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4234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docx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docx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知识点总结

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 一、基本概念

1.民族

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2.国族:

以政治凝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

典型的国族概念有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中华民族等。

3.大一统国家:

与“早期国家”相比,“大一统国家”相当于中国古代国家的“升级版”。

其“升级”的表现不仅在于版图覆盖范围更大,更在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为强化。

◎二.大一统国家初建:

1.有利条件

(1)政治方面

①秦王嬴政的决策方式具有一定的民主特色。

如行间计、统一战争、权力世袭等国家重大决策要令,均通过智囊团(文臣、武将、百官、博士、客卿)来决定。

②秦善于吸纳人才,外来人才在秦统一大业的实现上,功不可没。

(2)经济方面:

①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秦国的经济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

②秦国对农业经济高度掌控,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主管经济的官吏体制;设立了种种法律来调整经济关系。

③秦国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物质基础雄厚。

(3)思想文化方面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以法家学说为主导,吸收和整合了“富国强兵”“君臣关系”和“政权运作”等方面的诸子学说,实现了秦国国富兵强和政权的高效运转。

(4)军事方面

①正确的军事策略的采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是秦实现统一不可或缺的条件。

②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破政治分裂、结束战争,成为历史大势、众望所归。

2.大一统的过程

(1)统一东方六国。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相继灭掉东方六国。

(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滇、黔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3)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3.大一统的意义

(1)结束分裂,天下归一,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2)有利于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

中华认同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

经济政治基础、天下一家的观念和代代相承的教育体系。

秦的统一促成了这些条件的实现。

 

◎ 三、制度创建与政权巩固: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1)皇帝制度

①概念:

皇是对君主的尊称,帝是对宇宙万物至高的主宰神的尊称。

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并有具体规定和礼仪来突显皇权独尊。

②评价:

皇帝制度的基础是宗法制度,伦理被披上政治色彩,运用伦理手段达到政治目的;皇帝制度产生并长期存在的土壤是占绝对优势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中以家庭结构为模式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特征,体现于政权结构上,形成皇帝制度的三大特征:

皇权不可分割、皇权不能转让、皇位世袭;皇帝制度也具有多民族色彩,特别是几个大的民族,如蒙古、女真、满族等入主中原,建立封建王朝,为皇帝制度增添新的民族色彩,强化着皇帝制度的力度。

皇帝制度也渗透了农业文明的弊端和缺陷,在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地肯定着农业文明的缺陷,形成历史发展的惰性力量,从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观念上制约着中国社会的进步。

(2)中央制度——三公九卿

①丞相:

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

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③太尉:

管理全国的军务,实际上太尉是虚设的,皇帝掌握最高兵权。

④诸卿分掌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秦朝的中央行政决策体系完备,由五大系统组成:

①决策中枢系统:

最高决策权在皇帝,但丞相参与行政决策或主持有关官吏参加的决策会议,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协助丞相参议决策,最后上奏皇帝取旨。

②信息系统:

御史府是全国的信息总汇,负责信息上传下达,为中央行政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也对行政决策进行有效的监督。

③智囊系统:

主要由博士、光禄大夫、侍中等组成,主要为决策者提供方案或对方案进行审议,纠正决策违失。

④监督系统:

决策中枢机关相互制衡,保证决策正确;行政组织内部设有志司监督行政执行工作的官吏,从而对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执行都有监督。

⑤执行系统:

全国最高行政执行机关是三公府,但三公无权下令九卿,政令是以皇帝诏令的形式下达九卿,然后监督其执行,体现皇帝的最高决策权。

(3)地方制度——郡县制度

①概况:

秦统一六国之后,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统一之初,分天下为36郡,大多为沿袭统一之前秦国和各诸侯国原来的建制,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的调整,总数达到四十余郡。

②管理:

郡的主要长官为郡守、郡尉和监御史,监察设若干县,县有县令或县长、县尉、县丞等。

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官员至县而止。

县以下还有乡、亭、里等基层机构,有三老、啬夫、游徼等乡官。

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尚有地方自治的遗风。

③影响:

