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3440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docx

《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docx

我国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2016年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5月

德国生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对服务机器人给出的定义则为“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可以全自主或者半自主地为人类或者设备提供有用服务的机器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服务机器人的定义为“智能服务机器人是在非结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智能化装备”。

由于服务机器人与普通公众关系密切,最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Robotics,IFR)统计,全球服务机器人2013年总销量为402.1万台,总销售额为52.7亿美元,相比工业机器人29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仍有不小的差距。

其中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400万台,环比上升28%,总销售额为17亿美元;专业服务机器人2013年总销量为21000台,销售额为35.7亿美元。

IFR预测,将有3100万台个人服务机器人于2014至2017年之间售出,这也就意味着服务机器人在这一领域将有持续而强劲的增长。

而在国内,以家居清洁机器人为代表的家用服务机器人所受关注以及购买量也呈稳步上升并趋于平稳的趋势,其受众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大经济圈和少数中部中心城市。

综上所述,可以说目前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行业仍然处于行业的成长期,市场远未饱和,潜在需求巨大,前景看好。

一、智能家居机器人产业链

智能家居机器人的行业上游产业主要包括芯片、电池、半导体器

件、显示器件、继电器、PCB板材等配件。

下游为是品牌商、零售商、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和个人、家庭最终消费者。

上游行业的主要影响体现在本行业采购成本的变化,下游行业需求变化直接决定了本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上游产业链在中国国内目前的形势如下图所示:

从整体上看,上游原材料及零配件市场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价格稳定、供应充分、采购便捷。

上游行业的产能、需求变化对本行业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小,在产品成本构成中不具有决定性作用。

随着国内上游行业的不断发展,除部分特殊应用材料、通用芯片等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本行业所需的大多数原材料及配件都可以从国内得到充足的供应。

本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就国内市场来看,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不仅造就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其下游为经销商、

零售商、电商平台等各级销售渠道以及产品的最终消费者。

近年来,

经销商、零售终端等销售渠道的发展趋势渐缓,而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为家用服务机器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平台。

总体而言,受国家发展经济、扩大需求、鼓励消费等政策的影响,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的建立都为家用服务机器人的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行业管理体制与相关法规政策

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其下属分支机构。

工信部会同国家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战略,指导整个行业的协同有序发展。

行业内企业面向市场独立自主经营,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市场竞争。

我国现行服务机器人行业管理体制为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竞争体制。

宏观调控归属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以及商务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

此外,一些自律机构承担行业引导和服务职能。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CHEAA)是家电行业自律性组织,作为目前家电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组织,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由国内生产家用电器企业及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组成,是经国家民政部门核准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法人。

目前协会主要负责企业与政府的沟通,协助编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技术政策,参与制定和修订行业的产品标准,推动行业对外交流等。

政府部门对该行业的管理仅限于宏观管理,行业基本遵循市场化

的管理模式,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承担部分行业管理的职能。

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科技产业。

早在2012年国家工信部发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工业机器人就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政策不断加码国家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政策一直在加码。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明确,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要重点发展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核心关键技术。

科技部也于同年发布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要突破重点技术方向的重要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仿人、四足高端仿生平台系统集成,引领服务机器人技术发展方向等多项目标。

2013年底,工信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我国家用电器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

行业相关的重大政策或规划如下:

三、行业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智能服务机器人是一个在感知、思维、效应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

智能服务机器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

它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综

合试验场,可以全面地考察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技术,研究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有害的环境中替人从事危险的工作、上天下海、战场作业等方面大显身手。

智能服务机器人学所涉及的学科范围有:

力学、拓扑学、机械学、电子学、微电子学、控制论、计算机、生物学、人工智能与系统工程等。

这些多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是智能机器人技术得以发展、拓宽和延伸的基础,也是学习和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基础。

随着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其学科范围亦将更加宽阔,同时智能服务机器人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综合,使得人们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综合各个学科。

智能服务机器人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智能服务机器人在农业、医学、航天、甚至军事上的应用,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出现将会解放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使得人们可以更好的完成既定的工作,完成人无法完成的高风险的任务。

在医学上可以做医疗手术,更好的医治病患,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手术带来的不良反应。

总而言之,智能服务机器人将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自50年代第一台机器人装置在美国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机器人是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它们装有记忆存储器,由人将作业的各种要求示范给机器人,使之记住操作的程序和要领。

