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5236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五四学制)

初四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到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时间120分钟。

5、全卷共26小题,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当我们仰望星空,放眼浩(hàn) 的宇宙,这蔚蓝色的星球是宇宙给人类最好的礼物;当我们低头思索,凝神注目,自然界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最宜人的礼物;江河是大地的礼物,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多(jiāo) 

江山的礼物,五千年的锦绣华章是悠久历史的礼物。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悄(qiǎo)然桅(wéi)杆渗(shèn)透屏(bǐng)息敛声

B.颁(bān)发歼(qiān)灭炽(zhì)热一丝不苟(gǒu)

C.娴(xián)熟绯(fēi)红诘(jié)责藏污纳垢(gòu)

D.溺(nì)水粗糙(cāo)畸(jī)形抑扬顿挫(cuò)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大庆建设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苏轼是一位喜欢附庸风雅的大诗人,游庐山时,诗兴大发,写下《题西林壁》。

D.这首诗情中含景,景里有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B.在大庆中小学生阅读活动过程中,不少学生养成了探究深度阅读的良好习惯。

C.傅雷多次在家信中向傅聪提出学习要正规化和计划化,生活要科学化的活动。

D.《国风美少年》通过年轻人热衷喜爱的方式,呈现国风音乐,推广国风文化。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

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

C.老舍,现代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有散文《济南的冬天》,短篇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

D.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6.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

①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②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④,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后人事已非,恍如隔世的感受。

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  ”表现了边塞将士久戍边地而思乡情切,但因功业未建而难以回乡的矛盾心理。

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

(2分)

法国作家伏尔泰曾说: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如此细微的一粒沙子,影响的却是①  。

人生道路很漫长,但成败得失往往维系在细微之处。

对于每个人来说,既要有②  ,又要有在细微之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律之心——如果前者决定了我们能飞多远,那么后者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飞得起来。

8.口语交际。

(2分)

在“毕业季•召开班会”过程中,许多同学想到分别在即不禁潸然泪下。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把劝慰同学们的话写出来。

(不少于50字)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5题。

(18分)

【古诗阅读】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的开篇一个“深”字写出了都城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

B.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事的内心情感。

C.颈联写尽了离乱之苦,表达了诗人期盼亲人音讯的强烈感情。

D.全诗运用了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10.请从描写的角度对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作简要赏析。

(3分)

【古文阅读】

【甲】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

仲淹初在制中①,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

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②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

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

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③,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宋史范仲淹传》(节选)

【注】①{制中}居丧期间。

②{昭烈}刘备的谥号,指刘备。

③{器}才干,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②岂让古人哉岂:

③吾谁与归归:

④生平事业备见于是备: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庙堂之高不可久居B.是进亦忧类如是乎

C.尽行其言复行数十步D.足任其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

 

②遗宰相书

翻译:

  

14.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只断一处)(1分)

宋 有 仲 淹 诸 贤 无 愧 乎 此

15.结合【甲】【乙】两段内容,写出范仲淹被称作“名世之臣”的原因。

(2分)

 

(二)阅读下列说明性材料,完成16~18题。

(8分)

胶囊高铁魏昕

①在拉斯维加斯的北部地区,一条全长3.2公里的轨道正在建设中,整个轨道测试系统将在2016年底完工,将被用于“胶囊高铁”的测试。

一旦测试成功,“胶囊高铁”将会在2021年彻底投入使用。

届时,“胶囊高铁”将改写世界交通运输的格局。

②“胶囊高铁”由美国工程师艾伦•马斯克研发,是一款座舱形状近似胶囊的交通工具。

“胶囊高铁”重183公斤,比一辆汽车还轻,长约4.87米,能容纳46名乘客,或36公斤货物。

“胶囊高铁”是一种以“真空管道运输”为理论核心设计的交通工具,具有超高速、低能耗、噪声小、污染小等特点。

这种“胶囊”列车有可能成为继汽车、轮船、火车和飞机之后的新一代交通运输工具。

因其胶囊形外表,故称为“胶囊高铁”。

“胶囊”列车“漂浮”在处于真空的管道正中,由弹射装置像发射炮弹一样启动座舱,无间断地驶往目的地。

③这种超声速到底有多快呢?

