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管综合征.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1173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6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肘管综合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肘管综合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肘管综合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肘管综合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肘管综合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肘管综合征.docx

《肘管综合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肘管综合征.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肘管综合征.docx

肘管综合征

发个沙漏样改变图片,一般是束带卡压或神经束扭转所致,轴索断裂仅剩外膜相连,诊断常是在术中才发现。

 

Charcot关节

Charcot关节是一种目前较少见的关节疾病,常规骨科查体发现关节局部临床表现,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患肢神经症状。

1.发病机制及病因

Charcot关节最初由法国神经病学家Charcot于1868年研究并报道,是由于保护性感觉缺失而引起的关节的骨和软组织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长期以来,有关Charcot关节的发病机理一直存在争议。

Mitchell和Charcot等认为Charcot关节改变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骨及关节营养的营养中心破坏所致,这就是所谓的“法国理论”,即“神经营养学说”;而Volkmann和Virchow则认为Charcot关节改变完全是由于支配关节的感觉神经,尤其是痛觉和位置觉丧失,正常关节的保护性反射消失,使关节遭受反复的创伤(可能是不为察觉的微小创伤)所致,这就是“德国理论”,即“神经创伤学说”。

目前大多数学者接受“神经营养学说”。

其病因有糖尿病、梅毒、脊髓空洞症、麻风、多发性硬化、慢性酒精中毒、脊柱裂、神经节肿瘤、染色体异常、乳房硅胶植入术后等,其中以糖尿病、脊髓空洞症、脊髓或脑创伤后、脊髓结核最为常见。

2.临床表现

Charcot关节病患者多为成年人,以40岁~60岁多见,男女比例约3∶1,可以发生于任何关节和脊柱,发生于关节者常为单侧受累。

Charcot关节病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很少而关节肿胀和破坏非常明显,患处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扪之较硬或有囊性感,可伴有关节发红、无力、无痛或仅轻微疼痛,屈曲活动度可受限、正常甚至加大,活动时偶尔有骨擦感,局部痛觉减退和丧失,深反射消失。

3.影像学检查

一直以来,学者们公认影像诊断结合临床资料是确诊Charcot关节的重要方法。

Charcot关节表现为增生和吸收2种类型。

由于Charcot关节在病理学上并无特征性表现,X线片能较好地显示骨的改变,所以一直以来X线片结合临床情况是确诊Charcot关节的首选方法。

X线片最大的不足就是软组织分辨率低,难以判断软组织块影是否为真正的肿块,因此Charcot关节的诊断仅依靠X线片是不够的,还需其他影像学手段辅助。

CT对骨改变的显示不如X线片直观,也不能清楚显示软组织块影内的各层结构,对X线片补充价值不大。

软组织分辨率高是MRI的优势,它能较好地显示软组织块影内的各层结构,并能很好地显示较具特征性的关节囊改变,有助于判断软组织块影是否为真正的肿块,对于X线片骨改变特点不多、易误诊为恶性骨肿瘤的吸收型Charcot关节,MRI有其独到的优势。

因而MRI在Charcot关节诊断中是X线片非常有益且重要的补充手段。

4.治疗

在治疗上,首先应仔细寻找原发病,积极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对脊髓空洞症治疗;肘关节Charcot关节是一种较少见的关节疾病,严重破坏的肘关节与患者自觉症状极不相符是其主要特点。

关节清理术和关节加压融合术后能有效的缓解症状及控制病情进展

尺管综合征 Carpal ulnar tunnel syndrome   Guyon管尺神经卡压、腕尺管综合征

 陈德松: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腕部尺神经卡压是较早被认识的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病变之一,也是临床上仅次于肘部尺神经卡压的常见的尺神经卡压病变。

Guyon在1861年最早通过解剖学研究对尺神经在腕部经过的一个三角形间隙进行了描述,他注意到在此间隙内有尺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以及尺神经通过。

