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3605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老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老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老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老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王教案.docx

《老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王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王教案.docx

老王教案

《老王》教学设计

江苏省南通中学葛烨

【教学目标】

1、把握老王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品质

2、深入理解作者愧怍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随着现代女作家杨绛去回忆一位普通的三轮车夫——老王。

【ppt出示课题】【板书:

老王】

(二)研习课文。

1、师:

我想先把时间交给同学们自主阅读,讨论交流。

解决这个问题:

我认为老王是个的人,因为。

【ppt】

学生交流。

①孤独——没什么亲人,生活极其孤独(哥哥死了,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②不幸——田螺眼(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瞎的,残疾。

③老实厚道——主动半价代送冰

④关心他人——送扶钱先生看病不肯收钱

⑤心地善良——欣然加高车平板

⑥知恩图报——临终送香油鸡蛋

2、师:

通过刚才的交流碰撞,同学们已经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呢,还有几个疑问:

①姓名——老王叫什么?

不知道。

不知道他的名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老王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的身份十分卑微,卑微到连名字都无人知晓。

【板书:

卑微】

②住处——“一个荒僻的小胡同,一座破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

当我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时,老王为何回答:

“住那儿多年了”?

情境体验:

假如有人问你:

“这里是你家吗?

”你要么说“是”要么说“不是”,老王却回答“住那多年了”。

为什么?

明确:

老王觉得那不是他的家。

什么才算家呢?

家应该是有亲人的,是温暖的。

老王没有亲人,缺少亲情!

所以只是一个栖身之处罢了。

③职业——蹬三轮,干苦力活的(作者为何要特别提到老王是“单干户”——解放后北京政府将车夫们都组织起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但是老王“脑子慢”,因此就被排除在当时社会救助的政策之外,经济上贫困;此外,一个“无组织”的人政治地位也是极低的。

教师小结:

总之,老王是个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生活极苦而心地极善的人。

【板书:

善良】

3、师:

别人是怎么对待这样的老王的?

明确:

别人:

①冷漠——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②嘲讽、诬蔑

请一生读“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读出“说的人”的语气。

(轻蔑、歧视)

师:

“大约”表示什么?

——表示猜测。

既然是猜测就说明没有根据。

没有根据的乱猜测就是诬蔑。

再说,老王“不老实”吗?

——不,他是车夫里最老实的一个。

教师小结:

因为自身残疾、因为经济贫困、因为政治地位低,老王就受到了别人的歧视甚至诬蔑。

4、师:

作者一家又是怎样对待他的呢?

明确:

作者一家:

①老王的眼睛不好,所以没有人敢坐他的车,可是杨绛经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②老王送钱先生看病不肯收钱,他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③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④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⑤女儿送他大瓶的鱼肝油(鱼肝油在当时很贵重,女儿受我们的影响)

情境体验:

(问一女生)让你坐他的车,你愿意吗?

为什么?

师:

其实每个人多少都是有爱心的,只是做起来就比较难。

可是,在有人歧视,凌辱老王的时候,杨绛只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就是“常坐他的车”,怎么理解杨绛这一行为?

——支持、照顾他的生意,这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关怀与体贴,是一种对于苦难的共同参与与担当。

5、师:

既然作者已经尽力做到了关爱和帮助,为什么还要“愧怍”呢?

齐读文章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是什么意思?

——惭愧)

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巡视。

【讨论环节: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集中来看文中作者与老王的三次交往。

①齐读第5节:

老实厚道的老王主动半价代送冰——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师:

怎么体会“当然”一词?

明确:

作者认为自己的生活境况比老王好(自己不缺钱),肯定应该付足钱(也算是帮老王)。

试想:

我们现在买东西是什么心理?

(越便宜越好,不花钱那是最好,有占便宜的心理)可是,按照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和做人准则,一个堂堂的文化人怎么可能去占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的便宜呢?

