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9903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docx

《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docx

最新如何看待家访14

如何看待家访

第一,家访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教育学强调学校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强调重视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

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最初是从接触家庭、接触父母开始的,父母是儿童最接近和最亲爱的人,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老师。

没有家长与班主任的密切合作,学生的健康发展将会受到影响,乃至产生“离心力”。

无论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或拔尖人才的成长,还是一个差生的转变都是如此。

他们思想品质的健康成长是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

第二,家访是实现学校、家庭教育一致性的必要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主要原则就是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有效的家访则是实现这个一致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从根本上讲,家长对子女的希望同学校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利害冲突。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两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现象,起着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的责任不是掩盖或者扩大这些矛盾,而是要进行“调节”,要把家庭教育纳入培养目标的轨道。

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班主任的家长工作来具体实现的,而家访便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家访的任务:

一、了解情况

任何一位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首先就是要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可以通过看一些书面材料和与学生的直接接触进行了解。

但是,这些途径都不能取代家访这一重要方式,因为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到书面材料所不能了解到的东西,对学生了解得更具体、更全面。

家访时应着重了解这样一些情况:

学生父母的面貌、学生家庭实际经济状况、学生在家庭的地位和表现、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亲属和社会人士、学生居住条件及其周围环境等等。

上述这些情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通过一次或两次家访就能了解得清楚的。

因此,要尽可能做到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

  

二、互通情报

班主任和家长之间互通情报,这一方面是班主任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家长向班主任反映学生在家的情况和要求。

班主任向家长反映的情况,一定要注意到教育的积极性,不要把反映情况变成“告状”。

如果一次家访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受骂、挨打或者是受宠,都不能算是家访的成功。

成功的家访应该是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增强责任感。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在家访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要使家访全面、客观,具有启发性、鼓舞性。

切忌感情用事,切忌报忧不报喜或报喜不报忧。

三、指导家庭教育

班主任是教育者,不仅对学生负有教育的责任,也负有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

正确地说,班主任也负有教育家长的责任。

(仅仅从家长角度而言,广大家长也是乐意接受这个教育的。

)这就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向家长宣传做父母的知识。

即学会做父母。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尖锐批评父母在教育子女中几种虚假的威信,一曰:

“压制的威信”,其后果只能是以父母同子女分开告终;二曰:

“慈爱的威信”这种毫无限制的“爱”,最终只会使孩子成为伪善者和利己主义者;三曰:

“收买的威信”,这种完全以金钱、物质的许诺买来的子女的良好行为,是不会长久的。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班主任应以教育者的身份向家长进行宣传,要他们确实承担起父母的责任,成为孩子的楷模。

另一方面,要帮助家长确定教育子女的具体办法。

父母对子女的良好愿望,一般讲是无庸怀疑的,但都往往事与愿违,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不得法。

班主任可组织家长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让家长相互探讨一些教育方法,尤其对那些年青的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应多加个别指导。

察言观色灵活对待——浅谈家访中的家长类型及策略

作为班主任,要真正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仅仅依靠教师或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发动学生家长一起来教育孩子,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家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就犹为重要.只要我们家访得当,在家访中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用不同方法,充分肯定每个家长都爱自己子女的心理,使家长在心理上接纳我们班主任,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家访,就可以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把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当然,在现阶段,我们许多班主任是不愿意家访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但很大一部分教师不愿意家访,是因为面对家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无论是什么样的家长,都是同样的方法,这样的家访当然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了。

班主任在家访的时候,应该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了或着说班主任应该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够开启任何类型家长这把锁了。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发现,在实际中,我们的家长一般有科学民主型、放任自流型、溺爱放纵型、粗暴严厉型、经济杠杆型这样几种类型。

虽然家长的类型挺多的,但是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其实每一个家长都是深深爱着自己的子女的。

所以在家访的时候要,要善于利用家长的这一心理,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只要我们班主任的工作能引起家长的心理共振,那么就一定能够做好家访的工作。

以下笔者就简要谈谈如何针对这五类家长做好家访工作。

  一、科学民主型

  这类家长在教育子女上有自己的一套比较科学方法,他们对子女的宽严适度,在教育子女上,讲究用科学的方法。

对此类家长,由于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教育子女的方法又比较得当。

因而在家访的时候,可以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更主要的是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子女的各种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同时,也可以邀请他们在适当的时候为其他家长传授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达到用生动鲜活的例子来带动其他家长,形成一股教育合力.

