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2858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docx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docx

动物营养学习题word版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区别(化合物)。

1.元素比较

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

相同:

均以O最多、C、H、N次之。

不同:

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相反。

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3)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

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含水最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

2)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动物无;

3)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能量储备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少(<1%,糖原和葡萄糖);

4)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动物蛋白质含量高,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

5)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2.饲料状态表示法及各状态的换算。

1)风干(半干)状态(基础)——60~70℃烘干,失去初水,剩余物为风干物质,其状态叫~

2)全干(绝干)状态(基础)——100~105℃烘干,失去结合水,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其状态叫~

各状态的换算:

将某一基础下的养分含量换算成另一基础下的养分含量,须按养分占干物质的比例不变的原则来计算

例:

某饲料风干基础含CP18%,水分10%,求饲料新鲜基础(含水75%)下含CP多少?

设为χ,则χ∶25%=18%∶90%χ=(25%×18%)÷90%=5%

3.概略养分分析方案纯养分分析。

不能再进一步剖分的养分。

纯养分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

更科学、准确、客观要求高缺点:

方法复杂、设备要求高。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消化方式及各种动物对饲料消化方式的异同。

动物的消化方式

方式部位工具作用

物理性口腔牙齿磨碎、增加表面积

消化道肌肉收缩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道酶大分子变为小分子

微生物瘤胃酶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大肠酶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异同:

1.非反刍动物:

主要是酶的消化,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2.反刍动物:

前胃以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

皱胃和小肠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要是酶的消化。

2.消化后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1)被动吸收——通过滤过、渗透、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等形式。

不耗能。

如简单多肽、水、电解质和各种离子等低分子物质。

(2)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进行、耗能,主要养分单糖、AA等;

3)胞饮吸收——细胞直接吞噬某些物质,特别对幼龄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3.概念:

消化、消化力、消化性、消化率、吸收

消化:

饲料中的养分变成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

消化力:

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

消化性:

饲料能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率: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数。

吸收:

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4.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一)动物种类、年龄与个体:

牛>羊>猪>家禽;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随年龄增加而提高

(二)饲料种类化学成分:

反刍动物:

养分消化率随粗蛋白水平提高而提高;猪、禽:

趋势与反刍动物相同,但不明显。

养分消化率随粗纤维水平提高而下降。

还有就是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三)饲养管理技术:

1.饲料的加工调制.2.饲养水平:

随饲喂量的增加,饲料消化率降低。

第三章水的营养

1.水的作用(生理功能)及缺水的后果。

作用:

1.是动物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2.是一种理想的溶剂

3.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

4.调节体温

5.润滑作用

缺水后果:

(1)失水1~2%干渴,食欲减退,生产下降;

(2)失水8%严重干渴,食欲丧失,抗病力下降;

(3)失水10%生理失常,代谢紊乱;

(4)失水20%死亡;

2.水的来源和排泄途径。

来源:

1.饮水是水的主要来源

2.饲料水是水的重要来源。

饲喂青绿饲料,可获得较多的水。

3.代谢水是三大有机物在动物体内氧化分解或合成过程中所产生的水。

排泄:

1.尿和粪的排泄

2.肺脏和皮肤的蒸发

3.经动物产品排出:

蛋、奶等

3.动物的需水量和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

需水量不易准确测得。

一般采食1kgDM需饮水2~5kg。

影响因素:

1.动物种类:

牛羊>猪马>鸟类

2.生产性能:

产奶需水最多,产蛋,产肉相对较低,休产最少。

3.气温:

高于30℃,需水量明显增加,低于10℃,则相反。

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

1.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1.粗蛋白质(CP)2.元素组成:

CHONS+P

3.化合物组成单位——氨基酸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机体和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组织更新、修补的必需养分

3.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1)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运输氧。

(2)肌肉蛋白质:

肌肉收缩。

(3)酶、激素:

代谢调节。

(4)免疫球蛋白:

抵抗疾病。

5)运输蛋白(载体):

脂蛋白、钙结合蛋白等。

(6)核蛋白:

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

4.提供能量、转化为糖和脂肪

3.概念:

必需、限制性氨基酸,理想蛋白及其模式。

EAA: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LAA:

与动物需要量相比,饲料(粮)中含量不足的EAA。

理想蛋白:

AA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以Lys为100的EAA相对比例——理想AA模式

4.猪和家禽分别有多少种EAA?

通常,玉米-豆粕型日粮或禾谷类饲料对猪和鸡的第一LAA各是什么?

