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7522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5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docx

《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docx

第一章防火巡查消防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考试教案讲义

第一章防火巡查

第一节概述

防火巡查是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巡视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纠正、制止违章行为,避免和减少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防火巡查的概念

单位消防值班人员对单位内部的日常防火巡查,是指应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在辖区内巡视、检查发现消防违章行为,劝阻、制止违反消防规章制度的人和事,妥善处理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置紧急事件的活动。

二、防火巡查的工作内容

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三、防火巡查的规范化要求

1.负责防火巡查的人员。

单位的防火巡查一般由当日消防值班人员负责。

2.防火巡查的部位。

防火巡查的部位一般是单位依据有关消防法规确定的重点部位,例如配电室、厨房、员工宿舍、锅炉房、计算机房、消防控制室等。

3.防火巡查的频次。

防火巡查的频次由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公共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应每两小时巡查一次,其他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4.防火巡查人员的工作任务。

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

发现初起火灾应当及时扑救并立即报警。

5.防火巡查记录。

防火巡查时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防火巡查记录表见表1-1。

填写要求:

防火巡查员要及时填写;填写内容要简明扼要,准确无误;填写完毕后,当班巡查人员和主管人员要签字。

 

表1-1消防安全巡查记录表

年月日

主管人:

四、对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的技能要求

根据《建(构)筑物消防员国家职业标准》,初级消防员应重点具备下列各项基本技能:

1.能识别巡查区域内的各种火源,并能判定违章用火行为;

2.能识别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安全疏散设施;

3.能判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

4.能判断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5.能识别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消防分隔设施;

6.能判断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外观与状态是否正常;

7.能填写《防火巡查记录》。

第二节典型火源场所的防火巡查

一、火源管理的相关知识

(一)火源的概念

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质)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来源。

这种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还有电能、机械能、化学能、光能等。

(二)火源的分类

常见火源有以下七类:

1.明火焰;

2.高温物体;

3.电火花;

4.撞击与摩擦;

5.光线照射与聚焦;

6.绝热压缩(机械能变为热能);

7.化学反应放热(化学能变为热能)。

(三)明火焰的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

1.明火焰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明火焰是发生燃烧反应的裸露之火,明火不但具有很大的激发能量和高温,而且燃烧反应生成的自由基(或活性离子),还会诱发可燃物质的连锁反应。

常见的明火焰有:

火柴火焰、打火机火焰、蜡烛火焰、煤炉火焰、液化石油气灶具火焰、工业蒸汽锅炉火焰、酒精喷灯火焰、气焊气割火焰等(明火焰如图1—1所示)。

绝大多数明火焰的温度超过700℃,而绝大多数可燃物的自燃点均低于700℃。

在表1-2、表l-3和表l-4中分别给出了一些典型固体、气体及液体蒸气和粉尘的自燃点。

表1-2几种固体的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樟脑

70

布匹

200

赛璐珞

100

麦草

200

纸张

130

硫黄

207

棉花

150

无烟煤

280~500

漆布

165

涤纶纤维

390

蜡烛

190

表1-3几种气体及液体在空气中的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572

乙炔

305

乙醚

193

一氧化碳

609

580

丙酮

661

二硫化碳

120

环丙烷

498

醋酸

650

续表

名称

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乙烷

248

甲醇

470

戊烯

273

乙醇

392

表1-4几种粉尘的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名称

自燃点℃

645

有机玻璃

440

棉纤维

530

315

碳酸树脂

460

烟煤

610

520

聚苯乙烯

490

190

680

合成硬橡胶

320

木粉

430

通过这三张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可燃物、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的自燃点都是低于700℃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1)在一般条件下,只要明火焰与可燃物接触,经过一定延迟时间便会点燃可燃物。

(2)当明火焰与爆炸性混合气体接触时,气体分子会因火焰中的自由基和离子的碰撞及火焰的高温而引发链反应,瞬间导致燃烧或爆炸。

(3)当明火焰与可燃物之间有一定距离时,火焰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对流、辐射三种方式向可燃物传递热量,促使可燃物升温,当温度超过可燃物自燃点时,可燃物将被点燃。

在明火焰与可燃物之间的传热介质为空气时,通常只考虑它们之间的辐射换热;在传热介质为固体不燃材料时,通常只考虑它们之间的导热传热。

在实际中曾有过液化石油气灶具火焰经2小时左右点燃l3cm远木板墙壁而造成火灾的事例。

在火场上也有油罐火灾时的冲天火焰点燃周围50m以内地面上杂草的事例。

2.明火焰的安全对策

(1)对于储存易燃物品的仓库,应有醒目的“禁止烟火”等安全标志,严禁吸烟、入库人员严禁带入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2)烘烤、熬炼、蒸馏使用明火加热炉时,应用砖砌实体墙完全隔开。

