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61612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docx

《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docx

盾构负环拆除专项方案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1、220千伏航云输变电电力隧道工程(第一标段)土建施工项目招标文件;

2、220千伏航云输变电电力隧道工程(第一标段)土建施工合同文件;

3、220千伏航云输变电电力隧道工程(第一标段)土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220千伏航云输变电电力隧道工程(第一标段)土建施工设计文件;

5、现场踏勘所采集的资料;

6、国家现行及广州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7、电力隧道施工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及国家、部委和广州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规文件。

8、隧道施工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0-2001)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3)《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1)

(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6)《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GB50204-2002)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12)《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1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

(14)《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

(15)《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及国家、部委和广州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规文件。

1.2编制目的

1、规范操作程序,指导现场施工,确保负环拆除施工的顺利进行。

2、为管片拆除施工提供可行性施工经验。

3、确保盾构施工工期的要求。

1.3工程概况

220千伏航云输变电电力隧道工程(第一标段)南段盾构部分设计起止里程为NDK0+000~NDK0+918.073,区间全长918.073米,包括盾构区间隧道、3个工作井及隧道内电缆支架钢结构等工程内容。

盾构始发井南段1#井位于云城西路与云城南一路相交处,隧道总体沿云城西路呈南北走向,吊出井南段3#井位于云城西路与云城南三路相交处。

沿线现主要为道路、绿化带及平整人行道,全线地形较为平坦,全线无较大的坡度。

地面标高10~15m,相对高差2~5m。

本盾构段各工作井围护结构均采用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围檩及混凝土支撑、钢管支撑的结构形式,主体结构均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其中南段1#、3#井基坑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南段2#井采用先隧后井法。

盾构隧道采用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施工,开挖直径4.396米,混凝土衬砌为1.0米环宽标准管片(外径4.1米、内径3.6米),隧道长918.073米。

1.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4.1地形地貌

拟建电力隧道位于广花盆地边缘,沿线原始地貌主要为冲洪积平原及残丘地貌,后筑路回填至现状地形,沿线路两侧多有房屋分布,现主要为道路、绿化带及平整人行道,其中隧道在BDK1+000位置下穿河涌,河面宽约20米,河底距离地面高度约5米。

全线地形较为平坦,全线无较大的坡度。

地面标高10~15m,相对高差2~5m。

1.4.2气象特征

广州地区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季风性气候。

全年降水丰沛,雨季明显,日照充足。

夏季炎热,冬季一般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21.9℃,极端最高气温38.7℃(1953年8月)。

广州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年均降雨量为1696.5毫米;降雨量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多集中在汛期(每年4~9月份),最大月雨量大部分发生在5、6月间。

10月~次年3月为地下水消耗期和排泄期。

1-2层素填土:

以粘性土为主堆填,厚1.5-2.6m。

1.4.3场地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据相关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探深度范围所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ml);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第四系残积层(Qel):

下伏基岩为二迭系粉砂岩、页岩、炭质灰岩及石炭系灰岩等。

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ml):

(1)层填土:

浅灰,黄褐色,杂色,松散~中密,主要由混凝土、碎石及砂、粘性土组成,局部含砂砾,不均匀,碎石成份多为硷、砖碎块,径2~8cm,全线分布。

厚度0.40~11.70m,平均3.00m;层面标高9.11~16.91m。

分布于全线表层。

2、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3-1)层粉砂:

褐灰、褐黄色,潮湿,饱和,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为次,分选性较好,含粘粒约10%,局部达20%。

仅在ZK85、ZK89号两孔见及。

厚度1.20~1.50m,平均1.50m;层面标高8.40~10.69m,层顶埋深5.40~7.60m。

(3-2)层中粗砂:

灰黄、浅灰色,饱和,稍密,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为次,级配一般,,含粘粒约10~20%,含角砾约5%,砾径10~30mm。

仅在ZK37、ZK48、ZK49、ZK62、ZK74、ZK76、ZK93、ZK106、ZK120、ZK141、ZK145、ZK226、ZK238号等孔见及。

厚度0.80~5.30m,平均2.91m;层面标高4.72~13.27m,层顶埋深2.00~8.20m。

3、第四系残积层(Qel):

