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51989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docx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docx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评价

1、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值得肯定的方面

调查显示,第一,教师普遍认可良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所以一般课堂教学不再是“满堂灌”,教师一般都会在上课环节穿插问题环节。

第二,教师一般都具备一定的课堂提问技能。

例如关于提问的语气,通过统计可以看出,教师认为诙谐幽默的提问语气可以使学生放松紧张的神经,增强课堂提问的活跃性,但是由于教师个体性格的原因,采用诙谐幽默语言进行提问的教师仍比较少。

而采用言简意赅和生动形象地描述问题的教师占的数目较多(分别占45%和33%),说明教师提问时注重了提问语言的精练,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关于课堂提问的数量问题,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教师所提问题的个数大多都在6—10个(60%),表明大部分教师都拥有较强地掌控课堂的能力。

认识到课堂提问数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提问数量的适当性也会影响课堂教学。

2、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不足

(1)教师对提问的认识不足

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目的”这个项目,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教师都认为,提问最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1%)和防止学生上课走神(40%),提醒学生认真听讲。

从教师的回答中看出,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目的的认识并不是很充分,虽然教师认识到通过提问能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提醒学生走神,但却忽视了课堂提问的其它作用。

关于“最应该进行提问的阶段”,通过统计可以看出,教师认为在复习回顾阶段(33%)和课后总结阶段(31%)最应该进行提问的教师人数略高,认为在讲授新课过程中最应该进行提问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少。

这恰恰忽略了在教授新课时进行适当地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关于“提问方式”,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教师更喜欢提问后叫举手者回答(38%)和提问后集体回答(45%)。

由此可以看出,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喜欢的提问方式比较传统,例如提问后集体回答和提问后叫举手者回答,教师一般在公开课时才会采用比较新颖的提问方式。

通过访谈可以看出,传统的提问方式如举手回答、点名回答不怎么受学生欢迎,学生更喜欢带有竞赛模式的历史课堂,例如抢答和讨论回答。

这种新颖的提问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相互竞争中不断进步,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使历史课堂转变为学生的课堂。

(2)教师对提问的课前准备不足

教师的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但统计结果表明,有部分教师在课前对提问的准备不是很充分。

主要体现在设计问题环节在整个备课环节中花的时间少和课前准备资料有限,教师均以课本或参考书作为主要资料。

这就容易只考虑书本的因素,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的主要目标两大重要的因素。

(3)教师课上提问的技能欠缺

教师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掌握和运用提问的能力。

通过分析问卷和访谈,笔者发现教师提问技能欠缺表现为:

提问方式单一、提问时机随意、提问类型单一、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过于简单笼统等,均反映了教师提问技能的不足。

课堂提问技能的欠缺会影响课堂提问的效果,这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4)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对提问的评价不足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许多教师都认为提问后的评价是可有可无的,特别是学生回答正确后,认为简单的口头表扬对高中生影响不大。

而从访谈中学生的反应看来,自己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的反应却是非常重要的。

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的回答不正确时,如果能得到老师的鼓励与启发,他们多数情况下是能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的表扬可以使学生整堂课都信心满满,而且当堂课的知识也印象深刻。

可见,教师的几句评价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需要及时的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保持持续的热情。

(5)教师课后对提问的反思少

教师在课后的思考与总结有利于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反思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后对自己的课堂提问进行思考。

在问卷中,问及“教师在课后是否对课堂中的提问进行反思”时,回答偶尔反思占50%;经常反思仅占20%;视情况而定占20%。

有教师提到:

“上完课后感觉不好的时候会回过头去看看,没什么问题的话,备好课了就是一遍一遍的重复。

”从教师在课后反思的情况看,教师在课后对提问的反思少且不及时,课堂提问的课后反思并未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

教师缺少对课堂提问的反思,可能导致教师的课堂提问水平的稳步不前,甚至倒退,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

3、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关于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课堂提问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探求问题的解决策略。

本文通过对问卷与访谈的观察与分析,认为历史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着问题的原因主要概括为这方几个面:

(一)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提问的主体,教师自身的原因是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历史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前面我们提到历史教师普遍认识到良好的课堂提问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历史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着这些问题:

教师对提问的认识不足、教师课前对提问的准备不足、教师上课过程中提问技能的欠缺和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对提问的评价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说明教师课堂提问基本上还处于一个盲目、主观、随意、无序的状态,教师课堂提问缺乏合理的计划与安排。

种种问题的出现说明历史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首先学校没有关于课堂提问的评价机制,所以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提到:

“一般的赛课更多的是关注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是否完善和流畅,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巩固,没有过多涉及对提问环节的评价。

