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4236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docx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docx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疑与对策(张锦鸿、陈淑华)

论文编号:

 

2011-2012年度汕头市优秀德育论文评选

 

题目: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因与对策

作者:

张锦鸿陈淑华

单位:

澄海东里中学

上送时间:

2012.2

论文推荐单位:

澄海东里中学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现象探因与对策

【摘要】: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既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带来“网瘾”问题的困扰,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

有鉴于此,笔者以农村普通高中为研究视角,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网络生活情况展开调查,探究“网瘾”的成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以期为基层学校应对“网瘾”问题提供裨益。

【关键词】:

农村普通高中网瘾原因策略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其中18岁以下的网民超过6000万,青少年已成为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在为他们提供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之余,也带来“网瘾”问题的困扰,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

有鉴于此,笔者以农村普通高中为研究视角,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网络生活情况展开调查,探讨“网瘾”对普通高中的冲击与影响,以期为基层学校应对“网瘾”问题提供裨益。

一、“网瘾”的概念及界定

“网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格登博格提出,随后匹兹堡大学心理学教授金伯利·扬博士发展完善了他的这一概念。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按照金伯利·扬的观点,上网成瘾者主要有以下特征:

①耐受性增强。

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②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③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④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⑤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⑥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⑦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二、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调查

为了解本校学生的网络生活情况,为“网瘾”问题研究提供依据。

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见附录),问卷发放到“高一”、“高二”共计900份,调查结果大致如下:

(S为学生代号)

 

农村普通中学地处城乡结合区,生源呈现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低的特点。

很多学生在经历刚踏入高中的斗志昂扬、兴致勃勃之后,便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而在学习中遭遇接连挫败,开始怀疑与否定自己:

他们想学好,却又缺乏毅力;想改变,却又时常行动乏力。

现状让他们逐渐模糊了前进的方向,看不到未来,开始迷惘而无所适从,逃避现实,厌学情绪亦伴随而生。

此时网络正好为他们提供一个重新实现自我,自由释放的空间,所以,有44.6%的学生因此而沉迷网络。

学生借由网络来摆脱自己的精神空虚,逃避现实。

(三)学生身处的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等不利环境是导致其形成网瘾的客观因素

1.家庭沟通缺失,家长监管不足

农村普通高中地处城乡结合区,多数家长都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他们大多为生活忙碌奔波。

繁忙的工作削弱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拉开了彼此的距离。

学生觉得家长除了学习成绩外,根本不关心他们的其他需要,他们渴望家长的理解和关爱,而家长却似乎与他们相去甚远。

于是就在网络中寻求精神寄托,高达74.6%的学生通过上网聊天交友等来满足自己。

不仅如此,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网络进入了大多数家庭,但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对网络世界一无所知,只知道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

对学生的上网行为则大多听之任之,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有效的指导。

有56.2%的学生家长对学生上网持放任态度,因而容易导致学生上网行为的失控,形成网瘾。

加上现在大部分家长都为学生配置了手机,其中大多数手机都具有上网功能,调查显示有高达39.2%的学生通过手机上网。

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学生身边,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

2.学校投入不足、网络德育缺失

农村普通中学的教学投入不足,缺少必要的硬件支持和师资力量,校园文化较为单一,课外活动比较单调。

学生无法通过校园生活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而且,网络道德,“网瘾行为”等涉及网络德育内容尚未列入学校德育常态化管理。

学校对此问题的关注偏少,没有形成相应的应对机制,对学生的网络行为也缺乏必要的引导。

没有真正发挥学校的引导效应。

3.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现今网络已经越来越普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QQ号码和邮箱账户,没有的学生甚至会被其他人所看不起,会被排斥在群体之外而遭到歧视。

因此,学生为融入到同伴当中而接触网络,这一跟风行为及容易导致网瘾的出现。

不仅如此,普通中学地处城乡结合地区,网吧的监管相对薄弱,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大开方便之门,增加了学生接触网络并成瘾的机会。

四、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瘾”问题应对策略

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黎加厚教授指出“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让学生离开网络是不现实的,也是错误的。

而信息时代的德育创新应着力引领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鉴于此,应对网络的广泛普及所带来的“网瘾”问题,作为农村普通中学应着力通过德育创新,建立学校为主,联动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应对机制。

(一)创建交流平台,改进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只有先“教教家长”,才能真正做到“救救孩子”。

应对“网瘾“问题”,首先要从改进家庭教育入手。

鉴于农村地区学生家长的生活压力和文化水平情况,单纯寄托家长的自我提升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学校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教育角色,创建交流平台,改进家庭教育。

例如,学校可以牵头成立家长教育协会,定期邀请不同年级的家长到学校交流,通过“专家讲座”,“家长会”、“教育心得讨论”等形式,为家长的网络教育创造交流途径,让家长了解网络教育知识,认识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反思自身教育缺失,从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不仅如此,学校还要善于利用学校开放日,运动会,文娱汇演等大型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参与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为亲子关系的沟通、融洽创造渠道。

从而让学生体会家庭的温暖,学会彼此理解,为学生远离网络提供家庭支持。

通过学校的居中联动,为家庭教育的提升创造平台,从而使家长应对“网瘾”问题做到早预防,早干预,有效指导,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创新网络德育,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学校作为德育的主阵地,面对网络的广泛普及所带来的“网瘾”问题,应承担教育责任,通过创新网络德育,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1.承担教育责任,探索网络德育常态化

网络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新兴媒体,对学生不可避免要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惟一所能做的,就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教育,可惜这一教育还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调查表明,有58%的学生认为学校迄今末对学生开展过网络道德、网络文明和行为规范诸方面的教育,有58.2%的学生希望能接受此类教育。

