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50849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docx

《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docx

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题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试卷一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42分)

⒈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差错(chā)饿莩(piǎo)央浼(miǎn)辎重(zī)

B.赝品(yàn)燥热(zào)忖度(chǔn)束缚(fù)

C.蹩进(bié)癖好(pǐ)偏裨(pí)连累(lěi)

D.瘐毙(yǔ)打烊(yàng)便宜(biàn)愀然(qiū)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旗杆勘查百无聊赖掎角之势

B.敕造寒暄天理昭然湛湛青天

C.灯盏厮打流觞曲水戊戌变法

D.暮霭窈窕茕茕孑立兵荒马乱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个句子所运用的比喻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②人可以抛舍很多,但绝不可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去了对它的,便失去了良知。

③谢冕说过:

“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诗人抒写的情感,但这并非最后的目的。

A.包涵  眷念  领略   B.包含  眷念  领教

C.包含  眷恋  领略   D.包涵 眷恋  领教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周德鸿老师不仅精通数学,还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学生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B.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励精图治,确定深圳地铁二期工程建设标准要达到日运营100万人次的要求。

C.国庆期间,西安大雁塔广场到处是游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非凡。

D.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

5.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学生作文个性差异是很大的,这种差异包括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同一个体在不同能力层次上的差异造成的。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

D.在美国家庭中,汉语已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又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小说集,其中《药》选自《彷徨》,《祝福》选自《呐喊》。

B.世界文学“四大吝啬鬼”指的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契诃夫《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C.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

D.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是指《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分子扩大了的DNA,其双螺旋结构比自然界已发现的任何一种DNA都要宽。

这种大分子DNA不仅耐热性好,而且还能在黑暗中发光——这一特性可能对检查人体基因缺陷十分有用。

  DNA的典型形态是双螺旋结构——两组平行的基因信息像一根长长的盘旋的梯子一样联结在一起。

每一节梯子都由两个互补的碱基组成,它们组合在一起成为碱基对。

  自然界只有4种天然碱基,它们是:

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

由于4种碱基各自独特的形态和大小,T常常与A配对,G常常与C配对。

其它的配对形式(如A配C,G配T)都会因为太宽或太窄而不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人类DNA由约30亿个碱基对按特定顺序排列组成,它们将人类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因信息拼写出来。

只要一两对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出错,基因密码就会出现混乱,从而导致婴儿在出生时会出现可怕的畸形或导致像癌症和镰状细胞贫血症这样的疾病。

  加利福利亚理工学院的化学家纳尔逊•伦纳德在20世纪70年代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个苯环嵌入碱基A,得到了一个大碱基xA,xA比普通碱基A宽了约33%。

斯坦福大学的科尔和他的同事们继续了伦纳德的实验。

  斯坦福大学的这个研究组使用与伦纳德相似的方法得到了xT——一种大小为自然T两倍的合成碱基。

接下来的挑战是将这些大碱基嵌入双螺旋结构。

  他们通过将xA与自然T组合,xT与自然A组合,从而合成了完美的双螺旋结构。

一种比自然DNA宽了约20%的新的稳定的DNA形态诞生了,研究人员将它命名为“扩展DNA”或“xDNA”。

  研究人员发现xDNA有几个比自然DNA更加优良的特点。

比如说,xDNA比自然DNA的耐热性好。

在实验室环境下,自然DNA的分解温度是21.3摄氏度,而xDNA在55.6摄氏度时还依然保持完整。

  科尔说:

“一般说来,体积大的物体比体积小的物体耐热性好,DNA也不例外。

  他补充说,大一些的分子一般会发出荧光,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自然DNA不发光,而xDNA却发出一种紫色光,使它在显微镜下被看得很清楚。

  在自然界,DNA携带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并传给后代。

科尔正在研究xDNA是否也有这种功能。

  不过他警告说:

“这种新的DNA不太可能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中发挥功能,因为它太大了。

不过,我们希望,有一天它会成为地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的一种新的生命形式的基因物质,这样当我们往其它星球上派探测机器人时,我们就会知道要在冰层下寻找什么样的生命形态。