(4-l)层粉质粘土:

灰黄、褐黄及浅灰黑色,软塑,成份以粘粒为主,粉粒为次,土质较均匀,切面较光滑,粘性一般,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全线共有66个钻孔分布:

厚度0.80~28.4Om,平均5.96m,层面标高-13.08~15.30m,层面埋深0~28.20m。

(4-2)层粉质粘土:

灰黄、褐黄及浅灰黑色,可塑~硬塑,成份以粘粒为主,粉粒为次,土质较均匀,切面较光滑,粘性一般,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全线各钻孔基本均有分布,极少数钻孔缺失:

厚度0.60~28.3Om,平均9.67m,层面标高-9.86~14.78m,层面埋深0.4~25.00m。

4、下伏基岩:

基岩为二迭系粉砂岩、页岩、炭质灰岩及石炭系灰岩等。

受沉积韵律、气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其岩性有一定的变化。

按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带(6)、强风化带(7)中风化带(8),再按岩性(时代)分出石炭系炭质灰岩、灰岩亚层。

(6)层粉砂岩(含页岩、炭质灰岩)全风化带:

灰黑色,原岩结构已破坏,仅残余结构可辨,岩芯呈土状或密实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质软,部分孔段夹有强风化岩块。

可用镐挖,干钻易钻进,手捏易散。

厚度0.80~26.6Om,平均8.16m,层面标高-12.66~14.67m,层面埋深0.50~28.10m。

(7)层粉砂岩、页岩强风化带:

暗红、棕褐,灰青色,原岩结构清晰可见,薄层~中层状构造,原岩风化强烈,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风化不均匀,软硬相间,手碎,水泡易软。

主要分布于北段线路末的江景路、黄园路,云城西路及黄石东路有少量钻孔。

厚度1.10~22.5Om,平均10.60m,层面埋深5.0~25.00m。

(7-1)层炭质灰岩强风化带:

浅灰黑色,原岩结构清晰,薄层~中层状构造,岩体风化强烈,岩芯多呈块状、饼状,少量短柱状,块径2~4cm,风化不均匀,软硬相间。

主要分布于云城西路至黄石东路的路段,仅有11个钻孔见及:

厚度0.20~24.9Om,平均12.97m,层面标高-13.70~9.26m,层面埋深5.60~26.00m。

(8)层粉砂岩、页岩中风化带:

青灰、灰褐色,粉砂状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裂隙较发育,岩芯以短柱状、柱状为主,次呈块状,块径3~5cm,节长10~20cm,,岩质较软、疏松,轻击易碎。

局部夹有少量中风化岩。

遇水干湿交替易破碎。

(8-1)层炭质灰岩中风化带:

浅灰色,浅黑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裂隙发育,方解石脉及炭质充填,岩芯呈块状、短柱状,节长5~35cm,块径2~5cm,RQD=35%,岩体破碎,岩质较硬。

仅在云城西路的ZK116、ZK117、ZK120、ZK125少量钻孔见及:

厚度1.50~7.2Om,平均4.00m,层面标高-5.38~4.52m,层顶埋深11.70~21.50m。

综合建议本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000kPa。

(8-2)层白云质灰岩、灰岩中风化带:

浅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层面夹角以5~15°为主,裂隙轴心夹角以5~25°、50~75°为主,裂隙较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呈闭合状,岩体较完整,岩芯多呈短~长柱状,少量块状,块径2~8cm,节长10~39cm,最长54cm,RQD=75~85%,局部岩芯溶蚀明显。

1.4.4地表水及地下水

根据勘察报告,电力电缆隧道沿线,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介质及水力特征分析,地下水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分别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类裂隙溶洞水和碎屑岩类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岩层冲积-洪积砂层(3-2)中。

由于线路区间内第四系地层以粉质粘土为主,(3-2)砂层未见有连续分布,基本呈透镜状局部见及,因此,该层含水量总体属贫乏。

水位埋深3~8m,且随季节性变化较大;其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大气蒸发和地下径流。

