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62868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docx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docx

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

绛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性活动

 

探究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

 

绛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组

 

目录

序号

内容

数量

1

《探究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方案

1

2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评价方案》

1

3

绛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

1

4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

5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

“有效性的研究”阶段性小结

1

6

探究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论文

5

《探究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方案

                   绛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组赵晶    

      

 一、研究提出的背景

 首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

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

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

游戏与活动是人类本能和动机之一,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从游戏和活动开始。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好奇心强。

其次,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儿童只有在现实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再由直接经验和体验改变自身认知状态。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动成为必要的手段。

《品德与生活(社会)》相比于传统《思品》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多年,但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仍存在实施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家长还认为,在小学,孩子只要学好语、数、外就行了,其它课程可有可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课程的实施。

其次,学校教育资源背景:

我们的教师,大都是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们的教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学科教学十分在行,而对于“品德与生活(社会)”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

《课程标准》指出:

课程主题的确定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但是必须是来自儿童实际生活的,必须是有实际意义的。

但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的部分主题活动,我县由于地域原因,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有所差异,这时应如何将教材与儿童实际相结合。

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它可以适用于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

 二、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依据

 1.本课题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学科的教学理论。

 2.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认为,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是主体、情境、协作、资源。

 3.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力包括这样七种智力:

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

 4.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

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二)概念界定:

 1、“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2、有效的活动:

有效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活动中,教师的适时参与与引导对于达成高质量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而放任自流,那么学生的活动最终只会流于形式,探究水平、思维水平、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教师的指导除了活动前要精心准备好活动的情境、活动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活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与反应,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要有意识地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质疑,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研究: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种种磨练,实现多方面的发展。

活动本身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都是综合性的。

 三、研究目标

 1、本体目标:

 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研究的方式。

主要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入手,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的探索。

 2、发展目标:

(1)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开发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意识;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搜索资料,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四、实验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目标针对性的研究。

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清晰,落脚点很明确。

 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性的研究。

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研究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围生活、社会环境和品德与生活(社会)大背景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4.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评价研究。

评价的目标变单一的结论性目标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与结论性的综合目标。

评价的形式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变单一的教师为教师、家长、同学全面的组成。

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以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

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因此,教学评价时,应把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性评价放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中进行。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

 5.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有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

变教师的主讲者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生活、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便很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知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2.行为研究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大量的备课、上课、研讨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

 3.实验法:

引导师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出自主探究学习的教与学的方法。

 4.调查法:

引导师生对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品德与生活(社会)环境进行广泛的调查,开发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资源。

 5.分析比较法:

针对课题实验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分析、比较,积累实践研究的经验。

 6.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

 五、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调查实施该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制订较为完善、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4年7月):

定期学习教科研理论、课题相关专著、新课程解读等。

利用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原则和策略。

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组织若干次专题研讨,改进方法,优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课件、教具、图片、案例、学生《品德与生活(社会)》成长档案袋等的资料积累工作,提炼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4年9月~2015年1月):

整理研究资料,反思研究过程,提炼出有效的快乐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写结题报告并进行应用与经验推广。

 六、预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2、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将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汇编成册,汇编相关的论文。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评价方案

绛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组赵晶

一、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及评价体系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品德课程标准》的实施,大部分教师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但现在的品德课堂教学,追求模式,追求形式,热热闹闹,走走过场,过于展示,过于合作交流,过于知识拓展等现象比比皆是,就如有教师所言,现在的品德课不知怎么教了。

的确,现在的品德课忽视行为习惯的训练,忽视能力培养,忽视学习习惯培养,忽视道德的指导等令人担忧。

就课堂教学评价而言,课堂教学评价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二、我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确定

以素质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小学品德新课程标准》为评价依据,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价值取向,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落实;有利于民主、和谐,自主、协作,开放、多元的品德课堂模式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品德素养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品德素养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品德学科的教学质量。

三、我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课堂评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课堂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

学生参与广泛,师生充分交流。

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

只有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锻炼,专业的眼光、专业的品质、专业的技能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形成。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因此,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的品德课堂上的教学思想,评价教师对文本价值的认识,对师生关系的处理,对品德课堂特点的把握。

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教师,把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课堂教学质量上,放在教师的综合素质上,放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

3.过程性原则。

   对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最后表现,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或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奖励、评定教师专业水平的唯一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的问题,调整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要把评价的目光放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关注教师课前对文本价值的钻研是否到位,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是否恰当,最后对自己的教学评估是否适度。

关注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是否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有效性原则。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应以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较为科学的手段,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为被评价者进行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要把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自身、学生及他人的多元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具有促进意义。

四、我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附:

绛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量化评价标准)

按照品德课程评价的新理念,我们必须开放地、多元地(多角度)地、多层次地来系统地认识和整理品德课堂评价的内容。

其基本内容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品德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品德学习结果性评价,品德学习过程性评价又包括学习态度(情感、行为参与、主动性等)、学习方式与方法、学习习惯、互动交往等;品德学习结果性评价指的是品德素养(行为习惯的培养、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健康人格与审美情趣)的达成状态。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处理、对学习环境的营造、对自己角色的把握、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师的基本素质。

五、我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说明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教者。

评价一堂品德课,也不再是看教师将教学套路演练得如何精彩,而应主要看学生如何学得精彩。

课堂原本属于学生,教师在一堂品德课中,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和帮助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一堂品德课的成功与否,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是:

是否为学生学习精心准备了内容,包括编写意图的把握、“三维”目标的拟定、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相关资源的储备与整合;是否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以及各抒己见、相互争论、张扬个性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角色定位怎样,是否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是否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引导者、激励者的角色;是否能科学、合理、熟练地运用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服务;是否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包括规范、工整的书写,清楚、准确、流畅、有感情的语言表达。

