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与生理学.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6602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与生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剖与生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剖与生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剖与生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剖与生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剖与生理学.docx

《解剖与生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与生理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剖与生理学.docx

解剖与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人体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

方位术语

Ø1.上和下:

靠近头顶的称为上;靠近足底的称为下。

Ø2.前和后:

靠近腹面的称为前;靠近背面的称为后。

Ø3.内侧和外侧:

靠近正中矢状面的称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的称为外侧。

Ø4.内和外:

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接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Ø5.近侧和远侧:

常用于四肢,距肢体根部近的为近侧;远离肢体根部远的为远侧。

Ø6.尺侧和桡侧:

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Ø7.胫侧和腓侧:

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Ø8.浅和深:

以体表作为参考体,距体表近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

Ø矢状轴:

前后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Ø冠状轴:

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

Ø垂直轴:

与身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垂直的轴。

Ø矢状面:

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切面称矢状面。

正中的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Ø冠状面:

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

Ø水平面:

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切面。

人体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细胞分子水平

(2)器官系统水平

(3)整体水平

生理学的实验方法

(1)急性实验法

a.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

b.活体解剖实验法

(2)慢性实验法

第二章    人体细胞和组织

组织是指构造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是细胞之间一些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所组成的结构。

人体的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这四种组织是构成器官的基本结构,故称为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一)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

①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细胞多,细胞间质少)

②上皮组织的细胞形状较规则,排列整齐,并具有极性。

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

(细胞排列紧密,具极性,呈膜状)

(二)上皮组织的功能: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类型:

根据上皮组织的形态、功能以及分布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大的两大类:

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1.被覆上皮排列成膜状、被覆在身体和某些器官的外表面,或衬附于体内各管、腔、囊的内表面。

被覆上皮的种类如下:

2、腺上皮由具有分泌机能的细胞组成的专门执行分泌机能的上皮,称为腺上皮。

以腺上皮为主所组成的器官称为腺体。

腺体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外分泌腺,一类叫内分泌腺。

二、结缔组织

特点:

多种细胞和大量间质构成,分布广泛.

功能: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修复和物质运输等.

类型:

1.疏松结缔组织2.致密结缔组织3.脂肪组织4.网状组织

5.软骨组织6.骨组织7.血组织

1、2、3、4为固有结缔组织

三肌肉组织

⏹特点:

由肌细胞组成,呈纤维状.

⏹功能:

收缩产生运动

⏹类型:

骨骼肌——随意肌

平滑肌——不随意肌

心肌——不随意肌.

心肌:

一般只有一个核,特殊闰盘结构

肌细胞=肌纤维(包含很多肌原纤维)

四神经组织

⏹特点:

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功能:

神经元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兴奋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的能力.

1、上皮组织有哪些特点?

①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②上皮细胞有明显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③上皮组织没有血管,其营养来自深层的结缔组组织;

④再生能力强。

2、骨骼肌与心肌有哪些不同特点?

①骨骼肌纤维呈长柱状,而心肌纤维呈短柱状且末端分叉。

②骨骼肌纤维表面有明暗相间的横纹,而心肌纤维表面的横纹不如骨骼肌纤维的明显。

③骨骼肌纤维有多个细胞核且位于细胞的周缘,而心肌纤维只有一个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④心肌纤维间相连处有闰盘,骨骼肌纤维没有。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二、兴奋性

——机体对体内外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能力。

Ø兴奋性:

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Ø可兴奋组织:

神经、肌肉和某些腺体

Ø兴奋:

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

生理活动表现:

兴奋与抑制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1、刺激强度

2、作用时间

3、时间—强度变化率

(二)反应受到刺激后机体功能活动的变化。

 反应的形式:

兴奋——某种功能活动出现或加强;

抑制——某种功能活动减弱或停止。

◆兴奋性与兴奋的概念

1.兴奋性:

指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反应的能力

2.兴奋:

指产生的反应

兴奋的外部表现与实质:

反应(兴奋与抑制)

3.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一定的强度

   一定的作用持续时间

   一定的时间--强度变化率

1.静息电位 RP

概念:

