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2026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背影》(朱自清)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通过关键词语,句子表达特殊感情。

3、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联系自身,净化灵魂。

[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

2、体会选择“背影”作为表现主体的美学意义。

3、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

比如:

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放学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

二、作者介绍

1、《背影》的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2、《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1988年,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为纪念朱自清诞辰90周年,题七律一首:

“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坡老更情亲。

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

”10年后的1998年,在朱自清诞辰100周年之际,江泽民又题五律一首: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

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

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这是对朱自清一生的学识品格和人生追求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3、这篇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家庭变故。

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

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

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所以更唤起人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

三、课文欣赏,整体感知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思考: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

分别是什么?

表达了什么中心?

(二)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1、父子浦口送别。

2、

(1)全文共写到父亲四次背影。

(2)分别是:

①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②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③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④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3)表达的中心:

父疼子;子爱父。

——父子情深。

四、思考讨论课文内容

(一)思考讨论一:

父疼子

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体现了什么?

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

答:

(1)八件事:

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2)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和周到入微。

(3)为子买橘(望父买橘见背影)。

2、阅读第6段,回答下列问题:

(1)父亲的穿戴怎样?

表现了什么?

给人怎样的感觉?

①“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②表现了父亲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③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2)父亲走路的姿势怎样?

表现了什么?

给人怎样的感觉?

①父亲走路的姿势是蹒跚

②表现了父亲年纪较大,腿脚不便。

③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3)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怎样?

表现了什么?

给人怎样的感觉?

①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是:

探、攀、缩、倾。

②表现了父亲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③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4)赏析父亲爬月台的动作。

①“探”,表明父亲体胖而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

②“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

③“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

④“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3、纵观全文,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通过对父亲什么描写来表达这种关爱?

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答:

(1)对父亲的语言描写。

(2)例如: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④“进去吧,里面没人。

”——这些语言描写朴实而简洁,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怜惜体贴和依依不舍之情。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六、继续思考讨论课文内容

(二)思考讨论二:

子爱父

1、儿子对父亲的爱体现在哪里?

表现了什么?

(1)三次流泪,两次自责:

①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第6段)

②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第6段)

③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第7段)

④聪明过分,太聪明了——后悔自责(第5段)

(2)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真切理解和真诚感激之情。

2、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

那么:

(1)为何儿子会如此感动呢?

答:

儿子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特定的环境下。

(2)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什么样的不平常的特定的环境下呢?

(第2—3段)

答:

家境惨淡,祸不单行。

(3)“家境惨淡,祸不单行”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满院狼藉,变卖典质。

3、教师总结:

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

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

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

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还宽慰儿子,并亲自送儿子上火车。

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胜任的,如过铁道买桔子。

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

为照顾儿子,什么灾祸,什么劳累,他都置之度外。

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

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七、拓展迁移

1、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

本文以小见大,将父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

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

读了本文,你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

2、齐读:

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

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3、其实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

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

八、布置作业

1、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

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

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

让我们都能对他们说一声:

我爱你们,我理解了你们。

今天我们要布置的是一个特殊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

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好吗?

2、抓住特征描写自己的一位亲人:

题目可写成《我的》或《 的  》或者以其特征为题。

第十二课《甜甜的泥土》(黄飞)

学习目标:

1、体会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之情;

2、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

学习重点及难点:

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歌中的那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个草”,可能引起许多同学思想上的共鸣,那就是“母爱”。

母爱,对有的人来说是那么的垂手可得,对有的人来说却是那么的遥而无望。

2、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到底表现了怎样的母爱呢?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准下列词语

黯淡(àn)呆滞(zhì)磨蹭(cèng)蓦地(mòdì)

愣怔(lèngzheng)吮吸(shǔn)涮净(shuàn)晕眩(yūnxuàn)

(二)阅读课文,思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概括故事的情节。

3、课文是围绕什么事物展开故事情节的?

表达了什么主题?

明确:

1、主要内容:

一位离异母亲给在新家庭中受到虐待的孩子送奶糖吃的故事。

2、故事情节:

(1)送奶糖

(2)吃奶糖

(3)埋奶糖

(4)融奶糖

3、

(1)线索:

课文以“一包奶糖”为线索。

(2)主题:

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文章中的“她”是谁?

到学校来干什么?

(1)王小亮过去的妈妈;

(2)送奶糖——王小亮最爱吃的奶糖。

2、我们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能看出她对王小亮的疼爱?

(1)第2段:

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2)第6段:

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

(3)第10段: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

3、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

他知道这包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

说说你的理由。

①这包糖是王小亮“最喜欢吃的糖”,也只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儿子最喜欢吃奶糖。

②当王小亮拿了糖后,当晚就梦见了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

4、课文中王小亮是如何处置奶糖的?