虽然他并未将此间隙描述成一个管道,但他指出尺神经在此有被卡压的可能。

Hunt可能是最早报道腕部尺神经卡压病例的作者,在1908年,他报道了3例尺神经深支卡压的患者,并称之为尺神经深支的职业性神经炎。

以后,Harris在1929年也报道了2例类似的病例。

1952年,Sedden报道了5例尺神经深支麻痹的病例,通过手术发现,其中4例是由于腕部的腱鞘囊肿压迫而引起的。

以后,又有许多作者报道了类似的病例并发现了许多不同的病因,如脂肪瘤、尺动脉疾病、腕骨骨折、类风湿关节炎、腱鞘巨细胞瘤等。

1965年,DuPont等描述了4例尺神经卡压的病例,其中3例分别由尺动脉栓塞、腱鞘囊肿和创伤引起,仅表现为感觉的异常;而另一例由创伤引起的病例则表现为运动和感觉都受到累及。

他们将此病变命名为尺管综合征。

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卡压的部位可以决定临床表现。

因此,在1969年,Shea和McLaine将卡压根据病变的不同水平分为三型。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根据Mackinnon和Dellon提出的周围神经卡压的命名原则,本病也逐渐被称为"腕部尺神经卡压"。

 陈德松: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Guyon管是位于小鱼际肌区的近端,豌豆骨和钩骨钩之间的一个狭窄的间隙。

它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在近端的三角形入口处,边界的组成是:

上方为腕掌侧韧带,下方为腕横韧带的延续纤维,内侧为尺侧腕屈肌肌腱和豌豆骨。

浅面和深面的纤维束可看作是腕横韧带向尺侧深部和浅部的延续。

在管内,管壁的底部在桡侧是由腕横韧带组成,在尺侧是由豆钩韧带和豆掌韧带组成;管壁的顶部是多层结构,它由腕掌侧韧带组成,韧带向远端延续为小鱼际肌筋膜,在近端和前臂筋膜相延续,在桡侧和掌腱膜相延续,在韧带表面,覆盖有掌短肌;管的内侧壁由豌豆骨和小指展肌的腱性起点构成;管的外侧壁则由被覆有腕横韧带的钩骨钩和联系掌短肌筋膜与小鱼际肌筋膜之间的筋膜组织组成。

在远端的出口处,可有从钩骨钩的顶部发出的腱弓样结构向内侧和近侧跨行至豌豆骨,并加入到小鱼际肌的腱性起点中。

Dellon和Mackinnon的解剖研究发现该腱弓样结构在尸体标本上的发生率为40%。

作者对20侧上肢在头戴式放大镜(×2.5)下解剖并观察Guyon管及尺神经在管内的行径特点,可见尺神经深支与小鱼际肌关系密切,小鱼际肌边缘呈腱性纤维的占60%,呈宽带状,长5.2mm(2~7.8mm),该间隙的底为小指对掌肌,内侧为小指展肌,运动支深面为豆钩韧带,并有尺动脉至掌深弓的分支与深支伴行。

本组4例发现伴行动脉横跨于尺神经深支上。

管的内容物是尺神经、尺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以及脂肪组织。

尺神经在腕部近侧7~9cm处发出了手背支后,下行至腕部,在动脉的尺侧进入Guyon管。

在管内,尺神经分为深支和浅支,即运动支和感觉支。

尺神经感觉终末支在Guyon管内与运动支分开后,继续由浅面向远行走,最后跨过出口处的腱弓行至小鱼际肌的浅面,离开Guyon管;运动支继续向远侧向深面行走,最后在腱弓的深面下行,向桡侧绕过钩骨,行经小指短屈肌的深面,离开Guyon管。

