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42806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docx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docx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手册

(暂行)

 

二○一三年二月

总则教务处职责

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手段,着力推进课程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业务进修,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整体素养。

(2)加强教改教研工作,引进先进的教改成果,优化校本高效课堂模式,推广学校教改经验.

(3)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开学两周内,制定好年级、学科和各备课组的教学计划。

每学期组织教师代表和有关人员对年级、学科和各备课组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两次.分管教学的校长每月组织相关处室对科任教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认真组织教研活动、教学质量评估活动。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按照教学工作“六认真"的基本要求,认真抓好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考核、教研等环节的管理.

4.加强课程管理。

按照国家统一编制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所有课程,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积极引进国际化课程,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强化对学生科技活动的辅导。

5.加强考试管理。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中考科目每学期只举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非中考科目在结束时及时组织考查。

每次考试、考查后要认真做好学生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工作,相关分析等必须按时逐级上报。

6.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调课,因故需要停课、调课的须经校长室批准。

班主任、任课老师不得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补课。

教师不得从事营业性家教。

7.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中学用书目录"选择教材和教辅用书,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兜售或强行搭配出售其它书籍。

8.加强教务档案建设。

上级来文、有关文稿、报告及学校教学计划,应按编年史的办法归卷入档,以利查询。

各类试题试卷、各门成绩统计、历次试卷分析、学期总课表、教师任课表、师生奖惩记载、学生竞赛获奖证书、校级活动情况以及历年“三册一表”,均应系统归卷,限期保存。

第一章计划与总结

一、教务处工作计划

1.教务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各备课组、学科教研组的上学期工作总结,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召集教务处全体主任共同商讨,制定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教务处工作计划每学期制定一次,由教务主任安排专人执笔,在开学前一星期内完成初稿,开学前两天印发全校.

3.教务处工作计划制定完成后,交校长办公室和教务处存档。

4。

教务处计划一要注意全面布局学校教学工作,具体布置工作任务;二要注意宏观指导与计划具体步骤相结合;三要注意把工作分为常规工作、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尤其要思考创新工作。

5.教务处是负责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

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课程、教材、实验室、学风、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

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还包括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及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与评价体系,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等;特别要注重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注重现代管理方法手段的应用,努力推动教学管理的科学、规范和现代化进程。

6.教务处制定计划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⑵规范教务管理、大力提高服务质量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⑶加大课程管理力度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⑷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弘扬优良教风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⑸加强考试管理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⑹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⑺加强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的要求和措施;

(8)有关学籍管理、招生、编班、成绩考核、材料归档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7.教务处工作计划应包括:

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要点、工作安排四个板块。

8。

每一学期的教务处工作计划均要制定“工作安排表”,包括时间(周次)、工作安排、负责人三项。

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⑴开学第一周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发放课表、作息时间表、备课笔记、听课笔记、成绩记载表;教务处全体人员开学工作会议;安排学科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研组、备课组完成本学期教学计划的制定等等。

每学期安排两次以上学科教研活动;教研组长要用好校长室赋予的业务考核权,确保教研活动“时间、地点、人员”的三落实,教研组活动须有明确的主题,要重视课例研究,讲求实效,并认真做好记录。

安排好每学期重要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上学期:

各种考务会,学科竞赛,期中、期末考试时间,公开教研活动等。

下学期:

艺术节,期中、期末考试时间、行政听课、本校个性化的活动等等.

安排好各次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备课笔记检查、听课笔记检查、行政听课、学生作业检查、学生评教等方面。

备课笔记检查、听课笔记检查一学期至少两次,学生评教一学期至少两次,学生作业等常规检查每两周进行一次.

每学期的最后一周:

①教务处安排专人进行本学期教学常规检查数据汇总,完成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考核;②向校长室上报考核结果;③收齐本学期各项教学档案.

二、学科教研组计划

1.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和教务处工作计划和各备课组上学期工作总结,由学科教研组组长召集全学科教师共同商讨,制定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

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每学期制定一次,由教研组长执笔,在开学前完成。

3.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制定完成后,交教务处和教研组存档。

4.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主要包括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资源建设、学业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五个方面.学科教研组制定计划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⑴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和学科教学的效率、质量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⑵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⑶提高教学效益、拓展学习领域、创建学科特色以及开展教研活动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⑷确定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具体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要求和措施;

⑸指导各备课组及教师制订每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

⑹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和措施等等。

5。

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包括:

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要点、工作安排等几个板块。

6。

每一学期的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均要制定“工作安排表”,包括时间(周次)、具体工作安排、负责人三项。

7.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⑴业务学习方面。

安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课程标准、先进教改经验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引领教师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充实专业知识,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先进教学技术。