小亮为什么不敢把喜爱吃的奶糖带回家,而要埋在地下?

(1)先和同学、老师一起分奶糖;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埋奶糖。

(2)①因为怕父亲责罚,继母谩骂。

②也体现小亮的机智,以及对母爱的珍惜。

③为结尾提供现实依据,正因为有了埋糖这个情节,才出现挖糖、融糖。

5、当王小亮发现奶糖融化后,很伤心,“呆呆地凝视着”,不一会后,“他又笑了”,他为什么笑?

明确:

(1)想到了“过去妈妈”对自己的疼爱;

(2)想到了同学的帮助;

(3)想到了老师的关心;

(4)想到了传达室老爷爷的关心;

(5)想到了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关心与帮助。

6“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课文结尾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1)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小亮的至爱亲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

(2)那甜丝丝的泥土,不仅饱含着“过去的妈妈”的母爱,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让这些父母离异后的小孩也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

(3)人间的至爱亲情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四、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讨论:

小说前面写,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能融化,地温回升难道能超过体温吗?

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这一艺术构思的呢?

(注意:

人的体温是37℃)

五、结束语: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小说描写了王小亮过去的妈妈送来了他最爱吃的奶糖,以及王小亮把糖分给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但是由于害怕现在妈妈不得不将糖埋藏在回家的路上,以至融化到泥土中。

正当他为糖化感到伤心时,他想到了母亲、老师、同学以及好心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甜到了心里。

六、布置作业,训练写作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

“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

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

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

第十三课《人琴俱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

【自学预习】

一、 生字注音。

猷()笃()了()舆()

奔()调()掷()恸() 

二、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

1、俱:

都。

2、既:

已经。

3、笃:

病重。

4、掷:

扔。

5、何以:

即“以何”,为什么。

6、因:

于是,就。

7、索:

要。

8、而:

表承接,不译。

9、恸:

痛哭,极度悲哀。

10、琴:

弹琴。

11、绝:

气息终止。

12、卒:

死。

 

三、翻译句子:

1、何以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译: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2、.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译:

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不哭。

3、.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译:

于是痛哭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四、作家作品:

1、《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汉末至南朝宋初的社会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风尚、文人精神风貌与才情,对中国文学、审美习尚、思想文化尤其是对士人精神产生过极为深远影响的一部古典名著。

 

2、该书共36门,1130则,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及其门下文人学士集体纂集而成。

以人物为中心,分类叙事,前21科属褒赏一类,后15科属贬斥类,全书有明显的崇儒色彩,但也有大量称羡清谈名士、阐扬老庄玄学的内容。

 

五、相关资料:

“高山流水”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

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

“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

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

“真好!

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

”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

“真好!

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

”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

“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研讨学习】

一、在第一段中为什么子猷久不闻子敬的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亡了呢?

 

1、因为他们兄弟情深,即使在病重中也是互通消息的,久(此字重读)不闻消息,当然能判断出他已经先走了。

 

2、子猷不闻消息,是因为他也病重他的左右怕其悲伤而向他隐瞒了子敬病亡的消息。

 

二、子猷听见自己的兄弟死了,他居然“不悲”、“不哭”,这似乎有点有悖常理,怎么还说他们兄弟情深呢?

 

1、因为子猷自己也病重了,他想去见自己的兄弟最后一面,怕悲伤过度,所以他强忍悲痛。

 

2、神情的“悲”和“哭”都是比较低层次的悲伤,子猷内心悲痛至极,反而在表面上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

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却有情。

” 

三、子猷是用什么方式来悼念他的弟弟的呢?

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1、弹琴。

2、王子猷是一个/个性独特、行为处世都与众不同的人。

四、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

结果如何?

 

1、(人亡):

“了不悲”、“都不哭”;(琴亡):

“恸绝良久” 

2、“月余亦卒。

五、为什么子猷在听闻子敬亡故的消息时了不悲,去奔丧一路也没哭,而弹子敬琴后竟恸绝良久?

 

1、早知将不久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后因感慨琴通人性人亡琴亦亡,不禁恸绝良久。

2、不是不悲,只是强自抑制。

 

六、是什么触发了子猷的情感呢?

——琴不调。

七、“琴不调”说明了什么?

