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命题作文.docx
《第一节 命题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命题作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命题作文
第一节命题作文
一、写作指要
中考命题作文就是试卷中命出作文题,考生按要求写作。
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
二是以“导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倾向:
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命题作文写作的注意点: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
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如:
《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
再如:
《充满活力的岁月》,其表意的重心在“充满活力”四个字,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怎样通过具体的人、事、物,来诠释一个中学生对“活力”的理解与界定。
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
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
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
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如: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没有限制时间、地点。
这样,写作时就可以不去考虑时间、地点因素,选材的范围大多了。
《美丽的谎言》,明确规定了事情的属性——本身是带有欺骗性的,但其实质必须是善意的、美丽的;没有限制的有:
对象——任何人,具体内容——欺骗的具体内容和经过,数量——N个谎言,范围——过去现在,身边远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又如:
《充满活力的岁月》,虽要思考活力的表现,也要兼顾对“岁月”一词的理解,但对写作的主体——“谁充满活力”则完全没作限定。
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
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如《妈妈,我长大了》这个文题,其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
如果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照顾自己,胆子变大了,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等,那么这种理解就比较肤浅。
而如果能够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准确而较深刻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
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
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
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二、真题示范
(2009河北)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墙,是大家熟知的事物。
生活中有物质的墙,如土墙、砖墙、人墙、篱笆墙、玻璃幕墙,花墙、城墙、防火墙、影壁墙等。
也有精神的墙,如沟通的障碍、法规的限制、做人的原则,道德的底线等。
筑一堵墙,可以多一分约束与安全;拆一堵墙,可以少一分封闭与隔膜。
请以“说墙”或“墙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选;②文体自定;⑧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佳作呈现】
墙的故事
河北考生
像是通过了一条幽暗的无尽的隧道,终于在远方灯光的引导下来到了路的尽头。
我仿佛听见了那个角落里的欢声笑语,它久久地在我的耳畔萦绕。
我憋着内心的一股冲动狂奔到自家的房屋下;然而,我看错了,也听错了,那是邻居家温情的海洋。
即使这样,我也愿意被这份温情包围着,伫立着不愿离去;可,没多久,那盏灯也灭了。
掏出那大串的钥匙,它冷冷地在空气中撞出声响,唱出寂寞的歌,那歌声轻轻地、缓缓地、狠狠地敲击着我的心脏。
走进房间,没有开灯,在这偌大的房子里,我独自一人闷闷地苦笑着,难道人与人真的就那样难处吗?
曾经的美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瞬不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大,曾经的美好幸福的家庭也经受不住它的考验,它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人们隔离在心门之外。
静静地躺在床上,一遍一遍地吟着三毛《蝴蝶的颜色》中的句子:
“坚强地活着,明天会比今天更美好……”
又是电话铃,我拔掉电话线,然后起床。
冰箱上照例贴着字条(有关吃的提示),我一把扯下它,不停地撕着,直到将它撕成碎片。
“又是纸条,难道人类没有语言了吗?
”我噙着一汪泪水愤愤地自语。
第二天,照例没有吃早饭,虽然这两天我的胃已经开始不听话,但我也没有办法,不知道走了多久,我突然失去了知觉。
等我醒来时,我已经躺在了白色的病床上了,身边同时出现了那两个人,原来,还是可以让他们同时出现的。
我没有说话,只是怔怔地看着墙壁,父亲一把抓过我和母亲的手,亲切地说:
“孩子,对不起,以后我们一家子会永远在一起的!
