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3875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docx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docx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上)》

 

一、引言

日本人早在六十年代就讲过一句话:

不懂中国历史的人,很难做好一个管理者。

因为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在现代的管理中层出不穷,你能掌握中国历史命脉、历史的轨迹以及执行方式,对于现在管理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所以历史跟现在一样,是不断地重复,因此我们用现代管理眼光来看当时曹操的做法,就能了解管理不是西方独有的东西,中国人很早在做了,只是我们没有把它整合下来,没有把它系统化。

曹操不管在戏剧里,在历史上,常常会出现在社会群众们的言论当中。

因为他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

连毛主席在1954年都有一篇文章这样对曹操有个断论。

他说,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其实我们今天看曹操的问题不是从戏曲上,也不是从小说上来看,而是从现代管理上来看这个问题。

 

二、曹操的优点

曹操的出生背景不是很好,但是后来能够获得成功,从管理心理学角度上看,他具备了成功的伟大领导人的条件。

成功企业家的人格特质包括:

智慧、胆识、应变力、理性、预见力、包容、广博的知识。

1.智慧跟应变能力

曹操从六、七岁开始就非常调皮,其实一个调皮、淘气的小孩往往是智商高的小孩,所以父母亲要好好去引导他发展。

 

【故事1】

曹操调皮,叔父常常会骂他,而且叔父常常会告诉曹操的爸爸,这孩子不教育,孩子在那儿玩。

曹操为了避免叔父的批判,离间让叔父讲的话爸爸不相信。

有一次故意在叔父面前倒下去了,像羊癫痫发作。

叔父紧张,虽然骂他,但也是为他好,一看,怎么躺下去了,像癫痫症一样,马上把他扶起来。

他跟叔父说,叔父,我就有这个毛病,常常会发作。

叔父就告诉曹操的爸爸,你孩子有癫痫症,你知道吗?

(曹父说)我不晓得。

(叔父说)真的吗?

他在我面前发作好几次了,你怎么不晓得。

有一天,爸爸问曹操:

你有癫痫症啊?

(曹操说)没有啊,没有啊。

(曹父问)那叔父怎么这样讲?

(曹操说)叔父不喜欢我呀,他讨厌我,他就造谣嘛。

从此叔父在爸爸面前怎么数落曹操,他爸爸不相信了。

有一次爸爸牵着曹操的手经过校门口,刚好有一个相面摊,许劭在那里,(曹父问)哎呀,你看看我的孩子命怎么样啊?

他许劭本来不讲的,(曹父说)你说,没关系。

(许劭说)现在你真的要我讲?

(曹父说)你说说看,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

(许劭说)我看他的相将来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你想虚岁七岁的小孩听到这句话,一般听得懂吗?

你们回去做个实验,对你七岁孩子说,你将来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你看孩子听得懂吗?

可能听不懂。

可曹操一副假装听不懂的样子,等到回家后才跑到后门哈哈大笑,原来我是治世能臣,乱世枭雄。

七岁的城府就这么深,在人格特质里面一个成功立大业的人,不但要有智慧、应变能力,还得稳重,他做到了。

 

2.做事情有胆识

曹操20岁当了洛阳郎以后,负责治安问题。

首都的治安是非常重要的,他下个令,为了首都治安的安定,晚上不能在外面游荡,更不能喝酒闹事。

他做了几种棒子,五色棒,摆在这个官廊里面,有违禁的,严格执行。

因为当时汉朝末年政治已经腐败了,权势人根本就不在乎你什么三申五令。

而且很多官员为了跟有权势的人附和,在执行过程中根本不可能彻底。

可曹操不是这样子,《三国志》里面是这样说,他是声明禁令,严肃法纪,彻底执行。

 

【故事2】

当时一个宦官,皇上最宠的宦官蹇硕的叔叔根本不在乎,以为朝中有靠山,怕什么啊?

这种因为有靠山不怕法制的人太多了,一旦出了问题,哎呀,打个电话不就结了嘛,违规被交警抓了,打个电话不就结了嘛。

那么起初以为没有问题,就好像明朝的胡大海的儿子一样,皇上三申五令军中不得喝酒,因为会影响战斗力。

胡大海的儿子照喝,怕什么呀,我父亲跟皇上是结拜兄弟,喝,没事,最后被举报了。

明太祖讲了一句话,宁可胡大海叛我,不能我法不行。

斩!

斩掉了。

曹操就是这个个性。

这个蹇硕的叔叔违了纪、闹事,抓了,怎么办?