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应该是评价一堂品德课的主体内容。

学生学习的形式、学习过程、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效果是评价一堂品德课成功与否的核心内容。

在学习形式方面,看学生是否都改变了以往那种被动、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看学生是否能采用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对话交流、拓展创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在学习过程方面,看学生是否全员、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小组合作讨论活动,师生、生生交流活动、质疑探究答疑活动。

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重点从兴趣、思维、探索、个性、协作、习惯几方面进行评价。

对于学习效果,则从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评价。

首先看知识是否增长,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再看能力目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某方面的品德行为是否得到发展,情感方面,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健康人格和审美情趣是否得到培养。

六、实施建议

   按照课时安排,《品德与生活》每周三课时《品德与社会》每周两课时,已经不是基础教育阶段所谓的“副科”了。

并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

要上好这门课程,应该要树立以下新的观念。

 

   1.教材观。

新的教材观应该是:

教科书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重要的功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

教材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

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空间,使教师能够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教师观。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

“我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3.学生观。

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只有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个人的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学观。

教与学的新观念是:

首先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灌输。

要善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态度和能力。

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与人相处。

教学不是偏重单纯的学术能力的提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性发展。

第三,教学要有开放性和活动性。

知识的来源并不限于课本,学生周围的人,学生身边的事物都是学习的资源。

要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好各种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新的教学观念,新就新在不是为了教而教,是为了学而教,是以学为中心的教。

小学品德课堂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

确立教学课题、进行学情分析、教材课题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要点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主要环节、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最核心的内容,它是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前后步骤或顺序的各个主要活动环节构成的。

也称教学程序。

一般情况分为导入、新授、总结、拓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分别包含了不同的、具有一定程序安排的活动内容。

从总体上说,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必须要体现出以下几点;一要教学过程活动化。

(即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把过去那种讲解提问式教学,灵活的设计为学生的多种活动。

)二要学习方式多样化。

(既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重视他们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要过程设计粗线条化。

(这里所说的粗线条,不是指环节语言笼统、简单,而是环节语言要抓关键、抓重点,严格遵循新课堂教学课例提倡或强调的“大环节要清,小环节要精”。

)每个课例的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要完整,思路清晰,概括到位。

做到了一方面以儿童为主体,以各种活动为媒介,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儿童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同事件进行综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充分体现出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绛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标准

时间:

年级:

课题:

授课人:

评价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等级

得分

A

B

C

D

教学目标

1.符合《品德课程标准》年段教学目标与要求

2.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3.课时目标准确,符合学生实际

10

8

6

4

教学内容

1.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

2.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恰当取舍,突出重难点

3.有课程资源意识,合理利用资源,适当延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10

8

6

4

教师主导

1.教学结构设计合理,环节清晰、简约、紧凑,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方法灵活有效,以教材为主,讲,学,练有机结合,重视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

3.教学评价有利激发学生兴趣。

4.教学方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关注每位学生。

5.教学情境和谐,平等对话、互动交往

25

20

15

10

学生主体

1、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自主、主动学习习惯

2.具有良好的倾听、思考、质疑、交流、合作等学习品质

10

8

6

4

3.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在做中学,学中练,行为习惯好

10

8

6

4

5.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敢于质疑,善于表达,勤于实践

6.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举手率平均在80%以上

10

8

6

4

教学效果

1.师生感情融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2.三维目标达成度高,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3.品德素质和知识能力训练扎实,综合学习能力得到一定发展和提高

15

12

10

8

教师素质

1.教态亲切自然,情感丰富,亲和力强

2、语言简练准确,富有激励性、启发性和感染力;板书工整规范;普通话标准,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

3.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调控课堂教学能力强

4.具有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技术操作熟练,运用适时、适当,产生最佳效果。

10

8

6

4

总评

评课人:

总分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在绛县小学思品研讨会议上的发言

绛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组赵晶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中诞生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这两门新课程从实施到现在提出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理念、思想和方法,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观念在逐渐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逐渐得到转变,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活跃了,学生自主了,但也不乏浮躁与肤浅,吵闹与无效,教师的课堂形式的东西多了,为了迎合课改的口味而去做,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基于我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的现状,为了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课程改革沿着正确轨道向纵深发展,为了使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经教育局研究决定召开本次教学研讨会。

今天借此机会我主要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当前全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

   根据课标要求,由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要体现生活性和活动性,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意了活动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把握活动的目标。

例如:

有一位老师讲《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该课以及该课所在单元的目标是: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不相同;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这个目标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这一社会性),老师在教学时,前面部分都做得非常好,通过学生根据同学的特点猜猜他是谁,让学生根据相同的圆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给相同的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等活动,由此扩展认识,让学生体会到:

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外貌不同、性格不同、思维不同、审美不同、价值观不同,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研讨氛围。

然而,很遗憾老师没有在这氛围中继续深入引导学生探讨:

“我们该怎样对待别人的不同”?

这一目标话题教学就此结束。

像这种情况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落实目标,或是目标的落脚点没有找好。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活动随意性强。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教与学指明了方向。

因此,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准确、合理,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以往的教学评估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是按照教师用书的活动照搬,根本就没有去想该活动设计的目的意义何在,只是为活动而活动。

  例如:

记得2011年教学评估时一共听了12节《我是谁》主题活动,大多数教师都设计了让学生上台来模拟生活中的不同角色的活动,让学生体会:

人在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权利和责任。

可是,在这个活动中有大约7、8名老师这样说:

“请大家认真看,然后来评评谁表演的好?

”而一小的孙薛莉、王静等几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