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41737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docx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docx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

  闽西,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自魏晋以来,这里成为中原民众躲避战乱,前往南方迁徙的必经之地,是客家的第二摇篮,经济文化积淀十分深厚。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闽西地区涌现出三位杰出的画家――上官周、黄慎、华岔,由于上官周是长汀人,黄慎是宁化人,华?

皇巧虾既耍?

而长汀、宁化、上杭均隶属于闽西首府汀州府管辖,后人将他们合称为“闽西三杰”。

  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大门类,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魏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画绝大部分都与人物有关。

东晋顾恺之在《论画》中提到:

“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也,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讲究深入观察被画者的天然神态,抓住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瞬间,然后加以描绘,即所谓“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如在笔底。

  清人唐岱(1673-?

)在《绘事发微》中谈到画家的名气时说:

“画家得名者有二,有因画而传人者,有因人而传画者。

……因人传画者,代代有之,而因画而传人者,每不世出。

盖以人传者,既聪明富贵,又居丰暇豫,而位高善诗,故多。

以画传者,大略贫士卑官,或奔走道路,或扰于衣食,常不得为,即为亦不能尽其力,故少。

”上官周、黄慎、华?

欢际且月艋?

为生的民间职业画家,终身布衣。

在文人写意山水画、花鸟画占主流的清代画坛,他们凭借自身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生活经历,在人物画领域独辟蹊径,积极探索和开创人物画创作的新局面,在将清代人物画的发展推向新高峰的同时,也使自己得以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成为那些为数不多的“因画而传人者”。

  

  一、上官周的“传神”

  

  上官周(1665-?

),福建长汀人,原名世显,后改名周,字文佐,号竹庄。

清代著名民间画家,自幼勤奋好学,擅长诗文、书法、篆刻,尤其精通绘画。

据《福建通志职官志》记载,“汀州知府鄢翼明于康熙三十三年解任,携上官周东下姑苏。

”其绘画作品在姑苏当地很有市场,并得到“江南民间神笔”的称赞。

清朝宫廷也很赏识上官周的人物画,曾下诏让他与当时著名的画家王?

E、王原祁合绘《康熙南巡图》12卷,主绘人物,此图所绘人物近万个,个个栩栩如生,神态逼真。

上官周的人物画风格特点在于“传神”,笔法潇洒,形神兼备,独树一帜。

其人物画作品很多,主要有《樵归图》、《寿星图》、《苏武牧羊图》等。

晚年,他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晚笑堂画传》,刻画了我国古代120位著名历史人物,所绘人物个个惟妙惟肖,自乾隆八年问世以来,一直是后人学习人物画的临摹范本。

  《苏武牧羊图》。

纸本,134×62厘米,上官周人物画代表作之一(图一)。

取自汉武帝时期苏武在北海雪地牧羊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人物画中较为常见的题材。

《汉书-苏武传》中记载,苏武,字子卿,曾奉汉武帝命以中郎将身份出使匈奴,单于欲降苏武,苏武不屈,被留放北海(今贝加尔湖)长达19年,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旌尽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

在人物画的创作中,人物是画的主体,是要精心安排和经营刻画的重点,其余都要围绕主体在形与神表现上强调合理的呼应、烘托,以利于突出重点。

图中苏武手持汉节,如坚石般站侧立于画面中心,眼望天边一只俯冲而下的大雁,似乎想从大雁那里得到来自遥远故国的消息,三只绵羊蜷伏于他的周围,作畏寒状。

在绘画技法上,上官周采用明代人物画惯用的“半工半写”的方式,通过黑、白、灰的墨色变化,来实现墨色的渲染协调统一,以工致的笔法勾勒出苏武挺拔的鼻梁、炯炯有神的坚毅目光以及手中拿着笔直的节钺,用写意的笔触勾画出群羊无力的眼神与哀苦的神情,通过强烈的对比,更突出苏武形象的高大。

苏武的整体人物刻画上,秉承了“作作大人物衣纹笔要雄,墨要厚,用笔正锋,随势起跌,或浓或淡,顺笔挥成”的传统,宽大的袍袖和群羊因寒冷而挤作一团的情景衬托出环境的恶劣,从而突出了苏武不畏艰难险阻的刚毅气节,使整个画面更加丰满并具有深意。

画面左上方题:

“叶口口口先生笔,竹庄上官周画于晚笑堂”。

钤两方印,(朱文)“竹庄”,(白文)“臣上官周”。

  

  二、黄慎的“写意”

  

  黄慎(1687年-?

