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7417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

《《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docx

《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汇总

《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药学(医药营销)、音乐学专业

[实验学时9学时

解剖学部分

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

《解剖生理学(解剖部分)实验》是与《解剖生理学》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一门重要的、非单独设课的医学专业基础实验。

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课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基本形态结构,及位置,为学习基础医学有关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基本的形态、结构和位置。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运动系统

1、目的要求

(1)掌握骨的形态、构造,

(2)掌握躯干骨、上肢骨的组成,

(3)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特征,辨认特殊椎骨。

(4)掌握胸骨、肋骨的形态及主要结构。

(5)掌握脊柱的位置、组成、连结和形态。

(6)掌握胸廓的组成和形态。

(7)掌握骨盆的构成和连结。

(8)掌握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组成和构造特点。

(9)掌握上肢带骨及附肢骨各骨的形态及主要结构。

(10)掌握下肢带骨和附肢骨各骨的形态及主要结构。

(11)掌握颅的组成。

(12)掌握各脑颅诸骨和面颅诸骨的位置。

(13)掌握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和开口。

2、教学内容

(1)观察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的形态特点和分布。

(2)观察骨密质和骨松质的配布和形态。

(3)观察骨膜的性状和被覆的部位;关节软骨的位置;骨髓的类型和分布。

(4)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辨认其结构,骶骨的形态和主要结构。

(5)比较颈、胸、腰椎、寰椎、枢椎、隆椎各自的形态特点。

(6)观察胸骨、肋骨的形态;辨认其主要结构。

(7)观察脊柱、胸廓、骨盆的位置和组成。

(8)观察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形态及主要结构。

(9)观察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和桡骨的形态、主要结构。

腕骨的形态和排列,掌骨、指骨的形态和邻接关系。

(10)观察脑颅诸骨和面颅诸骨的形态、位置。

(11)观察蝶骨、筛骨、颞骨、上颌骨、下颌骨的分部及各部的主要结构。

(12)观察颅顶面观及颅后面观的主要结构。

(13)观察眶的形态、构成,查看其内的结构;骨性鼻腔的形态、构成,查看外侧壁的结构。

(14)查看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的位置和形态。

(15)观察新生儿颅的特征,查看前、后囟的形态和位置,理解其生后变化的因素,并比较它与成人颅的差别。

3、实验材料

(1)骨的构造标本,脱钙骨和煅烧骨标本

(2)躯干骨标本

(3)上肢骨标本

(4)下肢骨的标本

(5)颅骨的标本

(6)全身骨架的模型

(7)脊柱标本,脊柱水平切面和矢状切面标本

(8)胸廓标本

(9)肩、肘、腕关节标本

(10)骨盆标本和模型

(11)髋、膝、踝关节标本

(12)颞下颌关节标本

(13)整尸肌肉标本

(14)头颈部、上肢和下肢的肌肉标本,膈肌标本和模型。

(15)上肢、下肢的横断面标本。

4、实验学时

1.5学时

实验二内脏系

1、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管各段位置、形态、分部、结构和连续关系。

(2)了解食管、胃、直肠的毗邻。

(3)掌握肝的位置、形态、体表投影,明确肝的毗邻。

(4)掌握胆囊的位置、形态,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连通关系。

(5)掌握胰的位置和形态。

(6)熟悉鼻的分布。

掌握鼻腔外侧壁的结构;鼻旁窦的组成,形态特点及开口部位。

(7)熟悉喉的体表结构;喉软骨的形态、位置、连结概况。

掌握喉腔粘膜结构及喉腔分部。

  (8)掌握气管的位置、分部和主要毗邻。

  (9)掌握左、右主支气管的差别。

(10)掌握肺的位置、形态、左右肺的区别和肺的分叶。

肺段支气管。

(11)掌握胸膜的配布和胸膜腔的构成,肋膈隐窝的位置。

(12)熟悉纵隔的境界,分部和主要结构。

(13)掌握肾的位置、形态、构造,明确肾的主要毗邻。

熟悉肾的被膜和包被概况。

(14)掌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和狭窄,熟悉各部主要毗邻结构。

(15)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主要毗邻,膀胱三角。

(16)掌握男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连结关系。

(17)掌握女性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相互间的关系。

2、教学内容

(1)观察活体口腔:

①辨认人中和鼻唇沟②寻认腮腺的开口③观察软腭游离缘、腭垂、腭舌弓、腭咽弓的形态,察看咽峡的围成④确认扁桃体的位置⑤观察舌的形态、分部和色泽、舌苔、舌乳头、舌系带、舌下襞和舌下阜⑥观察牙的排列,牙冠的形态,牙龈的位置、形态、色泽、计数牙的总数和各种牙的数目。

(2)观察舌乳头、舌扁桃体、舌内肌束走向、颏舌肌的位置及纤维走向。

(3)观察釉质、牙质、牙骨质、牙腔、牙根管等结构,各种牙牙根的数目。

(4)确认咽的位置,分部及咽与鼻腔、口腔,喉腔与咽的连通关系。

咽各部的结构:

鼻咽部咽扁桃体、咽隐窝、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口咽部腭扁桃体、舌会厌谷;喉咽部犁状隐窝。

(5)观察食管的形态和三个狭窄。

确认食管胸部的毗邻。

(6)观察胃的位置、形态,确认胃的分部,明确胃各壁的毗邻。

胃皱襞、胃道、胃小凹及幽门括约肌形态、位置。

(7)观察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各部的位置,确认十二指肠与胰头的关系,辨认十二指肠空肠曲,寻认十二指肠悬肌。

寻认十二指肠纵襞、十二指肠大乳头和肝胰壶腹的开口。

(8)观察空、回肠在腹腔内的位置,肠系膜根的走向,比较空、回肠环状襞的形态与疏密,淋巴滤泡的形态与分布状况。

(9)观察盲肠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回肠连续;观察阑尾的形态、位置、阑尾系膜,确定阑尾根部与三条结肠带的关系。

观察回盲瓣、回盲口、阑尾开口。

验证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

(10)观察各段结肠的形态、位置和活动度,确定结肠右、左曲与肝、脾的位置关系。

辨认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比较大小肠粘膜的形态差异。

(11)观察直肠的位置及其在矢状面的弯曲,明确直肠邻接器官的性别差异;观察直肠横襞。

(12)观察肛管粘膜的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肛梳的形态和肛门内外括约肌的位置。

