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相关情节原卷版备战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现代文阅读.docx
《专题04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相关情节原卷版备战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现代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相关情节原卷版备战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现代文阅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4记叙文阅读之人物相关情节原卷版备战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现代文阅读
专题04记叙文阅读之人物相关情节(原卷版)
一、主要考点:
此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主人公相关情节内容的能力,通常以直接提问的方式出现,这道题要求学生必须对文章内容大概概括出来,所以具有很大的难度。
通常学生会出现概括语言啰嗦并且内容不全面的情况。
一、考题常出现的题目形式:
1.从全文看,主人公发生了那些事?
例:
从全文看,可可西里人经历了哪些方面的考验?
2.简单梳理“我”的情感变化
例:
简单梳理“我”对车夫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3.概括文中主人公的一个特征的几方面
例:
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二、注意:
1.这类题型需要运用提炼概括能力,提炼概括能力是指从文章中提取符合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性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它的考查重点主要是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把握。
解记叙文阅读之人物相关情节题需要概括文章内容,所以需要紧扣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对这些要素经过整合。
2.概括提炼的一般方法是:
(1)找中心句,加以提炼。
一个段落里也常常会有一句中心句。
这句中心句,有的点明了主要内容,有的点明了人物的思想,有的点明了事物的特点,只要找到了这些句子,也就抓住了段落的主要内容,也就能概括出人物相关情节内容。
第一步要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把握全文的要点,弄清全文主要意思,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
第二步是审读题目,锁定区间。
这一步要认真审读题目,根据题干要求,锁定阅读区间,并作进一步的细致阅读。
第三步是细心探究,寻找标志。
阅读要善于发现文中的标志性语句。
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抒情句等,它们往往在文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抓主弃次,去粗取精。
一篇文章的内容可能会包括许多事件,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也会表现出多样性,我们在概括事件和人物特点时,必须删去那些次要的东西,保留主要事件或主要特点。
例如要概括《社戏》中双喜的性格特点,我们会将他所做的事情一一找出来,从事件中概括出他的特点:
是他想出了办法找到了船,是他让母亲放心地放孩子们去看戏,是他驾船来回行驶在河中,是他骂那老旦总是唱,是他组织孩子们偷豆吃,是他骂六一公公八癞子……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双喜这个孩子聪明能干,组织能力强,淳朴善良。
至于骂老旦和六一公公,则是特殊情况下孩子天性的表现,不是道德恶劣的表现,因此应删掉这个内容。
同时要注意简洁明了,表述准确。
要进一步推敲要点,使答案既简洁明了、概括全面,又表述准确。
(3)比较辨别,提炼要点,分层概括,然后综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相关信息涌人眼底,但只有通过比较和辨别,提炼要点,才能做到要点全面。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挖掘出一些隐性信息。
有些阅读材料比较长,一下概括起来有难度,这时我们可以先给材料分出层次,然后再将几层意思综合起来,或者再进行更精炼的概括。
例如要概括《社戏》一文的主要内容,就要先将全文理出三层:
看戏前写了“我”在平桥村得到的优待,找船的风波,去看戏路上的情景;看戏中有叙述台上的情景,写台下小伙伴买豆浆喝等;看戏后有回来行船,途中偷豆,六一公公送豆等情景。
对这些内容相加有了初步感受后,再进行提炼,可以概括为:
写“我”和小伙伴们在江南水乡看社戏前后的快乐景象。
答:
人物+(核心)事件+结果(没有则不写)
【分点答题,概括内容分成各小点】
第一步:
审准题目,审题目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以便后面去文中地毯式搜索题目有关内容。
第二步:
在文中去找到相关段落,相关语句,概括提炼出精准答案
第三步:
整合答案分点答题,分成一个个小点答出概括出的内容
真题一(201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独腿人生
罗伟章
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与闲市区有一段距离,下公交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
眼看约定的时间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曾在电话中告知:
若坐三轮,只需了元。
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
“元。
”见我犹豫。
车夫开导我说:
“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
”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
“这不是讹人嘛。
”我举目张望,看望再有一辆三轮点来。
车夫说:
”上来吧,就收你3元。
”
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
“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
”“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无呢。
”“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
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
”他穿着人力三轮车车夫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至少有55岁的年纪。
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
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
右腿上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
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摆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搜得可怜。
我的喉呢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清绪纠缠着,笼罩着。
我想对他说,不要再瞪了,我走路去。
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前面是上坡路。
我说:
“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
”他急忙制止:
“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
”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
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
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綳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
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
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重地喘着粗气。
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恫怅和悲凉竟然了无踪影。
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待他嘴息稍定,我说:
“你真不容易啊!
”他自豪地说:
“这算啥呢!