”再次,对历史学科的误区。

一般学生甚至历史教师认为高中历史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记住和理解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而不关心怎么记住和理解那些历史知识。

所以教师在备课环节更多的考虑怎么把知识讲透彻,而没有考虑如何给学生讲透彻,相应的没有思考或是很少思考如何进行课堂提问。

(2)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意识和能力较差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教师课堂提问也非常重要。

美国一位教育家肯尼斯·h·胡佛也强调:

“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任何时候都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学生在历史教师课堂提问中普遍不愿参与或是不会参与。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往往是在浪费时间,认为没必要花太多精力在课堂提问上。

1、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意识较差

首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参与教师课堂提问的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以讲授为主,长此以往,学生就缺乏思考问题的意识。

甚至可能出现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也懒得思考,认为等会儿反正教师会给出正确答案。

从笔者的课堂观察统计,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比例不高,最多的只有20人(占班级人数的34%,不到一半),最少的只有一人,学生举手回答较少,而且举手回答的学生一般是成绩较好、性格外向的学生。

2、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能力较差

有的学生在参与教师课堂提问时表现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回答问题时抓不住重点、逻辑混乱、语言过分白话,反应出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欠缺和语言组织能力的缺乏。

学生历史方法的欠缺造成学生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逻辑混乱,例如关于历史评价问题,一般要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不清楚,学生回答问题时就可能出现在某个方面不断重复,而对另一个方面又没有涉及。

有学生谈到:

“有时候心中有答案也表达不清楚,如果在课堂中心情一紧张就更不知道怎么表达了。

”这反应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正是他们不愿回答、不敢回答或是回答不好的原因。

而且历史学科有一些专业的术语、概念,例如“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小农经济、鸦片战争、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等,如果对这些专业术语不熟悉,那么上课时回答问题就会无法准确的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3)教材编写对课堂提问活动的束缚

高中历史教材往往提供的都是一些概括性、结论性的语言,这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不利于课堂提问的展开。

如高中人教版旧教材《鸦片战争》一节写道: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又如《辛亥革命》一节中写道: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失败了”……如此呈现给学生的冷冰冰的历史,教师和学生只能生搬硬套的记忆这些概念,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

对于辛亥革命成败这一课题,当前历史学界还存在着许多争议。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教学资源去积极论证、大胆争鸣。

如今我们的教材已有很大改善,当前正在在使用的新教材不再一味注重结论性的陈述,在教材中列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始资料供学生阅读,多出了史学争鸣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例如关于辛亥革命成败这一课题,当前历史学界还存在着许多争议。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教学资源去积极论证、大胆争鸣。

但教材编写仍有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教材的编写者们继续努力。

既然教材的编写都在改进,我们教师更应该更新教材观,不要盲目的照搬教材的结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有同学对于人民版教材中《权利法案》究竟是不是就意味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有的时候教材表述为“奠定法律基础”,有时候又表述为“基本框架确立”,有时干脆表述为“君主立宪制建立”?

我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共同探讨了这一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教材是从不同层面来叙述的。

假如我仅仅告诉学生“教材既然这样表述的那就是对的”,慑于教师和教材的权威,面对心中的疑问,学生们只能用“书上都是这么写的”、“老师都是这么说的”来安慰自己,这对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四)学校对课堂提问活动关注较少

学校对于教师课堂提问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目前学校对教师课堂提问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学校对课堂提问的重视不够

学校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听课、检查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以及成绩等形式了解教师教学的现状,并对其作出相应的评定。

在访谈中,问及“学校在教师评价中是否有关于课堂提问方面的评价”时,有教师提到“有时候会提到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但在评价时没有涉及课堂提问方面,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进行评价的”。

从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对教师课堂提问行为进行评价,这样教师对课堂提问也不会过多关注。

如果学校重视课堂提问行为,教师也会重视课堂提问行为,那么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水平也指日可待。

况且历史学科在高中阶段相对于语文、数学、外语是小学科,学校对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关注就更少。

2、学校缺少对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相关培训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学校缺少对教师课堂提问的相关培训。

此外,教师培训的不到位也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国大部分教师的职业培训主要是由教授或者专家来授课,然而有部分大学的教授由于对中学的实际教学不是很了解,导致教师培训的内容过分注重理论、忽视教学的实践。

从对教师进行访谈中也发现,有教师认为:

“都是理论性的知识,它很难和实践相结合,培训很少提到怎样进行提问,对实际的教学起不到有效的指导价值”。

教师课堂提问是一种实践行为,仅仅依靠理论的学习是不够的,需要针对实际的课堂提问进行分析、解决,如可以请在一线教学岗位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对其他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五)高考压力不利于课堂提问活动的开展

