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1006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x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docx

论余华《活着》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

 

余华《活着》中农民的悲剧命运

××××专业学生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

苦难与生命,历来是各个时代作家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东西,无论是鲁迅《祥林嫂》中的祥林嫂的悲剧命运,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饥寒交迫的死去,或者是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凄凉结局,无一不体现出底层人民在面对艰难困苦时的悲惨结局,毫不例外的铺垫了任务的悲剧命运,这或许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余华的《活着》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端困苦情况下的承受能力,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遭受各种打击却始终默默承受的农民的悲剧形象——富贵,富贵所秉持的生命态度,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在那个年代的生存体验,更是一个人在面对苦难时的普遍的生存理念和生活态度。

本文主要对余华《活着》中农民的悲剧命运展开描写,以一部《活着》向人们揭示和展示了中国底层农民的生存之苦,及其在苦难遭遇中的生命承受能力,表述了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关键词:

苦难与生命悲剧命运生存理念

ThetragicfateofthefarmersinYuHua's"live"

Studentmajoringin××××Name

TutorName

Abstract:

Lifemiseryandhistoricallyvariouswriterstirelesspursuitofsomething,whetheritisthetragicfateofLuXun"Xianglinsao"Xianglinsao,orthecoldandhungerofthematchsellinglittlegirl"smallgirltodie,oristhedismaloutcomeofLaoShe"CamelXiangzi",reflectthepeopleatthebottomofthesocietyinthefaceofhardshipthetragicending,withoutexception,pavethewayforthetragicfateofthetask,whichisperhapstheepitomeoftheera.YuHua's"alive"isdemonstratingtheabilitytobearinthesituationofextremehardshiptothepeople.Inthisnovel,shapingthetragicimageofafarmerssufferavarietyofcombatbutalwaysendureinsilence--wealth,wealthandupholdtheattitudeoflife.Notonlyisafarmerinthetimeofsurvivalexperience,itisapersoninthefaceofsufferingcommonsurvivalphilosophyandattitudetowardslife,.ThispaperfocusesonthedescriptionofthetragicfateofthefarmersinYuHua's"living",Ina"live"torevealanddemonstratetheunderlyingChinesefarmerslivinghard,andsufferinginlifetobearability,expressingfacesurvivalideaandthesurvivalstrategyoftheuniversalityofhumansuffering.

Keywords:

SufferingandlifeTragicfatesurvivalphilosophy

一、绪论

1.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余华《活着》中命运悲惨的农民的富贵的悲剧人生展开描述,通过富贵的苦难人生,探讨余华的生存哲学,以及余华生存哲学的来源。

余华的《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端困苦情况下的承受能力,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遭受各种打击却始终默默承受的农民的悲剧形象——富贵,毫不吝啬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命运,令无线唏嘘感慨却又无可奈何,福贵无疑是一个极端悲剧的形象,他眼睁睁看着身边人一个个的离他而去,忍受着生命的极端悲苦;另一方面,富贵又是一个坚强的形象,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离别,却有一次又一次坚强的承受下来。

富贵所秉持的生命态度,不仅仅是一个农民在那个年代的生存体验,更是一个人在面对苦难时的普遍的生存理念和生活态度。

本文主要对余华《活着》中农民的悲剧命运展开描写,对余华在《活着》中所要表现的生命哲学进行探讨,以一部《活着》向人们揭示和展示了中国底层农民的生存之苦,及其在苦难遭遇中的生命承受能力,表述了人类普遍性的面对苦难的生存理念和生存策略。

2.研究综述

余华的《活着》集中表现了90年代农民的生存哲学,表达了极端苦难之下的悲剧人物所秉持的生存理念,余华呈现的“活着”的力量不是用挣扎的倔脾气支撑下去,而是超然自己,将命运赋予的人生的所有苦难以自己的责任、以自己的十字架承受而能够享有人生的力量。

让我们看到,余华的小说正在主张,在整个人生能够承受的苦难的精神世界里,人生的幸福和不幸、欢乐和悲痛都会是一种“享有”,人生的苦难能够变成回忆里的享有,可以说,正是凭着这样的生存理念,富贵“活着”,这不是软弱,不是退缩,是那个年代生存下去的独特智慧。