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
”
他说:
“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
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
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
下了车,那两个外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
”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自豪的情感,
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
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
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
“你下来吧。
”他说。
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
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
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
”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2元钱。
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
“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我怕被你朋友看见……”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但此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谢谢”我轻声地说。
“谢谢您!
”车夫郑重地说。
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
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9.简要梳理“我”对车夫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2分)
怀疑→-----①-----→高兴→自豪-----②------
真题二(2019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
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
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
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
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
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
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
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咔!
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
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
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
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
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
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
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
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
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
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
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
“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
”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
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
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
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注:
①襻(pàn)子:
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②绗(háng):
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练习题一(2019年锦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原题)
喜鹊的歌
吴昌勇
在草木葳蕤、群山绵延的陕南乡村,枝头的喜鹊如花中牡丹、林中翠柏,足以登上鸟类的封面。
喜鹊天生就是一个吉祥的样子,从一棵树跃到另一棵树,比叶子上的风跑得还要快,尽管没有大长腿,却习惯凌空扎一个猛子,乌黑油亮的羽毛在乡村上空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听见喜鹊喳喳叫,心中陡然生出一份美好。
喜鹊一叫,就连树木叶子都跟着叫声跑,这叫声很快变成一阵山风,整个村庄都在喜鹊的叫声里热闹起来。
喜鹊叫,好事到。
忽远忽近的喜鹊叫,如一朵朵云彩,从内心最深处飘过,亦如春风吹开心门,心际一下就亮堂起来。
喜鹊唱响生活中最美好的那部分,也唱响寻常日子里最明媚的部分。
花开的声音,水流的声音,泥土消融的声音,以及风吹过瓦楞的声音,都成为喜鹊乐库里火苗般跃动的音律。
喜鹊比乡间的唢呐手更容易找到喜庆,音浪汹涌的双腮,盈满风调雨顺,盈满五谷丰登,也盈满国泰民安。
在我小的时候,每每听到竹林传来喜鹊的叫声,奶奶总是碎步生风,从屋里跑出来,站在院子里,双手反剪一动不动地听这从枝头落下的鸟鸣。
就像是一对故交,她在低处望着喜鹊,喜鹊在高处望着她,空气中似乎有丝丝缕缕的甜,奶奶的满头银发被风轻轻拂起,叶缝透出的阳光洒满她的面庞,难得一见奶奶那份专注而神往的表情。
一只喜鹊和一位老人就这样彼此凝望,我站在奶奶身边,喜鹊站在那棵杏树上,杏花开得灿烂,雪白的杏花映着喜鹊的乌黑的羽毛,喜鹊乌黑的羽毛映着更高远的蓝天,喳喳的叫声伴着逐风飘落的杏花,和煦的春光里,奶奶动情地听着,望着。
尽管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是我知道这一刻很美好,能让奶奶丢下手上的针线活,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晌午,在鸟语花香里打开心门,将喜鹊的叫声热情地迎进来。
多少年之后,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场景,记得杏树枝头的那只喜鹊如何拨动银发奶奶少女般的情思,让她忘记日子里的琐碎,让她从这再平常不过的叫声里捕捉到一份莫名的感动与美好。
喜鹊在叫,好日子一天接着一天。
二十多年前的盛夏,我早早出门,步行几十里去镇上的中学,那是中考之后发榜的日子。
那一天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出门的时候,母亲站在门前送我,我能感受到她目光灼热,比盛夏早晨的阳光更滚烫。
待我午后回到家时,母亲依然站在屋外的院场里,我们目光重逢的那一刻,我看见微风拂过她清瘦的面庞,两鬓白发在太阳下闪着银光。
我笑着扑进午后的阳光里,突然听见房头红椿树上的喜鹊喳喳叫个不停,那声音清脆而洪亮。
倏然间,我好像被喜鹊的羽毛挠得内心痒痒,眼泪也跟着喜鹊的叫声涌出来。
我看见在喜鹊的叫声里,母亲双眼噙满和我一样的泪水。
她浅声道,喜鹊叫个不停呢,今天喜鹊叫个不停呢!
声音一声高过一声,渐渐盖住了喜鹊的叫声。
就在母亲焦急的等待中,红椿树上的这只喜鹊或许也在远远地望着我,它看见乡村小道上我欢快的步态,看见我满脸的喜悦,看见我握在手里的成绩单已经被汗水浸湿。
于是,这只喜鹊赶在我之前回到家里,将这个喜讯叽叽喳喳捎给站在门前的母亲。
多少年之后,我问起母亲,那一天,你真的听见喜鹊的叫声了吗?
