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8398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总复习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包括:

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图形的运动

(一)、表内除法

(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总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复习包括:

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图形的运动

(一)、表内除法

(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

本学期所学的“数学广角”内容,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安排学习。

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如把书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习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习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知识要点,因此复习过程中重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能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知识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

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混合运算等。

单元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

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第一课时总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3页总复习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做什么?

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结束,从现在开始,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板书课题)

二、这学期的收获

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

2)想一想:

你能用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

怎样整理才可以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

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

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理由。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

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2)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

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

为什么?

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哪些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调整?

3)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

如:

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

三位数的加减法

表内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混合运算

计量单位:

克、千克

图形:

图形的运动

三、交流学习中最有趣的事

与同伴说一说。

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活动,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第1、2题和第118页第12题以及第119页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在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更好的掌握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明白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难点: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来复习相关的除法知识。

(板书:

除法)

二、复习练习

1)口算练习

32÷481÷915÷524÷3

24÷642÷740÷814÷2

先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再说一说怎么样算的。

2)练习二十二第1题。

3)练习二十二第2题。

4)练习二十二第12题。

5)练习二十二第14题。

6)练习二十二第16题

三、测评练习(课件)

1)口算

15÷5=6÷3=16÷8=9÷3=45÷9=56÷7=

9÷7=2×4=45÷5=56÷8=63÷7=8÷2=

2)在○里填上“+”“—”“×”“÷”使算式成立。

16○6=108○4=221○3=720○5=256○9=5430○5=6

3)用竖式计算。

45÷6=56÷9=63÷8=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除法计算中药注意什么?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7页第9、10题和第118页第1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具体材料的统计,让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认识轴对称图形,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整理和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指导回顾梳理、活动体验,独立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以来来复习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

(板书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和图形的运动)

二、复习统计

(1)这学期学习了哪些数据收集整理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用画图形符号或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整理。

整理后的结果可以用统计表示出来

(2)出示练习二十二第11题,再次经历统计过程:

①说一说,使用什么方法进行整理的。

②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中。

③学生完成后,全班评价。

④根据统计表,回答:

A.据调查结果,你认为该校应多准备哪种体育器材?

B.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三、复习图形的运动

(1)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回答。

(2)练习二十二第9题。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观光电梯、滑滑梯……

亲身体验一下平移。

全体起立,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

能用你桌子上的五题做做平移运动吗?

(学生说怎么做的)

(4)练习二十二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学生练习。

(5)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

体验一下旋转现象。

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

你能用你周围的五题体验一下旋转吗?

(教师巡视)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

课后小记:

 

第四课时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第3题和第117页第8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指导回顾梳理、独立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小黑板)

64÷8+448+36-665-7×5

(84-36)÷848÷(8-2)5×9+6

(2)学生小结混合运算两步试题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乘、除,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或只有除法和加、减发要先算乘除法。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独立完成。

小结:

在计算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时都要按一步一步第算,等式计算要注意格式。

(2)对比练习。

30÷6-3100-45-256×5+3

30÷(6-3)100-(45-25)6×(5+3)

学生独立完成。

比较异同之处。

问:

为什么题目中的数字相同,但结果不同?

指出:

计算时要看清符号,弄清运算顺序。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8题。

先让学生看清题意,审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订正时让学生说解题思路。

三、课堂总结

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解答问题是要注意什么?

课后小记:

第五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第4题和第117页第5、6题以及第118页第13题和第119页第1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数的组成、大小比较等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数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数的读写与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近似数的理解。

教学方法:

指导回顾梳理、独立练习。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复习万以内的认识。

回忆一下,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

回答:

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二、巩固知识

1、读数、写数的复习。

1)出示收集的一些生活中万以内的数。

(课件)

长江全长6300千米,实验学校为“希望工程”捐款6405元。

一个果园有果树3994棵,一本故事书有305页。

小华3分钟踢毽子294个,一台健身器的价格是2950元。

你能来读一读吗?