指细胞在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简称膜电位(图)

   内负外正,大小用负值表示

 极化:

静息时,膜两侧的内负外正状态

 超极化:

膜内电位向负值变大的方向变化

 去极化:

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

由去极化或超极化向RP值恢复

 反极化:

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状态

2.动作电位 AP

 概念:

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产生的一系列膜电位变化的过程。

  去极相 去极化  

      超射     锋电位

  复极相:

复极化初期

  后电位 复极化后期(负后电位)

      后超极化(正后电位) 

 AP是膜两侧电位在RP基础上发生的一次可扩布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

1.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静息时,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细胞膜对K+通透,对Na+不通透,K+外流的形成K+平衡电位。

(表)

  静息电位是K+平衡电位

 影响因素:

(1)细胞外K+浓度 (图)

  胞外K+浓度升高,静息电位减小

(2)钠-钾泵的作用

2.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锋电位

 上升支:

去极相

 由Na+内流形成,是Na+的平衡电位(图)

 有效刺激→部分Na+通道开放→少量Na+→膜去极化→阈电位→大量Na+通道开放→大量Na+内流→膜内负电位消失,出现正电位。

 下降支:

复极相

 Na+通道失活→K+通透性升高→Na+内流停止,K+外流→膜内电位由正向负值变化→静息电位。

(图)

AP的产生实质上是受刺激后Na+、K+通道状态的改变。

(图)

 K+通道:

是电压依赖式离子通道,有开、关两种状态

 阻断剂:

四乙基胺

 Na+通道:

是电压及时间依赖式离子通道,有开、关、失活三种状态(图)

 阻断剂:

河豚毒素、局麻药

 后电位

 后去极化:

快速K+外流堆积,复极化减慢

 后超极化:

钾通道开放时间长,过多钾外流

动作电位的特点:

a.“全或无”现象

  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达到最大值,其幅度不会因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

b.不衰减传导

c.脉冲式,不会重合

 d.不同细胞,AP的幅度和持续时间不同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结构

   接头前膜

   接头后膜即终板膜

   接头间隙

 2.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

AP→接头前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囊泡移动、融合→出胞作用→Ach释放→ACh与后膜N-型ACh受体结合,通道开放→Na+内流→终板电位→肌膜Na+通道开放→AP 

 Ach的释放:

量子式释放

 Ach的灭活:

胆碱脂酶(被新斯的明、有机磷农药抑制)

 N-型受体阻断剂:

箭毒、α-银环蛇毒

3、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征

 a、单向传递 b、时间延阁 c、易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d、是1对1的传递

肌原纤维和肌小节(图)

(1)肌原纤维

  明带:

长度可变,其正中的暗线为Z线

  暗带:

长度固定,正中相对透明区为H带

H带中央的暗线称为M线。

(2)肌小节:

两条Z线间的区域

       长度=1/2明带+暗带

肌管系统  

(1)横管:

由胞膜向内凹入形成

(2)纵管(肌浆网):

三联管:

由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肌小节的纵管终末池构成

作用:

把横管传来的信息和终池Ca2+释放联系起来

稳态

稳态:

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的相对动态平衡的状态。

稳态意义:

为为细胞活动提供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环境,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是机体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神经调节:

迅速、作用准确、时间短

  体液调节:

作用广泛、持久、反应速度慢

 联系:

神经-体液调节

习题:

RP与AP产生的机制?

什么是阈电位?

钠通道阻断剂是______,钾通道阻断剂是______。

AP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特点?

