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申论模拟三机构改革.docx
《13申论模拟三机构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申论模拟三机构改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申论模拟三机构改革
2013申论模拟(三)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题号
1
2
3
4
5
总分
核分人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简政放权,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报告特别明确指出要“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这本身即是“精兵简政”在新时代的具体诠释。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执行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无论是轻车简从、精简会议活动,还是去除形式主义、改进文风会风,都浸透着“精兵简政”的精神和灵魂。
改进工作作风,如果不在行政体制上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结构调整上有所突破,其效果必然因受制于庞大臃肿、官僚化十足的体制机制而大打折扣。
如果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的机构精简不同改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其能否真正推行、长久持续值得怀疑。
据媒体近日报道,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南京市政府从自我做起,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减少副市长职数,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据悉,南京市政府正副市长从原来的12个变成了8个,减少了三分之一。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推诿、效率低下是行政机关的痼疾沉疴。
究其缘由,领导多、官员多是其主因之一。
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地厅级干部,一个县有几十个县级干部,这是当前各级地方政府的常态。
更有甚者,“一个县级公安局,领导班子成员有16人,比公安部的还多”。
在这样官气熏天的环境中,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自然就要打个问号了。
南京市“瘦身”副市长的行为,不禁让人联想起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的: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
”精兵简政,自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将其作为“十大政策”之一以来,在我党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的进程中,屡次发挥重要作用。
如今,“精兵简政”依然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政府职能5个减少……10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打出了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同步进行的“组合拳”。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七次机构改革,也因其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一次重大系统性改革举措而备受瞩目。
代表委员认为,落实好方案提出的改革举措,推进政府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将极大地激发全社会蓬勃的创造活力。
“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
”这是当前社会各界对政府行政较为集中的意见。
来自基层的高亚飞代表说,现在一些行政审批涉及部门多、需要文件和手续复杂,让经办人不胜其烦。
而证照办下来了,事后的监管又往往流于形式,更有甚者,一些没有证照无业经营者反而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因为有的主管部门坚持“没有证照的都不属于我的管辖范围。
”
“事前审批意味着权,事后监管则意味着责,重揽权、轻担责的错误取向导致了部分政府部门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说,“此轮改革,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动了真格。
”
权责,被梳理,被明确,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推进海上统一执法;同一件事由同一个部门负责……方案对政府监管职责提出更高要求。
3.“只有权责分明,才能划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
”在今年政协全体会议上“痛批”行政乱收费现象的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认为,把该管的管好,政府才能把精力真正放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政府今后要少干些越俎代庖的事。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韶春说。
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是本轮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减少投资项目审批,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方案中多次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这样的表述,彰显了减少行政权力对微观事务干预的决心。
“给予民营企业平等地位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文件中反复提及的,但说得多做得还不够,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转型没到位。
”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成建看来,此次方案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将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紧密结合、同步推进,“许多问题通过职能转变来解决,比单纯的机构调整更有意义。
”
“政府把不该管的坚决放掉,让‘有形的手’回到自己口袋中来,就会减少对企业和百姓的束缚,激发起市场和社会的活力。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
4.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任务艰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代表委员和有关专家认为,有了具体思路和举措,就要下大力气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真正让改革成果固化、显效。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预算专家蒋洪教授说,此次改革针对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中的突出问题,让我们看到了解决“九龙治水”“跑部前进”等“顽疾”的曙光。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机构改革涉及到权力关系的调整、利益格局的分配,阻力很大,很容易出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现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庆钰认为,改革的意义不仅也不能止于“大部制”,如何在大部门下实现各个分支机构各有管辖,责任明晰,相互融通。
