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3647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docx

《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docx

一棵树的生态教学模组

一棵樹的生態教學模組

(教師自行開發教材範例)

【1A、石頭公園的雀榕怎麼了】活動指導

(設計者:

繆長泉、黃靜雯)

活動

名稱

1A、石頭公園的雀榕怎麼了

教學時間

80分鐘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相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做適當的回應。

1-3-4-3由資料顯示的相關,推測其背後可能的因果關係。

2-3-2-1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

照光、溫度、溼度、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

發現植物繁殖的方法有許多種。

2-3-6-1認識日常用品的製造材料(如木材、金屬、塑膠)。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5-3-1-2知道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6-3-1-1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合理的求證和質疑。

6-3-2-2相信自己常能想出好主意來完成一件事。

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透過對校園事件的觀察與討論,讓學生感受週遭環境中的其他生物的生存與人的活動息息相關。

◎在尋找替代方案過程中,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藉由校園裡雀榕的斷枝事件,引出「植物的生殖」主題。

學習活動

說明或教學省思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1.引起動機─大家到石頭公園看看雀榕被鋸斷樹枝的模樣,發表一下對所見情景的觀感。

 

2.探討為什麼要鋸斷樹枝?

 

3.樹和人類生活有什麼關係?

 

1.每年秋天,學校石頭公園的雀榕都會大量落葉,持續超過半個月,落到幾乎一片都不賸,造成打掃的班級很頭痛,而學校剛剛花了一筆錢整修樹下的水生池,落葉造成新完工的池無法運作,也讓學校大傷腦筋,最後,決定將部分樹枝鋸斷,讓樹葉不要掉到水池裡。

之後,榕樹的外觀立刻改變,顯得不太協調。

藉由這個事件,和榕樹外觀與舊印象的衝突,引發學生關心週遭環境及生活議題的動機。

2.學生事前並不知道學校究竟為什麼要鋸樹,因此,會就其所想到的各種可能理由進行討論。

教師最後公佈事實經過,形成新的認知衝突,帶動下一階段的討論。

3.教師可藉由播放伐木製器等相關影片,延伸討論到人類會為什麼理由鋸斷樹枝(例如:

我們會截取相思樹的枝幹去製炭,相思樹在林口很容易找到),連結樹和人類生活的關係,增廣學生對事件的觀照面和聯想。

 

現場觀察

 

教室討論

 

伐木製器

相關影片

電視

錄放影機

 

學生能細心觀察、積極參予討論,並仔細聆聽別人的意見。

 

【1A、石頭公園的雀榕怎麼了】學習札記

 

學習活動

說明或教學省思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4.樹枝被鋸斷後,會造成什麼影響?

5.討論可不可以不鋸斷樹枝,也能有效解決問題?

 

3.學生討論樹枝被鋸的影響時,應該會觸及其他植物或光合作用等問題,將為下一階段的活動留下伏筆。

4.學生在討論替代方案時可以培養其批判思考、創造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樹木構造圖(投影片掛圖)

 

 

範例:

【1A、石頭公園的雀榕怎麼了】學習札記

※校園觀察~~石頭公園的雀榕

小朋友,請用文字或圖畫紀錄下你所看到的雀榕怎麼了?

 

※問題討論與紀錄(每個子題最少記下三個重點):

1.為什麼要鋸斷樹枝?

2.樹和人類生活有什麼關係?

3.樹枝被鋸斷後,會造成什麼影響?

4.可不可以不鋸斷樹枝,也能有效解決問題?

 

我是○年○班第○組○○○自我評量□我認真觀察與參與討論,都懂了!

□我還可以更認真,學得更多!

□很不好意思,我還要多加油!

