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7592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 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docx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B卷能力素养提升新人教版必修4

单元质量检测

(二)

(B卷能力素养提升)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

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

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

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

基于此,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

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

“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饥”“伐病”的功效。

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

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

苏轼在向哲宗皇帝申述自己因诗获罪的原因时说:

“昔先帝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

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仍复作诗文,寓物以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

”这说明苏轼确是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倡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以揭发流弊、拯时救世。

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

“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国之将兴也,贵其本而贱其末:

道之将废也,取其后而弃其先。

用舍之间,安危攸寄。

”作者把文章重“体用”还是重“华采”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强调“以体用为本”。

“以体用为本”与“有为而作”的精神完全一致,都是苏轼文艺中儒家兼济天下思想的反映。

苏轼认为诗画要传神,而满足于摹写物象,意尽句中,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

对苏轼诗贵传神的见解,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剖析:

其一,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

苏轼《评诗人写物》云:

“诗人有写物之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他木殆不可以当此。

”其二,诗要有“超以象外”的远韵。

“远韵”是“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

其三,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

苏轼《送参寥师》诗云: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只有处心于静境,才能摆脱动境的干扰,才能洞察万物的纷纭变化;只有置心于虚空,才不为成见所蔽,才能容纳万般妙境。

唯其如此,才能写出体物传神、意境深邃的诗篇。

而要使心境“空且静”。

首先必须从烦琐的世俗事务中摆脱出来,使身心闲逸。

闲逸才有空静,空静才有妙境和远韵。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云: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但苏轼认为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即“天工与清新”。

“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

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

苏轼在评论诗歌时,常常用天工清新作为审美标准。

在苏轼看来,自然清新的诗可以当餐,可以提神,清新是诗的生命,美的极致。

苏轼“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渊源于庄子的美学思想,《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以及“法天贵真”等,就已道出了不事人工雕凿的“天工”的实质。

在苏轼的哲学思想中,最高的范畴也正是“自然”或“道”。

苏轼追求自然之美,实际上是以他最理想的、至高无上的“道”或“自然”作为他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出色的文学批评家,苏轼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与其政治、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B.苏轼认为文章应当重“体用”而轻“华采”,这与他“有为而作”的文学主张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并且反映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

C.苏轼主张诗贵传神,认为成功的艺术作品不应追求摹写物象,而要传客观物象之神,且须具备“超以象外”的远韵。

D.苏轼的“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渊源于庄子的美学思想,常常被他用来作为评论诗歌的审美标准。

解析:

选C C项,“不应追求摹写物象”错,只是不能“满足于摹写物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他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并通过创作来实现文学揭发流弊、拯时救世的社会功能。

B.苏轼引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说明诗人要具备“写物之功”,传客观物象之神,达到“神似”,方能为“远韵”和“空静”提供发展空间。

C.只有处心于静境与虚空,方能摆脱动境的干扰和成见的蒙蔽,才能够把握住万物的变化,容纳各种各样的妙境,进而创作出传神诗篇。

D.苏轼把“自然”或“道”作为自己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提出了“天工与清新”的诗画美学标准,认为出自“天工”者,会给人以“清新”之感。

解析:

选B B项,方能为“‘空静’提供发展空间”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虽然苏轼因诗获罪,然而通过他向皇帝申述自己获罪原因时的言语,我们却依然可以发现他对诗歌有所劝诫、有补于世的社会价值的认同和坚持。

B.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梅花枝条和香气进行了准确生动的描写,这符合苏轼“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的标准。

C.苏轼评价王维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因为诗与画虽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

D.孟郊落第所作“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极尽忧伤,而得第所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则欣喜无比,这体现了苏轼所追求的自然之美。

解析:

选C C项,“这是因为”错,前后不具备因果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

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地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就在这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

”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

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

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

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

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

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

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

“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

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

他说:

“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

“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

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

“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

“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

“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

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

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

“你来自何方?

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

“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

”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

”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

”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

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

我见月光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

“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

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

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

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选自《小作家选刊》,有删改)

[注] 《与周瑜相遇》是迟子建的一篇著名小小说,获得首届“小小说金麻雀奖”。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梦境的清澈、素雅、荒凉、安静、开阔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战前暂时宁静、祥和的氛围,为下面的情节发展和刻画周瑜这一形象做了铺垫。

B.“周瑜笑了起来”“又一次笑了起来”“不再发笑了”,体现了周瑜对我的态度由深有触动到不以为然。

C.文章以与周瑜相遇为主线,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

如写艾草味、鼓角声便是实写。

D.“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

英雄就该倒下。

”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应不惧怕失败,哪怕在战场倒下去了,仍是响当当的英雄。

这是很典型的“本色英雄观”。

解析:

选A B项,“由深有触动到不以为然”错,体现了周瑜对我的态度由不以为然到深有触动。

C项,本文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又是一个关于和平的梦,运用的是梦境再现的虚写法。

写艾草味、鼓角声都是虚写。

D项,文中有一句话,“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并非要在战场上,在血腥的搏杀里,脱下铠甲,成为一个布衣,成为和平的守卫者,更是作者心中的大英雄。

5.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5分)

答:

 

答案:

①从内容上讲,最后一段使文章连贯自然,升华主旨。

村妇由初见周瑜时的“发抖”,到交流后分离时的“打着哆嗦”,到最后想抓住他的手而不能,时光阻隔,难以再见,流下泪水。

通过对周瑜弃铠甲、刀插狂野、战马安闲的描写,深化了厌恶战争、喜爱安宁的生活这一主题。

②从写法上讲,最后一段照应了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6.联系《念奴娇 赤壁怀古》,探究苏轼心中的周瑜和本文塑造的周瑜各是怎样的英雄形象。

(6分)

答:

 

答案:

①苏轼心中的周瑜是一个外表儒雅、婚姻美满、驰骋疆场、威名赫赫、功业早就的大英雄。

②本文塑造的周瑜原先是一位沉迷于战争、颇为自负(英气逼人、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的英雄,后来成为一位放弃战争、甘做平民的英雄。

(意思相近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苏东坡传

林语堂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

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

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

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

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

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

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

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

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

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

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

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

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

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

他说:

“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

”这样把大家劝回去。

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

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

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一尺厚。

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

苏轼亲自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

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

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

“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

”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

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

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

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

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

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

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

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而起。

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

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

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

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象征那种元素的性质。

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

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摘自《苏东坡传》第十三章“贡楼”)

7.下列对传记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徐州是一块风水宝地,地理位置特殊,水产丰富,风光优美,所以苏东坡很喜爱这个地方,称之为“小住胜地”。

B.苏东坡在徐州做太守,以其务实练达,展现出一个地方行政官员的干练之才,除了临时堤防让百姓有所不满,其他方面还是深受百姓爱戴的。

C.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而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劝阻人们不要恐慌,可见苏东坡的影响力、责任感、使命感。

D.禁卫军在他的恳求下欣然相助,说明他的行为富有感召力;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表明他的治水卓有成效。

解析:

选B B项,“除了临时堤防让百姓有所不满”有误,是苏东坡对临时堤防不满。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苏东坡喜山乐水,被徐州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在此处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

“黄楼”一词是在徐州做的诗歌总集的名称。

B.王安石也曾疏浚过黄河水道,但空耗资财,最终失败,自己也因此畏罪自尽。

C.防水工程数字交代准确,就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而真实是传记文学的重要特点。

D.文章中写了黄楼的兴建,一方面可见苏东坡喜爱建筑,另一方面也引出了他对文学的兴趣及成就。

E.黄楼命名,体现了古老中国的宇宙论信念,五行交互作用,相克相生的思辨精神,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解析:

选BC B项,“自己也因此畏罪自尽”错,原文说“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并非王安石畏罪自尽;C项,防水工程数字交代准确,不只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还为了突出苏东坡治水方面的突出才能。

9.苏东坡为了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

这种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4分)

答:

答案:

(1)突出表现:

治水不顾个人安危,怀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具有超人的智慧与才能;

(2)思想根源:

关心民生疾苦,为国家分忧解难。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

十岁通《六经》,十二能文。

弱冠游太学,试每在前列,司业高宏称其文深醇有古风。

寻授以学职,以舍选奉廷对,调复州教授。

未上,丁内艰。

乾道元年,陈康伯荐,赐对,言:

“历年屡下诏恤民,而惠未加浃。

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上曰:

“非卿不闻此言。

”诏从之。

假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使金。

致命金廷,立班既定,相仪者以亲王将至,命师点退位,师点屹立。

相仪者请数四,师点正色曰:

“班立已定,尚欲何为?

”不肯少动。

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不敢复以为请。

及后金使贺正旦至阙,问馆伴:

“师点今居何官?

”馆伴宇文价于班列中指师点以示之,金使恍然曰:

“一见正人,令人眼明。

”先是,州郡上供或不以时进,立岁终稽考法,及是,主计臣有喜为督促者,乞不待岁终先期行之。

画命已下,师点矍然曰:

“此策若行,上下逼迫,民不聊生。

”或谓:

“令已出矣。

”师点曰:

“事有为天下病,惟恨更之不速。

”即追寝其议。

十四年,除知枢密院事。

师点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蜀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士之贤者,俾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

师点尝谓诸子曰:

“吾平生仕宦,皆任其升沉。

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

”得疾薨,年六十九。

赠金紫光禄大夫。

(选自《宋史·施师点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B.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C.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D.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解析:

选D 回答本题,要注重把握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倍输”意为加倍的赋税,“重”的意思是“又”,故“倍输”之后应断开,排除A、B。

“今明堂肆赦”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故排除C,选择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六经》,一般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

B.丁内艰,“丁艰”指遭逢父母丧事,旧称遭父丧为“丁内艰”,遭母丧为“丁外艰”。

C.正旦,即农历正月初一,古时这天朝廷会举行百官朝贺天子的礼仪活动。

D.枢密院,官署名,主管军国机务、兵防等,至宋代与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并称为“二府”。

解析:

选B “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外艰”指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之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施师点敏学早慧,才华出众。

年纪尚小他就已通晓《六经》,能写文章;在太学读书时,考试总得优等,得到高宏的赞扬。

B.施师点立场坚定,据理力争。

在金廷上,面对司仪的无礼要求,他义正词严、拒不让位,捍卫了朝廷的尊严,得到了金人的尊敬。

C.施师点心系黎民,行事果断。

他担心不到年终提前考核会使百姓陷入困境,尽管执行的命令已发出,他还是追着扣住了这个命令。

D.施师点为国储才,选拔贤能。

因蜀地远离朝廷,有才学的人很难有机会表现自己,他便让他们上书自荐,以备朝廷授官时选用。

解析:

选D “他便让他们上书自荐”错误,原文是他让蜀地的贤士上书推荐他们所了解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不敢复以为请。

(5分) 

译文:

(2)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

(5分)

译文:

答案:

(1)在朝廷上的人互相看看都很惊愕,知道他有操守,不敢再以此请求他(让出位置)。

(得分点:

“顾”“守”“请”各1分,大意2分)

(2)人的困顿显贵自有天命,不在于取巧图谋,只有忠和孝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

(得分点:

“穷”“达”“图”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

他十岁就通晓《六经》,十二岁就能写文章。

二十岁到太学学习,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深湛淳厚,有古人的风尚。

不久,(施师点)被授予学校的官职,以上舍身份被选派去参加殿试,(皇上)调他任复州教授。

没等到上任,遭母丧。

乾道元年,陈康伯推荐他,皇上召施师点对答问题,他说:

“以往各年屡次下诏抚恤百姓,而(皇上的)恩惠并未深入到百姓中间。

百姓已经为加倍的赋税所困,又加上年成不好,屋子里也将近空了。

赋税不能按期交纳,累积了越来越多的拖欠。

现在祭祀明堂大开恩赦,民户从四等以下,从四年以前拖欠至今的,希望全部免除。

”皇上说:

“不是你,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诏令有关部门遵从(施师点的)意见。

(施师点)临时以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的身份出使金国。

(施师点)担负使命到金国朝廷,排列站立的次序已定,司仪因为亲王将到,命令施师点退一位,施师点坚定而不动摇。

司仪请求了多次,施师点严肃地说:

“排列站立的次序已定,还想要做什么?

”不肯稍稍移动。

在朝廷上的人互相看看都很惊愕,知道他有操守,不敢再以此请求他(让出位置)。

等到后来金国使臣庆贺正月初一来到朝廷时,问接待他的官员:

“施师点现在做什么官?

”接待他的官员宇文价从排列站立的人中指着施师点给他看,金国使臣恍然大悟,说:

“一见正直的人,就使人眼前一亮。

”在此之前,州郡上供有不按时呈进的,(于是朝廷)设立了年终考核的法令,等到这样办了,负责统计的大臣有喜欢监督催促的,请求不等到年终提前施行。

皇帝的批示已经下发,施师点惊惶地说:

“这个政策如果推行,上下一齐逼迫,百姓将不能安定生活。

”有人说:

“命令已经发出去了。

”施师点说:

“所做之事将成为天下的危害,只恨(自己)更改它不迅速。

”于是追着扣住了这个命令。

十四年,授任知枢密院事。

施师点诚恳地访求人才,记下来放在夹袋里,(并)说蜀地离朝廷远,有才能学识的人很难显露自己,蜀地士人中贤能的人,让他们各自呈上他们所了解的人,按他们的才华品行、文学才能排列顺序,每当朝廷授任官职时,必定列出他们的名字上报。

施师点曾对(他的)儿子们说:

“我一生做官,都听其自然升降。

人的困顿显贵自有天命,不在于取巧图谋,只有忠和孝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

”施师点生病去世,享年六十九岁。

(朝廷)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①

陈 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②。

当场只手③,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④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注] ①章德茂:

陈亮友人章森,字德茂,时任大理少卿,奉命使金,贺金主完颜雍生辰。

②北群空:

语出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指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

③只手:

独立支撑的意思。

④藁街:

在长安城内,外国使臣居住的地方。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交代了章德茂出使金国时的形势。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是说金人狂妄。

讥讽南宋军队久不北伐,已经没有能打仗的人才了。

B.“自笑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