”不知不觉中,泪水灌满了我的双耳……
现在,每天放学,我知道那温暖的灯光中定会有两双期盼的目光,他们正等着一个幸福时刻的到来。
也许隔阂就这样烟消云散了,也许幸福就这样悄然而至了。
在生命的每一段旅途中,我们都有着不同的风景,它们或风和日丽、或闪电雷鸣、或晴空万里、或狂风骤雨,演绎着各
自人生的每一个时期的每一出戏,在这些戏中,我们会伤心、流泪,但我们最终会找到属于我们的那一份温情。
【佳作理由】
读这样的文章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文句,给我们娓娓讲着一个故事,尽管这个故事让人神伤。
真的很佩服作者语言有这样的功底,这肯定得益于平时大量的阅读和勤奋地写作。
这是一篇用散文的笔调抒写的有关人与人之间先有看不见的“心墙”到“心墙”倒塌的文章,很是含蓄蕴藉。
三、习作练习
(一)按要求写作文。
惬意,是满意,是舒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
一道难题的破解,一次意外的表扬,一份期待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会让你欣喜。
一丝惬意心中来,心情好了,花会格外地艳,草会格外地绿,水会格外地清,阳光也会特别地温暖……
请以“一丝惬意心中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文体自选。
⑵文章不少于600字。
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请以“从那一刻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三)题目:
你我走过的日子
要求:
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如写诗歌,则不能少于16行);②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四)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影响最大?
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
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
你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你在方格高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
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五)题目:
谢谢你,为我助跑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
(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老师、同学的真实姓名。
(六)周杰伦不走寻常路,成为一代偶像,引领青春风尚;蔡伟不走寻常路,十年磨一剑,走上成才之路。
不走寻常路,意味着另辟蹊径、独创一格、个性人生……
请以“不走寻常路”为题作文。
要求:
(1)文体自选;
(2)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七)《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驴》的故事。
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
在旅途中,驴对马说:
“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
”马不听。
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
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
马哭着说:
“真倒霉!
我怎么这样不幸?
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所有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
是的,帮助别人,是最好的美德,何况帮助别人很可能也是帮助自己。
请以“帮助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八)题目:
我心中有杆秤
提示:
用你心中这杆秤,可以称量祖国的分量,也可以称量家庭的斤两;可以称量自己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也可以称量学校、老师、家长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可以称量现实生活的启迪,也可以称量历史人物的荣光……
要求:
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九)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在成长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很多人相伴左右:
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无私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甚至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一路走来的感受吧!
请以“有你同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十)以“一次特别的拜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
③不少于600字。
第二节 话题作文
一、写作指要
话题作文,就是围绕某话题写出的作文,是一种写作范围相对较宽,能启发思维、激活想象、写作自由的作文形式。
话题作文这种新的作文形式问世以来,以其文体自由、取材广博、立意多向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和广大学生的喜爱。
但同时也给不少学生带来了困惑,如文体不限,无所适从;话题太大,无法把握;话题不熟,无话可说,等等。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
1.选定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定文体,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即同样一个话题,学生可以写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也可以编故事、童话,甚至还可以编剧本、写小说。
总之,可以自由选择文体。
但要注意,文体不限并不等于不要文体,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该文体的特点来布局谋篇。
2.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往往因话题太大而不易把握。
学生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和中心,缩小切入口,就会出现“老虎啃天,无从下口”之感觉。
而“化大为小”则是针砭这一毛病的有效方法。
如以“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将“情”这一大的范围缩小为“友情”、“爱情”、“亲情”、“手足情”、“爱国情”等等。
3.拟个好题。
文题如眼,“题好一半文”。
因此,学生要想让自己的作文在众生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设法让文章的题目精彩,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老师“一见钟情”。
如何让题目精彩呢?
不妨运用如下几种方法:
①运用修辞拟题,如《创新,我们的形象代言人》、《我让青春撞了一下腰》。
②善用悬念拟题,如《不该凋谢的花朵》、《犯点错误也无妨》。
③巧用矛盾拟题,如《美丽的谎言》、《丑树——美花》。
4.不贴“标签”。
有的学生认为,话题作文只要将“话题”嵌入文章当中就是扣题了,而不去深挖话题的内涵,考虑所选材料是否符合话题。
这种写法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题目笼不住全文内容,内容扣不住话题要求。
这种贴“标签”式的作文是对话题作文的一种误解。
5.张扬个性。
文章最忌步人后尘,人云亦云。
文章要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主题、自己的见解,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气魄。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新意,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章。
二、真题示范
(2009山东临沂)作文题:
人生于世,需要关注自我,但绝不能只有“自我”,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生存的个体。
人,只有走出“自我”的狭小天地,充分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才能更好地生活与成长。
请以“走出自我小天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可以叙述故事,发表见解,抒发感受,但所写内容必须在所给话题范围之内;③文中不得出现于自己真实身份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佳作呈现】
上帝的宠儿
——东施新传(临沂考生)
我,东施也,以丑名垂青史。
但千百年来,我一直过得很郁闷,很不爽呀!