在出口处,尺神经深支的上方是腱弓,而其下方是豆钩韧带,因而可能在此受到卡压。

在管内,尺神经深支发出支配小鱼际肌的肌支,支配掌短肌的分支则起于尺神经的浅支。

尺神经浅支在出管时分为两个终末支,并最终延续为支配小指桡侧和环小指尺侧皮肤感觉的指神经。

尺神经深支到达掌中部后,位于指深屈肌腱的深面,并发支以支配尺侧的两块蚓状肌、全部的骨间肌、拇收肌和拇短屈肌的尺侧头。

尺动脉的掌深支和尺神经深支伴行至掌部,并参与组成掌深弓。

Gross和Gelberman根据尺神经分为深支和浅支的部位将Guyon管分为3个区:

一区是指尺神经分叉处以近的部分;二区是指分叉以远包绕尺神经深支的部分;三区是指分叉以远包绕尺神经浅支的部分。

此外,在腕部水平,肌肉和神经的解剖学变异和本病的发生常有一定关系,并可影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对疾病的诊断。

在肌肉的变异中,最常见的是掌长肌有一副束,其起于腱近侧,止于豌豆骨,形成一个弓状结构,尚未分支的尺神经伴随尺动脉穿经此弓。

已有人发现副掌长肌腱可引起腕部尺神经卡压。

尺神经的变异有:

尺神经深支没有经过Guyon管,而是发出一支分支,经过钩骨的桡侧,即通过腕管,在钩骨远侧和其他分支汇合;终末段的尺神经深支也可发出一加入正中神经的运动支(Riche-Cannieu交通支)。

尺神经的感觉支和正中神经、桡神经感觉支的交叉支配更为常见。

在诊断时必须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这些变异。

 

陈德松: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Shea和McLaine(1969年)复习文献后列出了腕部尺神经卡压的原因,其中主要有:

腱鞘囊肿(28.9%)、职业性神经炎(23.5%)。

其他有文献报道的病因还有尺动脉疾病、腕骨骨折、掌骨骨折、异位肌肉、类风湿关节炎、既往腕部外伤后瘢痕、增厚的腕掌侧韧带、脂肪瘤、腕掌关节脱位、腱鞘巨细胞瘤、尺神经深支的解剖变异、远侧尺腕关节脱位未复位以及腕部的烧伤等等。

也有报道在腕管综合征患者中可伴有尺神经卡压。

Khoo将常见的原因分为肿块(特别是腱鞘囊肿)、解剖变异、创伤(包括急性和慢性)和血管疾病四大类。

1990年以来,作者治疗了7例患者,2例不见明显解剖异常,3例为小鱼际肌的腱性弓状边缘压迫尺神经,1例为腱鞘囊肿,1例为伴行动脉压迫。

 

陈德松: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Shea和McLaine将腕部尺神经卡压根据神经在Guyon管内受压部位的不同分为三型:

Ⅰ型:

包括运动和感觉的损伤。

运动的受累包括所有尺神经支配的手内肌,而感觉的受累则影响到手掌尺侧、小指两侧和环指尺侧的皮肤感觉。

病变位于Guyon管或其近侧。

Ⅱ型:

只有运动功能的受累。

尺神经支配的蚓状肌、骨间肌、拇收肌被累及,但小鱼际肌未受累。

临床表现为骨间肌的萎缩,拇内收无力,环小指的爪形手畸形,Froment征阳性,而手部感觉正常。

病变位于Guyon管的远端出口处。

Ⅲ型:

只有感觉功能的受累。

感觉改变局限在手掌尺侧、小指两侧和环指尺侧的皮肤,手背皮肤无累及,而手部运动功能也正常。

病变位于Guyon管的远端出口处。

这种分型和Gross和Gelberman的解剖分区是相一致的。

Shea和McLaine(1969年)复习了文献报道的136个病例后,发现Ⅰ型有51例(30%),Ⅱ型有71例(52%),Ⅲ型有24例(18%)。

在Ⅰ型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腱鞘囊肿,其次是远侧尺桡关节附近的骨折和异位肌肉。