余华通过这种探索,我们可以知道对人类和人生的深刻的同情和信赖、对生存充满力量的肯定、对生存的超越性的希望。

这就是余华自己的文学要写出来的或者终于自负写出来的真理和高尚。

余华小说给我们的感动的根底里有向人类和生存的超越意志,那个后面有文学的真理应该引出来高尚和真理、永远和希望的余华的坚强的信念。

结果,给我们传来的就是对人类和生存更深的同感和对那可能性的信赖。

3.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查阅文献法,对历年来各个学者们关于余华《活着》富贵的悲剧人生以及余华生存哲学的探讨进行了总结与借鉴,希望能够对余华的生存哲学有更深的理解。

4.研究意义

最困难的不是死去,而是在受尽苦难之后艰难的活着,死亡从来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活着,富贵的一生可谓是没有多少幸福生活,但是他还是坚强的活着,在受尽各种生死离别的打击之后,这对于我们来说,本身就已经足够我们学习,在余华的笔下,这个一生受苦的老农民无疑是睿智的,他的生存理念值得后人不断学习研究,同时,余华的这部作品影响深远,对这部作品生存哲学的研究就是向经典致敬的过程。

二、《活着》死亡悲剧的内涵

1.死亡悲剧的渲染

看过《活着》的人心里应该都会有这样一个感受:

徐富贵活着似乎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亲人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一个个的死去,在他由于输光家产而由一个阔少变成一个穷光蛋以后,他的父亲在亲手变卖田产之后,在从老宅搬向茅屋的当天死去;富贵在经历了由人生高峰跌向谷底,甚至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时候终于洗心革面,开始勤勤恳恳做劳动,老老实实过生活,学会关心妻子、疼爱子女之后,人生的苦难却又接踵而至。

他在为病中的母亲买药时被抓壮丁,在经历了两年的出生入死之后,终于得以回家,却又得知,一直疼爱自己的母亲在他被抓不久就因病死去,聪明可爱的大女儿凤霞也在他被抓的日子里,因为一次猝不及防的高烧而永远地被剥夺了说话的能力。

苦难远远不止这些,在其后的日子中,厄运的影子一直追随着他,残暴地夺走了每一个与他有着亲密关系的人的生命,没有一丝怜惜,也毫不同情。

单纯善良的儿子也因为医生的愚昧无知以及谄媚心态,在为校长献血的过程中,被抽血过多而致死;而从小受尽苦难,本已嫁为人妇,好不容易有一个幸福归宿的女儿,却在产后痛苦的思雨大出血;妻子家珍善良贤惠,在苦难的日子里始终陪着富贵不曾离去,却因积劳成疾,被软骨病夺去了生命;老实能干的女婿二喜,因一次工地事故,被两排水泥板活活夹死;活泼可爱的小外孙因吃豆子过多而被撑死。

在受到不同的极端的苦难打击后,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最后剩下他一个人,虽然孤单,但他却活着。

在小说中,主人公的身边总有这样一个或者一群人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主人公的性格或者命运或者是高贵的品质,在富贵身边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小说的春生是富贵身边为数不多的一个朋友,春生与富贵一起经历了战争和死亡的恐惧,两人曾苦难与共。

多年之后重逢的场合是在富贵的儿子有庆死于非命,而嫁祸者正是春生的老婆时,此时春生已是一县之长,富贵只是一个在土地上求安身立命而不得的贫苦农民,两人的社会地位悬殊。

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贵为一县之长的春生沦为阶下囚,过了一段人人得以拳打脚踢的日子。

在春生眼里,富贵是值得信赖的,因为被打得浑身肿烫的春生曾在深夜偷偷跑来找富贵,告诉他“我不想活了”,显然这只是他愤怒的宣泄,情绪的反抗,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在富贵这里获得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然而最后春生还是选择了死亡。

这个人的死亡易被人忽视,但正是这个人的死从另一个侧面映衬了富贵对待苦难的乐观、豁达的态度。

富贵的妻子家珍简单的一句:

“春生,你要活着”,讲述一切生活及生命的意义。

众多的死亡中,唯有他是自己选择死亡的。

从生命的层面上来讲,春生自动放弃生命,与那些美丽鲜活的生命突然遭受死亡袭击相比,他的死显得懦弱无力。

但他不可谓不聪明果敢,因为他得以在南征北战中幸存,并当上解放军干部。

与富贵相比,他有更深的文化思想,关于国家,关于政治,关于生命,他都有自己的思考。

然而,所谓`无欲则刚',春生的生命也因此变得脆弱。

.经历苦难后的洒脱

富贵微笑地看着我,西落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精神。

他说“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

”坐在我对面的这位老人,用这样的语气谈论着十多年前死去的妻子,使我的心里涌上一股难言的温情。

仿佛是一片青草在风中摇曳,我看到宁静在遥远处波动。

“我”在富贵的脸上,看不到苦难摧残留下的悲伤和颓唐,看到的只是远处的田野呈现出舒展的姿态,看上去是那么的广阔,无边无际,看到的是宁静在遥远处波动。

这种已磨砺为一种柔性的品质,时刻保卫着他内心免遭苦难这种生活暴力的破坏。

“富贵就是这样的人,苦难加上忍耐,塑造了他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

对于富贵而言,苦难已经消失于无形,他的内心有的只是道禅思想中那种面对生活的超越和平静。

”所以,富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在这无边无际的苦难与绝望中,作者也好心的留下了一丝温情与希望,在小说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十年过去,起码还有“两个老不死”———徐富贵和老牛“富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都活着。

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临死亡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久了,但它却在死亡来临的最后关口哭了,也许是因为跟富贵一样,虽然受尽苦难,但内心深处仍有对生存的深深眷恋,于是它哭了,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哭,所以受尽苦难的富贵买下了它,给它起了一个名字也叫“富贵”,至于富贵买下它的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在老牛的身上,看到了同命相连的心心相惜吧。

同时,在中国人的眼里,终日在田间劳作的牛,代表着忍耐、持久与坚韧,这与富贵的生活理念以及人生经历何其相似,于是,作者安排这样有着相同之处的两个“伙伴”在余下的人生中相伴,也算是最后的安慰了吧。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在感受被苦难死亡的气息笼罩的同时,还体验到富贵亲人之间流露出的温情以及富贵深刻的家庭情结。

当富贵输光家产后,他因为全家将跟着他受罪而感到无比的愧疚,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但是家人并没有因此而给他多少责怪,更多的是宽容和理解。

富贵的爹说:

“富贵呀,赌债也是债,自古没有欠债不还的道理。

我把一百多亩地,还有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们就会送钱来。

我老了。

挑不动担子了,你就自己挑着钱去还债吧。

”他娘说: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家珍一边替他捶背一边说:

“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

”家人的理解与宽容重新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

使富贵在家业败落后,放下了架子,不再虚荣,而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过生活。

在眼泪与血汗中艰难地活着,日子虽让人心酸又充满着令人感动的情节:

年迈的老母亲颤巍巍地下地帮忙,小儿子对父亲无限体贴,被丈人接走的妻子也抱着刚生的儿子回了家。

在艰难困苦中,老婆孩子是他生命里的最后一缕温馨。

当他被拉做壮丁,在枪林弹雨,死人如麻,随时会丧命的战场中,“我是一遍遍想着自己的家,想想凤霞抱着有庆坐在门口,想想我娘和家珍。

”他心中惦念的是自己的家,正是因为对家的深厚情结支撑着他在枪林弹雨中求生的意念。

当富贵终于回到家中,他对全家人的团聚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满足;最让我感动的是女婿二喜因为需要还债而不舍得买蚊帐,到了夏天,屋里的蚊子特别多的时候,天一黑二喜便躺在床上去喂蚊子,让凤霞在外面乘凉,他总是先把蚊子喂饱才让凤霞去睡觉。

有几次凤霞进去看他,他就焦急,一把将她推出去。

看他被蚊子咬得到处是红点,“我”也心疼,说:

“你别这样。

”二喜说:

“我一个人,蚊子多咬几口捡不了什么便宜,凤霞可是两个人啊!

”这些在苦难中难得的温情,也是支撑着富贵在遭受一个个极端打击的情况下仍坚持活下去而没有走向崩溃的原因之一。

2.死亡悲剧下的生存哲学

在苦难中忍耐

在经历了如此极端的悲剧之后,富贵为什么能活着,而没有走向死亡的命运我想,这与富贵的生存理念有关,或者说,与余华对“活着”的理解有关,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一词的: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这句话是对解脱苦难的最好诠释,也是余华把主人公置于如此悲惨的背景下的原因,正是在苦难的漩涡中,生命的张力才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富贵一家触目惊心的生活图景才更加震惊。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接二连三的丧亲之痛,可是并没有充满血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没有一丝愤怒,似乎一切都是在沿着该走的脉络在前进,一切都那么的平淡。

有的只是富贵在苦难的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无边的忍耐与包容,以至再大的苦难来临,富贵也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力之中。

但忍耐的背后又是何种力量在支撑着他呢他的精神支柱又是什么呢?