④由于运行空间真空,没有摩擦力,“胶囊高铁”的理论时速高达6500公里。

这样算下来,从美国纽约到洛杉矶只需5分钟,纽约到北京只需2小时,环球旅行只需3小时。

尽管如此,6500公里也只能是理论数据,在前期的测试中,该列车的时速仅有322公里/小时。

科学家表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胶囊高铁”有望突破1200公里/小时。

⑤除了上述这些优点,大众更为关心“胶囊高铁”能给我们带来的实惠。

首先是速度,“胶囊高铁”的速度是飞机的2倍;其次是价格,“胶囊高铁”的费用更低,因为真空管道的造价很便宜,只有高速公路的1/4、高铁的1/2.如果这一技术真正得以实现,那就真正实现人类同在一个地球村的愿望了。

(选自《知识窗》)

16.胶囊高铁与其他运输工具相比,它有什么特点?

(2分)

17.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18.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说说你的理由。

(3分)

这种“胶囊”列车有可能成为继汽车、轮船、火车和飞机之后的新一代交通运输工具。

(三)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19~21题。

(7分)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它不但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价值观的奠基与导引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寓于其间。

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

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

比附人品之典范。

人品之如玉,不惟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

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都永不变节。

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更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

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

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

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

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

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

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

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有删改)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0.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21.结合本文,按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式,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2分)

(四)阅读下面叙述性文本,完成22~25题。

(13分)

打阎连科

①算到现在,我的父亲有二十四五年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了。

埋他的那堆黄土前的柳树,都已经很粗了。

不知道他这二十四五年想我没有,想他的儿女和我的母亲没有,倘若想了,又都想些啥儿,念叨一些啥儿。

可是我,却在25年间,总是想念我的父亲,想起我的小时候,父亲对我的训骂和痛打。

好像,每每想起我父亲,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

②能记得的第一次痛打是我七八岁的当儿,少年期,读小学。

学校在镇上,在镇上的一个老庙里,距家二里路,或许二里多一些。

那时候,每年的春节之前,父亲都会千方百计存下几块钱,把这几块钱找熟人到乡村信用社,全都换成一叠儿簇新的一角的毛票,放在他枕头的苇席下,待到了初一那天,再一人一张、几张地发给他的儿女、侄儿侄女和在正月十五前,来走亲戚的孩娃们。

可是那一年,父亲要给大家发钱时,那几十上百张一毛的票儿却没有几张了。

那一年,我很早就发现那苇席下藏有新的毛票儿。

那一年,我还发现在我上学的路上,我的一个远门的姨夫卖的芝麻烧饼也同样是一个一毛钱。

我每天上学时,总是从那席下偷偷地抽走一张钱,在路上买一个烧饼吃。

偶尔大胆起来,会抽上两张,放学时再买一个烧饼吃。

那一年,从初一到初五,父亲没有给我脸色看,更没有打我和骂我,他待我如往年无二,让我高高兴兴过完了一个春节,我心存侥幸,以为可以免于责罚。

可到了初六,父亲问我偷钱没有,我说没有。

父亲便厉声让我跪下了。

又问我偷没有,我仍然说没有,父亲就在我脸上打了一耳光。

再问我偷没有,仍说没有时,父亲便更为狠力地朝我脸掴起耳光来。

记不得父亲统共打了我多少耳光,只记得父亲直打到我说是我偷了他才歇下手。

记得我的脸又热又痛,到了实在不能忍了我才说那钱确是我偷了,说我偷了全都买了烧饼吃掉了。

然后,父亲就不再说啥儿,把他的头扭到一边去。

我不知道他扭到一边干啥,不看我,也不看我哥和姐姐们,可等他再扭头回来时,我们都看见他眼里含了泪。

③第二次,仍是在我十岁之前,曾挨过的打也慢慢淡忘,我和几个同学到人家地里偷黄瓜。

仅仅因为偷黄瓜,父亲也许不会打我的,至少不会那样痛打我。

主要是因为我们偷了黄瓜,其中还有人偷了人家莱园中那一季卖黄瓜的钱。

人家挨个儿地找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里,说吃了的黄瓜就算了,可那一季瓜钱是人家一年的口粮哩,不把钱还给人家,人家一家就无法度过那年的日子。

父亲也许认定那钱是我偷了的,毕竟我有前科,待人家走了后,父亲把大门闩上了,让我跪在院落的一块石板铺地上,先噼里啪啦把我痛打一顿后,才问我偷了人家的钱没有。

因为我真的没有偷,就说真的没有偷,父亲就又噼里啪啦地朝我脸上打,直打得他没有力气了,气喘吁吁了,才坐下直盯盯地望着我。

那一次,我的脸肿了,肿得和松软的土地一样。

因为心里委屈,晚饭没吃,我便早早地上了床去。

上床了也就睡着了。

睡到半夜父亲却把我摇醒,好像求我一样问:

“你真的没拿人家的钱?