◎家長的話:

【2A、仔細瞧瞧】活動指導

活動

名稱

2A、仔細瞧瞧

教學時間

80分鐘

1-3-1-2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1-3-2-3依差異之層次,作二級以上分類

1-3-3-3由系列的相關活動,綜合說出活動的主要特徵

1-3-4-1能由各不同來源的資料,構想成一個整體性的胚圖

1-3-4-2辨識出資料的特徵及通性並作詮釋

1-3-5-1將資料用合適的圖表來表達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作適當的回應

2-3-2-1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

照光、溫度、溼度、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

發現植物繁殖的方法有許多種。

2-3-2-4藉著對動物及植物的認識,自訂一些標準把動物、植物分類

5-3-1-2知道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6-3-1-1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合理的求證和質疑

◎讓學生觀察雀榕的構造型體及各部特徵,在合堂討論中引導到雀榕如何繁殖的議題上。

◎讓學生從現地調查中察覺到雖然只是一棵樹,也可以形成許多生物棲息環境。

◎讓學生從比對資料中察覺到物種之間的相同及相異特性。

◎讓學生學習將所見的事物有效率地記錄下來。

學習活動

說明或教學省思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1.分組檢視雀榕的特徵

 

2.分組調查雀榕上下四周還有些什麼植物?

 

3.把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並且

分工查找所見植物的相關資料。

 

4.全班討論:

(1)發表結果

(2)針對各組紀錄的小檔案,引導學生歸類分析。

1.雀榕是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經常可見的中低海拔植物,其闊葉、氣根、支持根、落葉、幹生果等性狀,還有其無孔不入的著根繁殖能力,都是值得學習的實用知識。

2.學校這株雀榕因為披覆面積大,對於週邊其他植栽的生長都發生影響,樹下耐陰草本植物生長茂盛。

雀榕每年著果時會吸引許多小鳥前來啄食,常見的有麻雀和綠繡眼,形成一個簡單的小生態。

學生可以做編組長期觀察,將所見的生態面貌記錄下來。

3.學生可以用素描的方法描繪所看到的植物形態和細部特徵,或者以文字加註,強化說明。

培養其將觀察所得與表達相連結的溝通能力。

4.本校圖書館資料藏書甚豐,學生藉由所見和記錄資料,運用圖書館資源,按圖索驥,找出相對應的資料,並將之記錄下來,作為下一階段討論的基礎。

現地觀察

 

觀察記錄表

 

實物投影機

(或掃描學生作品,以單槍投影)。

圖書館資料

學生能細心觀察、積極參予討論,並仔細聆聽別人的意見。

【2A、仔細瞧瞧】學習札記

 

學生能仔細觀察,並以圖畫紀錄所見植物特徵。

學生能運用課本以外資源進行學習。

【3A、客從何處來】活動指導

活動

名稱

3A、客從何處來

教學時間

80分鐘

1-3-4-1能由各不同來源的資料,構想成一個整體性的胚圖

1-3-5-1將資料用合適的圖表來表達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作適當的回應

2-3-2-1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

照光、溫度、溼度、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

發現植物繁殖的方法有許多種。

2-3-2-4藉著對動物及植物的認識,自訂一些標準把動物、植物分類

5-3-1-1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5-3-1-3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需營造什麼變因

6-3-2-2相信自己常能想出好主意來完成一件事

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6-3-3-1能規畫、組織探討的活動

6-3-3-2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8-3-0-2利用多種思考的方法,思索變化事物的機能和形式

◎讓學生去認識問題、蒐集資料、作計畫,從過程中強化對事物整體的理解。

◎讓學生從大家所蒐集呈現的豐富資料中,察覺物種是多元並存的。

◎讓學生透過觀察與推理,體會資料與線索的重要,並練習對變因的掌握。

◎讓學生在計劃中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活動

說明或教學省思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1.各組展示並報告所查到各類植物的生態,主要是繁殖環境和繁殖方式。

 

2.討論個別的物種為什麼會到雀榕的周邊繁殖?

它們是怎麼來的?

3.可以種一盆自己喜歡的植物嗎?

各組做一個栽培計劃

1.學生們在上一階段的活動中已經調查了雀榕週遭的植物相,並且作了資料蒐尋和比對,在其中必然也發現了所見到的植物有用種子繁殖、葉繁殖、莖繁殖,也有用孢子繁殖的。

經過各組間調查結果的展示和比較,從中可以理解物種多樣性的意義。

2.因為對於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所瞭解,當教師提出可否自己動手栽種的問題時,學生會較為積極而有自信。

3.動手栽種以前,仍須釐清究竟要種什麼植物?