(13)观察肝的位置;画出体表投影;明确肝的毗邻。

观察冠状韧带,镰状韧带在肝膈面的附着部位。

(14)观察肝、胆囊的形态、分部;肝外胆道的组成及其联属,察看胆总管穿经十二指肠的部位,寻认胆总管的开口。

(15)观察胰的位置、形态、分部,确认胰头与十二指肠,胰尾与脾的关系。

(16)活体上确认鼻根、鼻背、鼻尖、鼻翼和鼻孔。

(17)区分鼻前庭、固有鼻腔,辨认嗅区和呼吸区的范围,确认鼻甲、鼻道和蝶筛隐窝;辨认上颌窦、额窦、蝶窦及筛窦的位置和开口,比较各窦的形态和特点。

(18)观察喉的位置和组成;辨认前庭襞、声襞、喉室。

比较前庭裂、声门裂的大小;确认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的范围。

(19)观察器官的颈部及其毗邻;气管软骨及其后壁的形态;辨认器官隆嵴的位置形态,比较左右支气管的形态差异。

(20)观察肺的位置及其毗邻。

左、右肺的形态差别,肺裂、肺叶,识别肺门各结构及其排列。

(21)观察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

(22)观察脏胸膜和壁胸膜的配布,壁胸膜的分部,胸膜顶及肋膈隐窝的位置及胸膜顶的毗邻。

(23)观察纵隔的境界、分部,辨认主要结构。

(24)观察肾的位置、形态。

查肾前、后面的毗邻器官,结构。

比较左、右肾的位置差异及各自与第十二肋的关系。

(25)观察肾门及辨认肾门结构及排列;肾窦及其内容物。

(26)观察肾剖面各结构。

(27)寻认输尿管并追踪其行程和形态,查和输尿管交叉的结构。

(28)观察膀胱的位置、形态和毗邻。

寻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观察输尿管间襞及膀胱三角的粘膜特点。

(29)观察男性尿道分部,两个弯曲,三个狭窄,三个膨大的形态和部位。

(30)观察子宫的位置以及其和膀胱、尿道和直肠的位置关系;子宫的形态和分部;子宫腔与子宫颈管的形态及其连通关系;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骶韧带位置、附着和构成。

3、实验材料

(1)头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和模型

(2)肝、胰、胆囊和输胆管道标本和模型

(3)腹膜模型

(4)人体半身模型

(5)躯干部标本和人体半身模型

(6)头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喉,气管,主支气管和肺的标本,鼻,喉和肺的模型,纵隔标本。

(7)肾(全肾和冠状切面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标本和模型。

(8)男、女性生殖器标本和模型。

(9)男、女性盆腔正中矢状面标本。

(10)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和胸腺的标本和模型。

4、实验学时

1.5学时

实验三循环系

1、目的要求

(1)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及主要毗邻。

(2)掌握心各腔的形态结构。

(3)熟悉心的构造。

(4)掌握心传导系。

(5)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分部。

(6)掌握颈总动脉的起止、行程、颈动脉窦的位置。

颈外动脉的行程及主要分支。

(7)掌握上腔静脉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属支的名称及收集范围。

(8)掌握下腔静脉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属支的名称及收集范围。

(9)掌握门静脉的组成、行程、主要属支的名称及收集范围。

(10)掌握脾、胸腺的位置和形态。

2、教学内容

(1)观察心的位置;查心的毗邻关系。

(2)观察心的外形、心尖、心底、三缘、两面的形态,构成和结构;辨认冠状沟,前、后室沟及后房间、房室交点。

(3)观察右心耳的外形,辨认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和右房室口;查看下腔静脉瓣及冠状窦瓣;寻认卵圆窝。

