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3556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docx

《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docx

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

胃肠诸病五泻心去渣再煎汤

仲景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

广泛用于急慢性胃肠病,慢性胃炎,胃痉挛,胃出血,肠炎,上消化道出血,胃癌等症。

  半夏泻心汤主治脾胃升降失常,寒热夹杂致心下痞闷,干呕,肠鸣下利,舌质湿润,苔黄白滑腻而不干燥。

生姜泻心汤治水热互结胃脘痞满,主症为腹中雷鸣,干噫食臭;甘草泻心汤主证为痞利俱重,心下痞满而硬,下利频作,完谷不化。

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心下痞满并见心胸烦热,热毒较重,其舌质紫尖边有红斑,苔黄白腻干燥。

附子泻心汤为邪热壅滞心下痞满,而兼阳虚恶寒肢冷。

  早年在临床上用诸泻心汤时,于煎服法并未在意,以致时有患者服药后反而有胃脘不适疼痛之感。

后读岳美中老师强调去渣再煎之义,是用以协调药味,达到和解胃气之目的,也就是说去渣再煎可令药性绵和,使胃肠免去刺激易于接受。

煎服法是水八杯,煎至四杯,去渣再煎至二杯,一日分两次服。

岳老认为去渣再煎是仲景和解剂独具匠心的创作。

试论胃肠病患者本来胃脘不适,如再服用大量之中药汤剂,难免不能承受。

后再用诸泻心汤时,必交代病人务须去渣再煎,且不可服多,每次一茶杯即可。

此后即很少有患者反应服后不适。

  曾治一张姓老者年六十岁,肠出血住院,每日大便数次,十余天症状缓解,仍胃脘痞满,夜不能眠而来求诊,说你给我开一剂中药,如服后感觉舒服,明天我就出院。

住院每天花钱太多。

察其舌脉均为半夏泻心汤症,为开一剂并嘱煎药一定要去渣再煎。

方为:

红人参10克黄连3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干姜3克半夏10克第二天病人带着住院的用物来说,我昨晚服药后即能安睡,真是对症一口汤啊,我住了十几天院,花了二千多元,还是难受,不能好好吃饭,睡觉也不好,中药真是神奇啊!

早上我就办了出院.后又服半夏泻心汤原方九剂全愈。

  2000年治一王姓患者,年三十岁,患慢性结肠炎八年,久治未愈。

经人介绍来诊。

其反复发作,食油腻物及凉物更为加重,患者消瘦,乏力困倦,症状是每日腹泻七八次,或十余次,有时呈黄色稀便而臭,有时则完谷不化,更有时腹痛泻下脓状物,腹时有疼痛服药则好转,稍不注意则发作。

患者诉说服何药开始均有效,但终未全愈。

医院检查多次均诊为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近来服补脾益肠丸数月,开始数月效果很好,不意最近月余又发作,日泻七八次,再服则毫不见效。

视其舌质紫而暗淡,苔白腻滑而略燥,舌尖布满紫红色班点,肪弦硬。

面色苍黄,辨证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

初诊认为是泻心汤症,许以一月可治愈。

处以半夏泻心汤原方再加生姜,并嘱去渣再煎,服至九剂,效果明显,大便日减为二三次且仍不爽,服至十五剂大便仍不成形。

细问其大便仍粘腻,偶而仍有腹痛并脓状大便。

忆起裘沛然前辈所著一书《壶天散墨.》中曾论及混沌汤治痢疾重证取效,思此证肠中当有湿热瘀浊积聚,半夏泻心汤治心下痞满,寒热错杂之症。

本病人应当有热毒结聚,其舌质淡暗又是阳虚明征,其有热毒结滞须加用通泻之药,其阳虚当加助阳之品,其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所致消化不良又当用补益之品。

观其以前服用消炎类药见效,服补脾益肠丸也见效显见是病情复杂而用药不够全面。

半夏泻心汤有人参补气,芩连清热除湿,半夏干姜生姜化痰宣泄水气,惟其毒热结聚似嫌药力不足,加用苦寒通泄之药又恐伤其阳,当师混沌汤之意,加大黄三克同煎不用后下,制黑附片十克亦不先煎,竟是五个泻心汤方药合用的混沌汤。

平日习惯用附子即加生姜,半夏泻心汤加大黄即为大黄黄连泻心汤。

诸泻心汤共用岂不是一混沌泻心汤么?