当它接到再现命令时,则自主地模仿示范的动作作业。

第二代机器人是装有小型计算机和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它能感知外界信息并

进行“思维”,它比第一代机器人更灵活、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需求。

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它不但有第二代机器人的感觉功能和简单的自适应能力,而且能充分识别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并能根据人给的指令和它自身的判断结果自动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动作,是人工智能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也是当今机器人发展的重点和热点。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用途越来越广,开始从传统的工业领域,向军事、公安、医疗、服务等领域渗透。

与此同时,机器人的概念也越来越宽,己从狭义的机器人开始向机器人技术扩展。

对于己经相当成熟的工业机器人来说,服务机器人是近年来出现机器人学的一个新领域。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意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

德国生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所和“工业4.0”对服务机器人给出的定义为“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可以全自主或者半自主地为人类或者设备提供有用服务的机器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对服务机器人的定义为“智能服务机器人是在非结构环境下为人类提供必要服务的多种高技术集成的智能化装备”。

服务机器人的定位就是服务,从机器人的功能特点上来讲,它与工业机器人的本质区别在于,工业机器人的工作环境都是已知的,而服务机器人所面临的工作环境绝大多数都是未知的。

包括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在内的各种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为人类

服务的机器人都属于服务机器人的范畴。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与工

业机器人对应,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参照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按照应用领域划分的分类,将服务机器人又分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两大类。

其中,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

家庭作业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残障辅助机器人、住宅安全和监视机器人等;专业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

场地机器人(FieldRobotics)、医用机器人、物流机器人、检查和维护保养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水下机器人,以及国防、营救和安全应用机器人等等。

(1)全球服务机器人发展情况

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型机器人开发。

在亚洲、北美和欧洲,迄今已有7种类型计40余款服务型机器人进入实验和半商业化应用。

日前美国正在致力于将为军队伤病员开发的机器人假肢和小型无人侦察直升机等技术转为民用;欧盟最近启动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项目,到2020年将投入28亿欧元研发用于医疗、护理、家务、农业和运输等领域的机器人。

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在国际上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全面、先进,适应性十分强,在军用、医疗、家用服务机器人产业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占服务机器人市场约60%的份额。

日本是机器人生产、研发和使用大国,一直以来将机器人作为一

个战略产业,在发展技术和资金方面一直给予着大力支持。

有报告指出日本在2006-2010年5年间为了攻克关键的服务机器人技术每年投入1000万美元用于研发服务机器人。

近年来,巨大的老年护理市场需求促使企业竞相研发小型家用机器人。

2013财年,日本政府拨款23.9亿日元,帮助24家企业开发和推广护理机器人。

日本还计划至2020年,实现产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翻番,扩大至1.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32亿元),主要增量将集中在服务机器人。

护理和医用机器人领域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2万亿日元,是现在的20倍。

韩国将服务机器人技术列为未来国家发展的10大“发动机”产业,把服务机器人作为国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发展,对机器人技术给予了重点扶持。

德国向来以严谨认真称世,其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在世界上处于公认的领先地位:

其开发的机器人保姆Care-O-Bot3遍布全身的传感器、立体彩色照相机、激光扫描仪和三维立体摄像头,让它既能识别生活用品也能避免误伤主人;它还具有声控或手势控制有自我学习能力,还能听懂语音命令和看懂手势命令。

(2)国内服务机器人发展情况

智能服务机器人是未来各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柱之一,我国不断提高对机器人产业的重视度,《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并于2012年制定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支持行业发展。

中国的服务机器人市场从2005年前后才开始初具规模,但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绝对差距还比较大,但相对起工业机器人而言则差距较小。

因为服务一般都要结合特定市场进行开发,本土企业更容易结合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进行开发占据良好的市场定位,从而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外国的服务机器人公司也属于新兴产业,大部分成立的时候还比较短,因而我国的服务机器人产业面临着比较大的机遇和可发展空间。

2、行业发展展望

家用智能机器人被认为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Robotics,IFR)报告预测,从2013年到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中国是这一增长趋势的领跑者,年均增长率达15%。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报告,201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83.9亿美元,到2012年增长到207.3亿美元,2012-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17.4%,到2017年达到461.8亿美元。

对于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IFR预测2013-2016年估计会有2200万台智能家庭机器人得到销售。

