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3386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docx

《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docx

必修五成语文常文言名著综合单

高2019级高三语文教材整理与复习之必修五

一、成语看看

1.忍无可忍:

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2.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

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3.垂头丧气: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4.没精打采:

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5.兴高采烈:

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

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6.平心静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7.理所当然:

按道理应当这样。

8.正大光明: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9.物华天宝:

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

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10.人杰地灵:

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

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11.胜友如云:

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12.高朋满座:

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13.腾蛟起凤:

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

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14.钟鸣鼎食:

吃饭时,奏乐列鼎。

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

15.云销雨霁:

云消雨散。

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16.响遏行云:

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

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17.天高地迥:

迥:

遥远。

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8.兴尽悲来:

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9.萍水相逢:

萍:

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

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20.冯唐易老:

比喻仕宦不得志。

21.老当益壮:

当:

应当。

益:

更加。

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

22.穷且益坚:

也作“穷当益坚”。

穷:

不得志。

益:

更加。

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23.涸辙之鲋:

涸:

水干,枯竭。

辙:

车辙。

鲋:

鲫鱼。

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

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2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

东方,日出处,指早上。

桑榆:

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

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

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

25.一介书生:

一介:

一个。

旧时读书人自称。

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26.投笔从戎:

投:

扔掉,放弃。

笔:

笔杆子,指文墨生涯。

从戎:

参军。

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

27.高山流水:

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

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

28.盛筵难再:

盛:

盛大。

筵:

筵席。

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9.陆海潘江:

陆、潘:

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

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

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30.鹏程万里:

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

比喻前程远大。

31.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

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32.扶摇直上:

形容上升很快。

比喻仕途得意。

33.孤苦伶仃:

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34.茕茕孓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

35.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

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36.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

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7.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

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38.朝不谋夕:

亦作“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谋及晚上。

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39.乌鸟私情: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40.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

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

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41.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42.人命危浅:

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43.咬文嚼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44.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45.才高八斗:

比喻人极有才华。

46.心有余悸: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47.流毒无穷:

比喻祸害非常严重的事物

高中课本上的成语补充部分

1.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

比喻处境非常困难。

2.咀嚼鉴赏:

细细品味和欣赏。

3.张冠李戴:

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4.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

5.深恶痛绝: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6.不即不离:

不靠近也不分离。

7.锱铢必较:

对极小的事都计较8.得鱼忘筌:

筌是用来捕鱼的,得了鱼,就忘了筌。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9.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掌握技巧或窍门。

10.游刃有余:

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二、文常背背

一、天文、地理

1、银河:

在古诗文里有很多称谓,如银汉、天汉、星汉、河汉、云汉等。

2、九州:

中国。

在中国古代,天文与地理工称。

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州,所以以“九州”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3、山东

4、河内、河外、河东、河西、河南、河北(黄河流域)

5、江南、江北、江左、江右、江表(长江流域)

6、三秦、三吴、三楚

  我国古代常以“阴”“阳”构成地名,这种命名法反映了我国古代地理命名中的一个很普遍的规律,即以“山”或“水”为坐标来标识地名。

在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就取名为“阳”;在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就取名为“阴”。

用这种命名法保留下来的地名很多沿用至今。

如“洛阳”在洛河的北面,“辽阳”在辽水的北面,“江阴”在长江的南面,“淮阴”在淮河的南面等。

二、纪年纪时

1、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

如苏轼《赤壁赋》中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点明时间。

干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

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往复,在宏观的时间尺度上容易造成混乱,古人就常常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例如《兰亭集序》中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2、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称谓。

古人把四季中的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用“朔”(初一)、“望”(十五)、“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

例如《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就记载了作者观看泰山日出是月末那一天。

3、古人纪时最为复杂,对一昼夜的时间分割,有过八时段、十时段、十二时段、十五时段、十六时段等不同尺度。

南北朝以后,运用天干地支纪时及五更报夜成为主要方法。

如《与妻书》中“辛未三月念阅读夜四鼓”,就表明信是快天亮时写成的。

纪时的词语有:

平明、日中、人定、日暮、夜阑、暮春、三春、三秋

 古人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划分为若干时段。

一般地说,

天将亮时为昧旦、昧爽;

天已亮时为平旦、平朔;

日出时为旦、早朝、晨;

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极,民间叫正午、中午;

将近日中时为隅中;

太阳西斜时为日昃、昃;