学校与学生的“供需矛盾”反映出学校网络德育的滞后。

鉴于此,应对“网瘾”问题,学校要承担教育责任,探索网络德育常态化。

例如可根据学生“网瘾”随年龄不同的分布不同的特征。

在高一、高二、高三确定不同的网络德育目标,积极防范学生“网瘾”的形成;在学校设立“网络教育周”,利用视频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对网瘾的危害进行全方位宣传教育;开展“健康上网,拒绝沉迷”、“绿色流媒体进校园”等活动,利用校园网络和学校网站,整合由学校、教师参与的交流空间与现代化的BBS论坛,校园帖吧,班在线交谈等开放式的空间,创新网络德育形式,提升网络德育的有效性。

2.组建网络导师队伍,引导学生绿色上网

学生健康上网,远离“网瘾”,除了需要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外,也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

鉴于此,笔者建议在教师中探索网络导师制度,引导学生绿色上网。

所谓网络导师,是指对学生上网附有主要指导责任的老师。

在笔者看来,班主任和信息技术教育的老师最适合担任。

因为班主任在学生中有特殊的地位,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了解最深,容易掌握学生的上网动态。

调查显示,有20.1%的学生通过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接触网络,而信息技术的老师掌握着网络教育技术,也可从技术优势上帮助学生远离“网瘾”。

通过对班主任和信息技术老师的定期培训,提升他们应对“网瘾”问题的教育能力,力求从日常德育,学科知识教育中引导学生绿色上网。

例如班主任可利用班级管理平台,创建“班级网页”,开辟“个人博客”,“班级博客”等网络交流空间,通过主题讨论,发表文章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展“网页设计”,“PPT制作比赛”,“FLAS制作比赛”等技术竞赛,让学生体验网络的技术魅力,端正上网观念,将戒除“网瘾”的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3.加强心理教育,增强学生对“网瘾”的抵抗力

学生上网成瘾,很大程度上与其在学习中遭遇挫折,未能在学习中获得自我实现与满足有关。

因此,应对“网瘾”问题,学校还要积极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学习挫折,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例如,学校可根据各年级的学习重点不同,确定相关的心理主题教育。

不仅如此,学校还要适时开展各种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活动,透过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自我成熟,健全和完善学生人格,增进其社会适应能力,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对上网的认识和心理控制能力。

4.创建优良校园文化,帮助学生摆脱网络依赖

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为学生远离“网瘾”提供额外支持。

因此,学校要为学生营造积极上进、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氛围,为其提供更多“挑战自我,展现风采”的机会,将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吸引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例如,学校可适时组织诸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知识趣味赛”、“朗诵比赛”、“校园歌手大赛”等等校园文化活动,极力倡导高雅的校园文化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替代网络吸引学生。

不仅如此,学校还可探索节假日也全方位开放学校文化娱乐设施的可行性,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从而减少上网时间。

同时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并与之建立稳定的联系,为学生创造课外实践的环境。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周末假期的上街义务服务等,形成健康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力,努力让学生把校园作为自己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乐园。

(三)协调社会力量,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有位老师曾戏言:

“十天的课堂说教,抵不上学生一朝跨进社会。

”可见,社会环境对人有重大影响。

因此,应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网瘾”问题,作为学校还必须争取社会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协调社会力量,净化周边环境。

例如,学校可对本校学生的上网情况做动态跟踪调查,定期联系镇综治办,反馈周边网吧情况,争取对网吧加强监管。

不仅如此,学校还可探索联合镇团委、其他兄弟学校单位等单位举办大型的“网络健康宣传活动”的可行性,扩大“健康上网”的教育影响。

通过学校居中协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总之,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网瘾”问题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全社会行动起来,改进家庭教育,改良社会文化环境,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期望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共同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

使他们早日远离“网瘾”,走上正常的人生轨道。

 

附录: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想了解一下你的想法。

请你在符合的项目上划“√”。

答案无对错之分,请你不必有任何顾虑。

你所提供的资料会完全保密,我们只会用来做综合分析之用。

衷心感谢你的合作!

1.性别:

A.男B.女

2.年龄:

A.16周岁B.17周岁C.18周岁

3.你初次接触网络是透过什么方式?

A.家里购买电脑上网B.学校信息技术课

C.网吧D.其他

4.你的网龄有多长?

A.2年以内B.2-5年

C.6-8年D.10年以上

5.你大部分时间用何工具上网?

(可多选)

A.家里电脑B.网吧电脑

C.手机上网C.其他方式

6.你每天的上网时间大概有多久(包括用手机上网的时间)?

A.2小时以内B.2-5小时

C.5-10小时D.10小时以上

7.你上网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什么?

(可多选)

A.玩网络游戏B.聊天或交友

C.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等D.看新闻、查学习资料E.其他

8.你每月在网络上投入了多少钱?

(如购买游戏装备、游戏点卡、手机上网支出等)

A.一分钱没花B.投入过几十块

C.投入了几百元D.投入了千元以上

9.父母对你上网持什么态度?

A.支持,经常教导我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B.一般,随便我怎么玩

C.经常强制关闭电脑或者拨网线,甚至不给零花钱

D.其他

10.学校是否开展过有关网络道德、网络文明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A.是B.否

11.你是否希望学校开展关网络道德、网络文明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A.是,能帮助大家正确利用网络

B.适当开展一些吧,但不要过多

C.否,这一点用处也没有

12.你认为学生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多选)

A.与家人关系不好B.觉得学习困难,学校生活太无聊

C.缺少知心朋友D.同学朋友都玩E.其他

 

谢谢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