烟道、烟囱等部位与可燃建筑结构应用耐火材料隔离,操作人员必须临场监护。

(3)使用气焊气割、喷灯进行安装或维修作业时,应遵守规章制度办理动火证,危险场所备好灭火器材,确认安全无误后才能动火。

(4)强化管理职能是控制明火焰成为点火源的有效办法。

必须对生产、储存和生活中存在或可能出现的明火焰,施以严格的管理控制。

如建立健全各种明火的使用、管理和责任制度,并认真实施检查和监督。

(四)高温物体的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

1.高温物体的火灾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高温物体是指在一定环境中,能够向可燃物传递热量,并导致可燃物着火的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

(常见的高温物体如图1-2所示)。

常见较大体积的高温物体有:

铁皮烟囱表面、火炕及火墙表面、电炉子、电熨斗、电烙铁、白炽灯泡及碘钨灯泡表面、铁水、加热的金属零件、蒸汽锅炉表面、热蒸汽管及暖气片、高温反应器及容器表面、高温干燥装置表面、汽车排气管等。

常见微小体积的高温物体有:

烟头、烟囱火星、蒸气机车和船舶的烟囱火星、发动机排气管排出的火星、焊割作业的金属熔渣等。

另外还有撞击或摩擦产生的微小体积的高温物体,如砂轮磨铁器产生的火星、铁制工具撞击坚硬物体产生的火星、带铁钉鞋摩擦坚硬地面产生的火星等。

以下就典型的高温物体予以介绍:

(1)铁皮烟囱:

一般烧煤的炉灶烟囱表面温度在靠近炉灶处可超过500℃,在烟囱垂直伸到平房屋顶天棚处,烟囱表面温度往往也能达到200℃左右。

如与可燃物长时问接触,可以阴燃方式点燃致灭。

(2)发动机排气管:

汽车、拖拉机、柴油发电机等运输或动力工具的发动机是一个温度很高的热源。

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温度一般可达2000℃,排气管的温度随管的延长逐渐降低,在排气口处,温度一般还可能高达150℃-200℃,可以点燃某些易燃物质。

(3)无焰燃烧的火星:

煤炉烟囱、蒸汽机车烟囱、船舶烟囱及汽车和拖拉机排气管飞出的火星是各种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碳粒及其他复杂的碳化物等。

这些火星一般处于无焰燃烧状态,温度可达350℃以上,若与易燃的棉、麻、纸张及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等接触便有点燃危险。

(4)烟头:

无焰燃烧的烟头是一种常见的引火源。

烟头中心部温度在700℃左右,表面温度约200℃~300℃。

烟头一般能点燃沉积状态的可燃粉尘、纸张、可燃纤维、二硫化碳蒸气及乙醚蒸气等。

(5)焊割作业金属熔渣:

气焊气割作业时产生的熔渣,温度可达l500℃;电焊作业时产生的熔渣,温度要超过2000℃。

熔渣粒径大小一般在0.2mm~3mm。

在地面作业时熔渣水平飞散距离可达0.5m~1m,在高处作业时熔渣飞散距离较远。

熔渣在飞散或静止状态下,温度随时问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一般来说,熔渣粒径越大,飞散距离越近,环境温度越高,则熔渣越不容易冷却,也就越容易点燃剧围的可燃物。

(6)照明灯:

白炽灯泡表面温度与功率有关,60W灯泡可达l37℃~180℃,1OOW灯泡可诀170℃~216℃,200W灯泡可达l54℃-296℃。

I000W的碘钨灯的石英玻璃管表面温度可高达500℃~800℃。

400W的高压汞灯玻璃壳表面温度可达l80℃-250℃。

易燃物品与照明灯接触便有被点燃的危险。

(7)其他高温物体:

电炉的电阻丝在通电时呈赤热状态,能点燃任何可燃物。

火炉、火炕及火墙等表面,在长时间加热温度较高时,能点燃与之接触的织物、纸张等可燃物。

工业锅炉、干燥装置、高温容器的表面若堆放或散落有易燃物,如浸油脂废布、衣物、包装袋、废纸等,在长时间蓄热条件下都有被点燃的危险。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内存放的二硫化碳、黄磷等自燃点较低的物品,若一旦泄漏接触到暖气片(温度l00℃左右)也会被立即点燃。

2.高温物体的安全对策

控制高温物体成为点火源的基本措施通常是绝热、冷却降温或保证可燃物与高温物体之间有足够的间距等隔热措施。

(1)铁皮烟囱:

