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8067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docx

《《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docx

《小不点儿》教学活动设计

18-1社会活动:

我想长大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不能着急。

2.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使用过的物品,衣服、鞋袜均可。

2.挂图第15号,故事磁带或CD。

3.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第3-9页《我想长大》。

三、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1.教师出示挂图,根据挂图讲故事。

2.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马上长大?

小猴子和小青蛙呢?

(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裤子、鞋子,小青蛙每天练跳高)

3.他们一下就长大了吗?

(二)谈话

1.展示幼儿小时候不同时期用过的物品,如小鞋子、小帽子、小衣服等。

通过比较,知道自己是慢慢长大的。

2.你们长大了吗?

你们还想长得更大吗?

你们有什么办法让自己长大呢?

3.长大了可以干些什么?

效果分析:

让幼儿收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小,再出示挂图讲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很快的幼儿的注意力就都在老师身上,接着当故事讲完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不能急,展示幼儿小时候用过的物品,通过对比,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有没有慢慢长大,提问幼儿自己现在有什么本领,从而感受长大的变化,萌发自信心。

有个别的幼儿说不出来,教师引导后也会慢慢地讲述。

18-5语言活动:

小不点儿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感知物体有大小之分。

2.能以乐观、自信的情感态度期盼自己长大。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包:

猴子、老鼠、小甲虫图片

2.挂图第14号,故事磁带或CD。

三、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

1.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述故事,讲到“他决心去找比他小的朋友”处停下,问幼儿:

“小小老鼠能不能找到比他还小的动物?

猜猜他会碰到谁?

2.教师继续讲述故事,问幼儿:

“小小小甲虫去找比他还小的动物了吗?

3.我们来学一学他的样子!

(幼儿伸伸胳膊,说:

“没关系,我总会长大的!

”)

(二)说说自己

1.在家里,你们是不是最小的?

有没有人说你们是“小不点儿”?

2.当别人说你是“小不点儿”时,你是生气还是高兴?

3.你们这些“小不点儿”有哪些本领呢?

4.将幼儿所说的内容用图画进行记录,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效果分析:

运用小猴子、老鼠等的图片来吸引幼儿,幼儿对图片很感兴趣呢,教师再根据图片来讲故事,教师分段讲故事,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快的理解故事,每段故事讲完后教师都以提问的方式来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理解故事,并且初步了解了大和小,让幼儿学学故事中动物的样子,加深了孩子对活动的喜欢,最后再请幼儿来说说自己长大后的本领,练习幼儿的表达能力。

19-1社会活动:

瞧我多能干

一、活动目标

1.大胆地所说自己会干的事,萌发自豪感。

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家人照片。

2.制作“我能自己做”展板。

三、活动过程

(一)我可爱的家人

1.幼儿展示照片,向同伴、教师介绍自己家中有些什么人,他们长什么样。

如妈妈卷头发,爸爸系领带,奶奶白头发等。

2.你家里谁最大?

谁最小?

(最大的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最小的是我)

(二)我会干的事

1.在家里、在幼儿园,你能帮我大人做什么事?

2.我们虽然小,但我们很能干!

3.出示“我能自己做”展板,向幼儿介绍记录方法,既学会做一件事,就在相应的格子里面画上一个圈圈。

效果分析:

请幼儿收集家人的资料,在上课时请他们自己来介绍自己的家人,练习他们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孩子自己说说在家里谁最大,谁最小,从而知道大和小,幼儿们基本上都知道家里谁大谁小,只有一两个幼儿还不知道,教师要注意指导,再请孩子大胆的说说自己会干的事情,从而萌发自豪感,大家都很愿意说说呢。

19-3音乐活动:

小象爱妈妈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能用手指动作表演歌曲内容。

2.体验小象和妈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二、活动准备

1.大象、小象的图片。

2.音乐磁带或CD

三、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词

 1.教师一手拿小象的图片,借助歌词与“小象”对话。

①教师:

小象,小象,你的鼻子真呀真正长!

②小象:

对呀,我的妈妈鼻子也很长。

③教师:

小象,小象,你最喜欢谁呀?

快说话。

④小象:

告诉你,我最喜欢我的好妈妈!

 2.提问:

“谁的鼻子也很长?

小象最喜欢谁?