患者服三剂则效果明显,又服六剂则为每日大便一次几近正常大便,.坚持服至三十余剂病方全愈。

  2005年治一陕西汉中李姓女,年五十八岁,经亲友介绍询问,诉说其身高有一米七,因患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结肠炎,现体重只有七十市斤了。

每日吃饭不多,但腹痛则大便日七八次,有时泻为完谷不化,有时则稀便,且心脏也有问题,心慌气短,不能劳作,在汉中及西安经医无数,治了数年,终未收效。

病人远在数千里之外,电话中交谈后,知其为半夏泻心汤证,但其病程日久且又有心脏病,故处以半夏泻心汤方,合用血府逐瘀汤嘱服一月。

方用:

红人参十克,黄连三克,黄芩六克,干姜六克,炙甘草十克,半夏十克,生地十克,当归十克,川芎十克,桃仁十克,红花十克,枳壳十克,柴胡十克,川牛膝十克,赤芍十克,桔梗十克每日一剂,连服一个月。

嘱其可经常电话联系,如果有效最好能来诊。

一月后患者来深,诉服药有效,食欲稍增多,现大便日仍三四次,时有腹痛。

视其极消瘦,面黄,气色晦暗,舌质淡暗,苔则黄白略干燥,脉弦硬,仍以二方,加生山药三十克,生内金十克,加减服至一个月,每日大便改为一次,方始带方回汉中。

三天后患者来电说,到家第二天则又开始每日大便三四次矣。

思之汉中与深圳气候不同,嘱其加黑附片十克,三日后即恢复正常至每日一次,患者坚持又服三月,感觉越来越好,食欲增多,又过半年后来电表示感谢,说自已体重增加了十几斤,已和好的人一样了,说大家都看不出我是有病的人了,药还在间断服呢。

嘱其药还需服,可取药十剂打成粉,用水送下,每服六至十克,日服三次以巩固疗效,其再三表示感谢,说是救了她的命也。

因地不同,一味黑附片的增加其效则完全不同,是半夏泻心汤合用附子泻心汤了也。

一年后患者病已全愈,能操持家务,带外孙,与好好人一样,托人送来锦旗一面,上书:

名医风范至此方思近代医界名宿程门雪前辈青年时曾治一慢性腹泻患者,用调理脾胃法,诊断处方颇为对症,患者久服终不能效。

后患者携其方求诊于王仲奇先生,王仲奇先生当时驰名与海上,是程老之前辈。

病人向王老详述了病情,诊毕后索取程所处之方,凝思片时,忽昂然提笔在程的处方之上写了批语:

“此方可服,再加蛇含石四钱。

”随即把原方交给病人,病人未便多问,只得把原方带回试服再说。

出乎意料的是,这张屡服无效的方子,仅仅加上一味药,只服数剂,多年的宿疾居然痊愈了。

病人喜出望外地来告程,程亦惊异不置。

深慕王老先生之医术的精通,欲设法拜王氏为师,后未能如愿,但程老虚心请教的精神是令人欣佩并值得我们学习的。

考蛇含石其性为收涩之性,于调理脾胃之方久不效时加之即效,实乃王氏医学精通之举。

我所治李氏女慢性胃肠病在深服方则效佳,回汉中则不效,加黑附片一味即效,是因地不同则效也异也。

泻心汤合用血府逐瘀汤者,是其病久必有气血瘀滞,且又有心脏疾患故加之也。

泻心汤治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之胃肠病颇为对症,再加疏通气血之血府逐瘀汤更为合拍也。

  近代上海名老中医裘沛然老前辈在其一剂混沌汤一文中论曰:

:

“这里,试列举休宁名家孙东宿氏所用的一张混沌汤治痢取得捷效的病案:

他诊治一痢疾病人:

大发寒热,寒至不惮入灶,热至不惮下井,痢兼红白,日夜八十余行,腹痛恶心,神气倦甚,见洪大脉,面色微红,汗淋淋下,病已二十余日,他医屡治愈剧,东宿为用石膏,知母彻热,桂附,炮姜散寒,人参,白术补气,滑石,甘草解暑,仅一剂而苏,三剂全愈。

其汤名混沌,盖取凑集阴药阳药于一方之意。

此即擅用兼备法治疗他人莫能措手的重症痢疾而得迅速奏效的一个例子。

裘老又说:

曾记我早年也治疗一痢疾危症病人,一日痢下数十次,赤白相杂,腹痛,里急后重,病延二旬,中西医历治无效,已不能进食,神识昏糊,脉微欲绝,四肢厥冷而痛痢不止,其病已濒危殆。

予为处一方,用党参,黄芪,桂枝,附子,补骨脂,白术,甘草补气温肾,黄连,石膏,黄柏,白头翁,银花清热燥湿,阿胶,熟地,当归补血,大黄,枳实,川朴攻下,诃子石榴皮收涩,龟板,鳖甲滋阴。

竟是一张杂乱无章的兼备之方,可称混沌而又混沌.,该病人服上药后,次日即痢止神清,腹痛亦除,脉转有力,胃思纳谷,仅二剂而病痊。

如此捷效,实出我初料所及。

我自已也很难理解,这是否属于叶天士所斥责的“假兼备以幸中”之列,还是在孙思邈启迪下用“反,激,逆,从”而取得的效果。

”按:

受此论启发,在临证处方时,往往先存一念,即此兼备法是也。

凡病情复杂的慢性疑难病证,现代讲需用综合疗法的,即为兼备之法,比如治乙肝在病毒高复制阶段,则以解毒亦即清除湿热毒邪为主,兼以扶正,佐以活血化阏,在病毒低复制阶段则需清除湿热与扶正共用之,而在病毒非复制阶段,则需疏通气血与扶助正气为主,清除湿为辅。

如用单一的清除湿热病毒而一味急求转阴,难免有伤正之嫌。

慢性前列腺病治疗也是如此。

采用综合疗法就比单一的消炎治疗要好得多。

近年有人主张用鸡尾酒疗法治疗乙肝即是混沌汤之意的兼备法。

是“反,激,逆,从”的混沌加混沌汤,亦即是兼备法,.多年来的大量临床经验证明混沌汤,鸡尾酒的兼备法与“反,激,逆,从”的综合疗法是可用的,往往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小陷胸汤均为仲景伤寒论之名方。

主治外感寒温之邪与痰饮凝结之结胸重症。

  原文135条: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此结胸以心下石硬为主证者也。

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方之。

”此结胸以胸胁水结为主证者也。

又“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方之。

”此以少腹痛为主症者也。

现代主要治疗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穿孔,肠梗阻。

大陷胸丸治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是结胸里热水饮邪结偏高用缓下以泻热逐水的治法。

小陷胸汤治痰热互结,阻于心下,致心下痞闷,按之疼痛,或咳痰黄稠,恶心呕吐,大便秘结。

实际是治结胸之轻症。

现代人常用于呼吸道及胸膜疾患,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经方大家曹老先生用大陷胸汤可谓神矣,细阅经方实验录便知。

其文不可不读,文中按语更要细读。

其学生姜佐景所论更应深刻领会。

  其论:

“诸式结胸,吾信本方皆能疗之。

与五苓散之治水,能治水之壅在下焦者,亦能治水之壅及中焦者,更能治水之壅及上焦者,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吾师之用本方,病者常将三药同煎,不分先后,亦不用末,服后每致呕吐痰涎,继而腹中作痛,痛甚乃大便下,于是上下之邪交去,而病可愈。

窃按甘遂用末和服,其力十倍于同量煎服。

吾师常用制甘遂钱半同煎,以治本症。

苦改为末,量当大减,切要切要。

”  又论:

“夫大陷胸汤号称峻剂,世人罕用之,抑亦罕闻之,而吾师则能运之若反掌,抑亦何哉?

曰:

此乃皿四十年临诊之工,非骤可得而几也。

苟强求之,非惟画虎不成,类犬贻讥,而人命之责实重也。

予尝谓仲圣方之分类,若以其峻否别之,当作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和平方,补正而可去邪者也。

姑举十方以为例:

则桂枝汤,白虎汤,小柴胡汤,理中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吴茱萸汤,小青龙汤,五苓散,当归芍药散等是。

若是诸汤证,遇之屡,而辨之易,故易中而无伤。

第二类为次峻方,去邪而不伤正者也。

并举十方以为例:

则麻黄汤,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建中汤,大黄牡丹皮汤,桃仁承气汤,葛根芩连汤,麻杏甘石汤等是。

若是诸汤证亦遇屡而辨易,但当审慎以出之,为其不中则伤正也。

第三类乃为峻方,是以救逆为急,未免伤正者也。

举例以明之:

则大陷胸汤,十枣汤,三物白散,瓜蒂散,乌头汤,皂角丸,葶苈大枣泻肺汤,甘草半夏汤,甘草粉蜜汤抵当汤等是。

若是诸汤证,遇之较鲜,而辨之难确。

用之而中,已有伤正之虞,不中,即有坏病之变,可不畏哉?

佐景侍师数载,若心钻研,于第一类和平方幸能施用自如,于第二类次峻方则必出之以审慎,亦每能如响斯应,独于第三类峻方,犹不能曰能用。

即遇的证,亦必请吾师重诊,方敢下药。

此乃治知者必经之途径,不必讳饰。

是故医士有能用第一类方,而不能用第二类,第三类方者,有能用第一类第二类方,而不能用第三类方者,未闻有能用第三类方,而不能用第一类第二类方者也。

然则今有初学医者焉,毫无用方经验,见本案大陷胸汤证,惊其神而识其效,越日,偶遇一证,与本证相似,乃遽投以重剂大陷胸汤,可乎?

