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7067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docx

《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docx

ZPW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暂行

2003年9月

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技术标准

(暂行)

目录

前言3

1总则4

2术语5

3室外设备安装6

3.1一般规定6

3.2电缆线路6

3.3设备安装7

3.4平交道口、桥隧处设备安装8

4室内设备安装10

4.1室内设备布线原则10

4.2设备安装10

4.3电缆引入11

5系统接地安装12

5.1一般规定12

5.2室内设备接地安装12

5.3机柜的接地连接13

6系统调试16

6.1一般规定16

6.2调试程序16

6.3调试指标16

7施工管理18

7.1一般规定18

7.2施工准备18

7.3施工安装18

7.4设计文件的管理19

7.5调试19

7.6工程验收交接和开通19

7.7技术总结20

8设备验收21

8.1室内设备21

8.2室外设备21

8.3防雷及接地装置22

8.4联调试验23

9施工工具及使用仪表24

9.1室内设备24

9.2室外设备24

9.3防雷及接地装置24

附件25

前言

本技术标准是受铁道部基础部的委托,参考秦沈线信号工程施工中法国提供的施工技术文件,结合ZPW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的特点编制的。

本标准包括室外设备安装和室内设备安装,系统接地安装,系统调试,施工管理、验收,以及专用工器具和仪表等。

本标准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通号集团信号工艺研究所、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天津工程公司编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黄蔚沈九江 邰建民张少平许云霞

1总则

1.0.1为了加强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的施工质量管理,统一施工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采用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制式的信号工程的施工、管理及验收。

1.0.3施工单位应加强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并自行检验评定合格。

1.0.4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工程施工过程应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做到文明安全施工。

1.0.5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检测应采用本标准规定的技术、方法和仪表、工器具。

1.0.6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

是一种新型的信号电缆.该电缆内部增加了四芯组屏蔽层,可提高四芯组之间的串音防护能力;在原信号电缆的传输频率基础上,实现了1MHz模拟信号,2Mbits/s数字信号的传输.

2.0.2贯通地线:

无绝缘轨道电路区间,需敷设一条截面积为25mm2的铅包铜缆或35mm2的裸铜缆,该铜缆与电缆同沟,称为贯通地线.

2.0.3完全等电位线:

是指上、下行线间两空芯线圈(或扼流变压器)中心连接后直接接入贯通地线;

2.0.4简单等电位线:

是指上、下行线间两空芯线圈(或扼流变压器)中点连接后经纵向防雷单元接入贯通地线。

3室外设备安装

3.1一般规定

3.1.1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的干线电缆,宜采用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屏蔽四芯组,且成对使用。

3.1.2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2对以上的备用芯线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内屏蔽四芯组。

3.2电缆线路

3.2.1电缆单盘测试

3.2.1.1电缆开盘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核对电缆盘号和电缆盘长。

2检查电缆和电缆盘应完整、无破损、无机械损伤,钢带外护层无破损开裂、硬化变质现象。

3.2.1.2电缆单盘测试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根据配盘的需要,电缆单盘测试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开盘检验电缆端面,确定A、B端别。

2对号检查所有芯线有无断线、混线等障碍。

3每一根芯线对其他所有芯线及金属护套之间的绝缘电阻。

4线间工作电容、不平衡电阻、导线直流电阻。

3.2.1.3进行电缆的第一次电气特性测试,并作好记录,测试完毕,应在当日及时进行端头处理,以防止电缆进水受潮。

3.2.1.4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单盘测试应符合表1.2-1的规定.