如果让老王减半收费了,会觉得掉价,没面子,也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

而不让老王减半收费,才能在心里上有一种优越感。

所以,这种“不愿占便宜”恰恰体现出知识分子的一种——清高。

【板书:

杨绛清高】

教师小结:

清高本身没错,我们也不是要批评知识分子的清高,只是,作者的“清高”用错了地方,她拒绝了老王单纯的真诚。

②请一生朗读第6节。

师:

这里有两个关键性的句子,同学们可能毫无感觉。

第一句是“我自己不敢乘三轮”。

为什么以往“常乘三轮”而现在“不敢乘”了呢?

同学们要注意背景——文化大革命开始。

文革以前,作者有优越的地位,而“文革”期间,作者夫妇被打成资产阶级的学术权威,受尽凌辱,很多人对他们“唯恐避之不及”。

杨绛被红卫兵剃成了阴阳头,也就是把头发剃去了一半。

有了这样一种外在的标志,坐在三轮车上让劳动人民出汗,随时随地都可能被认为招摇嚣张而被拉下车。

杨绛不敢坐,而老王却依然拉,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

可看出老王的回报。

这种回报的方式就是一如既往的关照、尊重。

这是一种在动乱年代中对道德良知的坚守,尤为可贵。

第二句是“你还有钱吗?

”。

文革时杨绛和钱钟书都被扣发了工资,只给少量的生活费。

下车后我一定要给老王钱,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我:

“你还有钱吗?

”老王为什么要“哑着嗓子悄悄问我”?

明确:

怕别人听见。

可见,他了解我们的处境,懂得照顾我们的心理。

“你还有钱吗?

”——怕作者给了钱后会没钱看病。

可见,他能体贴我们的困苦,

师:

作者的表现是“笑说有钱”,这个“笑”字用得非常含蓄。

同学们读出了什么意味?

(讨论)

明确:

作者“笑”是为了让老王觉得自己还有钱,这样老王收下钱才安心。

那么,这个“笑”要传达给老王的应该就是“我还有钱,你不必替我担心”,而“不必替我担心”就意味着老王的担心是多余的。

//显然,作者对老王的担心是心领神会的,她很清楚老王的意思是什么。

这一个“笑”,背后的心理却是“我还没有落魄到要被同情,被怜悯的地步”,温和的“笑”的背后,是冷拒,其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我一定要给钱”,如此的坚决,体现的是知识分子的一种对自我尊严的维护——自尊。

【板书:

自尊】

教师小结:

维护尊严本没有错。

如果是一个对你不尊重甚至是想侮辱你的人,你是必须维护尊严的。

而作者维护自己尊严的对象,却是一个时时刻刻为她考虑、为她着想的人。

③自读第8-16节。

老王临终前送香油鸡蛋。

香油和鸡蛋现在看来很平常,但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计划经济要凭票限量供应,老王送的大的鸡蛋和好的香油就显得非常珍贵了。

师:

老王为何不留着自己吃呢?

明确:

舍不得吃。

再说,病入膏肓,感觉自己快不行了,也不需要了,要把它送给更需要的人。

师:

那么,为何不送给老李而是送给我们一家?

明确:

一方面我们一家对他不错,另一方面可见他和我们关系更亲近,可能完全把我们当成了亲人。

师:

作者的做法是“转身进屋”,干嘛?

明确:

拿钱给老王。

师:

老王就站着等我。

不是说“不要钱”的吗,为何又等我拿钱给他?

明确:

因为老王知道作者是一定要给钱的,不拿的话还是会叫人捎的,反而会给作者添麻烦。

老王的善良就在于他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替对方考虑问题。

【情境体验】一个把你当成亲人或者朋友的人送东西给你,你会拿钱给他吗?

(不会)反过来想,你拿钱给他,说明什么?