母亲笑着说,我是在心里听见的。
直到现在,房头的那棵红椿树依然枝繁叶茂,奶奶屋外竹林里的那棵杏树年年早春繁花盛开。
喜鹊依然从一个枝头飞向另一个枝头,像乡间的信使,用悠扬的叫声,为奶奶和已经跟奶奶一样生出满头银发的母亲,带回一个又一个好消息,为这个村庄带回一个又一个惊喜,为村庄里的每一个人带回一份又一份感动。
喜鹊成了村庄里一切美好的象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在麦浪翻滚的时候,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总是站在枝头喳喳叫。
这声音比锣鼓动听,比唢呐动听,比山歌动听,这声音将一切美好和不美好都化作高挂在心空的一道彩虹。
只要心中住着一只喜鹊,每天都艳阳高照,每天都是好日子,每天都看见村庄的上空铺满鲜花和云彩。
日子就应该这样过,在喜鹊喳喳不停的叫声里,我们抬起头,看见山花烂漫,看见天空高远,看见一只喜鹊从村庄上空飞过,看见每个人的脸上都洒满阳光和笑意。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18日08版)
1.选文第4至第9段,写了关于喜鹊叫声的那几件事?
练习题二(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原题)
走出青春迷茫
那一年,我们刚进入初三,学习的压力陡然增大,乌云总是遮艳着太阳,阳光照不进心灵,青春一片迷茫。
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群无所事事的男生突然疯狂地爱上了足球。
每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提早半小时到校,畅快淋漓地踢上一场“早球”。
上课却成了绝佳的“中场休息”,或假寐或小憩,窘态各异,但有一个步调是统一的:
下课铃响,冲向操场,抓紧踢球,别无他想。
我们痴迷足球,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要为中国足球的腾飞而奋斗!
然而,在一个不见阳光的下午,我们的“足球梦”戛然而止了。
戳破这个梦的是我们的班主任。
那天下午上自习课,我们的守门员也许是太疲倦了,趴在桌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大家的哄笑引来了我们的班主任……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班主任默然捡走了我们的足球。
我们在走廊里徘徊,在教室里踱步,行色恹恹,状如行尸。
忽然一个男生说:
“再买一个不就得了。
”于是全班男生集资,又买了一个足球。
我们像爱护宝贝一样把它藏起来,趁老师不在时偷偷地踢。
当然了,纸是包不住火的。
第二个球很快也被班主任没收了。
班主任正色警告:
“事不过三!
”梦想再一次破灭,男同学又陷人巨大的迷茫;精神萎靡。
既然不让踢球,精力过剩又无处释放,所以只能打开课本,佯装学习,并且趁机偷瞄女同学。
那天早上,班里家庭条件最好的女生向同桌炫耀说:
“我昨天去打网球了!
”说完,就从包里掏出一个网球扔向天空。
旁边伺机而动的一大群男生一哄而上,大家一瞬间都被点燃了,围着球一阵乱踢。
一起笑着,疯着。
网球滚向了操场,人群自动地分成两队,比赛开始了,一个网球,想要接住都很难。
我们却踢得起劲,一脚射门,球跑到裤兜里了。
守门员摸遍全身才把球找到,大家笑成一团。
此时我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
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模样,不在教室里,不在校服里,就在此刻。
这个网球的归宿和前面两个足球一样,我们的哄闹惊动了班主任,网球又被没收了。
班主任还声明明天晨操后要罚男生到操场跑圈。
这一次的没收大家无法接受,不能球,甚至不
能玩网球,那让我们玩什么呢?
第二天晨操后,所有男生都站立在操场上,却一动不动,用静默表达无声的抗议。
班主任显然对这一幕有些吃惊,但地并没有发怒,而是开始和我们细细叙谈:
“我像你们这
么大的时候,曾迷恋过琼瑶的小说,买过所有能买得到的琼瑶小说集。
而且发誓要成为像
琼瑶那样的小说家。
结果呢,下课看上课也看,眼睛看近视了,镜片还越来越厚;成绩下
降了,还没有一点反思的念头……人啊,年轻时迷茫,有青春力气,却找不到努力的正确
方向;年老时清醒,却失去了青春力气,可能一事无成。
真正懂得当下自己该想该做什么事了,你们就长大了。
”
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就在那一瞬间,我们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
我们迎着阳光齐步向跑道跑去。
从那以后,我们很少有人再逃课。
我们这个班,创造了学校有史以来最高的高中录取率,我们的名字被学校骄做地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4分)
情节
老师的表现
“我们”的心理或表现
踢第一个足球
①
行色恹恹
踢第二个足球
正色警告
②
③
声明罚跑圈
无法接受
晨操风波
④
醒悟
练习题三(2019年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A原题)
雨天的狂欢
李成
①我的家乡在长江北岸,那里雨水较多,尤其是每年的梅雨季节,常常是连月不开。
②总是下雨,当然令人讨厌,尤其是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子喜欢“闹野”,一旦大雨倾盆,遍地泥泞,更不方便出去玩了,天地间阴阴惨惨,人又无所事事,心情自是很郁闷。
我把家里的几本文学杂质都翻烂了,没有新的读物进来,那可真是百无聊赖啊!