据本次勘察中钻孔抽水试验结果,渗透系数为2.05×10-5~2.36×10-5,土样分析结果为3.4×10-7~2.16×10-5。

均属于弱透水层。

2、碳酸盐类裂隙溶洞水,主要含水层为石炭系、二叠系灰岩。

岩溶水,极不均匀的分布于线路南段及北段的云城西路部分孔段,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溶蚀裂隙、溶洞中,具承压性质。

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地下径流。

其水位埋深较大,一般在12m左右,随季节性变化小;水量丰富。

当未揭穿含水裂隙、含水溶洞时,则与该含水层不发生水力联系。

3、碎屑岩类裂隙水:

含水层为二叠系岩层的强、中风化带,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页岩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岩性、岩石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等有关。

分布于线路北段的黄石东路、江景路、黄园路段。

水位埋深2~5m,且随季节性变化较小;水量较小。

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为地下径流。

渗透系数一般为2.6×10-5~2.0×10-4,属弱透水层。

本次勘察分别取钻孔地下水及地表水样共20组,按照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对本次勘察所取地下水水样进行了腐蚀性评价:

线路沿线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1.4.5不良地质作用

线路区间的不良地质作用为岩溶。

勘察期间,溶洞主要分布在ZK1~ZK22孔段(南段1#井~南段2#井之间),基本都为充填溶洞,充填物为软塑~可塑状粉质粘土。

部分钻孔溶洞呈串珠状发育。

溶洞顶面埋深12.50~27.50m,标高-13.90~1.42m,洞高0.40~21.20m(串珠状发育)。

均在隧道底板以下,距隧道最近点为1.67m。

第二章盾构机停机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

2、高压设备需高压电工操作,其它各类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及操作,高压室钥匙由专人保管。

3、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统一编号。

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选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4、所有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隧道周围地层和邻近管片应无任何电器连通。

5、施工现场及隧道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6、现场内各用电设备,其装设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维修保管专人负责。

7、临电要坚持“三相五线制”三级保护,重复接地,雨季电闸箱要有防雨棚,潮湿区域加绝缘垫,符合标准方可使用。

8、考虑到盾构停机进行二次组装时,盾构机盾体会停粉质粘土层,为了防止漏水涌沙现象、盾构机头出现“磕头”现象及开挖掌子面失稳现象、地面和建筑物沉降现象发生,做以下预防措施:

9、盾构停机时,即通过中体的环向注入孔注入聚氨酯,以防止盾体被包裹,再次掘进时难以启动;

10、对45环、44环、43环补注双液浆;

11、对+20~+45环补注水泥浆,每环注入量为2~3立方米,注浆压力顶部不超过2bar;

12、保持土仓压力,土仓压力根据现场地面沉降监测情况做出调整,地面沉降监测为每天一次,如出现沉降突变情况,需加大监测频率;

13、为了保持开挖掌子面的稳定及防漏水涌沙现象发生,可向开挖面喷射膨润土浆液。

第三章负环管片拆除

3.1工程情况

随着盾构正常推进,反力架所受力逐步减小,盾构推进主要靠管片与围岩产生的磨擦力提供反力。

为提供更大的作业空间,加快施工速度;负环管片按步骤进行拆除。

通过计算,盾构掘进45环时进行台车二次组装,此时拆除盾构负环上半环。

待摩擦力能够满足推进需求时拆除整个负环。

3.2施工工艺

3.2.1负环管片拆除施工工艺

负环管片拆除施工工艺流程参见下图:

 

3.2.2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1、拆除负环管片之前,应将始发井口处范围内水管、高压电缆拆除;

2、准备好气割设备、电焊设备、空压机、葫芦及千斤顶、起吊绳(D=65mm的6×37钢丝绳)、2.5寸卸扣等工具;

3、25吨龙门吊一台;

4、劳动力准备充分。

3.2.3拆除步骤

第一步:

第45环管片拼装完毕后拆除上半环。

此时由于正环错缝拼装,力传递到负环下半环,仍然是整体受力,能够满足掘进需求。

第二步:

整个负环拆除

主要考虑管片自重产生与周围围岩的摩擦力提供反力。

每环管片按13t计。

总推力N=4500kN;