  二、放任自流型

  此类家长由于没有认识到子女的发展前途,没有认识到人永远是一个发展的个体,总是用老眼光看待自己的子女,认为自己的子女在学习上毫无希望,所以在教育子女上就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因而教师在家访的时候,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让家长发现自己子女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家长对子女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其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通过班主任的工作,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活动中来.同时,班主任还要委婉的向家长提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对这类家庭,班主任还应该努力创设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机,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加强家长与孩子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设一个合适的环境.

  三.溺爱放纵型

  这类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予以满足,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而且对自己子女的缺点,错误往往会隐瞒包庇,而且对孩子与其他学生发生矛盾时,往往偏听偏信孩子的一面之词.可以这么说,这类家长的思想工作是比较难做的,因而在家访时更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其在心理上能接受你的意见.同时也要恳切的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害处,可以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通过事例的阐述,耐心热情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四.粗暴严厉型

  这类学生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要求孩子智慧超群,任何事情都要孩子名列前茅。

在教学方法上,“严”字当头,凡事都有家长说了算,孩子稍有差错,家长轻者训斥,重者就会招来皮肉之苦。

因为家长在教育方法上严过了头,孩子同家长的关系一般是很紧张的,使孩子产生了对立情绪。

这样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一般就是非常遵守纪律,胆子很小,学习上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较差,缺乏创新精神。

在家访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在家长介绍子女情况的时候,要认真听取,不能简单的加以反对,也就是说,要充分肯定家长的愿望是好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家访中取得家长的信任。

在取得了信任的基础上,可以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思想方法,同时也可以讲述一些由于家长操之过急、方法不当而适得其反的家庭教育事例,如夏菲事件。

总之,对这类家庭的家访的目的就在与通过班主任的工作,能改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家长更好的配合学校的工作。

  五、经济杠杆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一些家庭的收入也甚为可观了,这样就产生了一些以金钱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就是以金钱为标准,给学生一个标准,达到怎么样的成绩就奖励多少金钱。

而对于子女在精神上的一些要求却从来不予关心。

对于这样的家庭在家访的时候,班主任不能简单的对家长的这种做法予以否定,应该说,适当的对子女进行物质奖励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是一味的以物质奖励为主,那么孩子在学习上的动力是不会长久的,作为班主任应该向家长讲明白这样的道理,在学习上真正持久的动力来自学生自身的精神动力,是一种学生明白了自己学习的真正目的,而不是单纯的外界的物质刺激。

对于这些家长,也可以给他们讲一些事例,如满清八旗纨绔子弟的结局。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做法的不合理性,引导他们走上教育子女的正确的道路上来.

  总之,作为班主任,家访的成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只有上好了家访这一课,才能更好的上好其他的课。

在家访时,班主任要把握一个标准,即以情感心,以理服人。

所谓以情感心,就是家访时,班主任要用亲切热情的态度和真诚切实的话语,使家长产生可亲可敬的感觉;所谓以理服人,就是班主任在家访时要用可信的道理去启迪家长,使家长调整家庭教育的心态和方法,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在家访时要尊人也尊己。

不管面对怎么样的家长,都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身份,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家访工作.

 

家访——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

20xx年9月20日星期二18:

03:

13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因素更多元化发展,家庭教育、社会媒体等的影响十分广泛,学校教育有其本身局限性。

对学生的教育有很多延伸不到的方面。

家访是沟通各方面影响的重要途径,是联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在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就家访的目的、意义、原则、态度方法以及我校在“家—校—桥”工程中的具体做法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家访 态度 谈话艺术 提前备课 配合 家校桥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沟通和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

一个学校里,一个班级中,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居住条件、经济状况、父母的思想状况、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所从事的职业都不尽相同,其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态度、方法、指导思想也不完全一样。

这一切都决定了学生的家庭千差万别,也决定着学生的个别差异显著。

负责学生全面发展的班主任要全面地把握学生成长的情况,必须走进每个学生,的家庭,具体了解他们的家庭,以及家庭里为他们的成长所提供的教育。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直接与家长交换意见,还可以亲自观察家庭中孩子学习的环境如何,亲自感受家庭里的精神气氛与文化修养如何。

在与家长的长期接触中,在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基本了解的基础之上,班主任就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和指导学生的家庭教育,有针对地指出学生家长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将正确的教育方法、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思想传授给学生家长,通过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来争取更多的教育力量,巩固、强化、协助学校教育。

现代通信再发达,电话、网络再普及,我认为家访还是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如何搞好家访工作,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是每一位班主任更好掌握学生情况,进行双向管理,开展班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所在。