把一切交给命运

“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缘,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

”正是终日在泥土中挣扎,始终摆脱不掉贫苦和灾难的富贵的全部的人生哲学观。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定。

富贵经常提到“命”。

一种宿命观念始终影响着富贵。

在富贵的观念中,他的生活潦倒是命,他活着比人长寿是命,他娶了家珍这样一个好女人是命,凤霞被送走是命,苦根没爹没娘是命,徐家人的受苦受难是命。

在他的认知中,他是一个微小无力的人,没有与命运抗争的能力,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服从和等待:

平静地接受苦难的命运,等待一切痛苦的来临,不与命运做无谓的抗争,甚至不做质疑追问。

正是富贵这种对命运强烈的顺从与认同感,缓冲了他在多灾多难的现实中生存的焦虑,也冲刷掉了富贵对于事实的追问,使他能默默地承受着生活所赋予的各种苦难。

尽管很多时候,他自己的选择也成为别人命运的构成因素之一,但他仍然把他们归之于命运的安排。

在他因为无法同时解决有庆上学和抚养凤霞两个问题时,他们忍痛做出了送掉凤霞的决定。

对于这个决定富贵的解释是“凤霞命苦,这辈子看来是要苦到底了。

有庆可不能苦一辈子———总得有一个日后过得好一点。

”可以看出,牺牲凤霞是为有庆,是富贵夫妇内心愧疚而又不得不做出的一个决定,尽管这是在他的选择下对凤霞命运的改变,可他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用这个借口给自己的选择做出了解释,也给生活的残酷寻找到了一个归宿;而在大炼钢铁时,风水先生选煮钢铁的地方,因为和家珍认识的缘故,免了烧屋的灾祸,而村里的老孙头家被选中了。

富贵知道这很大的原因是风水先生给家珍的人情,但仍然归于“都是命”,“是灾祸找上他的”;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

年轻时靠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

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

这样反倒好了,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陪了自己的命。

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正是这样如此泛化地使用`命'的概念,避开所有个人主动性的因素及其责任,以`自然'或`命'的名义交付所有的生存重负。

我们可以看到了富贵对宿命的认同所带来的淡然超脱的一面。

三《活着》死亡悲剧的哲学探源

1.余华生存哲学概念

徐富贵的生活无疑是悲惨的,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其实表达了余华对于真正的人的关注以及文学观,余华曾在一个访谈上说过,“我只是一位作家,我的兴趣和责任是要求自己写出真正的人,确切的说是真正的中国人。

我的立场十分简单,对于一位优秀的作家来说,是应该关心政治和社会价值还是应该关心大众消费的潮流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作家应该关心真正的人。

”正是基于对真正的人的关注,余华在对小说的描写中,倾注了对生存的深刻的怜悯和同情之心,小说中的人物表现了向往高尚和超越、生存真理及对生存的希望。

苦难作为余华反复叙述的一个主题,大致体现在“人性之恶和人世之厄”“两个层面上,余华在小说的苦难叙述中隐去了“知性主题和道德主体”的介入,他也发现了缓解苦难生活的三种方式回忆、忍耐、幽默。

余华并不只是为揭示苦难而叙述苦难、展示苦难,为内心涌动的强烈而独特的“生命意识”找到一种特殊的呈现方式才是其根本动因。

那么,在余华的苦难文学中,体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与生存哲学呢

应该是忍耐。

不仅是徐富贵,在余华另一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中,两个主人公都遭受了极端悲苦的命运,然而,在苦难的命运面前,他们都选择了忍耐,“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2.余华生存哲学主要思想

中国式生存哲学

富贵最后回忆自己的一生时,曾不无感概地说“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

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了,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去了。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福贵的这番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也非常朴实,但细细品味,其中似乎又蕴含了某种“无欲之境乃至高之境”的中国式的生存理念。

作为中国乡村社会中最低层的生存者,福贵的生存愿望和生存方式都很简单,仅仅是为了“活着”而己,因此他很少与社会、历史构成意识形态上的冲突,也很少与邻里之间产生伦理道德的冲突。

除了年轻时浪荡过一阵子之外,他无外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安分守己者,是一个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农民。

理想、抱负、地位……所有这些人类正常德欲望都被他自己内心中剔的一干二净,人物与命运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只剩下生与死的最直接的对视。

.佛教生存理念

在活着的序言中,余华说他的小说是在表达人和现实的一种紧张关系,实际上他大多数的小说都是如此的,即对生存的虔诚关注,也即对苦的关注。

《活着》中有浓厚的佛教意蕴。

在佛教看来,众生为无常患累,不能自我主宰,因而活在世上必受无量诸苦,所以生存就是苦。

据说,佛祖在成佛之前,作为王子有两件事情对他的触动是非常大的,并直接成为他探寻人生的动因。

一是他谈到一条大青虫被一堆蚂蚁咬得满地翻滚,由此看出现世苦难的普遍性二是看到在烈日之下,一瘦骨磷峋的老者和一头像老者一样瘦的老牛在吃力地耕地,由此看出现世的不平等性。