表1.2-1

序号

项目

单位

标准

1

导线直流电阻20℃时(芯线直径1.0mm)

/km

≤23.5

2

工作线对导体电阻不平衡20℃时

/km

≤0.01

3

绝缘电阻

芯线间

Mkm

≥10000

芯线对地

Mkm

≥10000

4

工作电容

四线组

nF/km

27±2

3.2.2电缆接续及成端

3.2.2.1铁路内屏蔽数字信号电缆贯通接续宜采用地下接续的免维护地中电缆盒,电缆接续除符合《TB10206-99铁路信号施工规范》第7.4.1至7.4.3之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干线电缆须A、B端连接,相同的芯组内相同的芯线对接,芯线连接采用压接方式。

2电缆接续时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免维护地中电缆盒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3电缆的内、外屏蔽层应屏蔽连接,钢带应进行电气连接。

4引入地面箱盒内的电缆及引入信号机械室分线柜(盘)上的电缆在终端处应做电缆成端处理。

5始、终端处所有电缆的内外屏蔽层及钢带应进行环连,并采用冗余方式接地。

6电缆的始、终端处应做防潮密封处理。

3.2.3贯通地线的设置

1贯通地线与电缆同沟直埋于地下,设置于大地侧。

当铜缆与信号电缆同槽时,铜缆应敷设在大地侧电缆槽底部。

2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应≤1Ω。

3室外箱、盒及信号机等所有金属设备的安全地线、防雷地线及屏蔽地线都应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3.2.4贯通地线接续

贯通地线接续有两种形式:

直型接续和分歧型接续。

1直型接续:

铜缆对接采用压接或焊接技术,连接部位采用直型热缩套管防护。

2分歧接续:

铜缆并联采用焊接技术,焊接部位采用热缩材料防护。

3.3设备安装

3.3.1电气绝缘节的设备安装

3.3.1.1电气绝缘节调谐区长度为m,空芯线圈距两端调谐单元为m。

3.3.1.2当电气绝缘节调谐区内有轨缝时,宜采用一塞一焊连接线连接。

3.3.1.3调谐单元与匹配变压器应背对背安装在同一基础上,调谐单元靠近钢轨侧,设备应加装防护盒防护。

3.3.1.4当防雷单元与空芯线圈安装在一起时,应与空芯线圈安装在同一基础上,空芯线圈靠近钢轨侧,设备应加装防护盒防护。

3.3.1.5设备基础安装时,应使设备防护盒顶面距钢轨顶面不大于200mm。

防护盒最外边缘(靠近钢轨侧)距钢轨内侧不小于1500mm。

3.3.1.6调谐单元与匹配变压器应采用7.4mm2带绝缘护套的多股铜芯电缆线连接(将匹配变压器的V1、V2端与调谐单元连接)。

3.3.1.7设备与钢轨的连接线应采用长度分别为3700mm、2000mm的专用钢包铜线连接,连接线两端应采用压接端子。

3.3.1.8连接线与钢轨应采用专用冷挤压塞钉进行连接,冷挤压塞钉安装时应采用专用工具。

3.3.1.9连接线从设备防护盒引出后应用尼龙绑扣平行绑扎,与钢轨连接时应采用专用卡具防护,连接线在轨枕间应用卡具或小枕木固定防护。

3.3.1.10通过信号机应设置于运行正方向发送端调谐单元前方1

m处。

3.3.1.11禁停标应设置于运行正方向接收端调谐单元后方1

m处。

3.3.2机械绝缘节处设备安装

1调谐单元与空芯线圈(ZPW.XKJ)应背对背安装在同一基础上(调谐单元安装在靠线路侧),匹配变压器单独安装,且设备都应加装双体防护盒防护。

2调谐单元及空心线圈防护盒中心距匹配变压器防护盒中心、调谐单元及空心线圈防护盒中心距扼流变压器中心或机械绝缘节(非电化)之间距离均为700mm。

且防护盒最外边缘与扼流变压器内侧成一直线。

3空芯线圈与调谐单元的连接线安装在同一专用塞钉上,并与钢轨连接。

3.3.3补偿电容器

3.3.3.1补偿电容应等间距安装,其安装步长应符合公式:

△=L调/Nc(注:

L调为轨道电路两端调谐单元间的距离。

如两端为电气绝缘节,则L调=轨道电路实际长度L-29;如一端为电气绝缘节一端为机械绝缘节,则L调=轨道电路实际长度L-14.5;如两端都为机械绝缘节,则L调=轨道电路实际长度L。

△代表补偿电容的等间距长度,Nc代表补偿电容数量,由设计给出)。

允许公差±0.5m.