日将落时为日曛、日入、日夕、日暮;

日落之后为黄昏、昏

黄昏以后是人定

夜晚叫宵或夕

半夜叫子夜,意即夜半子时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段,即:

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后来又称五更、五鼓,每更约两小时。

夜间报更要击鼓,称为更鼓。

二更半为半夜,五更将近天明。

从周代起,已使用漏壶计时器。

“铜壶滴漏”

4、古人对日期先生的概念相当明确。

今日称昨,明日称翌日,明早称诘朝,三天前的日子称前日,过去的日子称昔、昔者、曩者,三天后的日子称后日,一旬以外的日子称为来日。

  

5、古人对一年中一些特殊的日子作出特殊规定,称为节日,各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活动。

元旦——正月初一,又叫元日,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多集中在这一天,一向极为隆得,叫做过年,现在叫春节。

从五代起有贴春联的习俗。

还有贴门画(神荼、郁垒或秦叔宝、尉迟恭像)、贴年车,放鞭炮、舞龙、舞狮等风俗。

人日——正月初七,据传说,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三日为猪日,四日为羊日,五日为牛日,六日为马日,七是为人日。

上元——正月十五日,又叫元宵节、灯节,民间多张灯为戏,举行灯会、花会、灯谜会。

据说最初始于汉代,而盛于隋唐以后。

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为农家祭社(土神)祈年之日。

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花朝——二月十二日,据说是百花生日。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民间禁火三日,据说起源于晋文公纪念介之推。

清明——即24节气中之清明日,古人往往要祭祖、扫墓,至今某些地区仍然如此。

上巳——三月三日,人们多至郊外春游,水边宴饮,以袚除不祥,叫做踏青。

浴佛节——四月八日,据说是释迦牟尼的生日,各寺庙皆有盛大佛事活动。

端午——五月五日,又叫端阳节,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船,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或伍子胥。

还有门前挂菖蒲、白艾,洒饮雄黄酒,襟前挂衣香粉荷包等习俗,据说可以避瘟疫。

伏日——一般约指初伏第一天,农家要歇伏避暑,举行酒宴。

七夕——七月七日,据说是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人们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妇女结彩缕向月穿七孔针,穿过者为得巧,据说始于汉时。

中元——七月十五日,迷信的人认为是鬼节,佛家于是日举行孟兰盆会,源于目连求母传说。

“孟兰盆”是天竺语,是解民倒悬之意。

中秋——八月十五日,月明而圆,潮水最大,是赏月和观潮的盛大节日。

有祭月、吃月饼、吃团圆饭,供兔儿爷等民间习俗。

重阳——九月九日,以称重九,人们带茱萸囊,登高山,饮菊花酒,以避邪气。

始于战国,而盛于南北朝和唐宋。

冬至——即24节气中的冬至之日,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所以也当作重要节日之一。

腊日——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要祭祀百神。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简称腊八,民间至今尚有喝腊八粥的习惯;又是“佛成道日”,据说释迦牟尼是日得道成佛。

除夕——年的最后一天叫做岁除,要吃丰盛的“年夜饭”。

其夜叫除夕,俗称大年夜,儿童有守岁不睡以迎接新年的习俗。

三、姓名字号

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礼貌。

春秋时代以前,姓与氏是分开的。

秦以后,姓和氏逐渐不分。

到了汉代,则通称为姓了。

名是人们之间互相区别的符号,在古代社会,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

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

《礼记·冠义》上说: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所以名和字是有关联的。

如诸葛亮字孔明,白居易字乐天,文天祥字宋瑞。

有些名与字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如唐代诗人王绩字无功。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

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又号“醉翁”等。

谥号,帝王将相死后有谥号,谥号是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定的,有专门的《谥法》为依据。

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照临界四方曰明”“杀戮无辜曰厉”“早孤短折曰哀”“年中早夭曰悼”。

帝王赐给大臣的谥号褒扬居多。

如北宋范仲淹、司马光的谥号都是“文正”,欧阳修、苏轼的谥号都是“文忠”。

外号也叫绰号,多是表现人物特征的名号,《水浒传》把这种外号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四、礼仪制度