(学生个别朗读)

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

填空:

读数时,从()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百位上是几就读();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末尾的0()

2)写出下列各数。

二千七百四百六十三千零八十九

六千零五二千八百零六

学生独自写完后同桌校对。

说说写数的方法。

(从高位开始,哪一位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练习二十二第4题。

独立练习,同桌之间相互检查。

2、数的组成。

1)在计时器上把下面各数表示出来,并说出各位数的组成。

例:

2700由()、()个百组成的。

145830084060800010000

2)练习二十二第5题。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二第13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3、复习近似数

练习二十二第6题

写出红色数的近似数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比较数的大小复习。

练习二十二第15题。

同学们举行跳远比赛,每人跳3次,取最远的作为成绩。

有三个同学3次的跳远情况如下,你能排出他们三人的名次吗?

你是如何排出他们的名次的?

总结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综合练习

1、猜数游戏:

请学生把答案写在题卡上,然后一起举起来。

1)一个数千位上和十位上都是6,其余各位是0.

2)比3999大2的数。

3)2个千、3个百、2个一组成的数。

4)比最大的四位数少3的数。

(写出来后读一读)

2、请用0、7、3、1这几个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和一个最小的四位数,再读出来。

还能写出多少个四位数,写出来再读一读,在比一比他们的大小。

(有序思考)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记:

 

第六课时克与千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7页第7题和第119页第1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合适单位的填写,培养学生估计值质量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

教学难点:

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教学方法:

引导建构、独立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一块口香糖、1小袋洗衣粉、2袋500克的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梳理

1、说一说:

你进超市买东西都见过什么?

学生回答。

2、测量物体的重量用什么单位?

质量单位。

质量的单位有哪些?

克与千克。

3、直观感受。

看到1克和1千克,你会想到什么?

举例:

生活中哪些物体重量约是1千克或者1克?

出示:

1块口香糖重1克,一小袋洗衣粉重1千克,2袋500克的盐重1千克。

4、进率关系。

已经明确了克与千克是质量单位,那么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谁来说一说多少块口香糖加在一起和1千克的洗衣粉同样重?

1千克=1000克

5、测量。

测量物体轻重要用到什么?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说一说自己所认识的秤。

二、综合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枚2分硬币重1()一袋瓜子重200()

一支牙膏重150()一头牛重300()

一小瓶金龙鱼油重1000()一只鸽子重250()

一个西瓜重4()一只蚱蜢重6()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2、在括号里填上“>”“<”或“=”。

4千克()4000克48克()2千克5200克()6千克-200克

50千克()50克900克()1千克600克()6克+200克

1000克铁()1千克棉花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交流: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3、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要求学生课前调查。

填写好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解决问题。

三、拓展练习

思考:

一只小鸡重500克,一只大鸡重2千克,几只小鸡的重量等于一只大鸡的重量?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想:

2千克里有几个500克?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小记:

 

第七课时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4、115页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巩固提高本学期所学的各部分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综合练习,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中,体验知识的运用,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建构、独立练习。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长方形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这节课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二、数与代数的练习

出示第114页第1题。

1、找出这些算式中的除法式题。

同桌之间每人选一题说一说它所表示的含义,以及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

2、找出这些算式中的加、减法式题。

先独立计算。

订正后,交流。

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3、找出这些算式中的混合运算式题。

学生独立练习。

说一说运算顺序。

4、在计数器上表示2000+700+8、3000+600。

把结果读一读并写一写。

交流:

如何读、写万以内的数。

5、2708接近几千?

学生回答。

你还能说出哪些数也接近3000呢?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6、你能说出生活中用除法或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吗?

三、图形的练习

出示第115页第2题。

1、照样子剪一剪。

学生动手剪。

2、找出你剪的图案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展示学生的作品。

3、在刚才的活动中,有平移、旋转现象吗?

学生回答。

4、说一说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旋转现象。

四、课堂总结

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

什么方面还要加强?

课后小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