”我朝父亲点了一下头。

然后父亲就拿手在我脸上轻轻摸了摸,又把他的头扭到一边去,去看着窗外的夜色和月光。

看一会儿他就出去了。

出去坐在院落里,孤零零地坐在我跪过的石板地上的一张凳子上,望着天空,让夜露潮润着,直到我又睡了一觉起床小解,父亲还在那儿静静地坐着没有动。

④那时候,我不知道父亲坐在那儿思忖了啥。

几十年过去了,我依旧不知父亲那时到底是在那儿省思还是漫想着家和人生的啥儿。

⑤第三次,父亲是最最应该打我的,应该把我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父亲没打我。

或者是我没有让父亲痛打我。

那时我已经越过十岁,也许已经十几岁,到乡公所里去玩耍,看见一个乡干部屋里的窗台上,放着一个精美铝盒的刮脸刀,我便把手从窗缝伸进去,把那刮脸刀盒拿出来,回去对我父亲说,我在路上拾了一个刮脸刀。

⑥父亲问,“在哪儿?

⑦我说:

“就在乡公所的大门口。

⑧父亲不是一个刨根问底的人,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素洁的乡村孩子了。

到后来,那个刮脸刀,父亲就长长久久地用下来了。

每隔两三日,我看见父亲对着刮脸刀里的小镜刮脸时,心里就特别温暖和舒展,好像那是我买给父亲的礼物一样。

我不知道为啥儿,我甚至从来没有为那一次真正的偷窃后悔过,从来没有设想过那个被偷了的国家干部是个什么模样儿。

直到又过了多年后,我当兵回家休假时,看见病中的父亲还在用着那个刮脸刀架在刮脸,心里才有一丝说不清的酸楚升上来。

我对父亲说:

“这刮脸刀你用了十多年,下次回来我给你捎一个新的吧。

”父亲说:

“不用,还好哩,结实呢,我死了这刀架也还用不坏。

⑨听到这儿,我有些想掉泪,也和当年打我的父亲样,把头扭到了一边去。

⑩把头扭到一边去,我竟那么巧地看见我家老墙上糊的旧《河南日报》上,刊载着郑州市1981年第2期《百花园》杂志的目录。

那期目录上有我的一篇小说,叫《领补助金的女人》,然后,我就告诉父亲说,我的小说发表了,家里糊墙的报纸上,正有目录和我的名字呢。

父亲便把刮了一半的脸扭过来,望着我的手在报纸上指的那一点。

⑪两年多后,我的父亲病故了。

回家安葬完了父亲,收拾他用过的东西时,我看见那个铝盒刮脸刀静静地放在我家的窗台上,黄漆脱得一点都没了,铝盒的白色在锃光发亮地闪耀着,而窗台斜对面的墙上,那登了《百花园》目录的我的名字下面,却被许多的手指指指点点,按出了很大一团黑色的污渍,差不多连“阎连科”三个字都不太明显了。

⑫算到现在,父亲已经离开我四分之一世纪了。

在这二十四五年里,我不停地写小说,不停地想念我的父亲。

而每次想念父亲,又似乎都是从他对我的痛打开始的。

我没想到,活到今天,父亲对我的痛打,竟使我那样感到安慰和幸福;竟使我每每想起来,都忍不住会拿手去我儿子头上摸一模。

可惜的是,父亲最最该痛打、暴打我的那一次,却被我遮掩过去了。

而且是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为那次本正真切的偷盗而懊悔。

只是觉得,父亲要是在那次我真正的偷盗之后,再对我有一次痛打就好了。

在父亲的一生中,要能再对我痛打上十次八次就好了。

觉得父亲如果今天还能如往日一样打我骂我,我该有怎样的安慰、幸福啊。

22.文章写“我”与父亲之间的故事,请初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

(4分)