礼仪制度化,使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伦理道德色彩。

《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即有关祭祀的“吉礼”,包括祭祀自然神和祖先;有关丧葬的“凶礼”,包括凭吊各种天灾人祸;有关军事活动的“军礼”,包括所有的军事行动规范;有关外交活动的“宾礼”,包括、聘、会、盟等国事活动;有关个人成长和交往以及王位承袭的“嘉礼”,包括冠礼、婚礼、宴饮之礼、养老礼等。

室内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坐东朝西。

《鸿门宴》里有详细记述。

古人见面时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

拜礼主要以叩头跪拜为主;揖礼则以拱手示意为主。

如果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称为“趋”,以表示敬意。

如《滕王阁序》里有“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对古代避讳问题:

古代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反映了我们民族崇尚礼仪精神。

但是避讳不能走向极端,走向极端就适得其反。

在现代社会,对父母名的避讳也还是我们遵循的一条道德习惯,但也不能走极端,比如一些正式的场合,该称名的时候就要称名。

《逍遥游》

1.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和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2.《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内篇一般认为应是庄子所著,是庄子思想核心;《逍遥游》是内篇的第一篇。

3.鲲:

传说中的大鱼。

4.鹏:

传说中的大鸟。

5.朝菌:

一名大芝,朝生,见日则死。

6.晦:

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7.朔:

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8.蟪蛄:

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

9.春秋:

指四季。

10.冥灵:

树名。

11.彭祖:

传说为尧之臣,名铿,活了八百岁。

12.汤:

商朝开国之君,子姓,名履。

13.棘:

商汤时之闲人。

14.羊角:

旋风。

旋风盘旋而上如羊角。

15.蓬蒿:

两种草名。

蓬,飞蓬。

蒿:

蒿子。

16.仞:

古代长度单位。

一仞为八尺。

陈情表

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

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

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

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

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

关于文体---表

表,就是“奏章”,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古代一种公文,常用来陈述衷情。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分条说明的文体,属于议论文。

文言文中表敬意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敬辞,一是用谦辞,前者是尊人,后者是卑己。

在《陈情表》中共有29个“臣”除了两个是臣子对于君王的称呼,其他的都是谦称。

其他的谦称还有:

(1)表谦副词。

常见的表谦副词有“窃”“敢”等。

例句: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敢,可译为冒昧)

(2)表谦虚人称专用名词。

古人为了表示谦敬,自称常用自己的名字或自称身份。

常见的自称身份的谦辞有“愚”“臣”“某”“仆”“牛马走”“寡人”等。

例句: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牛马走,像牛马一样被驱使的仆人,走,仆人,译为“您的仆人”)

(3)其他谦辞。

古人常在称自己的身份、居处、器物时,冠以“鄙”“贱”“愚”“蔽”“猥”等表鄙意的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还有“区区”“犬马”等。

例句: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鄙邑。

(《殽之战》“鄙邑”翻译时原封不动)

《陈情表》中文化常识

1.表:

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臣密言:

开头先写明上表人的姓名,是表文的格式。

当时的书信也是这样。

 

3.舅夺母志:

夺,夺走,剥夺,改变。

母志:

母亲守节之志。

这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指自己一房以外的亲族,古代一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

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

5.鳏寡孤独:

鳏:

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

寡:

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孤:

年幼丧父的孩子。

独:

年老无子女的人。

6.五尺之僮:

五尺高的小孩。

五尺,汉代的五尺,相当于现在的三市尺多

僮:

童仆。

7.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8.孝廉,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用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9.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这里指益州刺史

10.秀才:

本指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文中指优秀人才,与科举"秀才"含义不同。

11.察举制:

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是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的。

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个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是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12.郎中:

尚书省的属官。

“诸郎中执兵”中的郎中指的是宫廷的侍卫。

13.洗马:

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14.东宫:

指的是太子,因太子居东宫。

还可以用“春宫”来指代太子。

15.乌鸟私情:

乌鸦的反哺之情,比喻人的孝心,晋成公绥《乌鸦序》“夫乌之为瑞久矣,以其反哺识养,故为吉鸟。

”古代吧=把乌鸦当做是吉鸟,曹操《短歌行》中“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16.牧:

古代称州的长官。

伯,长。

17.死当结草: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的一个故事说,晋大夫魏武子临死前,嘱咐他的儿子魏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

后来魏和秦国的将军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捕,魏国夜里梦见这个老人。

自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的。

后世用结草代指报恩。

18.犬马怖惧之情:

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比如成语“犬马之劳”。

三、文言做做

4.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5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鸣呼!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6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此大小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