3.3.3.2轨道电路两端调谐单元与第一个电容距离为△/2,允许公差±0.25m。

3.3.3.3补偿电容及两端引线应采用专用护套防护,护套口热缩密封。

3.3.3.4补偿电容两端为塞钉时,其塞钉与引线连接时应采用嵌入式防水型结构。

3.3.3.5补偿电容器两端为压接端头时,其端头与引接线应压接牢固,且端头与引接线之间应进行防护。

3.3.3.6补偿电容应装设在特制砼枕中。

条件不具备时补偿电容可安装在轨枕间,并应加防护装置,且电容引接线应用专用卡具与钢轨固定。

3.3.4电气绝缘节调谐区禁停标志牌安装

3.3.4.1禁停标志牌支柱分3200mm、3700mm两种(3200mm标志牌用于分割点,不安装信号点号码牌);

3.3.4.2正、逆向禁停标志牌安装在所属线路机车运行方向的左侧,分别安装在BA两侧外方,距线路中心2900~3200mm,支柱埋深不少于1000mm。

3.4平交道口、桥隧处设备安装

3.4.1平交道口处设备安装

3.4.1.1补偿电容器应安装在道口信号轨道电路波及区域15m以外处。

3.4.1.2电气绝缘节外60m范围内不应设置道口信号轨道电路。

3.4.2桥上护轮轨处设备的安装

3.4.2.1电气绝缘节不宜设在有护轮轨的区域内。

当电气绝缘节设在护轮轨区域内时,调谐区域内的每根护轮轨长度不得大于25m,每根护轮轨两端应加装钢轨绝缘。

且护轮轨与基本轨间以及左右护轮轨间不能有电气连接。

3.4.2.2当护轮轨长度超过200m时,每200m加装钢轨绝缘一处;当不足200m时在护轮轨区域内对角加装一对钢轨绝缘。

3.4.3桥隧或特殊地段轨旁设备安装

当现场条件不能满足安装距离要求时(通常是在高架桥或隧道内),轨旁设备的安装位置应距钢轨内侧不小于0.9m,高度不变。

4室内设备安装

4.1室内设备布线原则

4.1.1信号机械室内部各种布线全部采用阻燃型。

所有与数据通信线共槽的线缆均应采用阻燃屏蔽线。

4.1.2室内轨道电路发送、接收传输通道成对使用1.0mm2对绞屏蔽阻燃塑料软线;

4.1.3所有设备机柜的配线端子、组合侧面、零层以及分线柜端子宜采用插接或压接方式;

4.1.4机械室内所有金属设备都必须使用10mm2扁平铜网编织线(或接地铜缆)与室内接地网连接;

4.1.5室内所有线缆布线禁止出现环状;

4.1.6各种机柜内屏蔽线要在走线架处向下剥除外护套,并用10mm2扁平铜网编织线把屏蔽线屏蔽层连接至柜体,各机柜两侧下部分别用10mm2扁平铜网编织线接至地网,柜体上部两侧分别用10mm2扁平铜网编织线连接走线架,相邻机柜用10mm2扁平铜网编织线相连,柜门用6mm2多股铜芯塑料线与柜体进行电气连接;

4.1.7室内布线原则上走予留电缆槽和走线架,亦可走防静电地板下,通信用光纤走防静电地板下时需防护;

4.1.8室外分线柜应尽量靠近电缆引入口,如距离大于5m时,须在电缆引入口处将电缆的铠装钢带屏蔽连接后分别接至室内接地汇集端子排;