),卒年不详,清代著名画家,福建宁化人。

  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

他曾先后三次到扬州,居留生活时间较长,与郑板桥、李鲜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

黄慎诗、书、画俱佳,尤以人物画最为突出,他的书画作品在雍正年间就已名扬于世,他曾“出游豫章,历吴、越、维扬,人争客之,得其片缣尺楮者,皆奉为瑰宝。

”(徐珂《清稗类钞》艺术类6)黄慎的人物画风格主要体现在以草书入画的写意笔墨技法,郑板桥对此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评价――“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有学者统计,“现存黄慎的绘画作品约有1205幅,以绘画内容分类,黄慎的人物画数量最多,有477幅,占39.59%,花鸟画472幅,占39.17%,山水画256幅,占21.24%。

”这些人物画作品,“按题材分类:

故事人物画153幅,占32.08%,仙佛人物画140幅,占29.35%,(仙画96幅,神画42幅,鬼画l幅,佛画l幅)世俗人物画184幅,占38.57%。

(士人画112幅、仕女画30幅、肖像画5幅、劳苦群众画37幅)。

按笔墨技法分类,工笔人物画137幅,占28.72%,工写结合人物画296幅,占62.05%,大写意人物画44幅,占9.23%。

”(丘幼宣《一代画圣黄慎研究》)

  《骑驴踏雪图》。

纸本设色,134×72.5厘米(图二)。

取自《韵府群玉》记载的“孟浩然尝於灞水冒雪骑驴寻梅花”的典故,历代画家多以此为题材。

背景山峰耸立,铺满白雪,天空用淡墨渲染,呈灰色,远山近水,雪景分明,危崖陡峭,枯树一株,枝干槎牙。

图右下角横一桥,桥上一叟(孟浩然)戴毡笠,披风衣,骑驴冲风而行,一仆荷杖紧随驴后,状甚瑟缩畏寒,主仆神态呼应,清寒彻骨之感只用寥寥数笔便写出。

图右上侧题诗一首,“骑驴踏雪为诗探,送尽春风酒一?

X。

独有梅花知我意,冷香犹可较江南。

”题字“乾隆十年五月写于饮溪书屋,宁化黄慎”。

钤两方印,(朱文)“黄慎”,(自文)“恭寿”。

  《渔翁》.纸本,207.3×90.1厘米,是黄慎经常画的人物画(图三)。

画面中渔翁白发白须,穿灰白袍裤,右手持长钓鱼竿,肩挎渔篮,左手持一用柳枝穿鳃的鲤鱼,戴帽穿草鞋,鲤鱼张鳍摆尾,十分活络。

他以工笔绘颜面、须发,以活泼的线描勾画出喜悦而多皱纹的脸部和手部;衣纹作写意,用笔时而正锋,时而侧笔,在笔势的运行中,墨色浓淡随心,一气呵成;成功地刻画出上衣的破旧;浓淡互破的墨法把河鱼的鲜活勾勒得生动异常;直冲画外的挺拔钓竿及若隐若现的钓丝凸现了黄慎娴熟自如的笔墨技法。

作品无论从神态上还是衣着上,都是现实中的…个普通渔夫的真实写照,它摆脱了传统人物画中渔夫呆板冷淡的概念化模式,凭借对人物最关键、最具代表性的外部形象特征的勾画,那种因钓到鱼而感到的欣喜神情,有一种近乎儿童的天真风趣;似乎有点漫画式地被画得尖而高的鼻子,蓬乱的胡须,更增加了他的可爱风趣,于是乎一个普通渔夫的生活情趣和开朗乐观的性格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图右上侧题诗一首“篮内河鱼换酒钱,芦花被里醉孤眠。

每逢风雨不归去,红蓼滩头泊钓船。

瘿瓢子慎写”。

钤两方印,(朱文)“黄慎”,(白文)“恭寿”。

  

  三、华?