五色棍打,打死了。

这一打死以后,震惊了整个朝廷,以后整个洛阳没有人敢违纪了。

连这么大的官都打死了,你其他人犯法算什么啊,照样执行。

 

3.务实

经营事业的过程当中遇到那么多的困难和问题,所有的困难和问题你得解决,不是光抱怨。

王允怕董卓知道,以做生日为由,把大家招来家里,讲的是庆生,其实是在讨论这时局这么乱,怎么办啊?

结果所有的大臣们哭成一团,哎呀,董卓他们哭成一团。

曹操连哭都不哭,在旁边笑,说,你们这样哭到天亮,天亮哭到晚上,会把董卓给哭死?

你与其是哭,抱怨,怨天尤人,为什么不把这一样的时间去思考我怎么解决问题?

所以史学上称这一点叫曹操的道胜,也就是讲曹操是非常务实。

讲求务实的三个条件:

第一个是勇气,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是包容。

这三个合起来是真正务实的人。

 

4.应变能力一流

 

【故事3】

曹操做到了,勇气他有了。

所以他敢在大家哭的时候,那你讲你有什么策略应付董卓?

把他干掉就好了,董卓信任我啊。

你想想看,董卓信任曹操,王允还请他来作客,这说明他两边的关系很好。

另外一个,曹操在朝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当然树立敌人也多,关系好要权利大大,跟你竞争的对手多,也会有敌人,这是事实。

可是这个时候他关系建立得非常好,董卓信任他,王允还请他来。

他才有机会去刺董卓,听说你有把七星宝刀,王允说有啊,有啊。

听说很利。

我有啊。

能不能借我看看?

董贼现在很信任我,我可以亲近他。

你们亲近不了,他不信任你们,可他信任我,我可以亲近他,我可以找机会把他干掉。

所以才有刺董卓的这一幕出来了。

他见了董卓以后,董卓讲:

哎呀,我找你来,你怎么来这么晚?

哎呀,我的马瘦嘛。

董卓一听,我的马好,我的是宝马。

我送你一匹,跟吕布说,你去牵一匹宝马牌的给他。

他单独见董卓,董卓因为胖,坐不久,他躺下去。

曹操说机会来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古代那个床躺上去,那边有个铜镜,照到曹操有动作,董卓翻过来问,你要干什么?

这个时候我们讲机智地应变能力出来了,有多少人具备临时发生时的应变能力。

曹操变得很好啊,哎呀,主公,我刚好得到一把七星宝刀,我想送给你,让你看看好不好。

董卓信任他,没有想那么多,这个刀很好,很好。

送完就走了,刚好送了一匹宝马,跑了。

 

曹操兵法读的多,他躲在家里读兵法读了几年,兵法有奇正之用,但是不能用文学解释。

李卫公跟唐太宗的对白,就清楚的描述了两者的区别。

我要打你,要偷袭你,我把你的敌营摸清楚了,然后规划完整的计划,怎么突袭。

这种有计划的攻击,不管是突击也好,正面对打也好,统统叫正兵。

可是我到敌营之后才发现,完了,跟我原来的规划不一样,原来是个空营。

所以要灵机应变,这种事情发生后灵机应变的处理方式才叫奇兵。

 

5.非常理性

人不是绝对的,绝对理性,绝对感性都不可能,它是相对的。

曹操有感性的时候,但是他在处理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就很理性的。

 

【故事4】

官渡之战打完了。

原来官渡之战,曹操没有把握的。

袁绍70万大兵,曹操只有7万,1:

10,怎么打?

自己都没把握,你还想希望别人。

可这个战争后来打赢了,在曹操的运筹帷幄,终于打赢了。

打赢以后要清理战场,清理所有袁绍遗留下来的遗书,才赫然发现,自己的文武百官跟袁绍私通的书信堆积如山。

当时他的幕僚跟他讲,主公,这么多人通敌,应该严肃处理。

东汉的刘相讲过一句话,国家有五寒,第一寒就是政外。

第二寒是机泄,机密泄出去了。

第三寒是女厉。

第四寒是无礼卿士。

第五寒是不治内而务外。

这个谋臣跟曹操讲了,这个国家五寒里面,一个政外,一个机泄。

这些人私通我们的敌人,叫政外。

现在的企业竞争也怕这样,内部的人跟外面的人勾结了,机密泄出去了。

原来在日本的汽车竞争市场上,日产是大于丰田。

可到了六十年代后,丰田倒过来压过日产。

因为日产最先研发出一部车子,叫Bluebird(蓝鸟)。

这个车子的结构非常好,可惜被商业间谍偷偷拍下来,把结构给了丰田。

丰田根据日产的Bluebird重新规划,把它的缺点改一改,重新整理一下,变成了后来的CAMRY(凯美瑞),两车同时上市,结果丰田的广告把日产的车子里面的缺点全部列出来了。

就这么一战,日产输掉了。

输在政外跟机泄。

自己人跟外面的人勾结了,然后把机密泄给人家。

所以主公你看看,我们的人跟袁绍勾结,这个要不处理,一旦变成风气,以后还得了啊?