在Ⅱ型中,最常见原因是腱鞘囊肿,其次是腕骨骨折。

在Ⅲ型中,掌浅弓或尺动脉末端的栓塞是最常见的原因。

Moneim复习了文献报道的121个病例(1928~1990年),发现其中Ⅰ型为58例,Ⅱ型为53例,而Ⅲ型只有10例。

作者近10年来共收治了7例本病患者,其中5例为Ⅰ型,1例为Ⅱ型,1例为Ⅲ型。

 陈德松: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询问病史应包括患者的职业史和运动习惯,是否在工作或运动时有小鱼际肌部的过度受压。

同样应询问是否有既往的小鱼际肌部的外伤史或腕部的骨折、脱位史。

与其他任何的神经卡压病变一样,存在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麻风病等均可诱发压迫性神经疾患,作系统回顾时应加以注意。

手部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和定位是必须的。

感觉检查应包括尺神经浅支和腕背支的分布区。

压痛点的存在常有助于定位。

单独的小鱼际肌和蚓状肌、骨间肌的肌力减退多提示腕部尺神经的病变。

应注意有无尺侧腕屈肌和环小指屈指深肌的肌力减退,以鉴别肘管综合征的可能。

中或重度的爪形手畸形是低位尺神经损伤的典型改变,而高位尺神经损伤时爪形手畸形多不明显,这与手内肌与屈指肌肌力平衡情况有关。

此外,在定位时,除了考虑尺神经正常支配外,必须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解剖变异。

肌电图检查有助于本病的确诊和定位。

可能存在神经的解剖变异时,应用诊断性封闭有助于确诊。

其他辅助检查有手部X线检查,应摄腕部正侧位片以明确钩骨钩有无病变。

另外超声检查和MRI检查有助于明确Guyon管处是否存在腱鞘囊肿。

高世明编《现代医院诊疗常规》

(一)发病缓慢,腕部疼痛并向环、小指及前臂放射。

(二)腕部尺侧有压痛及放射性疼痛,强力屈腕时疼痛加重。

(三)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掌面感觉减退,部分患者可有骨间肌瘫痪。

(四)肌电图示第一背侧骨间肌的终末潜伏期延长。

 陈德松: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

(一)肘部尺神经卡压:

即尺神经在肘部的受压,因此手背的感觉通常也累及,并可有尺侧腕屈肌和环小指屈指深肌的肌力减退。

Tinel征在肘后可为阳性,爪形手畸形程度较轻,屈肘试验可为阳性,而屈腕试验一般为阴性。

(二)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症(即胸廓出口综合征):

臂丛下干受压时,可表现为手和前臂尺侧的感觉改变、手内肌肌力减退;锁骨上下叩击时Tinel征可为阳性;可同时有血管受压的表现;Adson等特殊试验可为阳性。

(三)颈椎病:

颈椎病大多累及C5、6神经根,偶尔可累及C8和T1神经根,可以出现手和前臂的感觉改变,大、小鱼际肌肌力减退。

常有颈部的疼痛不适,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

(四)腕管综合征:

即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的卡压,表现为桡侧三指半掌面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大鱼际肌的萎缩和肌力下降,Tinel征在腕管处可为阳性,(五)运动神经元疾病:

腕部尺神经卡压的Ⅱ型最易和运动神经元疾病混淆,但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手内肌肌萎不仅局限在尺神经支配的手内肌,大鱼际肌群亦可累及。

(六)双卡综合征:

腕部尺神经卡压合并有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症、肘部尺神经卡压或腕管综合征时诊断常易混淆,电生理检查有助于相互的鉴别诊断。

 

陈德松: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

(一)保守治疗:

对有轻度症状的患者可给予1~3个月的保守治疗(包括夹板固定、避免腕部过度运动、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局部封闭等)。

保守治疗特别适用于怀疑与职业或运动因素有关的腕部尺神经卡压。

但由于在患有腕部尺神经卡压的病人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占位性病变引起。

因此,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怀疑由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卡压,或就诊时已有肌肉萎缩的重度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减压。