应避免烟囱靠近可燃物,烟囱通过可燃材料时应用耐火材料隔离。

(2)发动机排气管:

在汽车进人棉、麻、纸张、粉尘等易燃物品储存场所时,应保证路面清洁,防止排气管高温表面点燃易燃物品。

(3)无焰燃烧的火星:

汽车进人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时,排气管上应安装火星熄灭器(俗称防火帽);蒸汽机车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时烟囱上应安设双层钢丝网、蒸汽喷管等火星熄灭装置。

在码头及车站货场上装卸易燃物品时,应注意严防来往船舶和机车烟囱飞出的火星点燃易燃物品。

(4)烟头:

在储运或加工易燃物品的场所,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设置“禁止吸烟”安全标志,严防有人吸烟,乱扔烟头。

(5)焊割作业金属熔渣:

在动火焊接检修设备时,应办理动火证。

动火前应撤除或遮盖焊接点下方和周围的可燃物品和设备,以防焊接飞散出的熔渣点燃可燃物。

(6)照明灯:

在有易燃物品的场所,照明灯下方不应堆放易燃物品;在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气的场所,应选用防爆照明灯具。

(7)其他高温物体:

在储运或生产加工过程中,应针对高温物体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如使高温物体与可燃物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用隔热材料遮挡等。

(五)电火花的火灾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

1.电火花的火灾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电火花是电极问的击穿放电形成的,大量的电火花汇集形成电弧。

电火花和电弧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具有很大的能量。

根据放电机理和产生电火花的部位不同,电火花可分为:

高电压的火花放电、短时间的弧光放电、接点上的微弱火花放电等三种形式。

常见的电火花有:

电气开关开启或关闭时发出的火花、短路火花、漏电火花、接触不良火花、继电器接点开闭时发出的火花、电动机整流子或滑环等器件上接点开闭时发出的火花、过负荷或短路时保险丝熔断产生的火花、电焊时的电弧、雷击电弧、静电放电火花等。

由于电火花温度高达上千度,极易点燃可燃物而酿成火灾。

(常见的电火花如图l-3所示)。

短路电焊电弧

图1-3常见的电火花

2.电火花的安全对策

(1)防电火花成为点火源的主要对策

①对所需点火能量较小的散发可燃性气体、易燃性液体蒸气、爆炸性粉尘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根据危险性等级采用具有相应防暴性能的电力机械和设备,以避免产生电火花。

②要根据使用环境选用相应的电气配线,并且要及时检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性能,防止因设备线路老化而产生火花。

③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所有的金属外箱、框架、防护装置、机壳、导线管都要进行可靠接地,其接地电阻应由计算确定。

(2)防雷电安全对策

①对直击雷采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等,引导雷电进入大地,使建筑物、设备、物资及人员免遭雷击,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②对雷电感应,应采取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与管道以及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的措施,以防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③对雷电侵入波应采用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保护间隙避雷器、进户线接地等保护装置,预防电气设备因雷电侵入波影响造成过电压,避免击毁设备,防止火灾爆炸事故,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3)防静电火花安全对策

①采用导电体接地消除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l000Ω,防静电接地可与防雷、防漏电接地相连并用。

②在爆炸危险场所,可向地面洒水或喷水蒸气等,通过增湿法防止电介质物料带静电。

该场所相对湿度一般应大于65%。

③绝缘体(如塑料、橡胶)中加入抗静电剂,使其增加吸湿性或离子性而变成导电体,再通过接地消除静电。

④利用静电中和器产生与带电体静电荷极性相反的离子,中和消除带电体上的静电。

⑤爆炸危险场所中的设备和工具,应尽量选用导电材料制成。

如将传动机械上的橡胶带用金属齿轮和链条代替等。

⑥控制气体、液体、粉尘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防止高速摩擦产生静电。

管道应尽量减少摩擦阻力。

⑦爆炸危险场所中,作业人员应穿导电纤维制成的防静电工作服及导电橡胶制成的导电工作鞋,不准穿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及不易导除静电的普通鞋。

(六)撞击与摩擦的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

1.撞击与摩擦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某些物质相互撞击或摩擦会产生火花或火星,这种火花实质上是撞击或摩擦物体产生的高温发光的固体微粒,若温度足够高时就可能点燃周围的可燃物。

(在撞击和摩擦过程中机械能转产成热能。

)如果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星颗粒较大时,携带的能量较多(火星具有0.1mm-1.Omm的直径时,其所带的能量为1.76mJ~1760mJ),就有可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物质、可燃气体和蒸气以及可燃粉尘等物质。