(选自2003年11月3日《参考消息》)

7.下列关于xDNA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xDNA是一种人造DNA,其双螺旋结构比自然界已发现的任何一种DNA都要宽,是一种大分子DNA。

B.xDNA是美国科学家们连续研究的成果,它是由科学家们先合成一些大碱基,而后将其嵌入双螺旋结构而成。

C.xDNA与自然DNA相比,耐热性更好,而且还能在黑暗中发光。

D.xDNA的诞生可能为人类诊断自身基因缺陷带来帮助。

8.下面对“双螺旋结构”和“碱基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双螺旋结构是DNA的典型形态,它由两组平行的基因信息像一根长的盘旋的梯子一样联结而成,故名“双螺旋”。

B.碱基对是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单元,它由两个功能互补的碱基组成。

C.碱基的配对受形态和大小的限制,有较稳定的配对形式,太宽或太窄的配对形式都不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D.人类DNA由约30亿个碱基对按特定顺序排列组成,它们将人类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因信息拼写出来。

9.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基因排序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只要一两对碱基对的排序出错,就会致婴儿畸形或其它的一些疾病。

B.xDNA比自然DNA耐热性好,自然DNA的分解温度是21.3摄氏度,而xDNA的分解温度是55.6摄氏度。

C.在自然界,DNA携带了所有的遗传信息并传给后代,xDNA是否具有这种功能尚在研究之中。

D.xA和xT是两种人工合成的大碱基,科学家将它们分别与自然T、自然A结合,从而合成了完美的双螺旋结构。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说来,体积大的物体比体积小的物体耐热性好,这一规律可以解释xDNA比自然DNA耐热性更好的现象。

B.大一些的分子一般会发出荧光,DNA也不例外,这就可用来解释xDNA与自然DNA在发光问题上的差异。

C.因为xDNA太大了,科尔认为它在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中发挥功能的可能性不大。

D.如果xDNA将来能成为地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新的生命形式的基因物质,它就会为我们的太空生命探索提供指导。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1~14题。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

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

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

举进士,

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四迁左台监察御史。

长安中,御史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配徙岭表,太子仆

崔贞慎、东宫率独孤祎之饯于郊外。

易之怒,使人诬告贞慎等与元忠同谋,则天令怀素按鞫,遣中使促迫,讽令构

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

则天怒,召怀素亲加诘问,怀素奏曰:

“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

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

昔彭越以反伏诛,栾布奏事于其尸下,汉朝不坐,况元忠罪非彭越,陛下岂加追送之罪。

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

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

”则天意解,贞慎等由是获免。

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

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

使还,迁考功员外郎。

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典举

平允,擢拜中书舍人。

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三迁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

怀素虽居吏职,而笃学,手不释卷,谦恭谨慎,深为玄宗所礼令与左散骑常侍褚无量同为侍读。

怀素病卒,年六十,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赠润州刺史,谥曰文。

(选自《旧唐书》)

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天令怀素按鞫。

按:

查办

B.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

典:

主管

C.时夏官侍郎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

受:

同“授”,接纳。

D.遣中使促迫,讽令构成其事。

讽:

用含蓄委婉的话暗示。

12.下列各项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怀素处事平恕,当时称之。

B.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

C.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

D.怀素无所阿顺,典举平允,擢拜中书舍人。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马怀素处事平恕的一组是

①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

②元忠犯罪配流,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

③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

④李迥秀恃张易之之势,受纳货贿,怀素奏劾之,迥秀遂罢知政事。

⑤讽令构成其事,怀素执正不受命。

⑥上特为之举哀,废朝一日。

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怀素家境贫寒,他白天砍柴割草,在晚上燃柴读书,终于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章写作。

B.马怀素用汉朝不给向被处死的彭越奏事的栾布判罪,说明判处给被流放的朋友送行的崔贞慎等人是不恰当的,从而使武则天改变了初衷。

C.张易之诬陷崔贞慎和独孤祎之,武则天让马怀素按照诬辞审问,但马怀素坚持正义,最终使崔贞慎和独孤祎之获免。

D.当时权贵和外戚放纵无忌,请求怀素假以官府的名义行(他们的私事),但怀素没有阿谀顺迎他们。

第Ⅱ卷(4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贞慎等以亲故相送,诚为可责,若以为谋反,臣岂诬罔神明?