众所周知,高考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

高中历史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指挥棒指向哪里,教师和学生们就往那拼命奋斗。

但是目前高考制度还不是完美的,如对问题意识的考查是比较少的。

因为知识记忆是容易考查的,而问题意识考查的难度很大。

这也就造成了我们目前的历史教学重知识、轻能力。

但是目前高考改革也正在转变,高考历史命题强调要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而且几年下来高考也确实正在向那个方向努力。

假如我们仍旧是满堂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面对当前的高考也是落伍的。

下面就本校互相听课中的《程朱理学》一课片段进行展示。

师:

通过我们的学习我们可以归纳儒学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生:

春秋创立,战国发展,秦朝遭打击,西汉成正统,东汉末至唐末五代低潮,北宋复兴重新成正统。

师:

宋明理学是怎样发展的?

生:

北宋五子创立,南宋朱熹集大成,南宋陆九渊创心学,明代王守仁集大成。

师:

朱熹的理学思想有哪些?

生:

在世界观上“理是万物本原”,在认识论上“格物致知”。

师:

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心学观点有何差异?

生:

回答略。

师:

同学们找的非常正确……

在这一课堂片段中,我们发现师生的教学目标是单一的,仅仅关注了教

材的知识,学生记住的是一个一个历史概念,学生是否理解这些抽象的内容,就不得而知了。

这种课堂提问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甚至也不能适应高考的发展。

4、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探讨

激活学生的思维,需要课堂提问变得有效,那就要讲究提问的策略。

提问的策略是促进有效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崔允激教授在《有效教学:

理念与策略》提出教师应该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情景时能作出决策。

笔者认为课堂提问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课堂提问是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过程,实施这样的提问,应该创设民主、平等、宽容、接纳的教学氛围。

1、首先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前文提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造成学生在课堂不敢问、不愿问。

历史教师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观念,承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就敢于在课堂提问。

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在课堂提问中互相影响、互相成长。

教师在访谈中“学生有时候提的问题我也没仔细思考过,为了解答学生的问题,我会在课后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或是与同事互探讨解决问题,这对我们老师也是一种成长。

”布洛菲和古德的研究认为,“在学生自己的行为受教师影响的同时,他们也影响教师的行为。

”就是说,一方面,不同的教师行为和态度会影响师生交互作用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中的个别差异、丰富多彩的个性和行为表现又会对教师的情感和态度产生变化。

因此,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提问的进行也依赖这种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2、尊重学生个性

教育的最高价值也在于发展个性。

发展个性,说到底是积极发展和展现真实的人的自我价值,把孩子当人并培养成堂堂正正的人。

优质的课堂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哈姆柴克(Hamachek)认为,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的教育气氛,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而不会有因失败而受惩罚的恐惧,他们才不会退缩,从而敢于尝试学习。

可见尊重学生个性对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有很大的作用。

(二)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1、问题设计要有梯度,面向全体学生

太简单的问题就如一碗清水,无滋无味,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这样会极大地抑制学生的思维。

问题太难,学生无所适从,无处下手,时间长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要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把问题引向深入。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

如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回答“是什么”等比较简答的问题,对中等生设计“怎么样”和“为什么”等分析型问题,对优等生提出“有什么异同”和“有哪些不同意见”等思辨型问题。

如关于鸦片战争的问题,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直接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而对中等生则可以问“引起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禁烟运动吗”,对优等生就可以问“有人说如果没有禁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请用史实加以评述”。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可使各层次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2、优选问点

教师设计提问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使问题有吸引学生的力量。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必须要选对问点,所谓问点,就是指讲授教材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

一般来说,问点应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

这就要求课前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抓住本质,确定关键性的问题。

如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1)你是否赞成义和团运动将“反清复明”口号改为“扶清灭洋”?

(2)有人说八国联军侵华是因为义和团运动而引起的,你是否赞成?

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引起学生热烈讨论,这种提问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是成功的提问。

(三)提高教师提问技能

1、语言亲和、明白简练

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解答问题,教师的语言都应亲切柔和,感情丰富,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提问时还要注意明白简练,即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使学生明确知道教师提问的内容,那种冗长的叙述只能让学生抓不住提问的要领。

在问题的解答上教师尤其要注意语言节奏感的合理运用,解答时声调要有高有低,节奏有快有慢,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2、提问时机要恰到好处

超前的提问,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因无法作答而失去思考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滞后的提问,会使学生不用深入思考,就能毫不费力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提问因缺乏思维深度而简单乏味,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达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

恰逢其时的提问,能使学生即时发散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

在讲述课本知识之前提出问题与讲述完课本知识之后再进行提问相比,可以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夏商周政治制度》这一节内容前,以“一个封建王朝的继承人一般是怎么选定的,这源自哪一个政治制度?