(4)观察右心室的位置形态,观察肺动脉口和肺动脉瓣的形态和开口方向。

(5)观察左心耳的形态。

寻认肺静脉口及左房室口。

(6)观察左心室的位置形态,左房室瓣的形态和开口方向,以及瓣膜、腱索、乳头肌的连接关系;观察主动脉瓣及其开口方向。

查主动脉瓣及其开口方向。

查主动脉窦及左、右冠状动脉口。

(7)观察心传导系的蒲肯野氏纤维网。

(8)观察主动脉的起始、行程、分部和各部的主要分支分部概况

(9)观察颈总动脉的起始、行程、辨认颈动脉窦,颈内、外动脉的行程。

(10)寻认腹主动脉发出的腰动脉、肾动;腹腔干及其发出的胃左动脉、脾动脉、肝总动脉的行程及其分支、分布;肠系膜下动脉的行程及其分支、分布。

(11)寻认门静脉,观察其合成、行程和注入。

(12)寻认胸导管,观察其行程及主要毗邻。

(13)观察脾、胸腺的位置、形态,注意脾于左肋弓的关系、辨认脾结构及脾切迹。

3、实验材料

(1)心的标本和模型,心传导系模型。

(2)主动脉标本,头颈部动脉标本,上下肢动脉标本,胸腹盆部动脉标本。

(3)整尸标本和人体半身模型。

(4)头颈部静脉模型,胸腹盆部静脉标本,上下肢静脉标本,全身浅静脉模型,门静脉侧支循环模型。

(5)胸导管,右淋巴导管标本和模型,腋淋巴结群,腹股沟淋巴结群标本和模型。

(6)脾的标本和模型。

4、实验学时

1学时

实验四感觉器官、神经系统

1、目的要求

(1)掌握眼球的层次,各层次的分部及形态、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及其形态。

(2)熟悉外耳的组成及外耳道的形态、鼓膜的位置和形态。

(3)掌握脊髓的位置,熟悉其外形及脊神经根的连接关系

(4)掌握脊髓灰质、白质的配布、灰质机能柱的性质、白质中主要传导束的名称、位置和性质。

(5)掌握脑干的主要结构及其与脑神经的连接关系。

(6)熟悉第四脑的位置、构成及其连通关系。

(7)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掌握间脑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主要结构;背侧丘脑的特异性核。

(8)掌握大脑的形态,大脑半球的分叶及各叶的主要沟回。

(9)熟悉端脑内部大脑皮质、髓质、基底神经核和侧脑室的配布概况。

(10)熟悉脊髓、脑被膜的性质、包被概况,各层形成的主要结构。

(11)掌握脑室系统各部及其连通。

(12)掌握第Ⅲ、Ⅳ、Ⅵ对脑神经出颅部位、行程、分布。

(13)掌握躯干、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14)掌握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15)掌握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

(16)掌握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的径路及其上、下运动神经元的名称、位置。

2、教学内容

(1)眼球冠状切面前半部观察:

晶状体、睫状突、睫状体、睫状小带、虹膜、瞳孔、角膜、眼前房及眼后房。

(2)眼球冠状切面后半部观察:

玻璃体、剥离的视网膜、视神经盘、脉络膜、巩膜。

(3)眼球矢状切面观察:

眼前、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巩膜。

(4)在活体脊髓上观察脊髓的位置,其下端与椎骨的对应关系,终丝的附着部位。

自上而下检查脊神经的走向,观察马尾的组成。

查认脊髓和脊神经节。

(5)在离体的脊髓标本上观察:

①颈膨大、腰膨大、脊髓圆锥、终丝、马尾、脊神经前、后根的关系。

②沟和裂。

③脊髓节段和脊神经节。

(6)观察脊髓各断横面上的灰质、白质配部的差别,灰白质的分部,脊髓中央管、表面的沟和裂。

(7)在传导路模型上观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和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和外侧束的位置。

(8)在整脑和矢状切面标本上观察各脑部的位置及其连接。

(9)在脑干或模型上观察:

前正中裂、前外侧沟、舌下神经、锥体交叉、锥体、橄榄、舌咽、迷走、副神经、延髓脑桥沟、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脑桥小脑角、脑桥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大脑脚、脚间窝、动眼神经。

观察:

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角、菱形窝的围成。

髓纹、正中沟、前庭区、内侧隆起、面神经丘、迷走神经三角、舌下神经三角、滑车神经、上丘、下丘及上、下丘臂。

(10)观察:

薄束核、楔束核。

(11)在脑干标本或模型上观察:

间脑的形态、分部和各部的结构。

(12)在脑矢状面或模型上观察间脑的位置、毗邻关系。

第三脑室的位置、围成及连通。

(13)在脑和脑矢状切面模型上观察:

①大脑纵裂、横裂、叶间沟、分叶及大脑半球各面的主要沟、回。

②嗅球、嗅束、嗅三角、视神经、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

(14)在端脑冠状面上观查:

①大脑皮质。

②胼胝体、联络纤维、穹隆。

③侧脑室、第三脑室。

④背侧丘脑、尾状核体、内囊、豆状核、屏状核等。

(15)观察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的性状,查认硬膜外隙及蛛网膜下隙。

(16)观察侧脑室、第四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的形态、位置及其连通。

(17)在模型上分别观察躯干、四肢深感觉及精细触觉;躯干、四肢浅感觉;头面部浅感觉;听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及各神经元包体位置所在。