要怎麼種(移植還是種子繁殖)?

植物來源是?

要種在那裡?

等…問題。

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做計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實物投影機

(或掃描學生作品,以單槍投影)

 

栽種植物

相關書籍

 

栽培計畫作業單

 

學生應能仔細聆聽各組報告、提出問題,並給予評分和具體意見。

活動互評表

 

【3A、客從何處來】學習札記

 

 

【4A、我愛花木】活動指導

活動

名稱

4A、我愛花木

教學時間

80分鐘

1-3-1-1能依裝置圖或規畫的實驗步驟來執行操作

1-3-5-2用適當的方式表述資料(例如數線、表格、曲線圖)

1-3-5-4願意與同儕相互溝通,共享活動的樂趣

1-3-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作適當的回應

2-3-2-1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

照光、溫度、溼度、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

發現植物繁殖的方法有許多種。

2-3-2-4藉著對動物及植物的認識,自訂一些標準把動物、植物分類

3-3-0-4察覺在「以新觀點看舊資料」或「以新資料檢視舊理論」時,常可發現出問題

3-3-0-5察覺有時實驗情況雖然相同,也可能因存在著未能控制的因素之影響,使得產生的結果有差異

5-3-1-3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需營造什麼變因

6-3-2-1察覺不同的辦法,常也能做出相同的結果

6-3-2-2相信自己常能想出好主意來完成一件事

6-3-2-3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6-3-3-1能規畫、組織探討的活動

7-3-0-2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8-3-0-3認識並設計基本的造形

8-3-0-4了解製作原型的流程

◎讓學生將書本及課堂上討論得來的知識及運用別人的實作的經驗,透過實際動手做,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

◎動員義工家長作實地示範,讓學生察覺到知識的習得不一定只限於教師及書本。

◎讓學生透過自行設計記錄表,培養找出關鍵要素及創作的能力。

◎讓學生透過實際栽植驗證所學習到的植物繁殖的相關理論。

◎透過議題延伸討論,誘發學生對生命的關懷,培早民胞物與的情操。

學習活動

說明或教學省思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1.展示各組的植物栽培計劃

 

2.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3.動手做

 

1.各組學生將上一階段所做的計劃提出與他組分享,並報告為什麼要選擇種這一種植物。

2.因為大家對種植植物的知識主要來自書本,沒有實務經驗,因此,在動手種以前,邀請義工家長為全班上一堂實作講解的課,讓學生對實際種植會面臨的問題有更具體的瞭解。

3.學生準備好要栽種的植栽和所需工具,按照原訂的計劃進行。

4.種好以後,照相留念,並留下掛牌,書明種類名稱,及栽種人、栽種日。

各組學生準備報告材料

家長義工現地講解示範(使用花材、土工器具)

 

完成實作成品所需器材

計畫查檢表

植物掛牌

相機與底片

學生能有條理的說明栽培計劃,並仔細聆聽各組的報告。

 

【4A、我愛花木】學習札記

學習活動

說明或教學省思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4.養護、觀察和記錄

 

5.分享自行設計的植物成長紀錄表

5.為所栽種的植栽建立成長檔案,逐日

記錄生長情形,包含長葉、開花、結實或者高度、蔭蔽範圍、樹圍等。

同時記下自己如何澆灌、施肥、修枝、除蟲等工作。

以上可以訓練學生的細心、耐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在照顧的過程裡,可以讓學生同時體會照顧一個生命是何等不容易的事,間接可以投射到父母對我們的照顧的情感上,同時也在看到所栽種的植物成長中,感受到生命的喜悅。

學生可以將感想寫在個人的學習札記中或自行設計的紀錄表裡,並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

各組學生自行設計植物成長紀錄表

栽培紀錄表評分(有否包含時間、觀察結果、學習心得或備考等項目,是否忠實及持恆記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