理顺关系、有效衔接,运行通畅,这才是最重要的。
良好成熟的基础性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秩序,是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
“除了机构改革,方案还提出了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社会信用、现金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基础性制度,这些都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政府必须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把这些工作做好。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说。
这次改革还强调,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要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完善依法行政的制度,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深化政务公开等,以政府带头守法、严格执法,引导、教育、督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经营、依法办事。
“制度具有根本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总经理王彪认为,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社会依法办事,真正做到这三个“依法”,既能为改革保驾护航,更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动力。
5.最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方案,人们关注的不是大部制改革中的“加减法”,而是改革的举措让行政权力回归正途,真正实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权力机构。
从根本上扭转责任、义务严重缺位,权力、利益却严重越位;老百姓拥护的事情,赞同的事情迟迟得不到落实,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困扰与困局。
从已经披露的方案来看,这次大部制改革在很多地方不同于上一轮,很多内容都抓到了点子上,抓住了社会的焦点问题,抓在了权力与效率的科学考量上。
像铁道部这样明显计划经济时代的“骄子”,曾以其强硬和威猛成功躲过了上一轮的改革,这次却遭遇了毫不犹豫地兼并和重组。
又如食品安全和海洋执法,基本都是多个部门管理着一件事,看着分工挺细,但真正干起事来往往是相互掣肘,相互制约,既分不清责任,也界不清权限。
现在把农业、渔业、海关、海警的相关职责合并归拢到一起,将以往各管一块儿,实际很难管好管利索的事情,整合为一支队伍管理,权力不见得增加了多少,但效率肯定要超过以前。
再比如,这次涉及到的工商登记“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等,看着都不复杂,改起来也并未见得有多难,但却都是合民心、顺民意的改变和完善。
从世界范围看也没有哪个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社会的公共需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变。
这次改革方案说明,大部制不是不能改,也不是很难改,难在突破瓶颈,难在打破利益格局。
一旦在责、权、利的分配和界定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改变,有所作为,不仅机构、人员能得到精简,职能也会得到优化,政府高效行政、精简办事的好作风也将得到体现。
同样的,一个好的措施能制定出台,既说明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更体现了高层决策的信心与决心。
而大部制改革也仅仅是方式和过程,而不是目的和追求,通过改革,强化了政府责任,清晰了权力界限,削减了权力滥用,提高了行政效率,政府形象才能得到一步步提升,社情民意才能提振一片片信心
6.大部门体制,又称大部门制、大部制,一般是指将职能相同或相近的部门整合、归并为一个较大的部门,或者使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管理为主,以减少机构重叠、职责交叉、多头管理,增强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
大部门作为政府机构设置的一种形式,是相对于小部门而言的,通常管理职能较宽,业务管理范围较广,对一项政府事务或几项相近事务实行统一管理。
政府机构是承载政府职能的实体,为了履行职能,政府通常需要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在传统社会,政府职能比较简单,机构设置也较少,如古代中国仅设有吏部、户部、刑部、兵部、礼部、工部等几个部门,美国在19世纪初只设有国务院、财政部和陆军部三个部门。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政府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各国都先后增设了许多新的管理机构,如能源、运输、环保、社保、卫生、信息等部门,但是政府也不能增加一项职能就设立一个机构,使机构数量无限扩张。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际上采取的流行做法,就是将职能相近的部门重组为一个大部门,实行大部门体制,如发达国家无论大小,内阁部门一般保持在15-20个之间,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多一些,在20-30个之间;同时,为了行使某项相对独立的职能,或管理某方面的事务,大多数国家设有其他行政机构,如独立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等,名称、数量和职能取决于各国政府管理需要,形成了以内阁部门为骨干框架,其他行政机构相辅相成的政府组织结构。
7.2009年5月25日讯,《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于5月初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方案》的操刀者是深圳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蒙敬杭。
其所涉及的数项改革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被列为首位。
“行政权三分”,是将政府职能部门分为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三大板块,各自运行。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这是改革期望达到的目的。
在《方案》涉及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延续了之前《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中的表述,即“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在政府机构设置中率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乐正分析称,深圳无疑是全国最有条件率先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分”的城市,“一方面是因为作为特区,深圳是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最为完善的地区,这必然会反映到政治层面;另一方面,经过多次机构改革和试探,深圳市政府和公众对于大部制都已经并不陌生,这也是中央会这么快对深圳递交的方案进行批复的原因”。
据调查,深圳重启“行政三分”的改革最大阻力在于机构的数目以及定级。
马敬仁分析称,,决策部门想要实现一步到位的剧减基本不可能,“现在有21个部门,我们可以先微调,比如调到15个到18个,下面再设置相应的执行局,这样改革的阻力最小,也可以渐进达到目标”。