教研组长每学期均要制定相对独立的、适合本学科教学需要的学习方案。

⑵教学研究活动。

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每周均要安排备课组内随堂听课,备课组长组织组员每周听一节组内随堂课,并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流意见和建议;协助教务处每月安排一次学科范围的开课活动,开课教师建议安排获得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称号的教师,并在教研组会议上专门研讨;组织教师参与学校及上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

⑶教学管理。

①教研组长要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方案,认真制定和落实教学计划,每个月要统计各备课组的教学进度;②积极承担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每周均要开设校本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社团活动),定期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工作安排中要定人、定地点、定内容;③加强对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过程的过程管理,检查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结束后要安排召开学科质量分析会,初三全市调研考试后,教研组长均要组织全体组员共同为初三备课组把脉会诊,研讨对策;④教研组会议定期召开,对教学质量进行调研监控;⑤教研组长在学期结束时,要积极参与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考核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A是否遵守学校办公制度;B是否准时参加学科教研组会议;C是否认真参加学科内的听课、评课活动;D是否认真完成教研组安排的竞赛辅导任务;E是否认真完成学科教研组分配的其它任务。

教师培养。

确定和落实指导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的具体目标及工作措施;帮助培养对象制定专业发展计划;教研组组织开展老带新结对活动,每学期听新教师课一次;每学期采用引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进行一次学术交流活动.

三、备课组计划

1。

备课组根据学校和教务处以及教研组工作计划,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共同商讨,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2.备课组计划每学期制定一次,由备课组长执笔,在开学一星期内完成。

3.备课组计划制定完成后,交教务处和教研组存档。

4.备课组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教学设计、学生作业练习、学业检测评价的研究,重点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备课组制定计划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⑴集体备课的时间、主讲人和具体要求;

⑵教学进度的排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⑶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⑷教学六认真的落实,辅导训练、作业与考试等等.

5。

备课组计划应包括:

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要点、工作安排等几个板块.

6.每一学期的备课组工作计划均要制定“工作安排表",包括时间(周次)、具体工作安排、负责人三项.

7。

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⑴认真安排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每周要定时进行,以备课组为单位,全员参加,内容明确:

①总结前一周的教学得失,提出改进措施;研究后一周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时进度、教学方法、资料使用、作业布置、课后辅导,重点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效率问题。

②确定后一周的备课任务、主备教师,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的内容,说明设计的意图、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安排测试命题人员。

③确定研究性学习、校本选修、奥赛辅导的教师、辅导内容,保证连续性和系统性。

④要求二次备课,注重教师个性,区分学生素质,尤其要克服教学偏难、贪多的现象。

⑵制定专门方案,设计有关学生作业练习、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课外校外活动,并认真组织、指导、总结评价。

⑶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评价,每周集体备课时,要专门组织研讨。

⑷分工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积累教学资料。

在工作安排中要定人、定时、定内容。

⑸协助教务处和教研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备课笔记检查、听课笔记检查、学生作业情况检查等,在工作计划中应详细列入具体常规检查安排。

备课笔记检查、听课笔记检查一学期至少两次,学生作业等常规检查每两周进行一次。

⑹教研组长在学期结束时,要积极参与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考核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A是否准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B能否认真完成集体备课时的主讲任务;C是否认真上好组内的研讨课;D是否使用组内统一的资料、作业;E是否及时完成备课组内分配的其它任务。

四、教务处工作总结

1.教学工作总结的形式

一般是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几个部分构成。

正文一般又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主体和结尾.⑴开头或交代总结的目的和总结的主要内容;或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或把所取得的成绩简明扼要地写出来;或说明指导思想以及在什么形势下作的总结。

不管以何种方式开头,都应简练,使总结很快进入主体。

⑵主体是总结的主要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和中心,它的内容就是总结的内容。

⑶结尾是总结的最后一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或突出成绩;或写今后的打算和努力的方向;或指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2.教务处工作总结主要内容:

⑴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⑵教务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⑶课程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⑷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⑸考试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⑹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⑺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⑻学籍管理、考勤、成绩考核、教辅用书审批、材料归档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⑼逐条对照开学初的工作安排表,对于没有完成的工作,分析原因,下学期进行改进。

3.教学工作总结的要求

(1)教务处工作总结每学期撰写一次,一般在学期结束前一周完成。

(2)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召集教务处全体主任共同商讨,逐一对照开学初的工作要点,梳理汇总过程管理情况,安排专人执笔。

(3)教务处工作总结撰写完成后,交校长办公室存档。

五、学科教研组总结

1。

教研组工作总结每学期撰写一次,一般在学期结束前十天完成。

2。

由教研组长召集备课组长,逐一对照开学初的工作要点,梳理汇总过程管理情况,专人执笔.