现实中,如何进行家访,看似简单,实质上却是涉及到诸多方面因素的一个复杂问题。

有些班主任,坚持家访数年,却一直是学生家庭中不受欢迎的人;有些班主任善于抓住时机,及时家访,正确运用与学生家长打交道的艺术,家访给他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下面,我们就家访,谈几条应注意的原则。

一、家访的态度要诚恳、热情,对学生负责。

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家庭,访问学生的家长,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争取学生家长在教育中的配合,所以争取家长的支持,积极诚恳地与家长配合才是正确的方法。

不可否定,有些班主任进行家访,是出于一种应付差事的态度,家访只是走走过场,起不起作用、能起多大作用,似乎无关紧要。

这种班主任在家访中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往往模棱两可,缺点提得不尖锐,优点说得不明显。

这样就会使家长感到家访可有可无。

他们既感受不到学校教育的力量,也觉察不出自己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家访中。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坦诚、平等、合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我国当前的商品经济发展,使许多家长真切地意识到,只有真才实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立足、生存。

现代社会中,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没有哪个家长不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家长们的这一普遍的心态,正是班主任搞好家访的一个重要条件。

所以,班主任只有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只有平等对待家长,在与家长交往中形成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气氛,才容易说服家长并取得家长的支持,只有态度诚恳、善于合作,才能争取到家长的配合,使家长避免了撇开学校,另搞一套。

由此可见,家访中班主任抱什么样的态度往往是家访成功的一半,积极正确的态度能使家访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消极错误的态度却常常使家访困难重重,或者半途而废。

二、家访中要讲究谈话艺术。

家访时的谈话是最讲究技巧方式的,谈话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亲切交谈以进行说服的方法,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通过谈话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探索学生的情况及其内心活动。

谈话要有目的、有准备、更要讲究技巧。

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

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则成功家访中的实例,供班主任参考。

  幽默——幽默的谈话不仅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而且能与听者建立亲密的关系。

  某学生历史成绩非常差,班主任为此去家访,学生的父亲问:

“我儿子的历史学得怎么样?

我做学生时最头痛的就是历史,经常考不及格。

”教师笑了,随口便说道:

“我正想同您商量,怎样使历史不再重演。

”他们相视而笑。

这信手拈来的幽默,一语双关,轻松诙谐,既说出了不便直言的话,又“润滑”了与家长的关系,争取了家长的积极配合。

  委婉——说话委婉是指在不便于直接说出本意的时候,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采用同义代替、侧面表达、模糊语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本意。

  例如某小学生经常吃别人的食品,拿别人的玩具,班主任为此家访时,应该力避“偷”字,改用“悄悄拿”之类,以免伤害家长的自尊。

  分寸——班主任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例如,有的班主任把学生性格上的弱点说成是人性上的“污点”,这就是用词不当;或把学生行为上的缺点说成是品行上的“缺陷”,这就是词不达意;或是把学生偶犯的过失错误说成是屡教不改的老毛病,这就是言过其实;或是把学生鸡毛蒜皮的小错误,“陈谷子烂芝麻”向家长“告状”,这就是小题大做……这样谈话的班主任肯定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其结果与谈话愿望正好相反。

此外,家访中的语言应力求做到“三忌三宜”。

其一,宜多鼓励,忌多批评。

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谈话方式,通过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难,增强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当然鼓励也要适可而止,避免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情绪。

同样,批评对于有问题的学生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则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育是双向的,谈话同样是双向性活动,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联系。

这要求谈话时,双方都要正视问题,特别是教育者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推却责任。

对于谈话的内容更应一分为二,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到晓之以理,方可使学生信服。

对于学生家长,应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切忌各执一词,互相怪责。

其三,宜多启发,忌武断妄下结论。

谈话就是要通过亲切的交谈,使双方在和睦的气氛中充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育者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启发他说出心理话,对症下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学生存在问题

三、学生在场原则。

所谓学生在场原则是指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家长、教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学生钟某父母在外,因表现差,被定为后进生,有一种放任自流的感觉,父母甚为担心,各方教育的效果不佳。

我于是专门约其父母回来交换意见,让学生在场,将其表现细加分析,指出改正可行方案,鼓励其进步。

经“三方对话”后效果有所好转,加强了平时的教导,终取得成效,该生思想品德表现较好,学习成绩亦有所提高。

学生麦某,家庭情况与钟某相似,但表现不同。

该生品学兼优,其母专门从外地回来了解该生表现,征询教师意见。

我予以正确评价,使该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发展方向,戒骄戒躁,更上新的台阶,又使其母满意,该生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大学。