这些部门将按照大行业大系统的原则来进行运作,“比如发展与改革局是典型的纯决策部门,再比如规划国土系统,规划属于决策局,而住宅和国土就肯定属于执行”。
乐正透露,深圳本次改革很有可能将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平级的模式来推进,“如果职能分工够明确,就不会存在决策指挥不动执行的问题”。
马敬仁则认为,理想中决策与执行的关系应为合同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每年执行局要给决策局签订行政合同,当中就规定了今年的任务,然后监察局再按照合同的完成情况来考察绩效”。
此外,监督的方式也将改变。
一方面,新制度将实行垂直制、派出制的方式来监管,有别于过去的同级监督制;另一方面,据马敬仁介绍,新制度要求,凡是由政府财政拨款的单位将全部被纳入监管范围。
这将意味着,之前在监督范围以外的事业单位,也将被纳入监管范围。
现有中国城市的行政层次均为“两级政府、四级管理”,即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社区,前两者为行政政府,后两级则为政府派出机构。
马敬仁则透露,按照现有部署,深圳将采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作为过渡模式,即将街道办和社区合并管理。
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曾表示,深圳将通过为期5年的改革,到2013年建立全新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一时间表比全国目标提前7年。
8.古代中国在唐宋时代建构了三省六部制,让行政既高效而又相互制约。
三省,即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职掌封驳审议中书省制定的诏敕,经皇帝裁定后交尚书省贯彻。
尚书省职责为执行,设吏、礼、户、兵、刑、工六部。
另有御史台监察全国官员。
在这个体系中,皇帝和中书省进行决策,尚书省六部负责执行,而门下省和御史台负责监督政策的制定和官员的行为。
唐高祖武德年间,因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所以皇帝决定在门下省加设政事堂,令两省长官在此先达成共同意见。
初始仅三省长官,即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方能与会,后皇帝又加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
融合了中书门下两省的政事堂,成为独立的决策机构,居于领导地位,与尚书省六部以及御史台,构成了大唐帝国决策、执行、监督的“三驾马车”。
知名网络评论人士“十年砍柴”认为:
权力,必须予以制约和监督,否则,一定会走向腐化,不管这权力的外表穿着一件多么华丽的衣裳。
如何制约和监督公权力,让其不被滥用,不仅在现代民主与法治国家是个非常重要的政治课题,即使在帝制时代,皇帝也会注意权力的相互制约。
中国隋唐时代的三省六部制,在现代宪政民主制度没有诞生以前,在全世界都算得上较好的政治制度。
隋唐这种行政权三分法,基本上被后代承继,只是名目有变,或三种权力有消长而已。
如此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晚清,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
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人权的概念在勃兴,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国外已经有了现代民主国家。
如此,晚清才有立宪之举,如此,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才可能聚集民心,推翻满清。
满清灭亡后,再没有谁能走退路了,必须举起“共和”的大旗方可。
为什么呢?
支撑帝制国家合法性最基本的政治理念“君权天授”已经没人相信了。
现在多数国家,不论欧美国家所宣称的民有、民治、民享,还是我国的人民当家作主,都以主权在民为基石。
在这样的政治理念下,完全可以在整个政治制度层面解决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问题。
如果真正完善了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向人民负责,由人民来监督权力运行,何必再将行政权划为三种权力来相互制约呢,岂非叠床架屋?
这种制度下,我以为行政权本身,反而应尽量不分散,以提高效率。
因为行政权的外部,已经受到另外两种权力乃至舆论的制约与监督。
9.美国联邦行政当局的部级机构只有15个。
谈到大部,人们谈论最多的是“9·11”事件后于2002年成立的国土安全部。
其实美国其他的部也很大。
如运输部就包含了海、陆、空运输,体现了“大运输”概念;农业部涵盖了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的职能。
美国的大部并不存在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安排,而是全方位地涵盖某个领域的一切职能,并且在国内没有其他政府机构分担相近的职能。
1988年,英国政府开始推行“改进政府管理:
下一步行动方案”。
方案的核心是决策与执行分离,主要形式是政府核心部门制定政策,在部门内部设立独立的执行机构,承担具体政策执行和服务提供职能。
执行局的首席执行官只对政府首脑或部长负责,在机构编制、人员录用标准和程序、工资级别和待遇、内部组织结构、财务管理等方面,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并对后果负有较大责任。
首席执行官实行经理负责制,级别通常为副次官,3级公务员,竞争产生,四年一任。
2002年英国的执行机构为127个,占全部公务员的78%,承担了75%的公共服务。
这一改革被称为英国政府全面转换管理和责任机制的重大努力,标志着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的一个转折点”。
它减轻了部长的工作负荷,使之集中精力于重大的政策问题,主要是确立目标并对绩效进行有效控制,只关注预算总额和最终的结果。
执行机构实践中所体现的新原则可概括如下:
工作目标从规则为本到结果为本的转变;上下级部门从隶属关系到契约关系的转变;控制机制从投入、过程控制到结果控制的转变;权力运作从层级节制的传统集权模式到分权制度化的转变。
由于英国执行局的成功运作,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3个国家纷纷效法。
这种把决策和执行相剥离的好处在于,赋予了行政执行机构较大的灵活性。
譬如,执行机构的首席执行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执行机构自己决定内部机构的设置、人员的任用以及工资奖金等。
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经验看,吸纳行政机构外部的资源,对行政效能提升大有裨益,例如,在决策机构引入专家委员会和行业协会力量,并参考司法机构的意见,往往能令政府政策制定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在执行机构改革上,放开部分公共事业的承包权,引入市场机制,更有利于效率提升;而在监督机构方面,还应加大与人大、政协的合作,将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作答要求
三、作答要求
1.请归纳有关人士的观点,概括深圳“行政权三分”改革的主要内容。
要求:
概括全面,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20分)
2.根据给定资料,我国现进行的大部门制改革有那些优点和要求?
要求:
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25分)
3.古今中外,监督政府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请问你对我国监督机制的改革有何建议。
要求:
紧扣材料,对策有针对性,合理可行,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15分)
4.请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美英等国行政改革的经验,及深圳的行政权改革情况,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思路清晰,对策合理,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字。
(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