(3分)

译文:

②陛下当生杀之柄,欲加之罪,取决圣衷可矣。

(3分)

译文:

③若付臣推鞫,臣敢不守陛下之法?

(2分)

译文: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一、二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2)三、四句写出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3分)

下面的文段是节选自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阅读后,完成17-21题。

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

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

差拨说道:

“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使交割。

”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

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

“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

”林冲道:

“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

你要便拿了去。

”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

“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

”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

林冲顶礼道:

“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

”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迳到店里。

主人道:

“客人那里来?

”林冲道:

“你认得这个葫芦么?

”主人看了道:

“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

”林冲道:

“如何便认的?

”店主道:

“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

”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

林冲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

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

“怎地好?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

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的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

寻思:

“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

”想起:

“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

我且去那里宿一夜。

等到天明,却做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的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了门。

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和毡笠放在供桌上。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

却把葫芦冷酒提来便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

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刮刮杂杂烧着。

17、第一段中划线部分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分)

18、文中两次写到雪“下得紧”,鲁迅先生对此的评价甚高。

请解释此处“下得紧”的意思,并指出其妙处。

(4分)

19、文中多次描写风雪,联系全文结合相关内容指出它的具体作用。

(8分)

20、第二段和第四段中划线部分分别能说明什么?

联系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来回答。

(6分)

21.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填序号)4分

①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轰轰隆隆的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

②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许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一层寒烟。

③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④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

⑤香气浓冽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答:

22、对同一样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依照例句,任选一事物,写两句对人生有警示意义的句子。

(4分)

例:

粉笔

⑴褒扬:

虽化作粉末,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⑵批评:

虽描绘出图案,一生却总在受别人的操纵。

⑴褒扬:

⑵批评:

23、下面都是对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4分)

第一题:

独树难撑大厦,

冬去山明水秀,

第二题:

立公心甘做公仆德乃大,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个人从亚历山大帝王图书馆买下了一本书。

这本书夹着一张纸,纸上写着点铁成金石的秘密。

谁要是在黑海边找到了这块小点金石,谁就可以将任何金属点成纯金。

纸条上说,这块奇石的外观与其他石头没有区别,只是它摸起来是温的。

这个人来到黑海边,开始寻找点铁成金石。

海边的石头很多,为了避免重复捡到他摸过的石头,他每捡到一块冰凉的石头就往海里扔,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过去了,他不气馁,继续捡石头扔石头。

有一天,他捡起一块石头,是温的!

他仍然随手扔到了海里,因为他已经养成了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

我们平时是不是有某种习惯使我们做出了令人遗憾不已的事呢?

培根说: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以“习惯与人生”为话题,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C

2.A(犄角之势)

3.C

4.D(A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

使用对象有误。

B励精图治:

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

语意与语境不合。

C.不绝如缕:

如同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D.粗枝大叶:

①形容很简略,不细致,不具体;②形容作风草率、不认真。

在此句中其意思为①)

5.A

6.A《药》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

B《死魂灵》作者为果戈里

D《水浒传》作者应为施耐庵、《三国演义》作者应为罗贯中。

7、D(“诊断”应为“检查”)

8、B(“功能互补”错,应为“形态和大小互补”)

9、B(而xDNA的分解温度是55.6摄氏度错,在此温度依然保持完整)

10、B(“DNA也不例外,这就可用来解释……”错,原文是“也许”的猜测语气)

11.C受同“授”错误。

12.BB项是定语后置句,寓居<于>江都,A、B、C均为被动句。

13.C平恕:

处事公平允当,待人宽厚容让。

①苦学博学,③⑥是关于武则天的。

14.D“请托公行”的意思是“请托的事情公开地进行”。

15.