话说自从那年那日,我学习邻家美眉西施皱眉捧心、病歪歪的样子后,被时人嘲笑了一番,还原创了一条成语“东施效颦”送给我后,我就足不出户,整天以泪洗面。
(但是,尽管我茶不思,饭不想的,倒也没见消瘦下去。
)我就不明白,西施病成那样,臭男人们倒是我见犹怜,大发慈悲和男子汉的英雄情怀呢。
我呢,只不过稍微学习、模仿了一下,为何引发众多的不满和讽刺呢?
我知道,因为我生了一张丑陋的脸蛋,郁闷之极!
我不禁要责怪父母的粗心、责怪上帝的不公了,上帝在创造我的时候一定是走了神,不然我的五官为何这样粗糙和错位!
我一定要找上帝算账!
强烈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心,我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去找上帝评评理,找回我失去的一切!
等待了千百年,我终于乘坐“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飞到上帝的“安乐宫”去。
上帝的家园可不是一般的美丽,难以用笔墨形容!
我虽然妒忌羡慕,可也无心留恋,直奔“极乐殿”去。
咦,那个坐在花园中闭目养神的老头儿是谁呀?
,就是上帝!
于是,我整整衣衫,走上前去,咳了一声,说:
“上帝老爷,你倒也悠闲自在呀!
,怎么不去民间体察疾苦呢?
我,东施,因为你的疏忽,长成这副模样,受尽的人们的白眼和嘲笑,你要为我做主呀!
”说着,不禁悲从中来,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
上帝睁开了双眼,微笑着看着我,倾听着我的诉说。
等到我的控诉一吐为快后,他才慢慢地开口说道:
“我可怜的孩子呀,这么多年来,你都生活在众人的眼光里,你失去了自我,同时又编织自我束缚的牢笼,你从来没有从自己身上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呀!
”接着,上帝又缓缓说道:
“万物生于世间,自有它的价值。
你看,这花园中,小草没有鲜花美丽,可是要是没有了小草,鲜花的美丽就凸现不出来。
你呢,不要模仿别人,不要羡慕别人,赶快走出这个自我小天地,找找你的特长和优点,帮助他人,为世人服务,你会收获到人们应有的喜爱和尊敬的!
”说完,上帝挥挥衣袖,又闭目养神去了。
我听了上帝的一番话后,愣在了那儿……
从上帝那儿回来后,我反省了自己,审视了自己。
我,拥有健壮的身体,有的是力气,于是干完了自家田里的活儿,还可以帮助邻居李奶奶家一把;我,拥有婉转的歌喉,唱歌的时候,既愉悦了自己,还给劳动的人们以快乐的享受,啊,我还走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我,拥有明亮的眼睛,我做的女红,绣出的花朵可以吸引蝴蝶飞舞,入围国际大奖……
哈哈,我笑口常开,我走出了自我小天地,受到了各家媒体的采访,我不再是丑的代名词,我是个性的化身,新时代女性的代表。
这天,我收到了来自天庭的贺卡:
“你是我的宠儿——安琪儿之东施,祝贺你!