随着相互学习与共享知识云机器人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小型家庭用辅助机器人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将在2020年之前形成至少累计416亿美元的新兴市场;另一方面虽然残障辅助机

器起步还是很慢,但可预测未来20年会有高速增长。

据《2014-2018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统计,2014年全球智能服务类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量较2013年增长约9%,从2013年的19776台增加至2014年的21067台,销售额为35亿美元。

2014年全球智能服务类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400万台,较2013年增长20%;销售额为22.21亿美元。

未来国内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将呈现出以下四种方向。

一是智能家居:

家庭服务机器人本身成为一种新的智能家电,能替人完成某项家务工作,或者机器人为其他家电提供远程操控、智能化管理平台,例如清洁机器人、炒菜机器人以及未来的保姆机器人等。

二是家庭教育娱乐:

教育娱乐是现代家庭消费的热点,这类机器人产品更易于被儿童接受,例如爱乐优亲子机器人、各种宠物机器人等。

三是家庭安全健康:

主要服务家庭人员财产的安全和家庭成员的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的临近,家庭安全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能提供家庭安防监控、健康服务的服务机器人产品将会有较大市场,例如监控机器人等。

四是信息服务。

移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家用服务机器人能成为信息服务的新平台,机器人可以成为无所不知的家庭助手,例如小Q机器人等。

四、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技术壁垒

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在行业内尚未统一标准,我国家用服务机器人在研发平台、人才培养、标准制订、国际合作创新体系建设的许多环节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对滞后。

目前,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成为制约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的瓶颈之一。

在网络机器人技术、虚拟遥控操作和人机交互、多智能体协调控制技术、微型和微小型技术、软机器人技术、新型机构、新型控制器、新型传感器及体系结构等方面,国内一些厂商并不具备研发实力,产品以模仿为主,对市场上的成品进行仿制或改动,产品附加值低,主要赚取简单加工费。

2、品牌壁垒

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尚处在市场的早期竞争阶段,国内市场还未形成具有垄断影响力的品牌企业。

但从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而言,经历过产品的“尝鲜期”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功能设计、品质、售后服务等将逐渐重视,从而消费的品牌倾向将越来越明显。

同时,行业知名品牌的建立是企业产品质量、品牌文化、研发力量、工艺技术、管理服务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需要企业长期建设、经营和积累,新进企业短期内难以形成品牌影响力。

3、创新及设计能力壁垒

智能服务机器人中近年兴起的清洁类小家电,其智能、时尚、新潮的消费属性明显。

在行业内调查数据显示,除却其应具备的智能化清洁功能之外,客户和消费者同时也极为注重产品的款式、外观和功能设计,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审美观念和消费习惯,需要设计不同的款式和功能的产品。

建设研发设计团队、获取外观设计经验,把握国内外市场需求信息、开发市场热点及挖掘前瞻性功能需求均需要经历较长的积累过程。

因此,对于行业的潜在进入者而言,研发、创新设计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障碍。

4、人才壁垒

由于智能服务机器人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众多,多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是服务机器人技术得以发展、拓宽和延伸的基础,也是学习和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基础,门类的多样性及集成化特点,对产品开发、设计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本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对于欲进入本行业的企业来说,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积累更加困难,构成其进入家用服务机器人行业的人才壁垒。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的有利支持

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服务机器人的发展。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将服务机器人作为未来优先发展的战略高技术,提出“以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为重点,研究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集成等共性基础技术”。

“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部署了一批服务机器人项目,促进了我国服务机器人在公安安全、助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发展。

2012年4月,科技部发布的关于机器人领域的《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

同时,将重点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公共安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4大任务。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计划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机器人正是要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2)人口老龄化、人力成本提高及收入上升

我国家用服务机器人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有人口老龄化、劳动

力价格的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等。

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使得简单劳动的设备替代率明显上升,人们一方面想从简单家务劳动中释放出来而另一方面家政服务劳力的价格越来越高,因而家用服务机器需求有其刚性驱动。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过去的10年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致翻了三倍,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具有家用服务机器人的购买能力。

另外,现在信息和科技传播速度飞快,各种科技产品成本在竞争中下降迅猛。

iRobot2013年在中国市场的家用清洁机器人销售额增幅大于3倍,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受中国需求的强劲拉动iRobot在亚太地区清洁机器人销售增幅高达18%。

在中国这种一个高速发展的人口大国,可预计,未来我国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巨大。

