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6519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x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docx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学科特性:

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人文地理的产生:

时间-19世纪中叶以前,特点-积累知识资料的过程、对现象描述和粗浅解释,发源地-古希腊

近代人文地理发展:

时间-19世纪中冶-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特点-形成一门独立分支学科,探究人地之间的因果关系,发源地-德国。

现代人文地理发展:

时间-二次世界大战后,特点-研究领域扩大,理论、技术和方法都取得进展,发源地-美国。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中总体特征:

1.科学论和方法论的创立2.新的研究方法3.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文化区的分类与特征

形式文化区:

自然状态下形成——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北方方言的分布

功能文化区:

非自然状态下形成——存在功能中心、边缘明显、有执行功能的机构-政治功能区

乡土文化区:

居民中长期形成并在头脑中存在的一种区域意识——缺乏文化特征上的一致性、无功能中心、无明确的边界。

-四川盆地的盆地意识

文化扩散的类型与定义

扩展扩散:

某文化现象出现以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播,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类型: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迁移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

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迁移而扩散。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古文明的发源地)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差异)

4、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文化整合的过程:

首先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政治经济的的参与,

发生文化冲突,然后一种文化想与另一种文化竞争,就自身做一些调整,以适应另一种文化以及当时的社会条件,从而与另一种文化再次竞争创造条件。

文化在经历冲突、调整和适应之后就达到了整合的趋向,结果促进新文化的产生和给社会提供动力。

人地关系论的基本主张

环境决定论:

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可能论:

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适应论:

不断地通过文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

生态论: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环境感知论: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的。

文化决定论:

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

和谐论:

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

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足之处在于逻辑性较差,很难发展理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

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实证。

强调对任何事物合乎科学的理解必须有意义并且同实际相符,演绎由一般到特殊。

不足之处在于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强烈的普遍性原理。

人本主义方法论:

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不足之处在于唯心主义的倾向

结构主义方法论:

研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关系,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个别事物或社会事实来解释事实。

强调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变化)

(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极低的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分布相对集中,通过迁移实现广泛分布。

(2)农业革命:

变化-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均有上升,人口分布集中于农业发达区。

特点-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及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工业革命: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出现地区分化

人口转变的概念:

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人口转变的理论:

(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2)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3)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了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

(4)低位静止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5)减退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的区别

(1)西北欧模式: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2)日本模式:

采取了人为干预生育的措施,故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内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两百年的道路。

(3)中国模式:

发展水平较低,人为控制因素的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4)印度模式:

生育控制因素较弱,政府和有识之士虽然早就认识到促进人口转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不少计划,但多属纸上谈兵,或遇难而退,实效都不大,这在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里是有代表性的。

人口增长的机制: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人口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自然资源与人口增长(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

(2)人口构成:

人口构成及分类(自然和经济构成);人口构成与发展(性别、年龄、文化)

(3)人口政策:

鼓励人口增长和抑制人口增长

适度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1)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区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是制定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

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多数国家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

对于其人口政策的制定,促进人口转变具有重要

人口分布的测度方法:

人口算术密度(平均数,内部差异);还有土地、经济、资源、比较密度。

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和岸边(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通过气温与雨量来实现;地形——气温和气压随海拔的撒谎能够生而降低,制约人们的生理机能;土壤——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水体——水源、交通载体和通道;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社会经济因素:

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历史和政治因素

人口迁移的机制:

社会经济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文化教育水平、婚姻等,政治原因——政策、政治变革和战争等,生态环境的变化——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居住条件。

(环境的变化面产生的刺激因素、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世界种族的划分

按肤色划分: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

地理人种划分:

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民族的概念:

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特征: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满族、维吾尔族)、共同的经济生活(蒙古族)、共同心理素质(维吾尔族、俄罗斯民族见面礼)。

民族迁移与聚集的文化整合

(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迁移——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

(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文化整合(西班牙语言和文字,宗教信仰等的影响)

(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宗教,生活习俗,语言的整合)

(5)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移民和民族整合

民俗的概念:

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民俗。

民俗与环境的关系:

民居——各种建筑物的建筑材料(受地域限制,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藏族-石头;高原、干燥地区-黄土;傣族-竹子),建筑布局(单元结构-永定客家人;组合式——四合院),建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保湿防寒-北方;通风、防热、减轻雨水对方顶冲击-南方);

饮食——主食(我国南方-大米,北方-面食);副食(东方—猪肉;西方-牛肉);

服饰——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戴皮帽,穿棉衣,长袍等-东北和内蒙古;长衫长裙、小帽、束腰带等-西北地区)

农业起源的三大中心:

西亚地区——两河流域(小麦和大麦);亚州东南部——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中美洲——墨西哥(玉米)

索尔的推论:

(1)植物驯化不可能发生在食物不足的地区

(2)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区域,要有多样化的地形和气候

(3)驯化不可能首先出现在大河的河谷内

(4)耕种不得不在林地中开始

(5)最早的农民必须已经掌握使之倾向于耕种的技能

(6)原始的驯化者应该是定居的

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1)原始农业: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