摩擦力计算如下:

F=μ.π.D.L.P

式中:

μ——管片与土体的磨擦系数;取0.3

D——管片外径;取4.1

L——已安装的管片长度;取45米

P——作用于管片背面的平均土压力,取100Kpa。

故管片提供的摩阻力为:

F=0.3×3.14×4.4×45×100=18651.6KN>4500KN。

满足要求;

3.2.4施工措施

(1)先将-8环封顶块吊装孔击穿,使用龙门吊大钩及钢丝绳悬吊住管片,然后拆除环向(-8环与-7环之间)和纵向(连接块与标准块之间)连接螺杆,封顶块和连接块整体起吊。

上半环管片整体吊至地面后再分解。

然后依次拆除-10、-9、-7、-6、-5、-4、-3、-2、-1环管片。

整个拆除过程在盾构机停机状态下进行。

注意龙门吊的正常运转。

(2)拆除负环下半环

下半环管片拆除前割除反力架,使管片与始发井脱离,然后从-10环至-1环依次拆除。

下半环3个标准块分块进行拆除,拆除的负环管片直接运输到盾构拼装台进行拼装。

3.2.5物资准备

表1物资准备表

编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1

手拉葫芦

10T

4

2

钢丝绳

Φ20、L10m

5

3

钢丝绳

Φ20、L1m

3

4

安全带

4

5

汽车吊

38T

1

6

工字钢

工25b

14m

7

套筒扳手

2

8

水钻

金刚钻头

1

9

冲击钻

1

10

焊机

1

11

氧炔焰

1

12

手动葫芦

5t

2

说明:

钢丝绳单根承载力为:

F=170kg/mm²x3.14x10²平方=53.4T,管片单片最大重量为2.6T,安全系数=53.4/2.6=20.5。

3.2.6人员准备

表2人员配备表

编号

岗位

人数

备注

1

管理人员

4

2

吊车司机

2

3

专职安全员

1

4

焊工

1

5

电工

1

6

组长

2

7

普工

8

8

安保

2

第四章安全质量环保措施

4.1安全保证措施

4.1.1安全保证体系

4.1.2安全措施

1)安全工作指导思想是: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及部颁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以及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的安全指令,严格遵照《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办法》进行施工,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确保工程安全。

2)本项目实行安全施工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二级管理由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施工作业队班组长负责。

按照颁布的《安全施工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施工负责制,全员承担安全施工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环不漏,人人做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3)根据电力行业施工的有关安全生产规程,编制各施工工序的安全措施,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人,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4)在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施工标志,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特别是现场中的坑、洞等危险处,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防止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进入现场。

5)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公司统一发放的工作服、戴安全帽、工作卡,其施工工具、绝缘手套、绝缘靴应齐全,并检验符合安全规定。

在晚上施工时施工人员应穿反光衣或佩带明显警告灯光标志,施工作业现场加强照明;进入现场必须按标准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严禁班前班中喝酒,工作时间内必须保持头脑清醒,避免意外和突发事故的发生。

6)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现场应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安放位置符合消防要求,并定期检查,更换灭火器的药品,保证消防器材完好的备用状态。

7)严格用电管理,现场临时电线路按《施工临时设施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布设,必须由持证的专职电工上岗操作,不得任意拉接电线和电器设备,各类电器设备均安设安全保险装置,临时用电的电源箱按“一机一闸一漏”设置,施工中使用的电源线按“三相五线制”其中一线为接地线。

8)做好施工车辆、机具的维护、管理;参与施工车辆在开工前需做好安全检查,防止带隐患使用。

施工机具需经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施工车辆、机具的操作必须由专业培训合格的专人负责,现场施工车辆的停放应符合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的规定。

9)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的危险隐患,应停止施工待处理消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施工中如发生事故,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

10)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对重点作业场所,应悬挂警示标牌。

11)坚持每周一次安全学习活动,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评比安全的“三工制”活动。

4.1.3施工机具安全措施

1)各种吊运机具设备正式使用前必须组织试吊、试运行,经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

吊装作业中严禁超载。

2)对工程机械和车辆应经常检查维修,对驾驶人员要经常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交规教育,严禁违章开车,各种车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杜绝交通事故,确保行车安全。