等渗溶液:

正常人在体温37ºC时,血浆渗透压约为5800mmHg,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l(称为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等。

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中,由于高渗溶液吸水力强,红细胞失水发生皱缩,丧失功能。

在低渗NaCl溶液中,由于水分进入红细胞内过多,引起膨胀,最终破裂,红细胞解体,血红蛋白被释放,这一现象总称为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

碱贮备:

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

意义:

碱贮备是一个很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它能反映身体在运动时的缓冲能力,从而了解体内的代谢情况。

有人测定运动员的碱贮备量比未受过训练的人高10%。

经常锻炼的人可使血液的缓冲能力提高,碳酸肝酶的活性增强。

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

形态:

体积很小,d为7~8μm,两面凹的圆碟状,无细胞核,无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

寿命:

平均为120天。

数量:

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成年男子450-550万个/mm3,平均为500万个;

成年女子380-460万个/mm3,平均为420万个。

贫血:

若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可塑变形性:

正常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的能力。

红细胞的这种特性称为可塑变形性(piasticdeformation)。

RBC在全身血管中循环运行,常要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这时RBC常需要变形,在通过后又会恢复原状。

a.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愈大,变形能力愈大,故双凹圆碟形RBC的变形能力远大于异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球形RBC。

b.RBC的粘度愈大,变形能力愈小,Hb变性或浓度过高时,可使RBC的粘度增加。

c.RBC膜的弹性降低或粘度升高,也可使RBC变形能力降低。

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

是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简称脆性。

渗透脆性越大,细胞膜抗破裂的能力越低。

生理情况下,衰老红细胞脆性高,初成熟的红细胞脆性低。

有些疾病可影响红细胞的脆性。

故测定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有助于一些疾病的诊断。

3.RBC的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stability)

将装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比重大

于血浆,将因重力下沉,但正常时下沉缓慢,红细胞能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通常用红细胞的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RBC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简称血沉。

(ESR)产生原因:

RBC在血浆中具有悬浮稳定性,是由于RBC与血浆的摩擦阻碍RBC下沉。

红细胞叠连:

是多个RBC彼此能较快的以凹面相贴,形成RBC叠连;叠连以后,其表面积和容积比值减小,与血浆的摩擦力减小,于是血沉加快。

叠连形成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血浆的性质,而不是RBC本身。

一般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和沉降;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的含量增多时则可抑制叠连发生,使沉降率减慢。

三)红细胞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

⏹此外,红细胞含有多种缓冲对,对血液中的酸、碱物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缓冲血液的酸碱度。

血小板生理功能

⏹①维护血管内皮完整性。

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利于受损血管的恢复。

③激活的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在流出体外的血液中如不加抗凝剂和进行其他处理,几分钟后就会凝固成胶冻血块。

在室温内搁置1小时以上,血块缩小,并在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澄清液,称为血清。

⏹血清与血浆主要区别在于血浆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1.血管收缩(原因三方面)

⒉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初步止血,过程)

⒊血液凝固(实质),加固止血

血液凝固

当血管受伤出血时,会立即形成凝血止血。

止血由血管的损伤部位收缩,血小板粘附、聚集、变态,从而形成白色血栓,然后由血液凝固系统形成纤维蛋白(胶冻状血块)完成止血过程。

血液凝固的过程简称凝血或血凝。

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现象称为血液凝固。

这一过程所需时间称为凝血时间。

  本质:

多种凝血因子参与的酶促生化反应(有限水解反应)。

凝血因子:

血液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凝的物质即凝血因子。

包括因子Ⅰ-XIII、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等。

(1)Ⅳ因子是钙离子。

(2)除钙离子外,其余的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

(3)血中具有酶活性的凝血因子都以酶原的形式存在。

(4)除Ⅲ因子外,其它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多数在肝脏中合成,其中因子Ⅱ、Ⅶ、Ⅸ、Ⅹ的生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复合物形成

(2)凝血酶原激活

(3)纤维蛋白形成

红细胞血型

共有23个RBC血型系统、193种抗原

已发现40多种Rh抗原,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是D、E、C、c、e5种,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因此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称为Rh阳性,反之阴性。

1)抗原:

C、c、D、E、e

D:

抗原性最强,D阳性者为Rh+

d:

静止基因,RBC表面不表达d抗原

2)抗体:

IgG类,可通过胎盘

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①Rh血型抗原只存在于红细胞上。

ABH抗原不仅存在于红细胞上,也存在于淋巴细胞、血小板和大多数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膜上。