N的“情趣”

  

  华?

N(1682-1756年)原名德嵩,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福建上杭人。

成年后后寓杭州、扬州,卖画为生,能诗善书,工人物、山水、花鸟,草虫,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离垢集》、《解瞍馆诗集》。

在中国绘画史上,华?

N在花鸟画比较出名,其实他的人物画一样具有特色,他早年以白描面世,中年师法陈洪绶,晚年以简笔成自家风貌。

华?

N人物画的风格在于“情趣”,比一般民间画师更讲究笔墨和韵致。

正如张庚《国朝画征录》评价华?

N所说“善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皆能脱出时习,而力求古法,不求妍媚,诚为近日空谷之音”。

  《西园稚集图》。

纸本设色,197×124厘米(图四)。

作品典故出自宋代米芾所撰《西园雅集图记》-?

文,“西园”为北宋英宗驸马都尉王诜宅院,当时的文人如苏轼、米芾、黄庭坚曾在此聚会,作诗、绘画、弹琴、论道。

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就曾以此为题材绘制《西园雅集图*,后世画家也多以此题材作画,从而使《西园雅集图》称为宋元以来人物画家描绘文人集会的传统题材。

华苗的《西园雅集图》是一幅人物与景物山水结合的佳作,全图共绘制人物16人,其中高士13人,侍童3人,在人物刻画上,它不是去描绘繁复的人物面部,而是试图通过环境和仪态的选择来揭示出他们笔下人物的内心世界。

图中的高士们或抚琴唱和、或吟诗赋词、或听泉赏画;神态各异,动静自然。

人物面部形象夸张而不变形,衣纹线条采用“兰叶描’,简练、流畅、在表现衣服的动感和质感的同时,生动地显示画中的高士们正处在一种恬淡、宁静、与世无争的生活境界,勾勒出宋代文人洒脱飘逸的生活情趣。

华国通过人物与景致的有机结合,倾注了他对于宁静和超凡脱俗的文人生活的向往,赋予作品以更多的文人画气息。

可见他的人物画既保留了职业画家的素质和长处,又吸收了文人画家的优点,情趣十足,现代画家吴湖帆对其评价是“新罗笔趣甚佳,所作以禽畜第一,人物花卉皆入逸品。

”(《吴湖帆文稿》)该图右上方题:

“戊辰夏新罗山人写于解?

|馆”。

  钤两方印,(白文)“华?

N”、“秋岳”。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

“如果说,福建地方的绘画可称为‘闽派’,那上官周应是闽派鼻祖。

因自上官周始至黄慎,福建的绘画,特别是人物画,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梁桂元《闽画史稿》)“闽西三杰”在人物画领域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与他们的生活时代息息相关,他们生活于清康雍乾盛世,虽然文人画、山水画占据了中国画的主导地位,但是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的频繁,使人物画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人物画发展到这个时期,已经不满足外形的肖似,更加注重通过笔墨技法来揭示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即“传神”。

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但是他们敏锐地把握住了文人画风与民间欣赏习惯和民俗风情的结合点,将画家的追求和民众的审美趣味有机的结合,既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又拓宽了人物画的发展和演变途径,创作出许许多多在民间喜闻乐见的仙佛、仕女、名士、历史故事等人物画作品。

  三人之中,黄慎的影响最为巨大,他所创立的阔笔劲扫,气势磅礴,笔墨纵横的写意画风,拓宽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领域,对后世人物画影响深远,300多年来,其画风代有传人,仅就福建而言,有比他年轻一些的李灿(字明文,号珠园),在清代,“民间收藏界有‘有钱者藏瘿瓢,无钱者藏珠园’之谚。

”(梁桂元《闽画史稿》)延伸至近现代有“仙游画派”李耕、李霞,徐悲鸿曾说:

“有奇拙胜者,首推李耕君;挥毫恣肆,可追宗瘿瓢”。

齐白石先生曾说:

“余在黄镜人处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然之趣,决定从今大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