3)加强防雷电、防火、防台风教育,建立相应组织,配备消防设施,制订措施和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

杜绝雷电、火灾、洪灾事故的发生。

4)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登高2米必须系好安全带,所有特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杜绝违章作业。

5)现场用电设备必须进行除锈、清扫擦拭干净,保证接触良好,否则不得起动;现场供电线路要经常检查,不得有漏电现象,对拖地电缆要加设保护,电源开关箱在停止作业后随时上锁,机械传动部分要有防护罩。

非专职人员不得随便动作电源开关及电器设备。

6)对于吊运管片用的钢丝绳应进行适时地清洗并涂以润滑油或润滑脂,每天检查一次,检查磨损、断丝及变形状况,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

7)雨期施工时,吊车及成槽设备必须有防雷设施。

8)电焊机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接地接零电阻值应小于4Ω。

9)电焊机需有专用开关,并有与焊机相匹配的过流保护装置。

10)电焊机露天使用时,其下方应防潮且高于周围地面;上方设防雨罩棚和防砸设施。

11)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有防雨设施,并应装设端正、牢固。

12)经常保养施工机具,保证安全保护装置灵敏可靠,同时搞好安全用电管理。

施工人员务必遵守有关操作规程,正确操作。

13)吊装机械臂下不得站人,机械操作要符合安全规定;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防雷击等工棚装置,机械设备附近设标志牌、规则牌和详细的安全操作要点。

4.1.4施工过程安全保证措施

1)加强“四口”防护,除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外,井边必须采用有可靠的安全防护,并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2)每块管片必须采用三个吊点起吊,三个葫芦松紧要同步,避免拆除过程中管片晃动,手拉葫芦均为10吨,确保管片拆除过程中不坠落。

3)作业人员需系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帽,现场必须有管理人员及专职安全员盘站整个施工过程,避免作业人员交叉作业,同时邀请广州市供电局输电部在拆除过程中对作业过程现场指导,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电缆安全。

4)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安全生产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机械设备。

5)进入施工区域施工现场人员必须着装统一,正确配戴安全帽。

特殊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落实防护措施正确使用特殊防护用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6)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制度,临时设施区要按规定配足消防器材;

7)夜间施工,强调施工作业面的整洁,施工区域照明要健全,在现场配置镝灯,确保夜间施工光线充足;

8)要配备完好的防湿排涝机具。

9)风力超过5级应该停止吊运。

10)吊车司机、指挥、电焊工、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严格遵守吊装“十不吊”和气割、电焊“十不烧”的规定;

11)起重工必须熟悉施工方法、起重设备的性能、所起吊重物的特点和确切重量;起吊重物时,吊具捆扎应牢固,以防吊钩滑脱。

12)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与乙炔发生器要隔离存放。

13)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危险地点悬挂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施工区还应设红灯示警。

4.2质量保证措施

4.2.1项目组织机构框图

(见附图1)

4.2.2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

1)凡进入施工现场,职工着装必须整洁统一,并佩戴胸卡、安全帽,做到“三统一”,配合三级教育。

2)施工现场布置合理,材料、工机具堆放有序,标志明显,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整洁。

3)做好施工现场围蔽及明显的危险警示标志。

4)加强对渣土的管理,出入口设置洗车槽、高压水枪、沉淀池,渣土外运需有资质的队伍承担。

5)要办好宣传栏,制定严明制度,精心组织、文明施工,提高施工质量,保证一次成优率。

6)对材料的临时卸点要严格控制范围,选择合理的堆放、布置方案,力求占地最少,搬运距离最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小,对受影响部分场地应及时清理并恢复原貌;

7)严禁焚烧泡沫等有机物品。

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施工完毕要认真清理,对废余材料要妥善处置,对道路、绿化带等要及时恢复原状。

8)白色垃圾应严格按公司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条例进行处理,产生应立即进行回收处理,不允许在施工结束后统一处理。

现场废弃的水泥袋、编制袋、塑料制品、线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