时间

事件

“我”的感受

七八岁少年期

①  

先心存侥幸,后慢慢淡忘

10岁以前

②  

委屈

十几岁时

③  

感到意外,甚至没有后悔

当兵回家休假

看望生病的父亲

④  

父亲去世后

看着那个刮脸刀和父亲的期待

想念父亲,想让父亲痛打几次才感到安慰和幸福

23.文章②③两段在写父亲打“我”之后,“他的头扭到一边去”这个细节,试分析这两个细节的含义。

(2分)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B.文章批判了一位教育严格而缺少方法的中国父亲形象,对父亲的观察与刻画细致到位。

C.文中“我”一直以来都无法释怀,曾经真正偷过一次东西,并且还被我巧妙的蒙蔽过去,父亲也间接地成为了帮凶,这让我很不安,长期感到不幸福。

D.文章第⑪段中“我的名字下面,按出了很大一团黑色的污渍”,既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想念,更表现出父亲为儿子自豪的心理。

E.本文以“打”为题,全文围绕父亲“打”来写,记叙了三次挨打的前因后果,表现了父亲对“我”严格,简单而粗暴,也体现出父亲不善于表达父爱的一面。

25.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文章是如何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你又如何看待这种爱的表达方式?

(3分)

【链接材料】曾经的父母,信奉“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做法,是一种严厉的爱、惩戒式的爱;现在的父母,主张赏识的爱,平等的爱,尊重的爱。

三、作文。

(5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电影《老师好》有这样的几句台词: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

次次伤感的别离。

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

请以“最好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除诗歌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初四语文答案

1、瀚娇(评分标准:

每空1分。

2、B

3、C.

4、B

5、C

6、①苔痕上阶绿②千里共婵娟③芳草萋萋鹦鹉洲④忽如一夜春风来

⑤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评分标准:

每空1分,加字、漏字、错字,该空均不得分。

7、①对高山的止步②壮志凌云的远大理想

(评分标准:

每空1分,语言衔接连贯,意对即可得分。

8、示例:

亲爱的同学们,毕业悄然来临。

但我们不用眼泪告别,因为我们的友情的种子早已在心田扎根,无论身在何处,你我友谊同在!

(评分标准:

意对即可,若字数少,可酌情扣分。

9、

(1)A

10、细节描写(1分),“白发”可见愁之深,“搔”欲解愁而愁更愁。

(1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哀怨。

(1分)

或者:

动作描写(1分),“搔”,挠,用手指轻刮,诗人手刮白头,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1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哀怨。

(1分)

(评分标准:

描写角度1分,分析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1分,表达情感1分)

11、①曾经②哪里③归依④完备、完全(每空1分)

12、B。

13、①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②(范仲淹)给宰相写了一封信。

(评分标准:

每小题2分,“以”“遗”“书”若没翻译扣1分。

14、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

(1分)

15、围绕着他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答就可以。

(2分)

16、超高速、低能耗、噪声小、污染小等特点。

(评分标准:

每两点得1分。

17、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分),突出了“胶囊高铁”质量轻、容量大的特点。

(1分)

(评分标准:

答出两种说明方法得2分,答出作用得1分。

18、不能删去(1分),“有可能”表示的是一种推断,若去掉则成为事实,这与客观实际不符(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9.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或第①段首句。

(2分)

20.举例论证(1分),具体论证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的道理(1分),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充分,更有说服力。

(1分)

21.示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等。

(2分)(评分标准:

只写诗文或人物不得分。

22、①不承认偷钱被父亲痛打②被父亲误解偷钱痛打。

③顺手偷了刮脸刀盒给父亲,还撒慌却未挨打④心中说不清楚的酸楚(每空1分)

23、第一次:

心疼儿子;内疚自己不能给儿子更好的生活(1分)。

第二次:

后悔错打了儿子而难过(1分)。

24、AD

25、①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打”,正是材料中的严厉的爱的表现,体现了父亲将对儿子的期望融于“打”中(1分);②这种惩戒式的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这种形式的爱,也正是这种爱,才能让孩子在最直接的“打”中明白道理、知晓是非,但有时容易误伤孩子;父亲第三次没有如第二次一样,选择了相信孩子,没有“打”儿子,就采用了一种尊重、相信的方式,反而让儿子一直为犯了错没挨打而懊悔,这是父亲面对逐渐长大了的孩子一种爱的表达(2分)。

(评分标准:

答出文中“父爱的严厉”得1分,能结合链接材料评价这种爱的方式,有自己的见解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