”在谈到《活着》中福贵的形象时,余华也说“福贵最早来到我脑子里时是这样的,一个老人,在中午的阳光下犁田,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皱纹里嵌满了土。

”“由此可见余华在潜意识中对现世的理解和释迩是相似的,这主要表现在关于人的苦、生、死等切近生命本身的诸方面。

但余华不是佛陀,只能说他有佛性,况且他对现世众生的理解,也又局限在形而下的层面。

人道主义精神的折射

刚读完这本小说的时候,如果有人告诉我,余华的《活着》中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情怀,我一定会报之以冷笑。

我看到的知识徐富贵经历了人生一次一次极端痛苦的打击,人道主义又表现在哪里?

后来才发现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用苦难的外衣向我们展示了人道主义的柔情,生命意识就包含在这种苦难、超越以及升华的过程当中,使人重新认识到了小说叙事对生命存在状况的一种尊重。

“活着”就是以最简单最平凡的方式,展示了生命中最深厚最顽强的精神力量,“活着”的背后,又分明地漾溢着一种对生命的感恩,余华的最大愿望就是想通过《活着》,传达“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这一充满苦难意味的存在本相。

在余华看来,人类作为一种生命本体的要求,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活着”的要求,“人的理想、抱负,或者金钱、地位等等和生命本身是没有关系得,它仅仅是人的欲望或者是荔枝扩张的要求而己。

人的生命本身是不会有这样的要求的,人的生命唯一的要求就是`活着'”,。

但是,在“活着”这一看似简单的要求中,却又包含着生命里许多复杂的人生况味,用余华自己的话说,活着“就是忍耐面对所有逆境苦难,包括最残酷的,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高兴地、愉快地去尝试克服、度过它”。

显然,这是余华对自身艺术调整后的“受难”主题的再次拓展,也是他开始与现实建立新型关系后的一次积极的努力。

余华在作品中,表明了他在写作中开始对“诚实”和“向善”伦理召唤。

同时,他还明确的表达了“同情与怜悯之心”对于作家作为一个精神劳作者的不可或缺,强调了悲悯情怀在写作中的价值意义和信念立场。

在别的文章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余华将生命与人道主义奉为其写作的终极目标“我写作是因为我根本就无法放弃写作。

自从我十五年前开始动笔,写作就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明白写作可以改变一个人,把他从一个一直坚强的人变成个爱流泪、优柔寡断的声、,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作家。

我并不是要贬低写作。

恰恰相反,我要强调写作对个人的重要,因为文学最终的力量就是软化人心,让热爱文学的人在远隔千里、经历了生离死别之后,还能相互热爱。

道家对生死的超越

《活着》亦比较集中地表现了道家文化超越死亡的观念。

福贵经历了身边的亲人一个个死去的过程,也由此经历了一个从悲痛到超脱的精神蜕变过程。

因为父亲是被他活活气死的,因此对父亲的死,福贵是既悲痛又愧疚;同样的,对母亲的死,福贵也是愧疚不已,因为在母亲最艰苦最凄惨的时候,他却不在身边;儿子有庆的死,让他悲痛不已;女儿凤霞死于难产时,福贵觉得“我心里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到了那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至此,富贵的伤痛到了极点,到妻子家珍死时,福贵己看破生死之限,达到了超越生死的精神境界,他微笑着告诉“我”,“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

”他的微笑、他的淡淡的语气,令人看不到丝毫悲伤,只感到对死亡超越的精神状态。

直到最后连女婿和外孙也死了,福贵与老牛为伴,唱着歌谣,悠然自得于天地万物之间。

这不由得令人想到庄子在妻子死时鼓盆而歌的典故。

福贵对死亡的态度正与庄子的死亡意识相对应开始不知生死乃性命之始之本,故而悲伤既而认识到生命之始本无生,死亡之本乃形变,最终认识到死亡只不过是寝于天地之巨室,返归基本始本真而已,故而以达观超脱的态度面对死亡。

老庄都把“一”作为摆脱和超越死亡的关键,“老子主张人与道`合二为一',庄子倡导`生死齐一',这里的`一'与`道'是相同的,都是指人与自然、生与死混沌不分的原始状态。

在这一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