4.1.9设备机柜上方走线架中电源线、柜间通信电缆和信号联络线应分别放置。

4.2设备安装

4.2.1信号设备的室内布置应符合设计规定,满足下表的要求。

信号设备室内布置净距离单位:

m

设备名称

用途

距离

备注

组合柜(架)与其它机柜(架)

检测通道

≥1.2

电子柜、组合柜(架)与墙

主检测通道

次检测通道、尽端架

≥1.5

≥1.2

电子柜与电子柜或组合柜(架)

检测通道

≥1.5

4.2.2机柜及走线架中的电缆走线

4.2.2.1放置电缆顺序原则:

首先放置电源电缆,其次放置信号联系电缆,包括接收、发送电缆,如果设备柜间具有数据通信电缆,则最后放置。

4.2.2.2电缆在走线架中的位置

1设备成单行排列时,电源线布放在前部(设备侧),柜间通信电缆布放在后部(配线侧),信号联络线布放于走线槽中部。

2设备成双行排列时,第2行设备上方的走线架中,柜间通信电缆需布放在前部,以便与前排设备柜连接,如图4.2-1所示。

 

图4.2-1双排设备电缆布置

4.3电缆引入

4.3.1电缆引入分线柜转弯时,不得有硬弯或背扣;每根电缆必须有大于5m的备用量,备用的电缆呈U字型盘放在电缆房(井)内,不得盘成O型。

4.3.2分线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分段固定牢固,引入孔堵严。

电缆有去向铭牌。

5系统接地安装

5.1一般规定

5.1.1无绝缘轨道电路区间内应敷设贯通地线。

各无绝缘轨道电路区段均应进行等电位连接。

5.1.2信号机械室内所有金属设备必须与室内的接地网连接,当信号机械室有基础接地体时,应与信号室内接地网连接,以确保所有金属设备等电位。

5.1.3信号楼接地网络的接地电阻值≤1Ω。

5.1.4接地线与接地体之间应可靠连接,严禁虚焊虚接。

5.1.5两条完全等电位线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1500m。

当该距离大于等于2000m时,应在其间增加一条简单等电位线;简单等电位线与完全等电位线的距离应大于等于1000m,等电位线长度小于100m。

5.2室内设备接地安装

5.2.1网格地线

信号楼地线示意图

5.2.1.1信号机械室防静电地板下设网格地线,地线采用50mm2裸铜线,每隔1m纵横交叉一次,节点焊接。

在设备机柜及其它需要接地连接的机柜位置处须用不长于600mm的10mm2扁平铜网编织线与网格地线焊接,接线引出静电地板,做为各机柜的接地连接点。

5.2.1.2防静电地板的金属支架的机械连接处须全部焊接,以实现整个金属支架的电气连接,并将金属支架与网格地线连接。

5.2.1.3信号机械室内水管、暖气片等固定金属物品须与网格地线连接。

5.2.2环形地网

5.2.2.1沿信号楼基础周围敷设一条50mm2裸铜线作为环形地网,铜线不得接头,埋深不小于1.2m。

5.2.2.2信号机械室内网格地线每间隔5~7m与环形地网用25mm2电缆线就近焊接一次。

5.2.2.3靠近贯通地线一侧的环形地网须每间隔2~3m用50mm2裸铜线与贯通地线焊接一次,一般不超过4次。

5.2.2.4不具备环形地网设置条件的,必须设置综合接地体。

综合接地体接地电阻≤1Ω,网格地线与综合接地体、综合接地体与贯通地线的连接参照环形地网的连接标准。

5.2.3接地汇集端子排的安装

5.2.3.1信号楼须设置接地汇集端子排。