互只好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的行人如何撑着旧伞在雨中伶仃而行,或在泥泞里艰难跋涉;甚至一滑一跌,现出种种让人感到滑稽的怪象,也能开心一下,但稍久仍觉枯燥无趣。
③是不是雨天都这样单调苦闷呢?
也不是的,也有许多开心的事儿只在雨天才有。
比如夏天暴雨如注的当顷,我们会冒雨出去,把奔流的溪水拦起来,用泥巴建一个“水坝”,还用瓦片做个闸门,水蓄积到一定时候提起闸来,看到一片“洪水”喷出老远,自是欢呼准跃。
但最热闹乃至可称为“狂欢”的并不是在夏季,因为夏目村里人常常都很忙,无暇顾及玩乐尤其是集会----而“狂欢”总是需要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才会有的。
那么是什么时候呢?
是寒冬或春初所谓“春寒料峭”的日子,田间农事已了,而天气已然或仍然寒冷,适合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取暖,欢乐地度过一天时光。
④这样的聚会一般是在村里的某间宽敞的公屋里进行。
我们那间公屋是叫作“大厅”的,或许在旧时代正是某个“大户”的厅堂,实际上是聚居在一起的几家的过道,平时搁放一点杂物,一到下雨天,人们不自觉地走来闲谈,一开始或许只是几个妇女来此做针线,接着好热闹的孩子们来这里捉迷藏,追逐打闹,又有几个大人来寻孩子,便站下来袖手而观。
于是人越聚越多,以致整个大厅里很快就挨挨挤挤,人群中不时爆发出响亮的笑声,从天井口直冲向云霄--布满雨云的天空。
⑤这时候不知不觉形成这样的局面;许多大人站在一边“观场”,而人丛中随时空出一块地儿便做了“舞台”,孩子们登场展现种种身段和能耐。
那便有点类似杂技表演了,有的做空中翻,咫尺之地,竟能原地接连翻出十几二十个跟斗,最后还能稳稳地站立;有的表演倒立,甚至倒着用手行走;有的几个人或一个人踢毽子,那自己扎的羽毛毽子漫天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却总是不会落地。
最不济的也想表演跳高或“飞檐走壁”,顺着根柱子爬到高处摸摸屋檐……总之是各尽其能,各施其技,以博得一声喝彩,一阵欢呼,而那些大人站在那里果然也看得兴致勃物,频频点头,不时嬉笑,有时还加以指点议论。
孩子们便玩得更来劲了,花样也更多,即使玩失败了,或差点出险,人们惊喊一声,接下去再让别人上场就是了……欢声笑语不断,仿佛正在欢度某个盛大的节日。
⑥不知不觉,我们就长成大孩子了。
当然不好意思再过分玩闹,不好意思总表演滑稽可笑的动作,但又还不够格跟大人站在一旁观望。
我们成了边缘人,很有点无聊了。
忽然有一天,有一个大孩子呼一声:
我们换个地方玩吧!
便从大厅里抽身出来,往村头上跑。
越过村路,就是打谷场,跑进打谷场,斜插过去,就来到东头的几间队屋,这在冬天主要是生产队储藏农具的地方,哦,这是个好地方!
⑦门是简单地锁着的,我们很容易弄开就进去了,里面当然没有人,只有一屋子农具,一间堆得比较满,另两间空地多,正好做了新的游乐场。
我们不想把在“大厅”上玩的那些一一搬演,想玩点新鲜的。
这时,大孩子看着满地的农具,显然有了主意,便问:
这些家伙什谁会使呀?
有人说:
我们开年就要拿它们种地干活了!
于是各个都不自觉地拿起农具操练起来。
这个扶起一张犁,模拟着插入土地,推着向前;那个拖来禾桶,拿着掉了柄的大扫帚当稻穗在桶沿攒起来;又有人摇起风车,扇出巨风;还有人挥起木做扬谷,而我则和几个年龄小些的孩子趴到大水车上,踩着脚踏,车起水来……这一切仿佛都从未做过,多有趣呀,队屋里也腾起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⑧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狂欢,可是我们至多也就玩过两三次就不再玩了。
因为我们毕竟长大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即将正式展开,生活的重担已经在等着我们去挑起,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要告别童年的一切。
冬去春来,伙伴当中就有人再也不去上学了,他们跟从父辈到田野上学做农活,追随的也是与先辈一样的人生。
事实上,当初在大厅上参加狂欢“派对”的时候,就有几个大孩子从热闹场上抽身出去,坡上雨衣,戴上斗笠,消失在门外雨草中,帮父辈放水、护苗去了。
雨天的狂欢,童年的狂欢,是多么短暂啊。
(有删改)
1.雨天“我们”有哪些“开心的事儿”?
请简要概括。
练习题三(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