(18)各传导路的交叉部位以及与脑和脊髓纤维束的关系;各传导通路与感受器的关系。

3、实验材料

(1)脑和脊髓全貌标本,脑和脊髓水平切面标本,脊髓模型。

(2)整尸标本和上下肢神经标本。

脑干标本和模型,脑干神经核团模型。

(3)全脑标本和模型,各种切面的脑标本。

(4)脑神经标本和模型。

(5)传导路模型。

内脏神经系标本和模型。

(6)脑和脊髓被膜标本和模型,脑室标本和模型,脑血管标本和模型。

(7)眼球,眼副器标本和模型。

(8)前庭蜗器标本和模型,内耳模型。

4、实验学时

1学时

四、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主要仪器设备

1

运动系统

1.5

必做

验证性实验

模型、标本

2

内脏

1.5

必做

验证性实验

模型、标本

3

循环系统

1

必做

验证性实验

模型、标本

4

感官、神经系统

1

必做

验证性实验

模型、标本

五、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以平时实验成绩为主。

六、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高书亮主编•形态学科实验指导•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七、说明

结合《解剖生理学(解剖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从我院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

在解剖实验室内,利用实验室的解剖模型、标本、尸体,教师讲解,学生观察学习。

生理学部分

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

生理学实验课的任务和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态度。

通过实验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获得生理学知识的科学方法,以及验证和巩固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在实验工作中培养对科学工作的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验性很强的科学。

生理学知识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对生命现象的客观观察和科学试验。

阅读生理学教材、讲义、参考读物和思考答疑是学生获取生理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但无法代替通过生理学实验的动手操作和直视观察来获取生理学知识的过程。

所以生理学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非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所涉及的生理学理论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技术性。

本门课程应在《解剖学》学习后,《生理学》学习的同时开出。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1、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常用实验动物的种类和选择,掌握常用实验动物的捉拿、给药、麻醉、取血方法。

2、实验内容

⑴小白鼠及大白鼠

捉拿方法:

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上面,轻向后拉其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头部皮肤及双耳,将鼠固定在掌中,使其腹部朝上,然后以第四指和小指夹住鼠尾

给药途径:

①经口经药法:

口服、灌胃,②皮下注射,③肌肉注射,④腹腔注射,⑤尾静脉注射。

麻醉方法:

吸入麻醉

取血方法:

①剪(割)尾采血,②眼底球后静脉丛采血,③断头采血。

⑵家兔

捉拿方法:

一手抓住背部皮肤,轻轻将兔提起,另一手托其臀部,或将它置于固定箱内。

给药途径:

①灌胃,②耳缘静脉注射,③皮下、肌肉、腹腔注射。

麻醉方法:

注射麻醉

取血方法:

①耳静脉采血,②心脏穿刺采血,③股动脉采血。

3、实验仪器

常用手术器械等

4、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二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1、实验目的和要求

观察某些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尿液生成的调节。

学习观察尿生成的动物实验方法。

2、实验内容

⑴麻醉与固定,

⑵分离颈部的神经和血管、插颈总动脉插管,行膀胱插管术,

⑶实验观察项目①记录尿量、血压的正常数据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③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④静脉注射葡萄糖与尿糖定性实验⑤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⑥静脉注射呋噻米⑦静脉注射0.6%酚红0.5ml用盛有10%NaOH溶液1ml的培养皿盛尿液⑧静脉注射垂体后叶激素⑨右侧颈总动脉放血。

3、实验仪器

常用手术器械、膀胱插管等

4、实验学时 

2学时

四、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主要仪器设备

1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2

必做

验证性实验

常用手术器械

2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2

必做

综合性实验

常用手术器械、膀胱插管

五、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平时考勤、实验报告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六、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1、实验教材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指导》 徐彭、韩立民主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2、参考书

《解剖生理学》严振国 施雪筠主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七、说明

结合《生理学》理论教学要求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根据我校现有实验教学条件和教育部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对原开出的实验项目进行整合,减少重复性和验证性实验的比例,积极创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准备、示教操作、实验操作、总结讨论、完成实验报告的指导等环节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