(很见外,没有把他当成亲人或朋友)

教师小结:

人永远生活在自己的阶层中,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有着天然的鸿沟。

对于老王的真诚,在杨绛这一方,却用物质、用金钱化解了,她漠视了老王的这份真诚。

这是知识分子的一种拒人千里的姿态,这种姿态是近乎冷漠的。

【板书:

真诚冷漠】

师:

分析至此,同学们读懂了作者“愧怍”的缘由了吗?

(学生总结)

教师小结:

老王对待作者一家,没有一丝的功利色彩,全然发自内心,老王的真诚来自于他的简单、纯朴。

可作为知识分子的作者,多了文化,也多了杂念,她出于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尊严,以物质的世俗观念去对待老王,在高雅的背后显示出来一种俗气。

这就是道德本质上的差距。

“几年过去了”,作者作为文化人、在社会地位上很快又恢复成高贵的人,再回忆那一段经历,她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曾经在精神上暴露的低俗。

这就是作者“愧怍”的缘由。

6、从这份“愧怍“里,你读出了杨绛的什么?

同学们再交流一下。

明确:

一个“愧怍”,我们读出了作者的自省的精神和道德的觉醒。

而这,也许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三)收束全文。

【ppt】

杨绛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幸、真诚、善良的老王,苦难中的老王用朴素的道德诠释着美好的人性,他让我们明白:

和纯朴的人在一起可以纯洁灵魂,这是老王带给作者的震撼,也是老王带给我们的洗礼。

苦难中的杨绛又用自省的良知让我们明白,道德与良知的存在,对有着自省意识和道德追求的人来说,能催生更高的善。

这种善,是社会的希望。

(四)课后存疑。

【ppt出示外貌描写】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

多少年之后,回忆老王精神如此高贵,为什么写他却用如此丑化的语言?

请同学们课后研讨。

【板书设计】

老王卑微善良真诚

杨绛清高自尊冷漠

 

从尊严诉求的角度解读《老王》

范晓红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佳作。

作为教材,解读文章和课例在各类语文教育教学期刊上不断出现,老王形象可以概括为两个字:

“苦”和“善”。

其中重要片段:

老王临终送香油和鸡蛋给杨绛先生,大多解读为表现了老王的淳朴善良和知恩图报的人性之美。

近日读金易、沈义羚的着作《宫女谈往录》,发现其中“辞路”的情节与老王赠香油鸡蛋相仿佛,老王临终送香油和鸡蛋恐怕也是“辞路”来了。

而对老王来说,“辞路”表明的不仅是人性之善,更多的是一种尊严诉求。

一、从情境的惊人相似解读

金易、沈义羚是北京城里的两位老教师,一对恩爱夫妻,经历过抗日、文革等不平安的岁月。

20世纪40年代初,他们结识了一位叫何荣儿的老宫女。

每逢“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时,金先生常拜访何荣儿,像听天宝遗事一样,听老人如怨如诉地倾吐往事。

金先生说:

就在这一年(笔者注:

指1950年)的深秋,弄巷里已经有零乱的黄叶了,她来我家串门,手里拎着一个小包。

我很奇怪,因为我们彼此往来已经超越相互送礼的程度了。

寒暄以后,谈了谈家常,她走到里屋,抱起我不满周岁的小女儿,打开她带来的小包,说:

“特给小四姑做了一身小裤褂,留着明年下地时候穿吧。

”过一会儿她又断断续续地说:

“眼睛顶不上了,针都不知往哪儿扎,对付着穿吧!

人老啦,都没用处啦,好歹留个纪念吧。

”我听后忽地警觉起来,我的老伴也眉毛一扬投过来询问的眼光。

这分明是向我们“辞路”来了。

旗下人有个古老而又淳朴的传统,自己知道已经年老体衰了,趁着还能行动的时候,尽可能向至亲好友告告别,表示以后不容易再前来请安问候了,这种风俗叫“辞路”……她是把我做为最亲近的人看待了。

老宫女一生坎坷,几十年孤苦度日,心事很少向外人吐露,但对金先生却非常信任,她把这位邻居、短期雇主当作了至亲好友,在预感到自己生命将要终结的时候,带着一点小礼物特地向金先生“辞路”来了。