成年猪(8种):

赖、蛋、色、苯丙、亮、异亮、缬、苏氨酸;

生长猪(10种):

成年猪的8种加上组和精氨酸;

禽(13种):

生长猪的10种加上甘、胱、酪氨酸。

5.AA平衡和失衡的意义和结果。

典型的AA拮抗。

意义自己书找吧

氨基酸失衡的结果蛋白质利用率下降;能量利用率下降;有机物利用率下降;

生产水平和效益降低

典型的AA拮抗:

赖氨酸与精氨酸缬氨酸与亮氨酸、异亮氨酸

6.影响非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1)动物种类(特点)2)动物年龄(功能)3)日粮蛋白质种类与水平(底物诱导效应)

4)日粮矿物元素水平(酶激活剂)5)日粮粗纤维水平(缩短消化时间)

6)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7)饲料加工(热损害——Maillard反应)

8)影响吸收的因素(AA平衡等)

7.微生物蛋白的品质

MCP的品质次于动物性蛋白质,与豆粕蛋白质相当,优于谷物蛋白质。

8.简述单胃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过程。

画图吧

9.过瘤胃蛋白的概念及过瘤胃蛋白的控制方法。

10.影响瘤胃微生物对N消化利用的因素。

(1)瘤胃内环境的稳定

(2)日粮CP水平:

13%

(3)蛋白质种类:

NPN与真蛋白

(4)其他养分:

碳水化合物、P、S

(5)蛋白质的热损害:

人造木质素

11.反刍动物的必需和限制性氨基酸。

日产奶15~30kg,Met、Leu是LAA

日产奶>30kg,Met、Leu、Lys等是LAA

12.反刍动物利用NPN的意义。

节约蛋白质、降低成本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1.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1.供能和贮能:

直接氧化供能,转化为糖原(肝脏、肌肉)—短期存在形式。

转化为脂肪—长期贮备能源。

2.构成体组织:

戊糖构成核酸。

粘多糖是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

糖蛋白,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糖脂,神经细胞的组成成分。

几丁质,节肢动物外壳的重要组成部分。

硫酸软骨素,在软骨中起结构支持作用。

3.作为前体物质:

为反刍动物瘤胃利用NPN合成菌体蛋白或重组合成菌体蛋白和动物体内合成NEAA提供C架。

4.形成产品

5.其它

某些寡糖的生理作用:

化学益生素(果、甘露和半乳寡糖)

糖苷的生理作用:

解毒作用

2.非淀粉多糖-NSP的概念,可溶性NSP的消化特性。

3.粗纤维的组成和影响其利用的因素。

粗纤维是非淀粉多糖(NSP)和木质素的总和。

影响因素:

动物的种类、年龄、健康状况。

2.日粮粗纤维的水平和组成

3.日粮蛋白质水平

4.添加矿物质:

适量的食盐、Ca、P、S等。

5.饲料加工处理

4.单胃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及代谢的过程、特点和主要区别。

单胃代谢过程:

(1)葡萄糖从肠道、肝和其他器官进入血液;

(2)血液葡萄糖离开到达各组织被利用(氧化或生物合成)。

反刍动物代谢过程:

VFA1.合成代谢;乙酸、丁酸→体脂、乳脂丙酸→葡萄糖

2.氧化供能

葡萄糖的代谢:

反刍动物所需葡萄糖主要是体内合成,部位在肝脏。

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特点:

1猪、鸡

主要消化部位是小肠;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主,以粗纤维形成VFA为辅。

2反刍动物

消化的部位以瘤胃为主,小肠、盲肠、结肠为辅;以形成VFA为主,形成葡萄糖为辅

3.马、兔

以粗纤维形成VFA为主,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辅。

5.饲粮精粗料比例对反刍动物消化产物VFA组成的影响。

喂粗料时乙酸产量高,喂谷物时丙酸产量高。

加瘤胃素可提高丙酸比例,有利于肉牛育肥

饲料制粉可提高丙酸产量。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

1.脂类的营养作用(脂肪额外能量效应的可能机制)。

可能机制:

1.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协同作用

2.适当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更充分吸收

3.脂肪的抗饥饿作用使动物用于活动的维持需要减少,用于生产的净能增加

4.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肪内,减少由饲粮碳水化合物合成体脂的能耗;

5.添加脂肪提高日粮适口性,因此有更高的能量进食量,动物的生产性能得到提高。

2.单胃和反刍动物对脂类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及特点。

消化特点:

非反刍动物:

氢化作用弱,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的数量少。

反刍动物瘤胃:

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减少。

部分氢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变化。

脂类中的甘油被大量转化为VFA。

支链脂肪酸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增加。

小肠:

形成的混合微粒构成与非反刍动物不同。

缺乏甘油一酯。

进入十二指肠的脂肪酸总量可能大于摄入量。

吸收特点:

单胃:

当混合乳糜微粒与肠绒毛膜接触时即破裂,所释放出的脂类水解产物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

胆盐也被释放出来。

反刍:

瘤胃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主要通过瘤胃壁吸收。

其余脂类的消化产物,进入回肠后被吸收。

3.饲粮脂肪的组成对各种动物体脂肪饱和程度的影响。

猪、禽大

马、兔较大

反刍动物不大

4.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FA)。

w-6系列对高等哺乳动物和禽最重要;

w-3系列对冷水鱼更重要。

第七章能量与动物营养

1.动物体能量的来源、能量单位。

1碳水化合物:

主要来源

2)脂肪:

次源

3)蛋白质:

哺乳动物不宜作能源物质

2.动物体内贮存物

糖原(首先)脂肪(次之)蛋白质(最后)

1.传统:

卡(cal)2.现在:

焦耳(J)

2.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3.能值、总能、消化能、粪能、代谢粪能、代谢能、尿能、内源氮、内源尿能、甲烷能、净能、热增耗。

总能:

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

能值:

饲料中的有效能含量。

粪能(FE):

粪中养分所含的能量。

消化能:

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FE)之差。

代谢粪能:

粪代谢物所含的能量称为代谢粪能(FmE)

代谢能:

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

尿能(UE):

尿中有机物所含的能量。

净能:

饲料中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

热增耗:

绝食动物在采食饲粮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量增加,增加的那部分热量就叫热增耗。

内源氮:

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所含氮

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所含能量称为内源尿能(UeE)

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

也称甲烷能。

4.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的计算公式。

表观消化能=总能-粪能

真消化能=总能-(粪能-代谢粪能)

代谢能(ME)=DE-UE-Eg=GE-FE-UE-Eg

净能(NE)=ME-HI=GE-FE-UE-Eg-HI

5.表观与真实的消化能及代谢能的区别。

ADE=GE–FE

TDE=GE-(FE-FmE)

TDE反映饲料的能值比ADE准确,但测定困难。

表观代谢能(AME)=GE-FE-UE-Eg

真代谢能(TME)=GE-(FE-FmE)-(UE-UeE)-Eg

同上

6.氮校正代谢能常用于那种动物?

家禽

7.饲料的能量效率(总效率和净效率)

8.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因素。

1.动物种类、性别及年龄

ME用于生长育肥的效率:

非反刍动物>反刍动物;母鸡>公鸡。

2.能量用于不同生产目的效率高低顺序:

维持>产奶>生长、肥育>妊娠和产毛

3.饲养水平;在适宜的饲养水平范围内,随着饲喂水平的提高,饲料有效能用于维持部分相对减少,用于生产的净效率增加。

4.饲料成分对能量利用率有显著影响;抗生素、激素等也影响动物对饲料能量的利用;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9.反刍动物、猪和家禽的适用能量体系。

猪DEME一般用DE

禽AMETME一般用AME

反刍动物一般用NE

第八、九章

1.常量和微量元素。

2.各种动物饲粮中必需添加的维生素种类。

3.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维生素D及维生素D原。

4.动物易缺乏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典型缺乏症。

第十一章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

1.饲养标准、营养需要

2.营养需要量测定法之析因法的公式和优缺点。

第十二章维持的营养需要

1.维持、维持需要、基础代谢、绝食代谢。

2.代谢体重及表示形式。

3.维持需要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4.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有哪些?

5.维持能量需要的计算方法。

第十三章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1.生长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影响生长的因素是什么?

第十四章繁殖的营养需要

1.营养对初情、排卵(短期优饲)的影响。

2.妊娠期间母体增重的内容。

3.孕期合成代谢。

4.简述胎儿发育的生理规律。

5.母猪在整个繁殖期中合理的能量分配方式。

6.母猪在整个繁殖期中体重的变化规律。

第十五章泌乳的营养需要

1.影响乳成分含量的因素。

2.标准奶、奶牛能量单位及其能值。

3.计算母牛能量总需要:

泌乳早、中、后期和干乳期。

4.简述营养对泌乳的影响。

第十六章产蛋的营养需要

1.禽蛋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

蛋壳、蛋清、蛋黄

2.影响产蛋的因素有哪些?

3.析因法计算产蛋禽能量需要量的公式。

4.产蛋家禽对钙、磷的需要特点。

饲养实验

常规法测定初水分、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

粗脂肪的方法和原理。

DM、CP、DCP、EAA、LAA、MCP、RDP、UDP、DIP、UIP、NPN、VFA、CF、NSP、EFA、GE、J、kJ、MJ、cal、kcal、Mcal、DE、FE、FmE、ADE、TDE、ME、UE、Eg、UeE、AME、TME、MEn、AMEn、TMEn、NE、HI、NEm、NEp、TDN、DEB、IU、NRC、ARC、BW0.75、EUN、MFN、MEm、NPU、NND、FCM、SCM

(注: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