接地汇集端子排采用1500mm长×50mm宽×5mm厚的铜板,钻直径8mm孔40个,孔间距30mm,接地汇集端子排固定在电缆引入口处防静电地板下的墙上。

5.2.3.2所有进楼电缆的钢带须在电缆引入口处用6mm2的铜芯塑料软线焊接后与接地汇集端子排连接。

若接地汇集端子排与电缆分线柜间的距离不大于5m时,可在电缆分线柜处与电缆铝护套连接在一起后连到电缆分线柜处的接地端子排上。

5.2.3.3室外环形地网或综合接地体须用两条35mm2的电缆焊接后,与接地汇集端子排连接,焊接点间距大于1m。

5.2.3.4靠近信号楼的完全横向连接的空芯线圈中点或扼流变压器中点,采用2条10mm2接地电缆与接地汇集端子排连接,电缆长度小于等于100m;如相邻空芯线圈或扼流变压器中点与信号楼长度大于100m,则在靠近信号楼侧增设扼流变压器和纵向防雷单元,经纵向防雷单元与接地汇集端子排连接。

5.2.3.5接地汇集端子排与其它设备的连接:

1室内电源防雷箱接地端子(2条25mm2电缆);

2楼内网格地线(2条25mm2电缆);

3分线柜的接地端子排(1条25mm2电缆):

4防雷单元的接地端子(1条25mm2电缆)。

与接地端子排连接的电缆采用压接端头,用铜制螺栓与接地汇集端子排连接。

5.3机柜的接地连接

5.3.1分线柜设接地端子排一块,规格为700mm长×50mm宽×5mm厚,钻直径6mm孔30个,孔间距20mm。

接地端子排须分别用一条25mm2接地电缆与接地汇集端子排和网格地线连接。

5.3.2每根信号电缆的排流线、内屏蔽层、铝护套和钢带用2根7x0.52mm的铜芯塑料软线环接后与接地端子排可靠连接。

5.3.3分线柜、组合柜及设备柜和网格地线以及走线架的连线采用长度不大于600mm的10mm2扁平铜网编织线连接。

5.3.4引入分线柜、组合柜及设备柜的所有屏蔽线的屏蔽网应在机柜处进行接地连接。

机柜门与柜体的连接采用1条6mm2的多股铜芯塑料软线连接。

柜门

5.3.5同一排的各机柜之间采用10mm2扁平铜网编织线连接。

5.3.6电源系统机柜须用10mm2扁平铜网编织线或接地铜缆与网格地线连接。

5.4室外设备接地

5.4.1室外设备接地线分类

5.4.1.1分支地线:

室外设备与贯通地线的连接电缆。

5.4.1.2等电位连接线:

连接上、下行线间两空芯线圈或空芯线圈与扼流变压器中点的电缆。

等电位连接线又分为完全等电位线和简单等电位线。

防雷单元与空芯线圈之间的连接电缆简称防雷等电位线。

5.4.2接地线安装

5.4.2.1所有调谐区内的空心线圈中点按要求直接或经纵向防雷单元与贯通地线連接;

5.4.2.2所有分支地线采用25mm²护套铜缆,与贯通地线一侧进行T型连接并防护;另一侧采用25mm²ф10舌型接线片压接端子连接;

5.4.2.3所有等电位线采用70mm²铜芯电缆,电缆两端均采用70mm²ф10舌型接线片压接端子连接。

5.4.2.4防雷等电位线采用截面积10mm²铜芯电缆。

在设备侧采用10mm²ф10舌型接线片压接端子连接,在防雷单元侧采用10mm²ф6舌型接线片压接端子连接。

5.4.2.5在室外设备集中处,如果设置有变压器箱(或继电器箱),应在变压器箱(继电器箱)中设置等电位板,所有分支地线应通过接地端子排进行连接。

5.4.2.6信号机安全接地经分支地线与贯通地线連接(连接到箱盒中的等电位板);

5.4.2.7箱盒中的电缆成端后的地线直接接到等电位板,分支电缆的长度小于200m时,另一端可不接地;