老王感谢钱先生、杨先生待他的恩惠与情谊,在他贫贱、孤苦的一生中,显然这样“高规格”的温暖比较稀少,所以更觉得珍贵。

他也把钱先生、杨先生“作为最亲近的人看待了”,退而言之,即使不是看作“最亲近”也是看作“最重要”的人了。

辞路,辞的是人间路,人间路尽,黄泉路近,从此很快就要阴阳两隔了,这种告别,是向人间的郑重辞行,是向人间情谊的郑重辞行,意味深长。

二、从老王的自我定位解读

辞路,是平等的拜访。

如果说老王的来意里包含了郑重的感谢,那也是“握手”的感谢,而不是“叩首”的感谢。

老王是中国社会底层的一个老百姓,在所有人的眼中,他的生活境遇已然十分凄惨,杨先生一家对他当然是非常和善,但是他也对杨先生一家尽心尽力:

给他们家送冰,主动要求车费减半;“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送钱先生上医院,“坚决不肯拿钱”,还问杨先生“你还有钱吗”。

从这些细微的举动和语言,可以看出老王已经把白己当作对杨先生家有一定重要意义的“他人”。

如果单纯是雇佣关系,听命尽力即可,而老王明显已经不止于此。

再细析,这次拜访甚至还有几分“惜老怜贫”的意味。

以往的分析多倾向认为杨先生待他是“惜老怜贫”,焉知他待杨先生不是这般心意!

我们认为杨绛先生雇佣他是帮助他,但他在价格上这么仗义,其实也是对杨先生家一种无声的帮助。

甚至因为尊重和关心,老王在和杨先生一家交往中不知不觉由被动者向主动者方向“位移”。

此番拜访除了感谢之外,仿佛也在说:

今后不能再继续联系了,有必要前来辞路,以前我能为你们做点什么,以后不行啦,这些香油鸡蛋是我最后的心意,留个念想给你们。

生命即将结束,但老王竭力延续着自己的善意帮助和照顾。

香油和鸡蛋肯定不是交易的物品,也不全是对从前恩惠的报答,而更是一份真诚的纪念。

不是我“还”你,而是我“给”你——香油、鸡蛋甚至能算得上是一种“施惠”。

三、从老王的心理感受解读

老宫女和老王两个同样来“辞路”的老人,受到了不同的“礼遇”。

上文提到金先生在明白老宫女此行是来“辞路”之后,“不禁又感激又凄凉,我也用尊敬老人的礼节对待她。

买一只鸡,买斤羊肝,预备好一窝丝的面,备点小料,请她吃鸡丝汤面,涮羊肝蘸小料(鸡、羊长寿面),祝她吉祥长寿。

老王前来辞别,杨先生如何待他?

《老王》中写道: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

杨先生知道老王不是要钱,但还是给了钱。

杨先生给他的是慈悲的亲切和文明的客气。

慈悲里含着对弱者的怜惜,客气里含着与外人的距离。

老王要的恰恰不是慈悲也不是客气,他想要的是不见外的不客气,他不希望自己到生命的终了还是一个弱者、可怜虫,还是被人留出距离的外人。

老王明确地说不要钱,但杨先生还是给了钱。

老王的失望不言而喻,他一直自以为已经建立的“平等、友好、亲密”的关系在那一刹那被明确否定了,他最后的要求也被拒绝了。

但老王什么也没有说,依然站在那里。

是因为病得失去了解释和拒绝的力量?

也许更多的是因为老王已经在过多的失望中习惯了这种状态。

一辈子都是这样:

愿望极少被认真倾听和解读,甚至是从未被重视,从未曾实现,只有默然承受与愿望相反的现实。

而且他知道杨先生是好人,给钱是好意,更无拒绝的理由。

杨先生待他不“平等、友好、亲密”吗?