曹操很有意思,听完以后微微地笑一笑,在这么堆积如山的这种私通的书信里面绕了两三圈,看看这个,哎呀,还真不少啊!

他讲了一句话,战争一开始,袁绍的势力这么强大,连我自己都没有把握了,何况是下面的人。

我是强制镇定下来,其实我内心的慌乱你们不知道。

连我内心都这么慌乱,都没有把握了,何况是他们呢。

算了,烧了。

这个我不能怪他们,这样原来通敌的这一批人,在曹操烧了书信以后,全部松了一口气。

啊,没事了,要不然提心吊胆啊,有的武将甚至准备谋反,你要办,我就反。

所有的武将不敢反了,稳下来了。

文人忠心耿耿,从此不敢背叛,理性胜过感性。

 

一个领导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你不得不理性去思考很多问题,他还有一个理性的表现。

到后来因为他功劳太大了,有人给他上书。

孙权,孙权是计谋。

听从谋臣之意,故意上书给曹操,要让曹操称帝,一旦曹操称帝,天下矛头指向曹操。

多少人想称帝,曹操讲了一句话,如果天下没有我曹某人,不知当几人称孤、称王、称帝啊?

不晓得有多少人要称孤,道寡,称王,称帝,天下更乱。

幸好有我呀,稳住了。

 

6.执行力和预见能力

别人没有看到的,他看到了。

甚至于把你优点、缺点看的清清楚楚,所以才会跟刘备煮酒论英雄。

刘先生你看,天下英雄一共有几个啊?

刘备也是精,不敢讲,只能顺从他。

河北袁绍,河南袁术,荆州刘表,汉中张鲁,蜀中的刘璋,扯了半天。

不不不,你讲的那些人都不行。

曹操当场,根据《三国志》,把袁术的优缺点讲出来,把刘表优缺点讲出来,统统讲完以后,说这些人优缺点我都很清楚,扫平他们太容易了。

他批评袁绍,脑袋想的多,可是又不果断;谋臣多,又不会用;河北将士这么多,不晓得怎么善待他们。

所以他的粮草、他的兵众正好是我的后备,将来都为我所用。

没错,都为他所用了。

在兼并了北方冀、青、幽、并四州以后,全部为他所用。

管理心理学里面有提到,一个成功领导人必须要有宏观跟微观的能力。

宏观的能力是指看的远、看的深,也就是博大。

微观的能力是精深。

人生有三部曲,第一部曲叫实力培养。

第二个,根据实力才能做战略部署。

第三个是战术应用。

曹操在实力培养出来后,挟天子令诸侯的每一步骤都是根据自己预见到的一步一步去战略部署。

一个人没有预见能力,战略部署绝对做不出来。

麦当劳跟肯德基在国际上的竞争,在中国市场麦当劳是唯一输给肯德基的地方。

就是因为预见能力,麦当劳把总部设在香港,他对中国大陆市场没有把握。

可肯德基不是这样做,它赢了。

所以我们在企业竞争上也不是看一个小产品输掉就是输掉了,我们看长远的。

只要你战略部署对,眼前的失败不代表真正的失败。

所以大学念的不好没关系,真正是大学毕业后十年,你怎么规划你十年后的人生。

曹操在当小官的时候,很多人瞧不起他,因为曹操个子不高,才一米六几,短短的,所以在当校尉的时候,人家看他个子小,觉得他打不了仗。

其实打仗不是靠个人,不是靠体力,是靠头脑。

 

