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585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docx

《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docx

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

教案序号1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

第一节生物的特性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什么是生物

   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或实地考察大自然。

(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

   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

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出问题:

“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

   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

   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结合自身,分析表述。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

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

提出问题:

“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

”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

“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巩固练习

   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巩固练习

 1.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

我们来练习一下。

教师打出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

 2.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

教学反思:

  

 

教案序号2第一章认识生物新授课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2012.9.13

教学目标

   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

源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

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方法:

调查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调查的一般方法及

注意事项(如何进

行调查)

   学生根据经验举例,说说什么是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经验,分析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关于调查方法的介绍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地调查

   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

   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

   注意爱护农田,有问题向农民伯伯请教。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选择调查地点。

   进行校园生物调查。

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教育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

调查中教师应注意安全第一,并注意引导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

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

 

整理统计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

   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展示,交流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交流会。

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调查报告展示会。

各组将调查报告以板报的形式共同展出,同学互相观摩,从中吸取经验。

 

   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的作用。

 

布置课下内容

    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并与全国初一学生相比较。

   课后各组整理照片,举办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展。

   提出要求:

身高要求是净高,以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合作。

   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相协作。

教学反思:

 

 

教案序号3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新授课

第一节生物圈2012.9.15

   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 

   重 点:

   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 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生物圈的概念

 

①学生观看生动的课件,然后根据自己在课下收集的资料,共同讨论太阳系中各星球的状况。

 

②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地球

仪,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把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师事先让学生们拿出地球仪,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范围

①学生分组开展竞赛,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精确的语言说出生物圈的范围。

 

②学生将自己的设想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评比最具创造奖若干名,日后进行一次模型比赛。

①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竞赛。

 

 

②教师布置学生设计生物

圈的模型。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①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且利用手头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出结果。

 

②学生分别扮演动物和植物在各个星球上的生活状况,表现出它们对食物、水、氧气的依赖。

 

教师布置学生扮演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下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作业:

教学反思:

 

教案序号4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新授课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012.9.18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

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法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①根据经验举例并做出分析,从而归纳出结论。

 

②分析教师举出的例子,从而归纳出结论。

 

 

①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探究的一般过程

①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学生分析教师举的例子,最终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①可直接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教师可直接举例,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

①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②学生自学,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

①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②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实验探究

①班额适中的,可在班级中由各组同学按方案进行。

②若班额大,可以在室外由各组自己选择实验地。

 

①教师巡回指导。

②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结果交流

①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②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①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②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布置课下作业

①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

②写一份实验后的心得。

作业:

教学反思:

 

 

教案序号5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新授课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012.9.20

教学目标

   ①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②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