1、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

2、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

3、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

4、更渲染出子猷内心的悲伤。

5、更渲染出当时悲凉的气氛。

八、教师总结写作技巧:

1、由“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这种兄弟情谊表达更加的委婉曲致,更加的深沉,感人至深。

2、通过环境或人物的言行举止侧面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手法,人物情感的表现更加丰富深厚。

十四、我的母亲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大意,概括母亲形象。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体悟父母与子女间的真挚情感。

重点难点:

1、学习截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2、学习记叙中穿插必要议论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是母爱,“奉献”和“牺牲”是母爱的丰富内涵中最动情和闪光的部分,因此,从孟郊的《游子吟》到冰心的《母亲》,母爱成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题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的作品——《我的母亲》,感受母亲和子女之间的挚爱亲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一)初读课文,想一想:

文章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学生阅读、回答:

一共写了关于母亲的四件事:

(1)元宵节母亲背“我”观灯。

(2)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娓娓动听。

(3)见“我”背书挨打,母亲心里十分矛盾。

(4)母亲在灯下熬夜为儿子做鞋。

(二)根据概括出的四件事,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2段):

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段):

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

第三部分(7—8段):

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的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三、细品课文,感受挚爱亲情。

(一)由于母亲在作者十三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然而这四个片段就让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看,每件事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特点?

分组讨论四个片段、回答、明确:

(1)元宵节母亲背“我”观灯:

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和爱子之殷勤与细心。

(2)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娓娓动听:

表现母亲有文学修养,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

(3)见“我”背书挨打,母亲心里十分矛盾:

表现母亲的矛盾心理和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的感情。

(4)母亲在灯下熬夜为儿子做鞋:

表现母亲的勤劳、辛苦、能干、奉献精神,也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回报之情。

(二)具体语段解读:

1、第一件事中,母亲“爱子的殷勤与细心”表现在哪里?

第3段结尾处有一句,“我现在想来……”详细分析出了母亲爱子的殷勤与细心。

教师讲解:

作者指出:

母亲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到元宵节的乐趣,又不愿惊醒自己的孩子。

这是作者用现在的推想补写一笔,而这推想的内容在上文的描写中已有伏笔,顺理成章。

2、第三件事中,母亲的矛盾心理是怎样的?

请详细分析。

(1)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这进一步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爱。

(2)一面期待着以严训使儿子成才,一面又为儿子受的皮肉挞罚而泪如泉涌、刺心地痛苦。

3、前三件事从“两三岁”写到“十岁”,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第四件事发生在“我”八岁时,为什么要把这件事放在最后写呢?

(1)前三件事主要写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她的才干;

(2)第四件事虽然也写母亲,但主要是写“我”看到母亲深夜劳作不休时的歉疚和激动之情;

(3)第四件事不仅仅是母亲对子女的奉献与牺牲了,更有子女对母亲的真诚、执着的感恩之情。

四、解读手法,学习写作技巧。

课文仅仅截取了四个片段,就将一位具有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能干的才具的母亲形象刻画得感人至深,作者依赖什么将人物塑造得如此真切感人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一)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教师讲解:

“典型”二字是我们作文选材的标准之一。

在选材时,要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具个性,才能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事半功倍。

(二)穿插必要的议论深化思想内容。

教师讲解:

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议论,可以使读者更加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化文章的思想内容。

但是一定要注意分析、议论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不可生搬硬套。

(三)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师讲解:

作者在记叙事件时,往往会抓住某个很细小的动作、表情加以描写,这就是细节。

细节往往有点石成金的效果,某一个细节就会让人潸然泪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关注细节、体悟细节——往往母亲对我们的爱就凝聚在一碗粥里、一个宠溺的眼神里;在写作中也要重视细节描写。

五、感悟生活,体味人间至爱。

“人间至爱是亲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为你做过什么?

正在为你做些什么?

你可曾感觉到那份至诚至爱?

你可曾想过回报父母?

你可曾想过,当父母老去时,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请以《我的母亲》或《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选取2—3件典型事例来表现父母;

(2)要在记叙描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

(3)在文中使用2处以上的细节描写。

十五、父母的心

学习目标:

1、体会蕴含于小说中的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心和淡淡的哀怨。

2、学习在曲折的情节中展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表现深刻的主题思想。

3、学习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学习难点:

作品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心和淡淡的哀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假如爱有天意》,创设情境。

教师导语:

传说:

上帝创造了人,但没有精力照顾好他们,所以给每个人创造了父母。

于是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它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一生的时间去呵护它,这个地方,叫做“家”;而有这么一颗心,他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颗心,就是父母的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感受父母的伟大、博爱。

2、走近作者。

 川端康成,日本现代小说家。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

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

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

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

《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

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

他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

二、交流展示:

了解感人故事。

1、第一小组代表展示导学案第1题:

给划线字注音。

濑户lài         褴褛lánlǚ      酬谢chóu      函馆hán 

舱房 cāng        失魂落魄  hún  pò 

2、第二小组代表展示导学案第2题: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本文讲述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崇高爱心。

3、第三小组代表展示导学案第3题:

故事是通过哪些具体的情节来表现这一主题的?

这些情节有什么特点?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

(1)具体情节:

①富人要求领养一个孩子。

②穷夫妻送长子。

③穷夫妻用次子换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