埋头苦干”则是抵达这一彼岸的桥梁。

因为无私奉献不是凭口头怎么说,而是要看行动怎么做。

就是说,无私奉献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重要的还要表现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作为工人。

就应为国家和人民多生产合格的产品;作为农民,就应________;作为军人,就应________;作为科学家,就应________;作为学生,就应________。

  ⑨让我们吸吮中华民族的精神营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选文有改动)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章第①段横线上可填写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⑤两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4、请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个“无私奉献”的典型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章第⑧段的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写在下面。

  作为农民,就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军人,就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科学家,就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学生,就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中心论点应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也就是作者要在文中表明的主要观点。

2、要扣住“无私奉献”思考,联想。

3、④段是事理论证,名人名言属于事理论证,⑤段是事实论证。

4、事例一定要典型。

像徐虎、李素丽、雷锋等事例都属于典型事例。

5、要抓住每一种职业的特点续写。

答案:

1、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道理论证(理论论证)、举例论事(事实论证)。

4、略。

5、略。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