(二)欣赏歌曲

 1.尝试跟教师一起完整学唱歌曲。

 2.配合手指动作(两只手握成拳头,只伸出食指;伸长手臂,分别扮演小象和大象妈妈),学唱歌曲。

 3.跟随教师完整学唱歌曲。

效果分析:

首先出示了大象和小象的照片,小朋友们都很开心见到它们,再以角色互换的方式来跟孩子们对话,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歌词,再以提问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谁的鼻子最长,小象最喜欢谁。

然后让孩子们欣赏歌曲,当孩子们欣赏歌曲的时候都说这首歌好听,但是,当幼儿来学这首歌的时候幼儿觉得很难,所以让幼儿先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再慢慢地学唱。

活动结束时大部分幼儿都对歌曲的旋律比较熟悉了。

19-5语言活动:

小老鼠的旅行

一、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大胆表达。

2.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挂图18号。

2.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插页《小老鼠的旅行》。

三、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的旅行

1.教师出示挂图。

小老鼠去哪儿旅行了?

2.吱吱、吱吱,爬“绳子”喽!

啊!

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3.吱吱、吱吱,钻“树林”喽!

啊!

原来是梅花鹿美丽的角呀!

4.吱吱、吱吱,爬“山峰”喽!

原来是……你们猜会是什么?

5.小老鼠还爬了“管子”,钻了“地洞”,你们猜小老鼠是到哪里去旅行了?

(二)小的变大的

1.提供幼儿活动材料第四册的插页《小老鼠的旅行》。

请幼儿仔细观察、分析、拼接。

2.请幼儿说说拼出了什么?

比一比谁大谁小,如小老鼠小,老牛大。

效果分析:

运用挂图,让幼儿进行猜测,小老鼠去哪里了?

幼儿很踊跃的回答呢,接着再以角色互换的方式吸引幼儿,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孩子们很积极地配合老师呢。

20-1社会活动:

冷冷的冰

一、活动目标

1.对观察冰块有兴趣。

2.乐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二、活动准备

1.有太阳的冬天,一块冰块,粉笔。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冰块

1.冰是什么颜色的?

2.鼓励幼儿用手摸摸冰块,说说有什么感觉。

3.怎样才能有冰块?

4.小结:

冰是冷冷的、光滑的。

很冷的天,水会结冰。

(二)寻找有冰的地方

1.请幼儿寻找有冰的地方。

2.将冰块放在有太阳的空地上。

3.请幼儿观察阳光下的冰块。

冰变成了什么?

(三)欣赏冰渍画

1.请幼儿看看场地上的冰化成了什么。

2.用粉笔将冰渍勾出轮廓,请幼儿说说像什么。

效果分析:

冬天,孩子们对路面上结冰很感兴趣,所以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我拿出来一块冰,孩子们的眼睛就马上留在了我的手上,于是我就提问幼儿了,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回答呢,在回答中孩子们都了解到了冰的特点,最后我们去了户外,在观察游戏中结束了活动。

20-3音乐活动:

大雨和小雨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时的不同强弱力度。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二、活动准备

1.观察过下大雨、下小雨的情形。

2.挂图第17号,音乐磁带或CD。

三、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1.幼儿观看挂图,回忆下大雨和下小雨时的不同情景。

2.启发幼儿用象声词模拟下大雨和下小雨的不同声音。

(二)熟悉歌曲

1.幼儿安静地欣赏歌曲,倾听其中的雨声。

2.幼儿再次倾听歌曲,感受大雨声、小雨声的不同。

3.幼儿跟着教师哼唱歌曲,突出大雨、小雨的强弱变化。

4.幼儿用动作表现下大雨和下小雨的状态,如挥舞双臂、双脚跳跃等表示大雨,手指轻微摆动表示下小雨。

5.教师用一些提示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如“我是大雨”、“我是小雨”、“一会下大雨,一会儿下小雨”等等。

(三)音乐游戏:

大雨、小雨

1.幼儿朝同伴大声喊“下大雨喽”,然后随音乐表现下大雨的状态。

2.幼儿轻声地向同伴说“下小雨喽”,然后随音乐表现下小雨的状态。

效果分析:

在这一活动中我先引导孩子们说说自己见到过的大雨和小雨的情形,孩子们都踊跃的回答,个别孩子还一直在说,教师要适时的将他们引导回来,于是就让他们来模仿下大雨的和下小雨时的声音,孩子们也模仿的很像,最后我们在欢乐的情景中学习了这首歌曲。

20-5语言活动:

香香的被子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喜欢在阳光下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挂图第20号,故事磁带或CD。

三、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故事

1.冬天,一个很好的晴天。

小动物会干什么呢?