吾知其未可也。

是故治医之道,法当循序而渐进,切勿躐等以求功。

多下一分苦工夫,方增一分真本事。

阅者能体斯旨,方为善读书者。

”  按:

此论乃为我辈临证用方之准绳。

如姜佐景之文才资质,跟曹师数载,尚且不能用第三类方,何况我辈资质愚鲁,怎敢孟浪从事。

故特欣赏《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载之方,其一生大承气汤均很少用,大陷胸汤创用荡胸汤以代之,单用瓜蒌仁四两治温病结胸奏效甚捷。

后我在临床用之确效而常用之。

  其论栝蒌解:

“栝蒌味甘,性凉。

能开胸间及胃口热痰,故仲景治结胸有小陷胸汤,栝蒌与连,夏并用,若于山甲同用,善治乳痈,于赫石同用善止吐衄。

若但用其皮,最能清肺,敛肺,宁嗽,定喘。

若单用其仁{须用新炒熟者捣碎煎服,其开胸降胃之力较大,且善通小便。

盖伤寒下早成结胸,温病未经下亦可成结胸,有谓栝蒌力弱,故小陷胸中必须伍以黄连,半夏始能见功者,不知栝蒌力虽弱,重用之则转弱为强,是以重用至四两,即能随手奏效,挽回人命于顷刻也。

”  论荡胸汤曰:

“治寒温结胸,其证胸膈痰饮,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气,饮水不能下行,或转吐出,兼治疫证结胸…将治结胸诸成方变通汇萃之,于大陷胸汤中取用芒硝,于小陷胸汤中取用蒌实。

又于治心下痞硬之旋复代赫石汤中取用赫石,而复加苏子以为下行之向导,可以代大陷胸汤,丸,少服之,亦可代小陷胸汤。

”  我在临证之时,受此启发,临证凡是痰饮热结之证均加用重用,颇为稳妥。

可代大陷胸汤,亦可代承气汤。

且有宽肠通便的作用。

瓜蒌生用清热化痰,可清热润肺,又可清肝胆燥火,蒌仁炒用气香而有通下之作用。

肠燥便秘者用大量瓜蒌可起到增水行舟之功效。

甘遂逐水之功效,我曾亲服以体验之。

  取醋制甘遂研粉末装入0号胶囊,与一中药师及一年青体健之医生三人同服之。

我服胶囊六粒于晚饭后,隔二小时开始腹泻,直如水状便,量多,腹中微痛,共泻四次方止。

那位年青医生体健则只泻一次而已。

而那位药师体质较差次日上班时说让你坑死了,其腹泻约七八次方止,其说服后一夜未睡,一直在泻,而且说我知道甘遂泻下厉害,你说我们都服六粒,我根本就没敢服六粒,我只服了四粒。

每粒胶囊可装药粉约0`5克左右。

可见体质不同,用量则需讲究。

如无切身体会,只看书中说确难令人相信。

后三人共同分析其具体原因而得出的结论是,我虽体健但素有痰饮故泻水较多,药师体质差且有胃肠湿热故其泻水亦多,年青医生体健且内无痰饮故泻少。

后用甘遂均以装胶囊四粒为一次量,以防病人不能耐受。

后治一胃病失眠患者,诉说感冒发热好后一直睡不好,饭也吃不下,胃脘痞胀,病十多日,数次就医均按胃炎诊治。

询其大便,患者诉说吃不了多少饭,只能喝稀饭,胃还是胀,哪有大便解。

察其舌红紫,苔黄腻而干燥,乃温热与痰饮结于脘腹。

发热退是表邪解结胸成也。

胃不和则不能眠。

前医治其胃炎,服用健胃开胃之药岂能奏效。

欲处以小陷胸汤加枳实重加蒌仁,患者说医生我不能服煎药,一人出门在外,没地方煎啊。

思之此证应为结胸证,当用陷胸汤,苦于患者无法煎药,故将生大黄,制甘遂粉末各装入胶囊,每次两种胶囊各服四粒,每天一次,嘱其不可多服,服后如有腹泻是正常药力,不必担心。

三日后来诊说每天都有二三次腹泻,现已能食能睡,此药可谓神矣,视其舌苔黄腻之象大减,患者取二天量即未再来诊。

  曹颖甫曰:

世人读仲景书,但知太阳误下成结胸,乃有大陷胸汤证,而不知未经误下,实亦有结胸一证,而宜大陷胸汤者。

夫伤寒六七日,热实,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及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无大热,此为水结在胸胁,二条皆示人以未经误下之结胸,读者自不察耳。

予谓太阳传阳明之候,上湿而下燥,苟肠中燥火太重,上膈津液化为粘痰,结胸之病根已具,原不待按之石硬,然后定为结胸证。

即水结在胸胁,胸中但见痞闷,而不觉痛者,何尝非结胸证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