郡县制废除了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既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

(1)统一文字。

小篆作为通行全国规范化的文字,隶书由于笔画平正、便于书写而逐渐流传。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统一度量衡。

既避免经济混乱,又限定了群众如数向国家缴纳赋税;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商品经济的发展,确保国家的财政收入。

(3)统一货币。

废除六国形制,国家统一铸币为圆形方孔钱,称“秦半两”。

货币的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币制的混乱状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3.加强思想统一

(1)以法家化的政治建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消解贵族政治及其文化传统中的离心倾向为其施政宗旨。

(2)“焚书坑儒”。

标志着秦王朝在文化政策上由“兼”“融”向专制、禁锢转化,亦是秦始皇本人求仙受挫后偏激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政策上的反映,昭示着秦朝文化政策的取向是以“力”制文,实质是文化专制。

4.消除原六国地区的分裂因素

(1)消毁各地兵器;

(2)拆毁内地长城与军事要塞;

(3)决通列国川防;

(4)建设首都,迁徙豪富,整顿社会风俗。

5.大规模移民

随着秦朝疆域的扩大,为巩固统治,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工程,让中原汉族人在夷蛮之地落户生根,传播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以实现对少数民族交流与交融,服务于建设庞大国家的需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 四、体制运作的失败

1.原因:

(1)秦朝统治者的暴政

①在君治实践上,统治者严重忽视“君为政本”的治国原则,不仅没有合理节制自身嗜欲,反而奉行极欲主义的政治理念,君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日益恶化。

②在社会民生上,秦政之失在于蔑弃“民为国本”的治国原则,在秦王朝建立后没有及时转向文治化的政策方向。

统治者对社会民生漠而视之,享乐纵欲,而社会底层广大民众却要承担极其沉重的徭役赋税,随时面临来自严刑峻法的残酷戕害,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政府官吏,最终都无法忍受秦王朝的存在。

③在战争行为上,统治者背离了“义为兵本”的治国原则,严重损害了社会民众的生存利益。

秦王朝建立之后,本应以发展经济、安定民生为首务,而统治者却好大喜功,长期延续军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强化赋役,在击胡攻越的扩张战争中耗尽民财国用。

(2)吏治的败坏

官吏作为秦朝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赋役和催征者,被百姓看作国家的化身和反抗的对象,再加上秦朝法律本就细密严酷,吏治逐渐败坏,使得官吏可以借法欺民,进一步增强苛法的破坏作用,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

(3)思想文化上的失误

①延用法家思想,尤其是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实施的严酷律法,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②忽视文化对统一的功用,用相对落后的秦文化来兼并和统一先进的六国文化,终为其所累,导致自身灭亡。

2.秦末农民起义与秦亡的教训

(1)秦末农民起义:

①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

②楚汉之争: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秦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

(2)秦亡的教训:

秦速亡的主要教训在于没有在统一之后尽快调整策略,以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

所以,一个王朝要长治久安,除了对统治思想的正确解读,建立健全的制度,选择英明的领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且能够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建立一种让全国百姓认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

3.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1)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

鉴于法家学说的负面效应发展到极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把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王朝的正统思想,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文化思想主流的时代。

(2)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

秦亡充分展示了人民的力量,使统治者对民众的力量重新加以认识,促使君主自我调整治民政策,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王朝的长治久安。

(3)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

秦朝灭亡后,后世君主和思想家深刻反思:

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如何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以防范君权走向极端而失控,以保证君主政治的正常运行。

(4)民族问题上的羁縻政策。

汉代以来,统治阶级总结了秦朝民族政策上极端措施,确定了中国历代王朝在民族关系上的羁縻政策,包含了民族地区政治现状的宽容和默认,以及通过分化实现“以夷制夷”。

对于民族间的和解与沟通、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情况(一大至七大)