”为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听课,讲完课后请同学们回答问题。

把握提问的时机使学生更好地思考和回忆知识点,让学生思绪如泉涌。

3、控制提问的次数

现在,教师的“满堂问”现象充斥课堂,过多的提问使学生忙于应付教师提问,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和反感;然而提问过少会使整个课堂缺少活力,师生之间的交流缺乏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因此控制提问的次数,在授课的间隙中穿插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夏商西周政治制度》这一课的学习中,不需要把每个制度的概念、内容、意义都作为一个问题,而是根据课程标准在重点和难点的部分设置问题。

比如学习完这一课后思考,“早期政治制度的有哪些特点?

(四)及时反馈,有效评价

我们发现,越是高年级学生,越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但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因经常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而被同学讽刺或被老师冷落;还有些学生是因为老师不恰当的评价而影响了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及时反馈,有效评价。

那么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不能打断学生的回答和提问

在回答问题时,有时候问题的答案是灵活的,而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与老师的想法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不能强求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答案完全一致。

面对学生的意外回答和提问,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并尽量引导学生探究明理,进而体验到收获的成就感。

例如在《罗斯福新政》一课中,我让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大多数学生提到这些问题:

“例如新政的背景是什么?

新政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新政给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但是就有一个学生提出:

“新政强调加强社会福利方面的救济,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是否与罗斯福自己身体有残缺有关?

”这个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学生们纷纷议论。

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只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罗斯福的疾病。

但是却吩咐那个提问的学生自己课后好好查一下罗斯福的生平,并且整理好了分享给其它同学。

那位同学课后查阅了关于罗斯福的事迹,了解到罗斯福小小年纪与病魔作斗争,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

课后学生也曾找我交流到:

“罗斯福身残志坚,我身体强壮,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自这件事情之后,那位同学在课堂上也更加积极的提问,学习更加努力。

说明当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时,教师要感谢或称赞提问的学生,鼓励学生试着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如果教师遇到回答不了的问题时要承认,并采取其它方法解决。

这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2、提炼出学生回答的要点

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掌握水平有限,有的学生由于老师的提问而过于紧张,因此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语言往往都不是很流畅,想到什么说什么。

但是,作为教师应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认真聆听,注视学生的眼睛,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学生回答的要点,于此同时,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

3、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与肯定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给予适时适当地评价。

不评价或回答错误之后一味的批评只会打消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必须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评价,特别是多对学生进行鼓励。

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给予一定的引导;回答正确时给予鼓励;回答错误时给予正确的解答和对于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的表扬,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兴趣。

班级也可以设置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竞争,通过积极回答问题选出最佳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附录一

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老师:

您好!

在此我对于您牺牲宝贵的个人时间来回答此问卷调查表示深切的谢意!

这是一个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问卷调查。

我们采用的是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的。

请回忆一下自己的课堂提问的经历和体验,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每题都只选1个答案!

1、您认为在课堂学习中进行提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A、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B、防止学生上课走神,提醒学生认真听讲

C、活跃课堂气氛

D、与学生进行互动,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E、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您认为在高中课堂中最应该进行提问的阶段是

A、回顾复习阶段B、新知识的讲授阶段

C、练习阶段D、课堂总结阶段

3、与其他教学环节相比,您在备课时所花费在提问环节的时间

A、基本没有B、较少C、差不多D、较多

4、您最喜欢的提问方式是

A、提问后学生齐答B、提问后叫举手的同学回答

C、提问后叫不举手的同学回答D、提问后学生进行抢答

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您更倾向于提问哪种类型的问题

A、以记忆为主的问题B、以理解为主的问题

C、以评价为主的问题D、以引发思考为主的问题

6、在一堂生物课中,您一般会提出多少问题

A、5个以内B、6—10个C、11—15个D、15个以上

7、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您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提问

A、想什么时候问就什么时候问B、学生都比较沉闷的情况下

C、学生都充满了好奇的时候D、学生被我的讲课感染到了的时候

8、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您会

A、仔细聆听,眼睛始终与学生保持接触

B、聆听学生回答问题,眼睛环顾四周

C、粗略、大概地听一下学生的回答

D、学生回答较慢时,打断学生的回答

9、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或者答错问题,您会

A、加以指责,再找其他学生回答

B、不进行评价,再找其他学生回答

C、自己说出正确答案

D、对该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

10、如果学生回答问题回答得非常正确,您会

A、不给予评价,认为这是应该的

B、给予简单表扬后让学生坐下

C、给予充分表扬,并鼓励学生以后再接再厉

D、让全班同学进行鼓掌,以示表扬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