3。

教研组工作总结撰写完成后,交教务处存档。

4.教研组工作总结包含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资源建设、学业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五个方面:

⑴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⑵课程开发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⑶拓展学习领域、创建学科特色以及开展教研活动等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⑷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⑸学科教学常规管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六、备课组总结

1。

备课组工作总结每学期撰写一次,一般在学期结束前半个月完成。

2.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逐一对照开学初的工作要点,梳理汇总过程管理情况,专人执笔。

3.备课组工作总结撰写完成后,交教务处和教研组存档。

4。

备课组工作总结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⑴集体备课情况说明和改进措施;

⑵教学进度的完成情况;

⑶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情况和改进措施;

⑷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⑸教学六认真的落实,辅导训练、作业与考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课堂与作业

一、备课

1.开学初,在通读全学期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最新考试说明和学生实际,于开学前制订好全学期的备课组教学计划。

2.按照教学计划精心组织教学,制订课时计划,按教学步骤写好备课笔记,备课组内应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内容、教学进度安排和练习测试,共同研究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各班的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3.开学前提前一周,平时至少提前两课时备好课,写好课时教案,教案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课时安排、教学重难点、清楚完整的教学活动设计、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简明合理的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作业布置.如果备课组使用统一教学案,则需认真进行个人“二次备课”,在集体备课中相互交流。

4.上课前应熟悉教案,做到没有教案不进教室,教案不熟悉不上讲台,教具实验仪器等准备工作到位.

5.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应写好教学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6.学校应有备课笔记书写格式的统一要求。

不得以教辅资料、测试卷充当备课笔记。

7.学期结束,备课笔记统一上交教务处备查。

二、课堂教学

1.正确系统地传授知识.方法科学恰当,符合认知规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落实双基,力戒满堂灌,严格规范地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上下功夫。

2.确立讲练结合、当堂训练的原则。

把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要同步设计.课堂小结环节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当堂练习为主,当堂练习要以知识的巩固为主,每节课的训练时间至少10分钟,实现重点内容当堂清,课课清。

3.语言规范、精练、易懂、有感染力,用普通话教学,英语课用英语组织教学。

4.板书简洁,规范,清楚,绘图正确.

5.熟练运用教具、仪器和各种电教手段,增强直观性、形象性,提高教学效果。

6.教态自然,应变能力强,课堂气氛和谐,教学目标达成率高,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拖堂。

7.对个别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不训斥、不体罚、不讽刺、不挖苦、不变相停课,要积极诱导其认真上课。

8.经常征询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三、听课、评课

1.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工作5年以内(含5年)的教师听课不少于40节,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2.每学期每位中层以上干部听课不少于30节,分管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听课不少于40节,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3.每学期每位教师参与评课不少于5次,并做好评课记录。

4.对听课情况定期汇总,由教务处主任或分管校长进行点评。

每学期不少于2次.

5.学期结束,听课记录本统一上交教务处。

四、作业布置和批改

1.各科作业既要有一定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精心选择和组织,注意作业的目的性、典型性、启发性。

提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自主创新编制作业题。

每次作业对现成训练资料要认真选择,不用偏题、怪题和过难题。

2.要制定作业的规范化要求,重视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先复习后作业,书写端正,解题过程规范清晰,错误及时订正.

3.各科作业都要有布置,有检查。

作业布置前教师要先做,并对学生提出必做题部分的预计用时(约为教师的1。

5倍—2倍).

4.作业应认真及时批阅、核对标准答案,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要讲评,切实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统计、有讲必取舍、有评必点拨、有错必跟纠(跟踪纠错)”。

5.作业一般布置课本或统一作业本上习题,鼓励教师自编。

任何人不得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

6.教务处对作业布置和批改实行监控,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1)学校对各年级各科周一到周五的作业量提出指导性建议;比如在每天不超过2小时的作业总量的要求下,可以安排:

学科

初一

初二

初三

语文

2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数学

3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外语

25分钟

25分钟

25分钟

(2)每天下午第四节课前由班委将当天作业写在黑板上.

(3)寒暑假,参照节假日,统一发放各年级作业清单。

五、课外辅导

1.要关心学困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要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多做个别或小型的辅导,尽可能使他们能跟上班级学习的步伐,不致掉队。

2.要注意发现各科学习尖子,帮助他们在学好目前各门功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兴趣、发挥特长、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要认真组织学科竞赛培训,争取在各级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3.要安排教师定期到班答疑。

鼓励教师利用课间等时间答疑解惑。

4.学生自习课时间应由学生自由支配,不得搞变相的加班加点。

5.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的学习经验,加强交流并宣传推广。

6.要把校本选修、课外阅读指导、学科兴趣小组以及讲座、研究性学习等列入教学计划,定时、定点、定内容地开展工作。

第三章考试与评价

一、命题

(一)命题的常规要求

1.基础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综合性原则。

4.开放性原则.5.创新性原则。

(二)命题的质量指标

一般用五项指标来衡量:

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标准差.平时的练习和测试通常用信度、效度和难度来检验命题质量即可,重要考试要综合运用五项指标来衡量命题的质量.