四、家访也要提前备课。

  教育工作是一项超出八小时限制的辛苦工作虽然忙碌,但却不能忽视家访。

而要提高家访的质量,就必须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家访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抓住时机,有针对性进行家访,并取得了家庭教育的配合,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统一起来,增强了教育效果。

还有许多有经验的班主任,在总结经验时,都强调家访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

我校有位班主任每次家访前,总是把要了解的内容事先告诉家长,让家长有准备的时间;而他自己则对这次家访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需要了解的情况记得清清楚楚,丝毫不含糊,做到有备而来,胸有成竹。

这样对家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就会有初步的估计和一一的思想准备。

我认为班主任家访起码要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目的性和期望值

   每次家访前,班主任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

如何达到这个目的?

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

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了解学生

   家访前,班主任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三)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四)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

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五)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

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六)注意安全

   随着班主任家访次数的增多,由家访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给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教师家访前,一定要把学生的一些情况考虑周全,以便教师能在家访途中注意力集中。

同时还要检查好车铃和车闸是否有效,遵守交通规则,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实践证明,做好充分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

因此,教师家访前也一定要备好课。

五、家访不能"单打一",要与其它教育活动配合进行。

  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保持联系,是班主任了解与影响学生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

然而,单靠家访,是不可能完成教育任务的,家访只是教育中的一种补充和辅助的手段。

要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家访的配合;要提高家访的效果地需要其它教育活动的配合。

所以,仅仅要求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必须使家长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走向学校。

在学校与家庭互相影响、双方渗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多方面获得信息,班主任可以多渠道影响家长。

可见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才能提高家访质量,保证教育效果。

班主任进行家访,首先要使家访与学校有组织的宣传同步,使家长在全面了解学校情况的基础上接受家访。

比如开学伊始,学校可以通过专栏展览、校史介绍、班会、家长会、开学典礼等系列活动,向家长和学生介绍学校的优良校风、光荣校史以及勤奋、踏实的学风和一丝不苟的教风。

宣传学校历年来创建文明班、争当文明班等系列活动的要求。

同时,让家长了解学校在此学期里的各项计划,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具体活动与安排,并诚心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教育计划。

在此基础之上,各年级、各班、甚至各个课外活动小组都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他们"新学期新打算"系列活动,向家长展示他们在新学期中的计划与活动安排。

这样,家长便对一学期中,学校教育进行的步骤与内容安排,从宏观到微观有了初步了解,这是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的良好开端。

其次,家访要和班主任的各方面工作配合。

  家访是班主任搞好学生教育的一个方面,要提高教育质量,还需要多方面工作的配合。

一是家访要与积极的教育相结合,不能只访不教。

只有在教育中发现问题;及时家访,才能解决问题,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是家访要与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同步。

家访是进一步了解情况,与家长合作,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方法。

然而,由于时间的限制,家访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天天家访。

为此,在家访前,要多方面调查,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具体掌握学中身上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减少与杜绝家访的盲日性、随意性。

"不打无准备之仗",意味着家访前,要做许多工作,比如了解学生的平时表现,了解学生最近有哪些新的活动,最近的学习成绩如何等等。

在搞清楚学生近几天反常行为的原因之后,再去家访,往往能手到病除,在家长的配合下,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三是家访要与学校的教育配合。

班主任在教育中发现问题之后,积极走访家长,与家长共商教育对策,这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

因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进行家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必须以学校教育为前提。

优秀的班主任,往往是发现问题以后,及时进行教育,为了取得更彻底的效果,或者是出于教育的需要,才去访家长。

可见,家访不是班主任推御责任的做法,而是一种彻底负责的精神,它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一种辅助形式,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与配合。

六、保证教育的延续性,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多方掌握学生的动向亦必不可少,这要求我们应使家访工作经常化,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无论学生在校或是放假在家,我们可以通过电访、信访或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利用空闲时间去镇、村家访等形式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七、注重实际,加强自我约束,做到言出必行。

家访时的内容必须要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中,让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言行。

在实践中实现许下的诺言,确保家访的真实性,切实可行性,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使两者得以配合协调。

同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树立榜样,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实践证明,学生欢迎家访,家长盼望家访,教师的工作需要家访。

尽管存在教师日常工作忙等实际困难,但在新时期不能丢了教师家访这一优良传统。

我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非常重视家访这一工作形式。

从去年二月份起便组织全校教师建立了“家——校——桥”特色工程。

把家访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

在这一活动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变“请进来”为“走出去”

  近年来,受社会影响,教师家访逐渐减少了。

有些教师无论对谁讲话都用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