当然不能说“不”,但绝对能说“不够”。

因为作为一个“被友好”、“被施以友好”的对象,对老王来说还算不上真正的平等,他还需要有人自然地接纳他坦然的“友好”。

只有当“善”的施与受都自然顺畅时,“很平等的友好”关系才算真正建立。

作为一个善良的人,一生遭受冷遇是不幸的,至死都不被理解、不被认同、不被需要更是不幸。

杨先生说要给他钱的时候,老王心里什么感受?

也许像捐了门槛的祥林嫂,满以为自己是有资格祝福的人了,却听到主人四婶嫌弃的一声“祥林嫂,你放着吧!

”也许像回故乡的“我”满以为可以见到声气相通的朋友了,却听到儿时伙伴闰土恭敬的一声“老爷!

”一切不得而知!

也许他也会觉得那好像“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也可能会忽然明白“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这是老王的不幸,相对于他的“穷”、“低微”、“不美”,是更为深重的不幸。

四、从杨绛的愧怍表现解读

杨绛曾说:

“老王、顺姐、林奶奶等,都是我的贫贱朋友呀。

他们和我要好,和我什么都谈。

我对他们有充分的认识,写的都是实情。

我对他们不是悲悯,只是友好,很平等的友好,一点点不高高在上。

”参照杨先生同时期回忆性散文《顺姐的“自由恋爱”》、《林奶奶》,可以看到杨先生对身份低微的劳动者充满了同情,很乐于伸出援手,很少以雇主姿态自居。

在保姆顺姐走投无路的时候,将她收留在家,帮助她打官司争取合法权益,甚至倒过来照顾她饮食。

打杂女工林奶奶不被亲人爱惜,不受众人待见,杨先生却愿做她“最可靠的人”。

读《老王》,我们不难看出杨先生待老王真的很好。

客观地说,杨先生在她自身难保的时候,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大瓶鱼肝油;形销骨立的老王突然造访,在毫无思想准备、惊讶迷惑甚至还有点害怕的情况下,还能客气地接过老王的鸡蛋,给了钱,于情于理,有仁有义,应该没有什么可以愧怍的。

可是杨先生感到愧怍。

杨先生用几年时间去思量,并“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何谓幸?

何谓不幸?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获得满足或部分获得满足后的愉悦感觉:

不幸是人们的渴求在没有获得满足时的不愉悦感觉。

在那个年代,从某个特定角度而言,他们都是不幸的人。

但钱先生、杨先生在历经苦难仍安然活着,杨先生被关心着,同时也关心着别人,关心老王、顺姐、林奶奶,她的人生在最为屈辱的时空里依然坦然自如地放射出光辉。

杨先生翻译的兰德《生与死》中写道: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她的生命之火一直温暖明亮,这就是杨先生所说的“幸运”。

而老王,一辈子都“有失群落伍的惶恐”。

尤其是这一次,老王想着最后一次了,隆重而有尊严地向“不高高在上”的杨绛先生“辞路”,本来以为是很自然、很顺利的事情,可是在死神陪着老王同时作为不速之客出现在杨先生面前的时候,杨绛先生待老王的态度,显露了不可掩盖的距离感。

死生大矣!

在死亡的闸门庄严且沉重地落下之后,杨先生作为深切体察人世人心的智者,终于“渐渐明白”这个卑微的生命,对尊严和温暖的渴切呼唤……以及失落、绝望。

她未杀伯仁,伯仁也不是因她而死,但回想起来,在那关键一刻,她没能伸手托住那个正在飘摇坠落的苦难的灵魂,甚至情不自禁小退了一步,眼睁睁地看着他孤零零、凄惶惶“一步一步地迈向坟墓”。

杨先生有志于人道主义,努力地关心尊重每一个人,但这一次却事与愿违地在老王那满负荷的不幸之上多加了一根稻草。

所以,杨绛先生“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无数读者的思考,使得老王郑重的“辞路”有了更令人动容的意义,他曾经失落的灵魂应该得到了妥帖的安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