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3717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天气和气候》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

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鉴于此我对课标的理解是:

(1)学生应知道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会区分天气和气候,这样才能分辨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并正确运用。

(2)、学会看天气预报图,掌握天气符号及其含义是关键。

(3)会根据天气预报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造成天气和气候灾害,因此要注意保护环境。

教材分析:

本章是本册教材重点及难点都很集中的一章,在地理基础教学中地位非常重要。

本节内容是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的第一课,是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生产来说,其作用更为突出。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及其区别,以“当你清晨背起书包走出家门最先感受到的是什么?

”为切入点,用身边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体现课改中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天气的概念。

之后又附有主要天气符号、卫星云图以及相关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天气预报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小活动”题目的设计也是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反映了课改所提倡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改理念。

教材的最后还提供了大气环境检测的阅读材料,这种贴近生活的知识,对于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关注健康、关注生命,增强环保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学法指导:

1、“从生活实际入手,学习有用的地理”。

学习时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实际,化枯燥为有趣,时时处处感受有用的“地理”。

2、“在游戏中学习地理”。

天气预报的符号多而不好记,怎样才能快速有效地记住呢?

通过将天气符号拖拽到相对应的景观图中的游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天气预报员招聘活动,让学生提前进行入职体验,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学生了解的当地素材和电视新闻中的实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景设计:

通过台风——“彩虹”、天气预报材料等情境的创设,营造开放式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且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3、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学会阅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读卫星云图,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2、通过记忆天气预报符号及其含义,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通过播报天气预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和气候等地理现象以及各类经济活动,使他们逐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区别。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

1、正确区分“天气”和“气候”两个术语。

2、读懂天气预报图,并熟练播报。

教具: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距离台风——“彩虹”登陆广东沿海已过去近一个月了,但它排山倒海、风卷残云的气势至今令人难以抹去记忆。

像台风这样的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重要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气与气候”。

(板书)

视频:

请同学们再将时间定格在10月4日7时。

请看视频:

“彩虹”登陆广东沿海。

师:

看后请同学们说说台风“彩虹”登陆广东沿海地区给当地和我们广西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投影:

台风过境后受灾图片,进一步体会台风带来的巨大灾难。

讲授新课:

一、天气

师:

像台风“彩虹”这样的极端天气还是比较少见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沐浴在阳光下,晴朗温和的天气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很多好处和良机。

那什么是天气呢?

提问:

什么是天气?

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找出答案。

P67

概念: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师:

如何表述天气呢?

请同学们看图片,用凝练的词语描述图片中的天气。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

说说天气的特点?

投影:

1、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

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多变)

2、看2015年世界主要城市10月6日天气预报。

想一想:

1、你能从这则天气预报中读出哪些信息?

(天气现象——霾、晴、阴、雨;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风力等)2、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天气相同吗?

(不同)这又说明天气有怎样的特点?

(多变)

投影:

归纳小结:

概念: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近地面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特点:

1、时间短2、多变。

要素:

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

二、气候

投影:

想一想:

贝贝和玲玲描述的还是天气吗?

贝贝:

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

玲玲:

我们这里一年到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

学生:

(描述的是气候)

师:

如何描述气候呢?

分析:

气候=时间+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请用学到的方法分析下面的气候特点。

投影:

读一读:

昆明四季如春;桂林四季分明,温和多雨;伊犁冬寒夏热,降水少。

问题:

1.以上语句中传达了哪些信息?

2.你知道气候的概念吗?

课堂小结:

概念: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

1、时间长2、相对稳定

要素:

气温、降水

师:

请同学们读岑参写得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诗句各是哪一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气候)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天气)

提问:

你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吗?

请同学们合作交流迅速完成表格填空。

投影:

天气和气候比较

时间

特点

常用要素

天气

多变

阴晴风雨风力

气候

稳定

气温降水

师:

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课堂检测:

考考你:

下列语句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男生单数,女生双数)

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2.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3.春旱多风沙,夏热多暴雨,秋短晴朗,冬季干寒

4.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局部有雷雨,南风2-3级.

5.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塔克拉玛干沙漠冬寒夏热,终年干旱少雨。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

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我们如何知道明天的天气从而更好地为生活和生产服务呢?

(收看天气预报)

三、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号

投影:

比一比,看谁回答得快: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呢?

你还有补充吗?

12121、96121.

师:

请问中央电视台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什么图?

(卫星云图)

(一)卫星云图

投影:

卫星云图,请同学们观察,卫星云图中有几种颜色?

你知道这些颜色的含义吗?

师:

请观察卫星云图照片,判断下列地区的天气状况。

1、全国大部分地区以晴天为主。

2、较大范围的降水云区有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

(黄河中下游及华南地区)

3、你家乡所在地区的天气状况是。

提问:

既然卫星云图能够进行预报天气,为什么还要播报城市天气预报呢?

因为我们从卫星云图上只能得知某个地方大致的天气情况(是面上的了解),并不能了解某个地区(点上)的具体天气情况,如气温、风力等。

视频:

中央电视台城市天气预报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中央电视台城市天气预报,注意播报的内容、顺序、语速、语调等。

师:

在刚才收看天气预报时,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每一个城市旁边都有一个符号,这就是天气符号。

要想成为合格的天气预报员就必须掌握天气符号。

请同学们迅速记忆天气符号。

请将书翻到68页,地图册P30页

(二)熟悉天气符号

想一想:

哪些天气符号看不懂?

(做上记号并相互讨论)

投影台风:

彩虹材料

讲解:

风(风向、风力)

提问:

你知道霾、冻雨的天气符号吗?

(副板书)补充:

霾:

冻雨:

师:

同学们对天气符号掌握的如何呢?

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游戏:

请将天气符号拖至对应的景观图中。

承转:

天气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天气合理的安排生活和生产。

活动一:

完成教材P70活动三:

投影:

在下列天气中,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

并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说为什么不妥?

(台风——捕鱼不合适;沙尘暴——跳绳不合适;霜冻——插秧不合适;晴——打球合适)

师:

既然同学们可以根据天气安排生活生产了,下面有新任务交给大家,老师代桂林电视台招聘天气预报播音员,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

活动二:

投影:

天气预报员招聘考试。

(北京、武汉、重庆、哈尔滨、桂林)

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仅仅播报天气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现在的天气预报在播报天气的同时还播报穿衣指数、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指数等,其中空气质量日报也就在人们的需求中诞生了。

提问:

人们为什么要关注空气质量呢?

它对人们的健康有哪些影响?

投影:

2015年3月15日中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表。

思考:

1、哪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最差?

(成都)

2、哪些原因会造成空气质量差?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冬季燃煤、燃烧秸秆、沙尘天气等)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围绕天气和气候学习了其概念、特点、区别,掌握了天气预报的播报方法和常见天气符号以及天气、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同学们,今天老师在这里为同学们种下了一颗希望之树,希望我们关注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趋利避害,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天气和气候在我们心中长出一片森林,让我们呼吸的空气更新鲜,让天空更蓝,让水更绿,让人们的幸福指数更高。

关于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以及气候类型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继续学习。

达标检测:

略。

板书设计:

 

天气和气候

 

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P36一、二、三、四。

2、课外作业:

假如你是桂林市环保局的局长,请问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防治大气污染,让我们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