大多数人为Rh阳性血。

  ②从出生几个月后人血清中一直存在ABO系统天然抗体,不存在Rh的天然抗体,抗体需经免疫应答反应产生,即Rh阴性者初次接受Rh阳性血液的输入,或Rh阴性的母亲怀有Rh阳性的胎儿时,由于少量抗原进入母体,使母体产生Rh抗体(主要为IgG,可以通过胎盘)。

  ③ABO系统的抗体一般是完全抗体IgM,而Rh系统的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IgG。

  ④Rh阴性的母亲第二次妊娠时(第一胎为阳性时)可使Rh阳性胎儿发生严重溶血。

1)给患者再次输入同一供血者血液

2)新生儿溶血

心室肌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

约-90mV

2.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

与骨骼肌细胞明显不同主要分为5个时相:

(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细胞膜两側的离子浓度梯度为驱动力,细胞膜相应离子通道开放为前提,进行跨膜转运。

外向电流(outwardcurrent)内向电流(inwardcurrent)离子泵及离子交换

(1)静息电位:

膜对K+的通透性较高,对其它离子通透性很低,K+顺其浓度梯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至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

0期:

快Na+通道激活,并出现再生性Na+内流,形成Na+内向电流。

使0期去极速度快,幅度大,这类细胞称为快反应细胞(fastresponsecell),其动作电位称为快反应电位(fastresponsepotential)。

快Na+通道的特点

•①电压依从性,阈电位–70mV

•②激活快、失活也快。

•③可被TTX或细胞膜的持续低极化状态阻断。

1期:

Na+通道失活,Na+内流终止,出现一过性外向离子流(Ito)

目前认为Ito主要由K+外流形成。

阻断剂:

四乙基铵和4-氨基吡啶

2期:

Ca2+内向电流和K+外向电流综合的结果

早期;外向电流=内向电流,膜电位0mV左右

晚期:

外向电流>内向电流,膜电位趋向降低

慢Ca2+(L—型钙通道)通道的特点:

①电压依从性,阈电位–40mV。

②激活慢、失活也慢。

③可被异搏定、Mn2+阻断。

3期:

K+外向电流。

Ca2+通道失活,Ca2+内流止,同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加。

在-60mv时Ik1

激活,K+外流,复极加快。

4期:

Na+–K+泵(3Na+交换2K+)

Na+-Ca2+交换(3Na+交换1Ca2+)

自律细胞的特点:

4期自动缓慢除极

自动除极的形成机制:

1.主要为If(funny)内向电流,特点

①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

②复极电位达-55mV左右开始被激活

-100mV左右充分激活。

(见图)

③主要由Na+内流所产生(非选择性正离子通道)。

④可被铯(Cs)所阻断。

2.逐渐衰减的外向K+电流(次要)。

心音的产生

第一心音:

标志心室收缩开始

第二心音:

标志心室舒张开始

第三心音:

心室壁和瓣膜振动产生

第四心音:

心房音(atrialsound)

1.动脉血压的形成

(1)基本因素:

循环系统内血液充盈及心脏射血。

(2)外周阻力(peripheral)

在血液充盈的前提下,动脉血压的形成是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3)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①缓解血压,使SBP不致过高,DBP不致过低;②使左心室间断射血变成动脉内连续血流

2、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表面活性物质作用:

降低表面张力

①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稳定

②防止肺水肿,防止肺不张

③降低吸气阻力

3、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解剖无效腔:

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道的容积。

肺泡无效腔:

未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容量。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肺换气

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通过呼吸膜的过程。

呼吸膜有六层结果:

Hb与O2结合的特征:

①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主要受PO2影响

②属氧合反应

③血红素Fe2+与珠蛋白组氨酸结合后,作用点才起作用

④1分子Hb可结合4分子O2

⑤氧离曲线呈S形

CO2的运输运输形式:

物理溶解(5%)

化学结合①碳酸氢盐(88%)②氨基甲酸Hb(7%)

胃液的来源:

贲门腺、泌酸腺、幽门腺以及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分泌产物。

胃液的数量:

1.5~2.5L/日

性质:

无色、酸性(PH0.9~1.5)

组成:

无机物:

HCL、Nacl、Kcl、碳酸氢盐;有机物:

消化酶、粘蛋白

作用:

A、盐酸(HCL)

来源:

泌酸腺中的壁细胞

形成过程

H+的形成:

壁细胞中水解离

H+、K+-ATP酶(壁细胞膜上质子泵)

CLˉ的形成:

碳酸酐酶催化作用下,CO2形成H2CO3, H2CO3解离形成 HCO3ˉ,HCO3ˉ与CLˉ进行交换,CLˉ通过特异性CLˉ通道进入分泌管腔。

作用:

1杀菌;2激活胃蛋白酶原;3作用小肠上部S细胞产生促胰液素(胰泌素),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4协助铁钙的吸收

B、胃蛋白酶原 

来源:

泌酸腺中的主细胞

激活形成过程:

胃蛋白酶元在HCL、胃蛋白酶作用下被激活成胃蛋白酶

作用:

水解蛋白质、多肽;胨、少量多肽、氨基酸

C、胃粘液、碳酸氢盐

来源:

胃粘液:

胃粘膜上皮细胞、泌酸腺粘液;颈细胞、喷门腺和幽门腺

碳酸氢盐:

胃粘膜非泌酸细胞

成分、特点:

胃粘液主要成分:

糖蛋白

特点:

粘滞性(水30-260倍)、可以形成凝胶。

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粘膜。

D、内因子:

壁细胞分泌,糖蛋白(分子量50000—60000),结合VB12,促进VB12吸收。

胰液的来源、成分及作用:

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1--2L/日。

(1)无机物:

碳酸氢盐含量最高,其次CL-。

碳酸氢盐的作用:

中和进入肠腔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创造有利于消化酶作用的pH环境。

(2)有机物:

主要是蛋白质(多种消化酶)成分

A、胰淀粉酶:

水解淀粉成为糊精、麦芽糖、麦芽寡糖。

B.胰脂肪酶:

分解甘油三酯(动物脂肪)为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

C、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

激活:

胰蛋白酶原在肠液中的肠致活酶、酸、胰蛋白酶下激活成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被胰蛋白酶激活糜蛋白酶。

作用:

分解蛋白质为胨、多肽、氨基酸

简述肾的功能单位——肾单位结构及其血流特点

肾的血液循环特征

1、血流量大:

占心输出量的20-25%,1100ml/min

2、血液分布不均匀:

皮质∶外髓∶内髓=94∶5∶1

3、压力高低不同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高(6OmmHg)→利于滤过;

肾小管毛细血管网低→利于重吸收。

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入球和出球小动脉)和形成两套毛细血管网(肾小球和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网)

肾脏功能:

(一)泌尿:

①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

③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内分泌:

①肾素:

调节血容量和血压;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

刺激骨髓造血;

③前列腺素:

强烈舒血管作用的等。

④1,25-二羟维生素D3

D2——25-羟维生素D2(肝)——1,25-二羟维生素D3(肾)

尿的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超滤液)的过程。

滤过三要素:

屏障、动力、阻力

滤过屏障——滤过膜

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渗透性利尿(晶体性利尿):

因溶质浓度增加对抗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的现象。

肾糖域:

抗利尿激素(ADH)

对肾脏的作用:

1、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2、提高内髓集合管对尿素通透性;

3、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还有缩血管的作用

脊髓的功能

1、传导机能

2.反射机能

脊髓反射:

通过脊髓装置所完成的反射

躯体反射:

是指一些骨骼肌的反射活动

牵张反射:

如膝反射

屈曲反射:

内脏反射:

竖毛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

3.低级中枢

排尿、排便、性功能活动、血管舒缩中枢、瞳孔散大中枢——C8、T1侧角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脑和脊髓表面包有硬膜、蛛网膜和软膜三层被膜,具有支持、固定、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灰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

皮质:

灰质集中于脑部的表层。

白质:

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集聚之处。

髓质:

位于大、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

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