7.博学多闻

一个成功的领导人,一定要博学多闻,什么都要看、要学,像曹操这样就成功了。

他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因为牵连一个案子,他的妹婿得罪了宦官,被杀了。

他被牵连,罢官,回家。

很多人丢官,事业失败了,回来就丧气了,没了志气。

曹操不是,回去后干脆散尽家产,募兵,招兵,而且读书猛进。

曹操的学问非常好,连毛主席在1954年都说曹操的诗写得好。

把中国历史翻开,真正成功立大业的人都有共同的特征,都很精进、很努力,喜欢学习。

曹操如此。

刘邦早期是不学无术,一旦统兵打仗之后,开始努力学习了。

唐太宗也是一样,七岁跟着父亲到处打仗,没有时间读书,可是得天下以后,让魏征、王珪每天教他读书,陪着他读书,吸取教训。

一个成功的人,基本上他的学问都非常宽广、非常深入。

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应运问题的策略出来,所以知识越广,书读的越多,应付各种策略、各种问题的谋略就更完整。

但书念的多不是死读书,要融会贯通,用到实务上,要有执行力。

如果读了很多的知识,不知道透过思考力把它变成执行,就没有用。

 管理学家看丞相之曹操(下)

 

三、曹操用人的秘籍

企业要扩张,需要的是人才,企业要管理经营,还是需要人才。

曹操很了解这一点,三次下诏求贤。

第一次在建安15年,下诏向全国求贤。

只要有能力的,不管你贩夫走卒、隐士屠夫、商贩还是狂士、或是享士,只要你有能力的,你就来。

曹操认为就算来到我这里,你一个谋都不出。

那也没有关系,至少人才在我这儿,你没人才。

比如,徐庶原来是刘备的谋臣,可曹操用尽办法把徐庶诓过来。

但是这个书信是假的,因为假装他母亲的笔迹把徐庶诓过来的。

徐庶说,虽然我人在曹营,可我从此不会为曹操出一谋一策。

这曹操也无所谓,没关系,你不出一谋一策,我一样给你高待遇。

至少刘备没有谋臣,没有人可用,至少把对方的实力整个削弱了。

建安19年,曹操第二次下诏求贤。

建安22年第三次下诏求贤。

1.企业管理上用人的几个步骤

● 第一个,你要爱才。

你要不爱才,不会用人才;

● 第二个,你要识才。

懂得看人才,他是人才,还是蠢材,或者是庸才;

● 第三个,你要会用人才。

把他摆在正确的位置,但是再好的人才摆错了位置也变成庸才了;

● 第四个,你要能用人才,能包容人才。

你要不能包容人才,有再多人才也不会靠近你;

● 第五个,对人才一定要培训。

在古代人才培训上不如现在,现在企业人才培训很重视,中国这几年经济发展这么快,跟人才辈出,跟企业界对人才培训的重视有绝对的关系。

日本从1949到1969二十年内对人才培训花掉美金860亿,把人才的素质整个提高了。

人才是中心之本,人才是开创之本,人才是经营之本。

所以松下幸之助有一句至理名言,人才是组织的重心。

但是人才要培训才能够融入我们的文化里面,叫教育训练。

● 第六个,用的人才要具备一定的执行力。

用人的目的是完成目标,完成任务。

企业要创造利润,用人是来帮我们创造利润,创造绩效的。

● 第七个,留才,能够把人才留下来。

项羽会输掉,就是因为人才跑光了,跑到刘邦那里去了,几乎走掉的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

像张良、韩信、陈平这三个关键的人物都走掉了。

如果不走,刘邦还未必会赢,所以一定要能留才。

 

2.曹操的用人策略

● 奖惩非常公平;

● 允许部属犯错误;

 

【故事1】

博望坡一战,由夏侯惇带着于禁、李典跟刘备作战,因为那个山谷很窄,又长满了草。

于禁跟李典告诉夏侯惇,主帅,我们在谷里面走,只能过一行,山草这么长,要防刘备火攻啊!

万一烧火不得了,你跑不掉了。

这个夏侯惇说,没事,兵贵神速,赶快通过去就好了。

没想到果然用火攻,草弄了油,点了火滚下来,下面长满了草,一起烧。

曹军大败,回来了。

曹操笑一笑,在窄道路里面行军,草又长,对方可能放火,难道你没想到?

夏侯惇说,李典、于禁跟我提过了,可是我没有听。

主帅,我有罪。

李典、于禁,你怎么提的?

