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502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docx

《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docx

表10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简表

一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1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1.1原则

1.1.1优先采用现有数据库中的描述符和描述标准。

1.1.2以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需求为主,兼顾生产与市场需要。

1.1.3立足中国现有基础,考虑将来发展,尽量与国际接轨。

1.2方法和要求

1.2.1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

1基本信息

2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3品质特性

4抗逆性

5抗病虫性

6其他特征特性

1.2.2描述符代号由描述符类别加两位顺序号组成,如“110”、“208”、“501”等。

1.2.3描述符性质分为3类。

M必选描述符(所有种质必须鉴定评价的描述符)

O可选描述符(可选择鉴定评价的描述符)

C条件描述符(只对特定种质进行鉴定评价的描述符)

1.2.4描述符的代码应是有序的,如数量性状从细到粗、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排列,颜色从浅到深,抗性从强到弱等。

1.2.5每个描述符应有一个基本的定义或说明,数量性状应标明单位,质量性状应有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

1.2.6植物学形态描述符应附模式图。

1.2.7重要数量性状应以数值表示。

2黄瓜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2.1原则

2.1.1数据标准中的描述符应与描述规范相一致。

2.1.2数据标准应优先考虑现有数据库中的数据标准。

2.2方法和要求

2.2.1数据标准中的代号应与描述规范中的代号一致。

2.2.2字段名最长12位。

2.2.3字段类型分字符型(C)、数值型(N)和日期型(D)。

日期型的格式为YYYYMMDD。

2.2.4经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DFF;纬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FF,其中D为度,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如“12136”,“3921”。

3黄瓜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3.1采集的数据应具有系统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3.2数据质量控制以过程控制为主,兼顾结果控制。

3.3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

3.4鉴定评价方法以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首选依据;如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则以国际标准或国内比较公认的先进方法为依据。

3.5每个描述符的质量控制应包括田间设计,样本数或群体大小,时间或时期,取样数和取样方法,计量单位、精度和允许误差,采用的鉴定评价规范和标准,采用的仪器设备,性状的观测和等级划分方法,数据校验和数据分析。

二黄瓜种质资源描述简表

序号

代号

描述符

描述符性质

单位或代码

1

101

全国统一编号

M

2

102

种质库编号

M

3

103

引种号

C/国外种质

4

104

采集号

C/野生资源和地方品种

5

105

种质名称

M

6

106

种质外文名

M

7

107

科名

M

8

108

属名

M

9

109

学名

M

10

110

原产国

M

11

111

原产省

M

12

112

原产地

M

13

113

海拔

C/野生资源和地方品种

m

14

114

经度

C/野生资源和地方品种

15

115

纬度

C/野生资源和地方品种

16

116

来源地

M

17

117

保存单位

M

18

118

保存单位编号

M

19

119

系谱

C/选育品种或品系

20

120

选育单位

C/选育品种或品系

21

121

育成年份

C/选育品种或品系

22

122

选育方法

C/选育品种或品系

23

123

种质类型

M

1:

野生资源2:

地方品种3:

选育品种

4:

品系5:

遗传材料6:

其他

序号

代号

描述符

描述符性质

单位或代码

24

124

图像

O

25

125

观测地点

M

26

201

子叶形态

O

1:

向上2:

平展

27

202

子叶形状

M

1:

卵圆形2:

椭圆形3:

长椭圆形

28

203

子叶色

M

1:

浅绿2:

黄绿3:

绿4:

深绿

29

204

子叶苦味

M

0:

无1:

30

205

下胚轴长度

M

cm

31

206

生长习性

M

1:

无限生长2:

有限生长3:

矮生

32

207

分枝性

M

1:

强2:

中3:

33

208

第一分枝节位

M

34

209

分枝数

M

35

210

分枝级数

O

36

211

主蔓长

M

m

37

212

主蔓粗

M

cm

38

213

主蔓节数

M

39

214

主蔓色

M

1:

浅绿2:

黄绿3:

绿

40

215

主蔓刺毛密度

O

0:

无1:

稀2:

中等3:

41

216

主蔓刺毛硬度

O

1:

软2:

中3:

42

217

卷须有无

M

0:

无1:

43

218

卷须形状

O

1:

较直2:

轻度卷曲3:

重度卷曲

44

219

叶色

M

1:

浅绿2:

黄绿3:

绿4:

深绿

45

220

叶形

M

1:

近圆形2:

近三角形3:

心脏形

4:

心脏五角5:

掌状6:

掌状五角

46

221

叶缘

M

1:

全缘2:

波状3:

浅锯齿4:

深锯齿

47

222

叶片长

M

cm

48

223

叶片宽

M

cm

49

224

叶片尖端形状

O

1:

锐尖2:

尖3:

钝尖

50

225

叶姿

M

1:

直立2:

平展3:

向下

51

226

叶刺毛密度

O

0:

无1:

稀2:

中3:

52

227

叶柄长

M

cm

53

228

叶柄粗

M

cm

54

229

叶柄着生角度

O

1:

直立2:

半直立3:

平展

55

230

第一雌花节位

M

序号

代号

描述符

描述符性质

单位或代码

56

231

单节雄花数

O

朵/节

57

232

雄花节率

O

58

233

单节雌花数

M

朵/节

59

234

雌花节率

M

60

235

雌花节率稳定性

O

1:

稳定2:

中等3:

不稳定

61

236

雌花萼片形状

O

1:

宽大2:

中3:

细窄

62

237

雌花花瓣形状

O

1:

宽圆2:

宽尖3:

窄尖

63

238

雄花退化程度

O

1:

退化2:

部分退化3:

较正常4:

正常

64

239

坐果率

O

65

240

性型

M

1:

纯雌株2:

强雌株3:

雌全株

4:

雌雄全株5:

雌雄株6:

完全株

7:

雄全株8:

纯雄株

66

241

结瓜习性

M

1:

主蔓2:

侧蔓3:

主/侧蔓

67

242

瓜形

M

1:

长棒2:

短棒3:

长弯棒4:

短弯棒

5:

长圆筒6:

短圆筒7:

蜂腰形8:

纺锤形

9:

椭圆形10:

卵圆11:

倒卵12:

球形

13:

指形

68

243

瓜长

M

cm

69

244

瓜横径

M

cm

70

245

瓜把长

M

cm

71

246

瓜把形状

M

1:

瓶颈形2:

溜肩形3:

钝圆形

72

247

瓜皮色

M

1:

乳白2:

黄白3:

白绿

4:

浅绿5:

绿6:

深绿7:

墨绿

73

248

瓜肉色

M

1:

白2:

黄绿3:

白绿4:

浅绿5:

橙色

74

249

瓜肉厚

M

cm

75

250

瓜心室数

M

76

251

瓜斑纹类型

M

0:

无1:

点2:

条3:

块4:

77

252

瓜斑纹分布

M

0:

无1:

瓜顶部2:

少部分瓜面

3:

大部分瓜面

78

253

瓜斑纹色

M

0:

无1:

白2:

黄3:

绿

79

254

瓜面光泽

M

1:

灰暗2:

较光亮3:

光亮

80

255

瓜棱

M

0:

无棱1:

微棱2:

浅棱3:

深棱

序号

代号

描述符

描述符性质

单位或代码

81

256

瓜瘤大小

M

0:

无1:

小2:

中3:

82

257

瓜刺瘤稀密

M

0:

无1:

稀2:

中3:

83

258

瓜刺色

M

0:

无1:

白2:

黄3:

黄棕4:

褐5:

84

259

瓜刺类型

O

1:

尖角硬刺2:

软毛刺3:

粒刺

85

260

瓜面蜡粉

O

0:

无1:

少2:

中3:

86

261

单株瓜数

M

条/株

87

262

单瓜重

M

g

88

263

早期产量

O

kg/hm2

89

264

单产

M

kg/hm2

90

265

单性结实力

C

1:

强2:

中3:

91

266

熟性

M

1:

极早2:

早3:

中4:

晚5:

极晚

92

267

种瓜长

M

cm

93

268

种瓜横径

M

cm

94

269

种瓜重量

M

g

95

270

种瓜皮色

M

1:

乳白2:

乳黄3:

橙黄4:

5:

黄褐6:

96

271

种瓜裂纹

M

0:

无1:

长纵裂2:

短纵裂3:

细网4:

粗网

97

272

单瓜种子数

M

粒/瓜

98

273

千粒重

M

g

99

274

种皮颜色

M

1:

乳白2:

灰白3:

黄白4:

淡黄5:

100

275

种子形状

M

1:

卵圆2:

披针3:

长披针

101

276

瓜内种子发芽

M

1:

易2:

中3:

不易

102

277

形态一致性

M

1:

一致2:

连续变异3:

非连续变异

103

278

播种期

M

104

279

定植期

M

105

280

始花期

M

106

281

始收期

M

107

282

末收期

M

108

283

种瓜成熟期

M

109

301

瓜色均匀度

M

1:

优2:

良3:

中4:

110

302

畸形瓜率

M

%

111

303

心腔大小

M

1:

小2:

中3:

112

304

肉质

O

1:

硬2:

脆嫩3:

软绵

序号

代号

描述符

描述符性质

单位或代码

113

305

水分含量

O

114

306

风味

O

1:

淡2:

中3:

115

307

苦味强度

O

0:

无1:

微苦2:

116

308

苦味分布

O

1:

整瓜2:

半条瓜3:

瓜把4:

瓜皮5:

胎座周围

117

309

涩味

O

0:

不涩1:

微涩2:

118

310

维生素C含量

O

10-2mg/g

119

31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O

120

312

耐贮藏性

O

3:

强5:

中7:

121

401

芽期耐冷性

O

3:

强5:

中7:

122

402

苗期耐冷性

O

3:

强5:

中7:

123

403

耐热性

O

3:

强5:

中7:

124

404

耐旱性

O

3:

强5:

中7:

125

405

耐涝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