撞击和摩擦发生的火花通常能点燃沉积的可燃粉尘、棉花等松散的易燃物质,以及易燃的气体、蒸气、粉尘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

图1-4加工时产生的摩擦火花

2.撞击与摩擦的安全对策

(1)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铁质工具,而应使用铜制或木质工具。

不准穿带钉鞋,地面应为不发火花地面等。

(2)在装卸搬运爆炸性物品、氧化剂及有机过氧化物等对撞机和摩擦敏感度较高的物品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撞击、拖拉、翻滚等,以防引起火灾和爆炸。

(3)对于车床切削应有冷却措施。

对机械传动轴与轴套,应定期加润滑油,以防摩擦发热引燃轴套附近散落的可燃粉尘等。

(七)光线照射与聚焦的火灾危险性及其安全对策

1.光线照射与聚焦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光线照射与聚焦成为点火源主要是指太阳热辐射线(太阳光线)对可燃物的照射(暴晒)点火和凸透镜、凹面镜等类似物体使太阳光线聚焦点火。

引起聚焦的物体大多为类似凸透镜和凹面镜的物体。

如盛水的球形玻璃鱼缸及植物栽培瓶、四氯化碳灭火弹(球状玻璃瓶)、塑料大棚积雨水形成的类似凸透镜、不锈钢圆底锅(球面一部分)及道路反射镜的不锈钢球面镶板等。

另外,太阳光线和其他一些光源的光线还会引发某些物质自由基的连锁反应,如氢气与氯气、乙炔与氯气等爆炸性混合气体在日光或其他强光(如镁条燃烧发出的光)的照射会发生爆炸。

2.光线照射与聚焦的安全对策

(1)易燃易爆物品应严禁露天堆放,避免日光暴晒。

(2)对某些易燃易爆容器采取洒水降温和加设防晒棚措施,以防容器受热膨胀破裂,导致火灾爆炸。

(3)对可燃物品仓库和堆场,应注意日光聚焦点火现象,采取遮挡通风和冷却降温等方法实施保护。

(4)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的玻璃应涂白色或用毛玻璃。

(八)绝热压缩的点燃及其控制对策

1.绝热压缩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绝热压缩点燃是指气体在急剧快速压缩时,气体温度会骤然升高,当温度超过可燃物自燃点时,发生的点燃现象。

换句话说,绝热压缩是在与周围不进行热交换的状态下压缩气体时,压缩过程所耗功全部转变成热能,这种热能蓄积于气体内使其温度上升,会构成点火源。

气体绝热压缩时的温度升高值可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求得。

据计算,体积为10L,压力为1atm,温度为20℃的空气,经绝热压缩使体积压缩成l升,这时的压力可达21.1atm,温度会升高到463%。

如果压缩的程度再大(压缩后的体积再小一些),则温度上升会更高。

绝热压缩点燃可燃物的原理一般应用于柴油发动机的点火启动,在柴油发电机中,若气体初始的体积与气体压缩后的体积的压缩比为l3~14(V1/V2=13~14),压缩行程终点的压缩压力可达3.4MPa~3.626MPa;能使气缸内温度升高达500℃左右(远远高于柴油的自燃点),所以能用压缩的方法点燃喷射在汽缸内的柴油雾滴。

对于空气压缩机来说,若气体初始的体积与气体压缩后的体积的压缩比大于10(V1/V2﹥10),气缸内的空气温度会达到462℃以上。

若此时空气中有乙炔等可燃气体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乙炔自燃点约为335℃)就会导致乙炔爆炸,在爆炸压力超过设备的耐压极限时,就会发生压缩机的爆炸事故,尤其是在气缸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时,更容易发生因绝热压缩而引发的事故。

液态爆炸性物质(如硝化甘油、硝酸甲酯、硝基甲烷等)和熔融态的炸药(如梯恩梯、苦味酸、特屈儿等)以及某些氧化剂与可燃物的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甲醇的混合物)含有气泡时,在输送流动过程中会因绝热压缩升温而引发爆炸。

在高压气体管路上的阀门间存有低压气体时,当快速开启靠近高压气源一端的阀门时,阀门间管路中的气体会受到高压气体的压缩。

由于时间很短,可近似看作绝热压缩,如果阀门之间管路中的气体或高压气体是可燃的,就有可能受热而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阀门中耐热性差的密封材料会发生热分解,导致阀门漏气,引起火灾。