(三)命题的一般要素

目标参照性考试

常模参照性考试

形成性

诊断性

终结性

升学性

目的

单元目标掌握情况

寻找学习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系统目标掌握情况

选拔高一级学校新生

考试

方式

课堂练习、小测验、单元考试、期中考试等

专题测试

期末考试、会考

升学统一考试

内容

单元目标的大部分内容

根据存在问题而设计的单项内容

综合样本或系统目标的

一个样本

组织者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

学校或校以上的教学、考试部门

国家或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

规模

小规模,常是一校的一个班或年级

全体或部分学生

大规模,一个学校的所有年级

大规模

难度

中等

根据高、中、低层次设计中等难度

中等偏低

适中

频率

与预定的教学单元同步

根据需要决定

与学期、学年、学段的安排同步

一般为一年一次

(四)试卷编制的一般步骤

(1)明确考试目的。

(2)确定考试范围。

(3)设计制卷计划,根据考试目的、课标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先制定出命题、制卷的具体计划,计划包括测试的内容、题量、题型、时间和分值等。

(4)编制试卷内容,依据命题原则,紧扣命题细目表,按计划严格选择材料,进行选题组卷。

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道试题的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5)审查修改试题。

(6)试答试题内容,试卷初步编制完毕,进行试题解答,体验试卷难度,估测答卷时间。

(7)调整试卷内容,根据试答情况,对试卷题量或其中个别试题进行适当调整。

(8)制定评分标准,根据试答和调整后的情况,对试卷作出准确、合理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9)考试结束,教务处对试卷进行评价。

有条件的,对优秀试卷予以奖励。

二、监考组织

(一)开考前工作

1.监考(含备考、巡考、主考)开考前15分钟到考务办公室签到、领取试卷。

2.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要求考生按准考证号码就座并检查;提醒考生将所有与答题无关的物品放在指定位置(一般放在教室门外专门摆放的课桌上)。

3.提前5分钟发放考卷、答题卷和答题卡,并督促学生填写考生信息。

(二)开考后工作

1.开考后5分钟(英语考试听力结束后),监考教师下座位逐检查学生考生信息的填写。

2.监考时,勿携带与监考无关的物品,勿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3.监考时对试题内容不作任何解释,对试卷印刷文字不清之处或试题须更正时,应及时与考试学科巡考联系,由巡考当众答复或及时板书当众公布。

4.密切注意考场情况,不给学生作弊的机会。

5.巡考教师(含主考)在考试过程中必须到各考场巡视(至少两次:

开考30分钟后和考试终了前30分钟),及时处理试卷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6.考试终了前15分钟要提醒考生考试时间。

(三)考试结束后工作

1.考试终了铃声响后,要求考生立即停笔,监考老师下座位收答题卷、答题卡和考卷,收齐后清点份数,确定无误后方可准许考生离开。

2.所有考卷、答题卷和答题卡必须按照考号顺序理好,小号在前、大号在后.如有缺考,缺考考生的考卷、答题卷和答题卡由监考老师代为填写考生信息,并在醒目处写上“缺考”字样,并将其按序夹放好.

3.考试终了要仔细填写考场情况记录表,并签名,随考卷等一起上交.

(四)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监考违纪:

(1)监考迟到;

(2)监考中打瞌睡;

(3)监考中拨打或接听手机、收发短消息;

(4)点收试卷时未按顺序理齐;

(5)监考中看书报、批作业、做题目;

(6)监考中打游戏、听收音机或mp3、mp4等;

(7)对考生作弊行为制止不力或明知故纵;

(8)监考中途擅离考场;

(9)监考中指点或暗示考生答题;

(10)点收试卷时试卷或答题纸、卡遗失;

(11)其他影响考试正常进行的行为举止。

三、考试质量分析

(一)新课程下训练、测试质量分析的类型

1.面向任课教师的训练、测试质量分析

(1)试卷评价

教师应通过对试题的知识覆盖、难度、题量等特点的横向、纵向比较,及时发现试卷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是否反映学科的特点及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对试卷编制的合理性、客观性作出正确的描述与判断。

(2)成绩统计及分析

成绩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四率统计。

一分即平均分,班级平均分是多少;四率即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低分率四率计算分别是及格人数、良好人数、优秀人数、低分人数除以班级人数,乘以100%;分数段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各是多少?

各个分数段人数;每道题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说正确率是多少?

各个分数段中的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得失分情况,是否带有普遍性;难度,全班学生的平均分除以试卷总分就是全卷实际难度值,难度值在命题评价上又叫难度系数.难度系数一般设定在0.75左右。

(3)存在问题

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平均分看,与平行班、与以前考试比较,从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