”
【佳作呈现】
读完这篇考场佳作后,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又要掩卷深思,值得品味。
本篇作文采用故事新编法表现话题,不能不说是小作者的一次大胆的创新,而且是成功的。
文章通过以人们耳熟能详的“东施效颦”的故事作为切入点,编织东施因容貌丑陋而苦恼与愤激,以致要找上帝质问,后受到上帝的点化与启发,反省自己,走出自我束缚的小天地,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形象生动的阐述了话题要表达的内涵。
小作者穿越时空,想象奇特,化用故事而又不落窠臼(上帝的形象没有神圣感而很富有人情味儿);小作者善于铺陈,极力渲染东施的苦恼与不平,为下文的情节变化蓄势。
文章语言如“原创”、“美眉”“神舟十号”等幽默生动,极富时代特色。
三、习作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
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
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
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
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
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少于600字。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
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思、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在倾听中成长。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
①文章不能离开话题范围;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三)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个人都在展示着自己的形象:
文明自律的,粗俗放任的;勇于进取的,畏缩不前的;朝气蓬勃的,萎靡不振的……
请以“形象”为话题,不拘文体,写一篇作文。
要求:
结合现实生活,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四)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气象学家发现,全球的气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复杂系统。
一个地方很小的一点变化都可能在其他地方引起巨大的变化。
例如在巴西一只蝴蝶煽动翅膀的气流可能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
生活中,这种“蝴蝶效应”比比皆是。
请你以“生活中的‘蝴蝶效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要求:
①联系现实。
②题目自拟。
③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五)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悉,1月24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坠地死亡。
接下来瞬间的一幕让人深深感动:
击中小鸟的运动员扔下球拍,跑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拢,又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表示忏悔。
人生有多少一瞬间发生的事情,有的蕴涵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诠释着人类高尚的节操;有和践踏着公众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过(自己的或他人的)不少难忘的“一瞬间”,请以“事发一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联系现实生活,把话说开。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右侧站立,左侧急行”是乘坐传送式电梯的国际贯例。
目前大多数中国人还不了解这一国际约定俗成的规则。
北京为保证地铁有序有效的运行秩序,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今年1月5日开始推行这一文明乘梯规则,与国际接轨。
中国加入“世贸”后,有很多“约定俗成”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与不断学习的,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交往中,也有许多的规则是需要我们不断了解,不断学习的。
“不断了解,不断学习”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成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请以“不断了解,不断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是“不断了解,不断学习”的范围之内。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准抄袭。
⑤不少于800字。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我年轻时候曾经有过许多梦……
有人说,年轻是个多梦的季节……
梦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五彩缤纷,有的扑朔迷离,有的神奇变幻,有的惊心动魄……
有句歌词说:
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我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感情真挚的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老农拿着一把菜刀,使劲地砍一棵歪枣树,口里念念有词:
“叫你不生枣子!
”母亲正在和一只母鸡生气,它不生蛋了,天天呆在窝里孵蛋。
大冬天,母亲拎住了它的翅膀,说:
“把它浸到溪水里。
”枣树被砍后真的来年枝头结满了枣子,母鸡浸了水后,果然又开始生蛋了。
世上的万物实在有些奇怪,竟然应了那句“苦难是金”的老话。
请以“苦难是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觉、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等。
所写内容必须在“苦难是金”的范围之内。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九)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父亲:
“我这个儿子,身上有10元钱,就敢‘打的’,好像有十万八万似的。
”
儿子:
“有十万八万的干吗还要‘打的’?
有5万够付首期,我就买小汽车了,有了小汽车,我就可以挣更多的钱。
”
材料中的“父亲”,似对儿子的消费观念不满,而“儿子”似乎对父亲的微词不以为然,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观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第三节材料作文
一、写作指要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
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
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考生了。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方面。
1.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
但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2.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3.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
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二、真题示范
(2009辽宁沈阳)作文题:
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那年暑假,小胖跟父亲去看爷爷奶奶,途中要走三十里的路,还要翻过一道道高高的山梁。
走了两个多小时,还在山梁上,望着遥遥无际的前方,小胖怎么也不肯迈步了。
父亲威严地命令道:
“别尽往前瞅,低头看路,下了山梁就到了。
”说着,继续大步地向前走去。
没办法,小胖只好快快地跟着。
不过这以后,小胖不再一次次老了望远远的目的地,而是低头看着脚下的路,不断的欣赏着沿路那些形状各异的沙石和花草,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爷爷奶奶家。
【佳作呈现】
十六岁的天空(沈阳考生)
十六岁的我,已经走出童年的幼稚;十六岁的季节,是一个多梦的季节;我十六岁的天空,有着绮丽的梦想,也有着成长的烦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美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