5.4.2.8所有过轨地线电缆尽量利用既有电缆过道,如须直埋应参照电号9604标准图册执行。

5.4.2.9各接线、压接端子应牢固可靠,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

5.4.2.10完全等电位线、简单等电位线的设置距离、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5.4.2.11增设的空扼流变压器应设于调谐区外方,距电气绝缘节的中心或机械绝缘节不小于50m,距补偿电容不小于20m;

6系统调试

6.1一般规定

6.1.1ZPW-2000系列轨道电路必须经过调试,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6.1.2调试应按照先局部、后系统的程序进行。

6.1.3调试电路应准确无误,完整地模拟电路的状态。

6.1.4调试电路连线应少而有规律,减少调试的工具和材料。

6.1.5调试电路应便于拆除。

6.1.6调试必须在技术确认完成后方可进行调试。

6.2调试程序

电源测试

 

6.3调试指标

6.3.1发送器

6.3.1.1发送器的直流电源极性应正确,电压值应为24V±0.5V。

6.3.1.2发送器输出电平值符合设计要求。

6.3.2接收器

6.3.2.1接收器的直流电源极性应正确,电压值应为24V±0.5V。

6.3.2.2接收器输入的电平值符合设计要求。

6.3.2.3接收器的输出直流电压值符合设计要求,轨道继电器应能可靠吸起。

6.3.3电缆传输回路

6.3.3.1电缆的电气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6.3.3.2当电缆长度小于或等于10000m时,通过设置电缆模拟网络,电缆回路的环阻值应小于等于470Ω。

6.3.4轨道电路状态

6.3.4.1调整状态

在最不利条件下,满足一次调整,接收器的输入电平应不小于可靠工作值,轨道继电器应能可靠吸起。

6.3.4.2分路状态

用轨道电路分路器0.15Ω分路电阻在轨道电路任一处轨面分路时(“电气绝缘节区域”除外),接收器的输入电平应小于可靠不工作值,轨道继电器应可靠落下。

6.3.4.2分路状态

用轨道电路分路器0.15Ω分路电阻在轨道电路任一处轨面分路时(“分路死区”除外),轨道继电器应可靠落下。

6.3.4.3机车信号短路电流

在轨道电路任一处轨面用0.15Ω分路器分路时,电流值应不小于规定电流值。

6.3.5码序检查

6.3.5.1根据设计文件用专用低频测试仪表对每个轨道电路进行码序检测。

6.3.5.2码序检测应在室内发送器处进行检查。

6.3.6应对系统设备进行冗余检查

 

7施工管理

7.1一般规定

7.1.1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7.1.2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技术培训;

7.1.3施工中应严格按图施工,严格执行相关的工艺和标准;

7.1.4施工中应严格执行项目负责制和工程监理制;

7.1.5工程完工后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如实进行技术总结;

7.1.6应增加安全保障措施

7.2施工准备

7.2.1根据施工合同,项目经理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施工调查,形成调查记录,并填写“调查记录表”。

7.2.2根据详实的施工调查,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并填写“审图记录表”)、统计工程数量、编制物资申请计划、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报请开工报告。

7.2.3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监理、运营等单位参加的设计交底和施工定测工作,对本项目施工管段进行一次全面的施工定测,核对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是否完全相符,有不符之处请设计及时作出设计变更,并取得业主及监理的认可。

7.2.4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逐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签认,使每一名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熟练掌握本项目的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

7.2.5签定施工安全与配合协议:

与设备管理部门及运营管理部门签定协议。

7.3施工安装

7.3.1电缆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单盘测试和配盘,并将测试数据填写“电缆单盘测试记录表”。

7.3.2电缆沟的走向及开挖应按定测时确定的路径进行开挖,并应符合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7.3.3电缆工程要坚持“三检制度”(预配检、敷前检、敷后检),并作好检测记录;主管工程师、质检工程师、主管经理应跟班组织检查;敷设电缆及接地铜缆过程中应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确认,电缆沟回填前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回填。

并填写“接地工程隐蔽记录表”和“电缆工程隐蔽记录表”。

7.3.4实施电缆接续操作的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