(3)消费升级催生了对家用服务机器人产品的需求

随着中国消费者经济实力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更为注重时尚及智能化功能;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加快也对清洁打扫的智能操控提出了新的需求。

因此消费升级对智能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将不断提升。

此外,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国内市场正处于培育和成长阶段,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不利因素

(1)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我国大多属于跟踪研究,缺乏创意理念和原创性成果;在集成技术方面,我国虽可实现原型样机集成,但在关键零部件与可靠性方面与国外相差5-10年;在设计制造技术方面,我国的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技术、系统集成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2)家用服务机器人高端市场主要由国外品牌占据

目前国内的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划分明显,高端市场主要由国外品牌占据主要份额,中低端市场份额由国内品牌主导。

在国际市场上,国外品牌的培育时间早,企业的经营时间长,企业规模大,管理水平较高,科技实力和营销实力更加雄厚。

因此,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主导高端市场。

而国内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难以与外资企业充分竞争。

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泾渭分明的市场格局不利于国内行业的平衡发展,容易造成不充分、不公平的竞争局面,从而影响行业长期发展。

(3)创新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标准及制度不完善

我国服务机器人在战略规划、研发平台、人才培养、标准制订、市场培育、国际合作、财税金融政策扶持等创新体系建设的许多环节

上明显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

产品标准及相关的市场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保证市场在规范的环境下运行。

在相关行业标准及法律法规未完善前,市场及产品有可能难以管理,从而不利于行业发展。

(4)渗透率低,价格昂贵

智能服务机器人在我国渗透率低下,由于城市化水平还不足够高、国内收入差距巨大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例如:

我国家庭清洁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普通吸尘器设备或者人工清洁方式,扫地机器人渗透率十分低下。

目前家用服务机器人年销售额已经近10亿,但是沿海城市的产品渗透率刚达到5%,内地城市为0.4%,而美国家庭已经达到16%。

相对比其他家用电器,洗衣机的渗透率已经几乎达到100%。

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低下的另外原因是扫地机器人价格相对而言比较昂贵,农村家庭和许多城市家庭还消费不起。

六、行业市场规模

IFR(国际机器人联盟)统计,2013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2.7亿美元,其中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份额为32%,专业服务机器人为68%。

专业服务机器人全球销售额约为35.7亿美元,销量约为2.1万台,销量同比2012年的2.02万台增长4%;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2013年全球销售额约为17亿美元,销量约为400万台,销量同比增长28%;

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方面,行业保持快速增长2004-2013销量复合增速约为22.8%,2013年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最大、销量市场占比约为65%。

家用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

家庭作业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残障辅助机器人、住宅安全和监视机器人等。

2012年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306万台,同比增长20%,总销售额为12亿美元。

其中家庭作业机器人销量约196万台,销售额6.97亿美元,同比增长53%;娱乐机器人销量约为110万台,同比增长29%,销售额为524万美元;残障辅助机器人销量为159台,同比增长2%。

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大致占96%的市场份额。

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2012-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17.4%,2017年将达461.8亿美元。

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容量可以对标家电、笔记本电脑等消费品的需求量级。

比尔盖茨也说到PR将是PC之后,第三个进入大众家庭的智能产品。

因此,根据电视机、PC的市场容量对家用服务机器人做个简单的测算。

以家用清洁机器人为例,清洁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家庭清洁服务场景,从产品的消费群体和实用性等角度都与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电耐用消费品类似,截止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空调保有量达到9亿台,全国居民洗衣机和电冰箱的保有量均超过11亿台、彩电保有量超过17亿台。

据此估算,仅家庭清洁服务机器人的国内潜在市场量级就在亿级。

按照目前清洁机器人千元左右的售价,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七、行业风险特征

1、宏观经济影响的风险

近年来国内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增速放缓、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中国经济进入稳中上升的新常态,以往动辄两位数的GDP增长时代已经宣告成为历史。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影响到制造业的投资,也会影响到家用服务机器人的需求。

同时下游市场需求消费需求下降,影响本行业的市场需求。

2、竞争加剧的风险

国内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品牌数量众多,跨国公司占据大部分高端市场,而国内企业除少数规模较大的品牌公司外,大部分中小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进行竞争,导致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接下来如新进入企业增加、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则将会对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盈利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全球各国推出各种支持机器人相关政策,更加剧行业内各企业的竞争。

3、技术风险

由于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