2.绝热压缩点火源的控制对策

在生产加工和储运工程中,防止绝热压缩成为点火源的根本方法是尽量避免或控制可能出现绝热压缩的操作。

例如在启闭压缩机的排水阀、放出塔槽中的排出物以及抽出成品时开关动作要缓慢;限制气流在管道中的流速以防止绝热压缩造成异常升温。

在处理液态爆炸性物质及熔融态炸药等物质时,应排除物料中夹杂的各类气泡,以防出现绝热压缩现象。

(九)化学反应放热的点燃及其控制对策

1.化学反应放热点燃的危险性和表现形式

化学反应放热点燃是指能够使参加反应的可燃物质与反应后的产物温度升高,当超过可燃物自燃点时,使其发生自燃的现象。

自然发热成为点火源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为可燃物自身发热自燃:

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自动发生放热的化学或生化反应,蓄积的热量使可燃物温度达到自燃点温度时,就会发生燃烧。

这类物质有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与可燃物的混合物等。

这类点火现象举例如下:

(1)黄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并放出热量,导致自燃,其反应式为:

4P+502=2P205,+3098.23kJ(这类点火现象属于自燃物品放热点燃)

(2)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并放出热量,导致氢气和钠自燃。

其反应式为:

2Na+2H20=2NaOH+H2+371.79kJ(这类点火现象属于遇湿易燃物品放热点燃)

(3)过氧化钠与甲醇反应生成氧化钠、二氧化碳及水,反应放出热量,而导致自燃。

其反应式为:

CH3OH+3Na202=3Na20+C02+2H20(这类点火现象属于氧化剂与可燃物品混合物放热点燃)

第二种形式为受热自燃:

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和产物都不是可燃物,反应放出的热量不能造成反应体系自身发生自燃,但可点燃与反应体系接触的其他可燃物。

如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点燃与之接触的木板、草袋等可燃物。

生石灰与水发生的放热反应为:

CaO+H20=Ca(OH)2+64.9kJ

反应放热能使氢氧化钙的温度升高到792.3℃(56kg氧化钙与18kg水反应),这一温度超过了木材等可燃物的白燃点,因此能引起燃烧造成火灾。

能发生此类化学反应放热点火现象的物质还有许多。

如五氧化二磷、过氧化钠、过氧化钾、五氯化磷、氯磺酸、三氯化铝、三氧化二铝、二氯化锌、三溴化磷、浓硫酸、浓硝酸、氢氟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遇水都会发生放热反应导致周围可燃物着火。

2.化学反应放热点火源的控制对策

(1)对于自身发热自燃的物质,在生产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应避免造成化学反应的条件,如自燃物品隔绝空气储存;遇湿易燃物品隔绝水储存及防雨雪、防潮等;氧化剂隔绝可燃物储存;混合接触有自燃危险的两类物品分类分库和隔离储存等。

(2)对于受热能引起自燃的物质,在生产加工与储运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可燃包装材料,储运中应加强通风散热,以防化学反应放热点火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以上简要介绍的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七大类点火源,没有包括原子能、微波(一种电磁波)能、冲击波能等能量来源,但这些能量都可归入七大类点火能量中。

例如原子能可看做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可归入化学反应放热点火源;微波可看作是电能转变为热能,可归入电火花点火源;冲击波可以看做是绝热压缩作用由机械能转变成热能,可归入绝热压缩点火源。

系统中的点火能量因素是系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控制和消除点火源也就成为防止一个系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最重要手段。

在实际防火工作中,应针对产生点火源的条件和点火源释放能量的特点,采取控制和消除点火源的技术措施及管理措施,以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二、典型场所火源管理的防火巡查要点

在民用建筑中,火源安全管理的防火巡查主要集中在违章动火,违章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乱拉临时线路,违章吸烟,违章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等。

下面针对典型场所的火源管理巡查要点和处置方法分别列表介绍。

(一)总配电室(配电室、计算机房、电话总机室)的防火巡查要点和处置方法(见表1-5)

单位的总配电室或配电室是所有房间、处所、用电设备的总电源。

其安全与否,事关单位的正常生产、工作以及生活秩序,历来是单位的消防重点部位。

该类场所要求24小时值班,严禁吸烟,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表1-5总配电室(配电室、计算机房、电话总机室)的防火巡查要点和处置方法

序号

巡查判定要点

处置方法

1

电源线、插销、插座、电源开关、灯具是否存在破损、老化、

有异味或温度过高的现象(电气设备及线路违规设置如图1-5

所示)

填写巡查记录表,告知危

害,上报有关领导,制定

限期改正措施

2

是否有过量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可燃物品存放

填写巡查记录表,告知危害,

协助当场改正

3

灭火器是否摆放在明显位置,是否被覆盖、遮挡

电源线破损乱接电气线路

图1-5电气设备及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