对土地实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

(2)传统农业: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蓄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凡事,世代积累,自给自足的农业。

传统农业是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因生存需要而进行农业生产;传统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农业社会农民占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不多。

传统农业的类型包括:

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

(3)现代农业:

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

特点:

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所消费的。

这些人居住在城镇中,从事其它产业。

2)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场多依靠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故从事现代农业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比传统农业区低的多。

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

4)现代农业因其规模效应大,故大型化发展的趋势逐渐增强

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它农业企业形成联合,农业的社会化程度很高。

农业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

使人类的食物多样化,营养丰富,大大有利于人类的发展;刺激了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的发明创造,推动了物质文化的发展;为人类发展衣着提供条件,居住范围扩大;人口的普遍增长

(2)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

农业活动需要定居,要求人们改变流动的方式,促成村落的发展;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促进家庭发展;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农业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性变化

人类文明出现与环境的关系

埃及文明——尼罗河的两个主要水源与农业

巴比伦——新月沃地(肥沃新月、地中海式气候)

印度文明——恒河与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黄土高原边缘土质、温带季风气候

墨西哥、玛雅和印加——高温、多雨、通气

农业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1)农田景观是环境的镜子:

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

(2)观光价值:

农业区位论的基本观点(杜能农业区位论)

第一带:

自由农业带——最接近于城市市场,主要是易腐难运食品。

第二带:

林业带——生产木材,供应城市体积大,不宜远运的燃料带

第三带:

作物轮作带——带内作物每6年轮回一次,两年种稞麦,土豆、大麦、苜蓿、野豌豆各一年

第四带:

谷草轮作带——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每7年轮回一次

第五带:

三圃轮作带,每年有1/3的土地休闲。

此外种燕麦和稞麦。

第六带:

畜牧带,生产牧草,放养牲畜,实行粗放式经营

工业革命的科学前提与基础

(1)农业社会出现了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匠;

(2)希腊人对科学理论和思维的贡献促使自然科学走向实验之路;

(3)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经院学者与工匠的结合);

(4)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生产技术有所突破(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技术进步使之出现了纺织业,它的发展增加了对纺织机械的需求,刺激了钢铁业的发展;由于铁的产量大大提高,价格低廉,对机器生产、铁路建设起促进作用,社会发展进入钢铁时代,从而带动了采煤工业的兴起;除了英国本国的需要外,还可出口到欧洲,则刺激了机械和运输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部门对机械的强大需求使机械工业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由于纺织业对布色彩要求是化工业也以新兴工业出现,化学工业的发展引出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工业生产的扩散

(1)向欧洲的扩散:

比利时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其次是法国,然后是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

(2)向北美扩散:

主要是美国,稍晚于欧洲,发展速度比欧洲快。

迅速发展成世界第一强国,至19世纪80年代已雄居第一位并保持至今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二战后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日本是除欧洲之外发展最快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第三大贸易国。

新加坡、台湾、香港、韩国经济发展较快。

亚洲的东南亚、中国、印度,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非洲的南非、埃及也有较快的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第一次是在英国,第二次在德国和美国

(2)第一次是经验丰富的工人,第二次是将科学与技术结合的成果应用工业生产中去的专家学者

(3)第一次是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是“电气时代”

(4)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有了新的发展

(5)比第一次的扩散速度更快,贸易量增加,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初级生产的产业(取于自然)——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

第二产业:

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加工取于自然的生产物)——制造业

第三产业:

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繁衍有形物质的生产部门)——服务业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面积大、考虑自然灾害和城市规划;气候—影响较小,可人为调控但需考虑成本;水文—排水和供水问题

(2)资源条件:

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消耗能量多的企业;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产品需要保鲜的企业

(3)能源条件:

需要大量能源;使用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4)市场条件:

工厂效益视市场规模

(5)劳动力条件:

数量和质量

(6)环境条件:

环境污染-酸雨和温室效应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

他提出了“区位因子”——决定工业空间分布于特定地点的因素、以及原因,他认为是生产成本的节约以及由此对工业企业产生的吸引力。

并将其划分为一般性区位因素(研究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聚集分散几种重要因子对工业区位的作用)和特殊区位因素。

他只就生产成本最低,缺少一般经济理论的基础。

工业结构的新变化:

1.重工业化和化学工业化,2.技术集约化3.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4.第三产业日趋重要,工业比重下降。

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钢铁工业的变化

(2)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3)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4)电子信息工业

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

(1)工业产品需求不旺——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缓慢,技术的提高,耐用消费品

(2)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工业化地区与国家越来越多,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多。

(3)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

(4)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优势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乡村的分类

(1)一般型乡村:

密集、分散、半聚集型农村——原因:

自然,经济,宗教习俗,土地制度,耕地面积,供水

(2)活动型村落:

随季节变化或生产、生活条件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居住地

(3)特殊型:

美国单户型—土地私有制,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集体农场型—土地公有制,土地面积广,人口密度低,农民的迁移;经营性农场—生活服务设施较差,经营性强,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城市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联系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生,出现了从事农耕业生产的人类的固定居民点,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从事加工工业的人们在一些交通便利和利于交换的地点聚集,以手工业产品与农牧业产品交换,这样的聚集地是城市的最初形态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生,由于阶级的出现以及部落之间的战争,人类开始聚集区周围筑城,出于军事、政治、宗教等目的,兴建城市,最早的城市出现。

村落的发展

(1)原始的居住地:

采集狩猎或渔猎、就地取材、以家庭为单位数据,非定居

(2)古代村落:

农业发展,永久性或半永久性居所,村落中心,聚落规模大

(3)城市兴起后农村聚落的发展:

城镇出现,以农牧渔业为主,各地村落因社会自然条件不同而差别悬殊

(4)现代村落的发展:

现代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变农村的面貌

城市化的概念:

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内涵:

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是人口集中的过程;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即形式城市化和功能城市化

城市化的进程

(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城乡结合部或城乡边缘区,城市前进、乡村后退,城市平面扩张)

(3)郊区的城市化:

土地利用集约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城市网络化

(4)逆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的机制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是工业化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现代化工业的城市集聚的倾向仍延续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生产性服务——增强竞争能力;国际劳动分工——管理部门与生产过程的分离;城市居民对消费服务业的更高要求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当代城市化的特征

(1)世界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2)中国城市化特征: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1)、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利用河流方面,利用海洋方面,制高点和隘口。

(2)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城市与水运的关系,城市与陆地的关系,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

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地质环境:

最为突出的是地震,对城市造成巨大的灾害

(2)地形:

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密切,平坦而地势稍高比较理想。

(3)气候:

防洪与排水,取暖和防冻,特别突出的要注意城市本身所带来的严重气候影响问题:

热岛效应和排水。

(4)水资源:

需要大量供水,有需要大量排水——排污水。

(5)生物环境:

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和田园风光城市既是反映人对回归自然的潜在愿望,也是现今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集聚力:

引起原因:

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离散力:

引起原因:

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2.扇形模型3.多核模型

城市体系:

这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也称城市体系。

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

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

本质特征:

社会性——特有的财富,离开社会的语言不存在;依赖于社会,是社会宣传的工具;没有没在联系;是一种民族性的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

交际性——适应人们交际需要产生,交际工具;语言在大多数层面上可以代替其它的交际工具,但其他的交际工具不能取代服务面极广的语言。

工具性——人类思维活动建立在语言基础上进行;人类思维活动结果是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离不开思维

语言是符号系统。

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

声音和意义。

汉语方言的分类与分区

方言是同一语言衍变而成的地方变体,具有地方特点,是某一地区人们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汉语方言的特点:

南繁北齐。

(1)北方方言:

分布在长江以北,长江以南九江以东,镇江以西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角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北等地。

以北京话、西安话、成都话、扬州话为代表;

(2)吴方言:

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和浙江大部分,以苏州话为代表

(3)湘方言:

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4)粤方言:

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以广州话为代表

(5)闽方言:

分布在福建、台湾及广东部分地区,以厦门话、福州话为代表

(6)赣方言:

凡不在江西大部分地区和湖北省东南,以南昌话为代表

(7)客家方言:

分布在广西、江西、广东、福建、四川部分地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世界语言谱系分类法的等级体系

(1)语系:

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属于同一语系的不同语言,一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共同特征

(2)语族:

二级单位,同一语族内各种语言仍然有远近亲疏之分,从而形成次一级的语言群

(3)语支:

在语族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

由本语族内若干更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同城同一语系中最小的语言群

(4)语种:

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个语言。

而一种语言又包含若干个方言

语言的传播特性

(1)外延性和连续性:

呈波状向外放射,逐渐扩大语言圈,并向其相邻地区传播的特点

(2)距离衰减性:

离起源地或中心越远,文化现象就越弱

(3)层序性和阶层性

(4)复合性

(5)竞争性和同化性

(6)演化性

影响语言传播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1)自然因素:

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地理条件畅通

(2)人文因素:

行政区划—对语言传播扩散起着决定性影响;经济条件—比如学习汉语的人数迅速增长;人口迁移—语言的竞争

语言扩散的结果

(1)新来语言取代当地的语言

(2)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

(3)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

(4)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

(5)新来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

(6)多语言国家出现

宗教的发展阶段:

由于人们生活在世界上,要面对已经认识的真实事物外,还要承受超自然力量的压力与虚幻现象,让他们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世界的一切,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它们,并得到它们的保护;进行崇拜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并赋予了神灵;信仰和崇拜集合成为了宗教。

特点:

具有从依赖、恐惧——神秘感——拟人化自然力——自然神。

宗教的分类

(1)起源和演化阶段:

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近现代宗教

(2)崇拜神灵的数量与变化:

无神教、一神教、二神教、多神教

(3)流传范围:

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发展

(1)佛教的发展:

前6世纪中叶值前4世纪中叶为佛教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