会议

时间

地点

介绍

一大

1921年

上海

嘉兴

建党;通过党纲、宣言;强调与第三国际的联系。

二大

1922年

上海

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大

1923年

广州

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四大

1925年

上海

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

1927年

武汉

批评了陈独秀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装未能作出回答。

六大

1928年

莫斯科

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

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问题,提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七大

1945年

延安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数据库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综合分析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

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历程的曲折

论述:

1、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前两次大会都在上海举行。

2、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随着北伐胜利进军,革命中心转移到广州、上海和武汉。

3、国共合作破裂后,情况危急,六大在莫斯科举行。

4、随着长征的胜利,延安成为革命中心;5、解放战争胜利后,建立新中国,北京成为首都,故八大以后均在北京举行。

6、历次全国大会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的艰难和曲折历程。

观点: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

论述:

中国共产党注重实事求是。

1、一大提出要打倒资产阶级,但二大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2、建党初期以城市工人运动为重心,遭受重大挫折,中共四大、五大及时调整,提出了建立工农联盟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主张。

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伟大成果的法宝。

【解析】

【详解】

首先,分析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提取部分或者整体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一个主题,本题可从历次代表大会得出会议地点的变化反映了革命历程的曲折,其次,根据论题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按照逻辑论证论题,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

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

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

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

同治时期

留学美国

官费

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

代表人物有詹天佑,唐绍仪等

清末光绪年间

留学日本

官费自费各半

1896年到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

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民初五四前后

留美、留法、留苏

庚子赔款赴美,留法,留苏基本民间社团组织

代表人物有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国勤工俭学,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方位,欧美发达国家居多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

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

代表人物有李彦宏,张朝阳等。

——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评述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这一现象。

【答案】

阶段

信息

分析

 

第一阶段

官费,留学美国,主要是学习军事和工艺技术、自然科学。

留学生多来自沿海家庭。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西学的传播,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兴起。

影响:

成为近代民族工业和海军的中坚力量。

促进了工业,科技与国防的现代化。

 

第二阶段

留学日本,主要是学习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

自费留学人数大增。

留学逐渐成为风尚。

背景。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盛。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剧。

清末新政。

科举制度被废除,民间求学风气转变。

距离日本近,费用低,文化风俗习惯相似。

影响。

成为民主革命运动的骨干,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第三阶段

主要是到美国,法国,俄国留学。

留学资金来源多样化,浓厚政治色彩(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背景:

新文化运动提升民众的民主,科学意识。

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

影响,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中坚力量。

 

第四阶段

以留学欧美经济文化发达国家为主。

自费留学逐渐占主流。

规模空前,双向。

背景:

改革开放(政策因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

思想解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全球化潮流。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影响:

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友谊的桥梁,增强国际了解和沟通。

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总论

 

【解析】

【详解】

分析结合每一个阶段特点,从经济、政治以及思想角度分析回答。

比如:

第一个阶段可从“官费,留学美国,主要是学习军事和工艺技术、自然科学。

留学生多来自沿海家庭。

”分析,背景从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等角度分析,影响从近代教育、工业、国防等角度分析。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外债作为晚清政府干预经济的强有力的财政手段,不可否认对晚清的政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但最终却成为消解晚清政府统治的催化剂。

就洋务运动而言,其四大军工企业的创办都与外债结下不解之缘。

洋务外债在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吞噬和瓦解着僵化的政治体制。

无论他们如何标榜“中体西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洋务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必然会冲击封建政治的外壳,导致社会政治领域中各种社会力量的重新配置,在洋务事业中壮大的地方势力集团成为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强大力量。

——摘编自马金华《外债与晚清政局》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要求: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观点:

外债对晚清的政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消解晚清政府统治的催化剂。

说明:

外债为洋务运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推动了洋务企业的出现,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在此过程中,地方势力逐渐增长,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渐壮大。

这进而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导致了社会政治领域的变革,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相继出现。

政治变革的反封建倾向和地方势力的壮大,使封建专制统治难以为继,清朝最终被辛亥革命推翻

【解析】

【详解】

观点:

据材料“外债作为晚清政府干预经济的强有力的财政手段,不可否认对晚清的政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但最终却成为消解晚清政府统治的催化剂。