我跟主帅提这个要防火攻,不能不谨慎。

可是主帅没听。

很好,你们两个人荐言非常好,以后部队行军打仗,主帅要想的问题太多了,很多细节可能主帅没想到,你们做副将的、做幕僚的都得提出来,重赏。

 

● 知人善任;

在合肥城那一战,他让张辽、于禁、李典去守城,三个人个性不一样,而且不和。

他考虑到了,一个守将如果同质性太高,大家看法完全一样,统统一样。

看问题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多面。

当时兵少兵弱,他故意让三个看法完全不一样的去守城。

曹公在走的时候让我们守城,留着一个黑匣子,里面写着锦囊妙计。

只要依据这个做,一定赢,赶快打开来看。

因为孙权亲自率十万大兵来袭了,打开一看,他说很简单,张辽、李典出城,于禁守城。

就因为这样,他把三个个性不同的摆在一起,让你看到三个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再把工作分配好,赢了。

所以曹操对部署人格特质、专长能够深入了解,不会把你摆错位置,这个叫做能知人,能用人。

 

● 曹操他会收人心;

张绣突袭曹操,曹操没有准备,就失去了典韦,失去了儿子曹昂。

第二年回来的时候,曹操在河边大祭,只哭典韦,却没有哭儿子。

哭到伤心、痛心,全部官兵统统怔然泪下,曹操在用人上把现代管理学所谈的用人步骤的策略他全部齐了。

 

● 有包容力;

他的主力是青州兵,30万都是黄巾遗留下来的,黄巾作乱,讨平黄巾后投降的降兵降卒,整编后变成曹操的主力军。

《兵法》上有一句话,良将手下无弱兵,强将手下净庸才。

曹操是个良将,还是个良帅,所以30万投降的青州兵会变成他的主力。

 

【故事2】

袁绍听不下诤言,南伐曹操,爆发了官渡之战的时候,田丰的谏言他没有听下去。

田丰告诉袁绍,主公三年前,我要你伐曹,你不肯伐。

现在曹操拿下徐州,又挟天子令诸侯,这个中原在他手里,兵也多了,将也广了,粮草也足了,你现在才伐曹,很辛苦啊。

再看我北方,最近都是饥荒,粮食有问题,也有饿殍,我们应该先把内政做好,所以不制内而务外,你内部不整顿好,你去考虑外面的事这是不对的。

可惜袁绍没有听下去。

袁绍出兵的时候,田丰跪在营门口讲:

主公,你不听我的谏言,我将看着你出去,再也看不到你回来了。

袁绍怎么处理的?

乱我军心,拉出去砍了。

刘备赶快讲,哎呀,主公,大兵欲动,斩谋臣非吉也。

那好,打入大牢,等我们回来再杀。

最后没听啊,输了。

可输了回来,还是杀了田丰。

他这一点不如刘邦,刘邦讨匈奴的时候,当时劝他不可去的是刘敬,刘邦坚持要去,我箭在弦上,不能不去。

输了。

刘敬讲了,去一定输。

但刘邦输了回来后,当时刘敬一样在营门口劝刘邦,皇上,你不可去,我看着你去,恐怕再也看不到你回来了。

一样的话,当时刘邦很生气,乱我军心,拉出去砍了。

陈平劝阻,不不不,皇上,大兵欲动,斩谋臣非吉也。

所以没杀刘敬,那好,打入大牢。

一样锁在大牢里面,刘邦输回来了,打输了。

后来怎么处理刘敬?

亲自去大牢,拿着钥匙,开了枷锁,请刘敬上座。

他本来姓娄,刘邦世姓为刘,他就变成刘敬。

请他上座,刘邦对着刘敬,朕“未听子之言,故有今日之辱。

”我因为没有听你的话,所以才有今天战败的屈辱。

然后跪下去,这刘敬没有想到刘邦跪他,赶快把凳子一脚推开,赶快回跪,君臣抱在一起。

这刘邦的用人不一样,最后站起来跟刘敬说了,以后你留在我身边,当我办公室主任,有话直说。

可袁绍不一样,打败仗回来后,那个狱卒跟田丰讲,哎呀,田大人,恭喜你啊,主公果然输了。

这次回来一定说你真了不起呀,你有预见能力。

这田丰听完了大哭啊,完了,我死定了。

我太了解主公的为人了。

如果打了胜仗,高兴回来,我还不会死,可以饶我一命。

打输了回来,一定说这一次打败仗是因为田丰乱我军心所造成的,我死定了。

果然没有错,袁绍一回来向全国宣布,这一次本来会赢的,为什么会输?

就是因为田丰诅咒我,坏我军心,杀了。

曹操赤壁之战败的时候只有大哭,如果郭嘉在就好了。

我就不会这么惨,你们没有错,错在我啊!