(二)手术治疗:

和肘部尺神经卡压的手术治疗相比,对本病的手术方法意见较一致,且手术效果肯定。

1. 方法:

手术应在满意的麻醉和充气止血带下进行。

切口应离开大鱼际肌纹尺侧6~7mm,即正好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支配区的分界线上。

在向近端延伸时,应呈"Z"形经过腕部。

可在腕部近侧尺侧腕屈肌下找到尺神经后,向远端分离。

切开腕掌侧韧带后,即打开了Guyon管,然后应分别确定尺神经的深支和浅支,并予以彻底松解。

如果存在肿块、异位肌肉或突出的骨赘,则应予以切除。

应常规检查尺动脉有无病变。

2. 结果:

腕部尺神经卡压的手术疗效:

Dellon等通过文献复习发现在43例因腕部尺神经卡压进行手术的患者中,41例有改善,1例仍有严重的肌萎缩,1例不详。

其中,37例(86%)患者的疗效为优,4例(9%)为良。

华山医院的7例患者全部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术后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恢复,1例Ⅱ型的患者术中发现尺神经深支已广泛变性,作松解术后随访1年余,功能无恢复,而二期作了爪形手的矫形术。

6例手术有效的患者中,1例严重肌萎者自觉症状改善,未进一步加重,但肌萎未恢复,1例肌力恢复,但爪形手未彻底消失,其余4例症状完全消失,肌力恢复。

高世明编《现代医院诊疗常规》

(一)症状较轻者,夹板固定,局部休息。

(二)局部休息无效或症状较重,尤其有骨间肌瘫痪者,及早手术探查尺管,作尺神经减压,探查尺管时如有囊肿,予以切除。

肘管综合征(Cubitaltunnelsyndrome)是各种原因造成肘管部尺神经受卡压所引起的,以进行性的手内在肌萎缩无力和手尺侧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群。

1958年,Feindel和Stratford首先命名本病,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在临床上较常见,其发病率高居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Entrapmentsyndrome)的第2位。

有关肘管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断学研究较多,但结论不尽相同〔1〕。

现对本院自1998~2005年收治的65例肘管综合征进行研究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65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5例;年龄27~67岁,平均51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1年零2个月;单纯右侧病变42例,单纯左侧病变14例,双侧病变9例;职业为工人30例,农民23例,干部12例;病变程度按信士卿分级:

Ⅰ级为轻度尺神经损害8例,仅有感觉障碍,肌肉萎缩不明显;Ⅱ级为中度尺神经损害45例,有感觉障碍和肌肉萎缩;Ⅲ级为重度尺神经损害12例,有感觉障碍,肌肉萎缩明显。

   25例术前进行肌电图(Electromyogram,简称EMG)检查,使用美国进口NicoletVikingⅣ型肌电图仪,将表面电极置于小鱼际肌腹做记录电极,测定手腕至肘下,肘下至肘上和肘上至腋窝的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及诱发电位的波幅。

   本组病例均施行手术治疗。

病人仰卧位,臂丛麻醉满意后,取患肘内侧纵行切口入路,肘管切开和尺神经外膜彻底松解减压;皮下脂肪较厚者行皮下前移术,较薄者行肌下前移;术后三角巾悬吊制动3周,而不用石膏固定。

   2 结 果

   本组65个病例中继发于肘部创伤的有25例,劳损15例,慢性骨关节疾病14例,占位病变5例,先天性发育异常6例。

在继发于肘部创伤的25个病例中,肱骨髁上骨折10例,肱骨内上髁骨折5例,尺骨鹰嘴骨折4例,软组织挫裂伤3例,肱骨外髁骨折畸形愈合导致肘外翻3例。

   术中发现:

60例肘管弓状韧带存在肥厚增生,占本组病例的92.3%;其余5例发现在肘管内有占位病变:

腱鞘囊肿3例,骨软骨瘤1例,脂肪血管瘤1例。

在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病例中,骨骺发育异常导致肘外翻畸形4例,尺神经半脱位2例。

   25例术前进行肌电图检查,均发现不同程度的尺神经损害:

病变部位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平均为27.97m/s;运动反应波幅降低,平均为1.95mv;潜伏期延长,平均为5.41ms;当尺神经病变严重发生轴突断损时可见正相波和纤颤现象。

   典型病例1:

患者,男,43岁,右肘管综合征;7年前有右肘部创伤史,术前查体发现有手尺侧麻木,爪形指畸形和骨间肌萎缩明显(图1),行右尺神经松解前移术,术中发现肘管弓状韧带存在肥厚增生,卡压尺神经(图2)。

   典型病例2:

患者,男,52岁,左肘管综合征;术前查体发现有手尺侧麻木,进行性骨间肌萎缩(图3),行右尺神经松解前移术,术中发现肘管内腱鞘囊肿,卡压尺神经(图4)。

   3 讨 论

   3.1 肘管及尺神经的解剖

   肘管位于肘关节的内后方,是一个椭圆形的骨性—纤维管道,其管腔呈尖朝下的漏斗形,尺侧上、下副动静脉、尺侧返动静脉和尺神经通过此管〔2、3〕。

管内有少量脂肪组织填充。

管的前壁即底是由肘关节的尺侧副韧带、肘关节囊、肱骨滑车、尺骨鹰嘴及冠突内侧缘组成;外侧壁是尺侧腕屈肌的尺骨头;内侧壁是肱骨内上髁和尺侧腕屈肌的肱骨头;后壁即顶是由弓形横跨于尺侧腕屈肌尺骨头与肱骨头之间的腱膜弓组成,又称为Osbornes韧带或三角弓状韧带,按其结构形态分为4型:

Ⅰ型是弓状韧带近端1/2缺如;Ⅱ型是韧带覆盖肘管全长;Ⅲ型是韧带肥厚型;Ⅳ型是韧带近端1/3有纤维索带和肌纤维。

肘管的上口是由尺侧副韧带的起点、肱骨内上髁的顶点、弓状韧带的近侧缘、尺骨鹰嘴顶点及冠突的内侧结节围成;下口是由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尺侧副韧带的止点围成。

   尺神经起自臂丛内侧束,含有C8、T1神经根的纤维,在腋窝和上臂上段走行于肱动脉内侧、肱静脉下方,于上臂中段离开神经血管束,向后走行于内侧肌间隔浅面,在肘部经肘管下行到达前臂。

尺神经在尺神经沟发出1个肘关节支及1~2个尺侧腕屈肌肌支,末端支配手内在肌和小鱼际肌。

肘管部尺神经的营养血管是伴行的尺侧上、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

这些动脉互相吻合成网来保证尺神经的营养供应。

在做尺神经前移术时应重点加以保护。

   当肘关节伸直时,肘管的容积最大,尺神经较松弛。

但屈肘时肘管和尺神经可被拉长,尺侧副韧带的后束和斜束(又称为Coopersligament)膨出,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距离增加,肘管深度减小,从而使肘管容积明显减少,内部压力明显升高,神经内压也会同时升高。

当肘关节完全屈曲(即屈肘135°~150°)时,肘管的容积将减少55%,肘管内的压力升高4.2Kpa,可达13.3Kpa;尺神经拉长约10%,神经内压最高可比伸肘时的7mmHg增加5倍。

当尺神经被拉长8%,神经内压持续超过30mmHg时,有可能导致神经内部结构出现病理变化。

另外,屈肘时弓状韧带被绷紧拉直。

Vanderpool发现:

肘关节屈曲每增加45°时,尺侧腕屈肌2个头间的距离增加5mm;屈肘135°时,弓状韧带可被拉长40%,其近端锐利的边缘可直接卡压尺神经及其营养血管。

前臂旋前和屈腕可加剧上述改变。

   3.2 肘管综合征的病因

   在各种病理因素与解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尺神经可被机械性卡压和磨损,并且出现慢性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3.2.1 局部创伤和劳损是最常见的发病原因:

   肘后内侧各种急性、亚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均可引起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血肿机化、神经黏连、骨痂和纤维瘢痕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使肘管进一步狭窄而压迫磨损尺神经,本组病例有40例。

   其相关创伤和劳损包括:

(1)有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肘关节脱位、局部软组织挫裂伤;

(2)肱骨髁上骨折、外髁骨折复位不良所引起的肘外翻畸形;(3)职业劳损,如运动员、司机、体力劳动者、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人员等〔4〕;(4)睡眠习惯不良,展肩、屈肘、手垫于枕下长期压迫肘部;(5)术中肘关节摆放位置不当所造成的医源性损伤等。

   3.2.2 慢性骨、关节软组织炎症

   本组病例中有14例是继发于肘关节骨性关节炎。

   3.2.3 占位病变

   包括骨、关节及软组织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本组病例有5例。

3.2.4 先天异常

   先天性肘外翻畸形(cubitusvalgus),先天性骨骺发育异常所致,本组病例中有4例,较少见;这些病人多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发育异常的表现,其具体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尺神经的脱位或半脱位(subluxation):

本组病例有2例,发生原因是弓状韧带发育不良、尺神经沟浅、尺神经沟表面筋膜软组织松弛、薄弱;当肘关节屈曲时,尺神经可越过肱骨内上髁向前方(半)脱位,虽然使神经受机械性卡压和缺血的程度减轻,但此时神经位置表浅,易受伤害和反复摩擦,导致神经损伤;滑车上的肘后肌(anconeusepitrochlearis):

是起自尺骨鹰嘴内侧缘和附近的肱三头肌肌腱,而止于肱骨内上髁的1条变异肌肉,在肘管后方越过尺神经而压迫之,本组无此病例。

   3.3 临床表现和诊断

   多见于成年人,本组27~64岁,平均51岁,15岁以下的儿童非常少见;男性多于女性;数月或数年前可有创伤史。

病人可以出现尺侧一个半指感觉迟钝、刺痛,手尺侧缘麻木;小鱼际肌和手内在肌麻痹、萎缩无力,系扣困难;展肩、屈肘、屈腕、前臂旋前时以上症状加重。

体检时还可发现:

患手的握力降低,平均约为对侧的68%;肘部的Tinel征和屈肘试验阳性57例,阳性率高达87.7%,尺神经的病变越重,Tinel征就越明显;拇收肌的Froment试验阳性;严重者可出现“爪形手”畸形。

除尺神经一般损伤的表现外,还可见肘后内侧局部饱满、肿胀、疼痛、压痛或有硬结、肿物,该部尺神经呈条索状变硬或有(半)脱位;少数病人伴有肘外翻畸形。

   Wadsworth曾将肘管综合征分为:

急性、亚急性肘管外压综合征,空间占位型、尺骨横向移位型4型。

Clark提出七点临床检查(与健侧对比):

(1)环、小指指腹感觉迟钝;

(2)小鱼际肌萎缩无力;(3)小指外展无力(小指展肌、第4骨间背侧肌);(4)环、小指远侧指间关节屈曲乏力(指深屈肌尺侧半);(5)肘关节以下前臂尺侧凹陷(肌萎缩);(6)肘关节以下3cm尺神经Tinel征阳性;(7)尺神经沟内尺神经压痛。

   通过作者的研究认为体检时要注意以下4点:

(1)由于尺神经的感觉纤维与运动纤维相比,含量少、位置深、直径细、髓鞘薄,故病人的运动障碍比感觉异常重;

(2)支配尺侧腕屈肌和环、小指指深屈肌的神经纤维位于尺神经干的中央部分,而支配手内在肌的神经纤维位于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