(1)崔贞慎等因为是亲密的故交就去送他,实在是可以责备的,如果认为他们是谋反,我怎么能欺骗上天的神明?

(意思总体对给1分,“故”“诚”“诬罔”各1分)

(2)陛下手握生杀大权,想要给他们加个罪名,取决于您的内心就可以了。

(意思总体对给1分,“当”“柄”“衷”各1分)

16.

(1)渲染阴沉肃杀的气氛;暗示敌人入侵。

3分。

(2)威武、勇猛、刚毅(或相近的词语句均可)。

3分。

17、(2分)为林冲买酒埋下了伏笔。

18、(4分)意思:

大雪纷飞。

妙处:

言简意赅,比较通俗易懂又具有神韵。

(意思对即可。

19、(8分)

(1)烘托阴冷而又壮阔的氛围;

(2)烘托出林冲的悲壮英雄形象;

(3)是林冲寒冷难耐,出门沽酒的原因;

(4)是压倒草屋的原因;

(5)客观上救了林冲的性命;

(6)照应标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给满分)

20、(6分)第二段:

说明林冲细心、谨慎,是他长期遭受挫折而形成的。

第四段:

说明草料场的起火,绝不是火盆中的火引起的,而是有人故意纵火。

21.④①③②⑤

22、彩虹

褒扬:

为了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的七彩人生。

批评:

务虚而不求实,注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

褒扬:

节气和谦虚的完善结合,使你生机勃勃。

批评:

节外生枝怎么也掩不住内心的空虚。

23、第一题:

众志能夺天工

春来鸟语花香(莺歌燕舞)

第二题:

去私念不谋私利品自高

24、略

【文言文译文】

马怀素,润州丹徒人。

寓居在江都,年轻时拜李善为师。

家里贫困,没有灯烛,白天采些柴草,夜晚燃柴读书,终于博览经史,善于写文章。

考取了进士,又参加了皇帝亲自支持的殿试,考中文学优赡科,被授予郿县县尉,经过四次提升,任左台监察御使。

(武则天)长安年中期, 御使大夫魏元忠被张易之陷害,发配流放到岭南,太子仆崔贞慎、东宫率孤独祎之到郊外为他饯行。

张易之大怒,唆使人诬告崔贞慎等与魏远忠是同谋犯,武则天令马怀素审讯,派太监催促,传话示意马怀素要想办法定成同谋罪,马怀素支持正义不接受这样的命令。

武则天大怒,召见马怀素亲自诘责质问,马怀素奏报说:

“魏元忠犯罪被发配流放,崔贞慎等因为是亲密的故交就去送他,实在是可以责备的,如果认为他们是谋反,我怎么能欺骗上天的神明?

当年彭越因为谋反被杀,栾布在他的尸身下奏事,汉朝不给栾布定罪,更何况魏元忠的罪与彭越不同,陛下怎么能追加送行人的罪呢?

陛下手握生杀大权,想要给他们加个罪名,取决于您的内心就可以了。

如果交付给我去审讯,我怎么敢不守陛下的法律呢?

”武则天的情绪缓解了,崔贞慎等因此获得宽免。

当时夏官侍郎李迥秀仗恃张易之的权势,授受贿赂,马怀素上奏皇帝,弹劾他,于是李迥秀被罢免了管理政事,马怀素处事公平,待人宽容,当时受到人们的称赞,提升任考功员外郎。

当时权贵和外戚放纵无忌,请托的事情公开地进行,马怀素对谁都不阿附依顺,他掌管举荐,公平允当,被提升为中书舍人。

开元初年,任户部侍郎,加授银青光禄大夫,累积功绩被封为常山县公,三次提升任秘书监,兼昭文馆学士。

马怀素虽然一直做官,却十分好学,手不释卷,谦恭谨慎,深受玄宗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