 

四、曹操没有统一中国的原因

● 曹操有时候心狠

他杀了很多人,只要能为我所用的,愿意留的留下来,不可留的,杀。

后来封魏公的时候,像荀彧对他卖命一辈子,只因为反对,最后被曹操毒死了。

因为你不能被我用了,一旦被别人用,对我就是威胁了。

 

● 好色

《素书》里有提到,第一句话,“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我们有很多嗜好,不良的嗜好、过多的欲望,一个领导人一定要克制,否则会变成你的累赘,将来影响到你的成败,影响到你企业的发展。

第二句话,“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抑非,我们有不好的习性、不好的行为,一定要赶快改掉。

因为大家都看着你,一个组织的文化就在于那一两个领导人,他脑袋怎么想、怎么做,文化就怎么形成。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

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而已”。

一个企业文化怎么形成就在于那一两个领导人他的心态是怎么走,这个企业文化就怎么发展。

曹操倡节俭,吃饭很简单,一饭一菜,所以其他官吏都不敢奢华。

老总节俭,下面一定节俭;老总花惯了,下边一定花;老总混,下边跟着混;老总很谨慎、很卖力,下面就卖力。

文化就起来了。

所以企业文化完全在那一两个领导人怎么把它塑造出来,曹操很清楚这一点,自己带头节俭。

所以不好的习染,不好的行为,一定要赶快改过,免得将来阻碍自己的发展。

第三个,叫“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意思是酒跟色是一个企业领导人、一个组织领导人最大的杀手,如果不克制会给自己留下将来的污点。

曹操就是这三个没有做好。

所以在攻打张绣的时候,看到张绣的婶婶长得漂亮,纳为己有。

这下把张绣惹火了,欺我太甚,欺我张家太甚,所以才会突击曹操,造成典韦的伤亡,很可惜。

 

● 在铲除异己上够狠毒

曹操有一句话,“不能用之,则杀之。

”所以到后来,孔融被他杀了,许攸被他杀了,荀彧被他毒死了,杨修被杀了,张松被害了。

有才华的人当他发现问题的时候,统统铲除了,这就是他的缺点。

 

● 孩子没有教育好

曹操的孩子,曹昂战死,曹丕、曹植内斗,曹玹无能,曹彰无谋。

所以才导致曹操传几代就没有了,没有办法像汉朝这样永续经营。

要永续经营,培养人才、接班人太重要了。

从现代教育学管理来看,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有没有成就,两个体系,一个是遗传。

一个是环境。

环境最重要的就是教育、辅导跟文化的熏习,这个熏习的过程就是通过教育跟辅导的手段把它建立起来的。

可古代帝王哪里有时间去教育孩子,嫔妃这么多,孩子生那么多,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哪里有时间教育,所以孩子的教育都丢给了宫女跟太监。

可是宫女跟太监本来就不是很正常的两支人马,利用这个不正常的人去教育你的小孩,小孩怎么会正常。

曹操每天打仗哪有时间教育孩子,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很失败。

孩子的发展过程当中,从出生到六岁是人格的形成期。

曹操天天打仗,出生到六岁,哪有可能陪着小孩。

出生到一岁、二岁的时候,尤其是认母跟认父关键期的时候,父母亲最好把孩子带在身边,别让他认父、认母认错了。

可是现在很多父母把孩子丢给阿姨,丢给幼儿园,丢给老人。

孩子认父、认母有没有认错,看他在最危急的时候,他喊谁就知道了,孩子最危险的时候一般喊妈妈,如果叫奶奶、爷爷、阿姨,那么孩子认父认母认错了。

认父认母认错以后,将来孩子异社会行为跟反社会行为会很强,跟父母的心理疏离度会很远,表面上我知道你是我的父母,可心理上,你不是。

曹丕跟曹植两个人斗,《七步诗》里有写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教育没有做好,这是曹操另外一个败笔,导致在永续经营中出现问题。

 

五、总结

纵观曹操的一生,我们从管理上的角度来分析了他人格的特质,分析他在战略谋略上的运用。

我们学历史的目的是从历史人物的成败当中去学到我们所要用的,能够为我们所用的一些策略、一些技巧、一些谋略,而不是光去看看他的那个过程是什么,当做文学欣赏就过去了,那就没有意义了。

历史是让我们学到我们怎么去运用,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是非常得多。

本课程是根据他的人格特质、他的管理模式、他的谋略、他的用人、他的优点缺点,做了一个综合的整理。

他犯的缺点,该避的,我们避。

那么他的谋略怎么成功的,用人怎么成功的,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