”可知,外债对晚清的政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消解晚清政府统治的催化剂。

说明: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据材料“洋务外债在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吞噬和瓦解着僵化的政治体制。

”并结合所学可知,外债为洋务运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推动了洋务企业的出现,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据材料“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洋务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必然会冲击封建政治的外壳,导致社会政治领域中各种社会力量的重新配置,在洋务事业中壮大的地方势力集团成为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强大力量。

”可知,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势力逐渐增长,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渐壮大;这进而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如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相继出现,最终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4.地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两幅地图回答问题。

提取两项图1到图2关于丝路贸易发展的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信息明确,说明恰当)。

【答案】丝路贸易目标变化:

图1主要是东西方的物资交流;图2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或答成:

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等亦可)

丝路贸易主体变化:

古代以西亚、阿拉伯、意大利、中国商人为主;当代以中国和沿途主要国家为主。

丝路贸易内容变化:

汉代主要是中国的丝绸、茶叶和外国的土特产商品的交换;当代交流范围涉及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

更广阔,更深入,更全面。

(其他观点,论述合理亦可)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丝绸之路和今天的一带一路,旨在考查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运用所学知识,概括、分析、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图1到图2的解读,可知图片中体现了古今在丝路贸易的目标、贸易的内容以及贸易的主体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根据图片信息,结合古代丝绸之路的史实和当今一带一路的知识,从上述三方面来加以说明。

要紧扣观点来展开说明,史论结合。

5.科举之异议

1836年,曾任英国驻华总领事的弗兰西斯戴维斯说:

“科举制为东印度公司的吏治改革提供了遥远的榜样”。

1838年,英国人加特拉夫《开放的中国》一书中说“它(科举制)是至今最合理的选才制度”。

同年,英国人梅德赫斯特在《展望的中国》一书中说“科举制本身具有极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非常值得仿效”。

可是,这在此后不久,在科举制的故乡,苏州一位名叫李超琼的县令却在日记中说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答案】分层评价:

较高层次:

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从科举制的发展全过程中进行评价,即既考虑到前期的进步,又不忽视后期的消极影响。

二是从科举制对政治(从选官制度进一步认识到中央集权,前期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后期强化专制主义)文化(初期唐文化的繁荣,后期钳制思想)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且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中间层次:

以上两方面忽视了其中一方,但论据充分,条理清晰。

较低层次:

只涉及一个方面且论据不足,或论史结合不够紧密,或逻辑混乱。

【解析】

【详解】

看法:

根据材料中英国驻华总领事所说“科举制为东印度公司的吏治改革提供了遥远的榜样”,和英国人所著《开放的中国》、《展望的中国》中对科举制的高度评价,结合所学,用辩证方法,从其性质开始,继而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文化、科技乃至其对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动机和目的,是以传统的传奇志怪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他长期郁积于心底的“孤愤”之情,是对当时社会的抗争,也是为重振文言小说所作的抗争。

《聊斋志异》中很多篇末缀以“异史氏曰”,议论横生,表面看是仿“太史公曰”的写作方法,究其底里,恐怕还是把自己的小说当“史”来看待,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说家的。

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汉族。

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

《聊斋志异》距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和唐代传奇的兴盛已千年之久,可谓“起文言小说千年之衰”。

文学作为作家对于生活评价性的反映,必然要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心理。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利用你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理解谈谈蒲松龄的创作情怀。

【答案】一、说明文学与史学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

二、蒲松龄的“孤愤”之情一方面源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吏治腐败、文化专制、民族压迫、经济残破、民生疾苦等恶劣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

蒲松龄重振文言小说的抱负与使命意识。

蒲松龄个人不得志使他作品更具忧民情怀,表面看怪诞不经的作品却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设问开放,对文学欣赏要求较高,体现了文史不分家的特点,注意要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可以从文学与史学的关系来论证。

也可以从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和蒲松龄的个人遭遇来揭示蒲松龄的创作情怀。

考点: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的时代特色明清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