2.完整倾听一遍故事。

(二)倾听故事的前半部分内容(开头到“盖起来松软”)

1.教师讲述故事后,提问:

小动物为什么要晒被子呢?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给予补充,使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小松鼠是怎么问的?

4.胖小猪、小山羊是怎么回答的?

5.请幼儿分角色说说故事中的对话。

(三)倾听故事的后半部分(“小松鼠翘起尾巴说”到结尾)

1.小松鼠的被子是什么?

2.冬天,什么东西还需要晒一晒?

晒太阳有什么好处?

3.带领幼儿到户外自由活动,感受太阳照在身上是暖烘烘的。

效果分析:

在这一活动中,我先讲了个故事,再提问孩子小动物会干什么?

孩子们都还在故事中没有反应过来,于是我再讲了一遍,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回答呢,然后我再分段讲故事,加深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并且出示挂图来吸引幼儿,孩子们都学的很认真。

21-1社会活动:

怕冷的大恐龙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抵御寒冷的办法,知道运动可以使身体暖和。

2.乐意参加讨论,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感受到冬天的寒冷。

2.提供有关恐龙的图书和图片,让幼儿知道恐龙有庞大的身体。

3.挂图第19号。

三、活动过程

(一)恐龙来了

1.寒冷的冬天,一只大恐龙来到城市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2.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二)为恐龙取暖

1.依次出示图片,请幼儿说说故事中的人们想了什么办法,让恐龙暖和起来。

2.你们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让恐龙暖和起来?

3.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并鼓励幼儿用简单的动作演示自己的办法(如盖上棉被,穿上棉袄,升起火堆,冲个热水袋,围上围巾等)。

4.小结:

运动可以使身体暖和起来。

(三)集体讨论

1.你怕冷吗?

你冷的时候会想出什么办法?

效果分析:

活动前我先带孩子们到户外感受了一下冬天的寒冷,然后再出示恐龙的照片,小朋友们对恐龙很感兴趣,就在大声地叫,这时候教师就要控制场面,用讲故事将孩子么吸引回来,再提问故事内容,开发孩子的思维,让他们说出让恐龙温暖的方法。

最后在集体讨论中介绍活动。

21-3音乐活动:

小雪花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优美,学习用连贯、轻柔的声音唱歌。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雪花飞舞。

二、活动准备

1.小雪花胸饰

2.音乐磁带或CD

三、活动过程

(一)学做雪花飞舞动作

 1.冬天到了,北风爷爷呼呼地吹,我们都来做小雪花。

小雪花,你喜欢飘到哪里去?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雪花飞舞动作。

3.小雪花你喜欢飘在哪里呀?

飘在手里怎么样了?

为什么呢?

(二)熟悉歌曲

 1.聆听教师演唱。

 2.小雪花,飘在空中像什么?

飘在窗上变什么?

 3.幼儿扮演小雪花,在教师的伴唱下表现雪花飞舞的姿态,听到最后一句时在原地轻轻蹲下,教师轻轻再哼唱一遍。

(三)幼儿学唱

1.幼儿贴上胸饰边听音乐边学念歌词。

2.幼儿跟着教师轻轻唱歌。

3.幼儿用接唱的形式唱歌,如教师唱“小雪花”,再用动作提醒幼儿接唱第二句“小雪花”,教师唱“飘在天空”,幼儿唱“像朵花”。

(四)表演唱

1.“小雪花”们跟着音乐,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2.“嗳,小雪花哪里去了?

”引导幼儿表现小雪花在手里不见了的情形。

效果分析:

冬天时下雪的季节,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我先让孩子们跟着做雪花飞舞的动作,让孩子们先动起来,增加了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雪花像飘在哪里?

幼儿聆听教师演唱,有些能干的孩子也在轻轻地跟着老师唱了,有个别唱歌较弱的孩子需要多教几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