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40646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docx

《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docx

人工挖孔专项施工方案

编号:

AHLQ-XM-ZS-001

 

S456绩溪至谭家桥公路绩溪段

人工挖孔桩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安徽路桥S456绩溪段项目经理部

2017年4月1日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1.《S456绩溪至谭家桥公路绩溪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2.《S456绩溪至谭家桥公路绩溪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3.《安徽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2013年9月)

4.《S456绩溪至谭家桥公路绩溪段招、投标文件》

5.《S456绩溪至谭家桥公路绩溪段项目施工合同》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1.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现行设计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

12.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和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施工经验及设备;

第二节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等。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三节编制范围

本方案的编制范围为S456绩溪段全部人工挖孔桩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绩溪县连通黄山区的旅游公路,起点位于绩溪县长安镇茶源村东侧,接现成S217,终点位于旌德县白地镇方石团村,与G205相接,向西可通往黄山,在区域路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成为绩溪县沟通黄山的重要通道。

其建设对于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拉近绩溪与周边城市的距离意义重大。

本项目绩溪段设计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12+088,上庄接线1.075km,设计总长13.163Km。

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为10m,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土石方填方46.9万方,挖方66.87万方;桥梁共22座,其中大桥17座,中桥5座,总长度4.563km;主线共设置19座涵洞;4座隧道,隧道总长3.557km。

全线桥隧比达62%。

第二节现场施工条件

1.地形地貌。

施工现场地貌航拍图

项目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间谷底面积不大。

中低山及丘陵占全境面积90.6%,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势高差大,地貌多样。

项目起点K0+000~k5+925路段为低山地貌区,分布标高210~657m;k5+925~k8+500,K9+100~k10+500路段为高丘地貌区,分布标高307~435m;K8+500~K9+100段为中山地貌区,中等切割。

2.地质条件。

桥位所在范围内地质类型以强风化变质砂岩、中风化变质砂岩为主,极少部分为全风化变质砂岩;SZK0+066.5常溪河中桥为中风化花岗闪长岩、强风化花岗闪长岩。

勘测报告未见溶洞。

3.气象、水纹条件

位于陡崖处的桩位

项目影响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受地形影响,与同维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风力较弱,且表现出垂直分异。

春季气温回升快,雨日多;秋季气温下降快,雨日少。

春、秋两季短,实为冬、夏之过渡季节。

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5.8℃,历年年均气温变化幅度较小,大都在1~2℃之内。

影响区内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079.7mm,一般在1000~1300mm范围,年最大降水量为2971.6mm,年最小降水量为1001.8mm。

降水在6~8月份。

第三节挖孔桩工程量

由于本项目的22座桥梁部分桩基位置处于山体陡峭地段,钻孔设备无法到达,坡陡地窄,泥浆池等施工配套设施都无法修建,因此为了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又能满足施工需求,我部根据现场地形情况,结合以前人工挖孔桩作业积累的施工经验,我部建议对部分桩基采用挖孔作业方案。

人工挖孔具有作业机械设备相对简单,对现场地形要求低,不需要泥浆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人工挖孔桩共计383个,其中15米包括15米:

190个,16米43个,17米27个,18米29个,19米10个,20米21个,21米6个,22米6个,23米1个

桩基数量及详细技术参数后附表格

 

第四节工程施工的难点

1、本工程挖孔桩工程量大、工期紧,需做好工期的合理安排及劳动力投入。

2、本工程的桩深局部较深,10-25米,需做好护臂及各项安全措施。

3、局部桩位相邻较近,需要跳挖,必须提前做好详细的施工组织、统筹安排施工任务。

4、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做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施工。

5、挖孔桩作业平台及支便道施工难度大。

施工现场地势起伏大,覆盖层埋深浅,经初步统计调查,约三分之一的挖孔桩位于坡度>50°陡崖处。

6、位于强、中风化变质砂岩上的挖孔桩需要爆破,且有部分桩位临近村庄房屋。

本项目桥梁22座,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勘测报告及现场调查,初步统计有挖孔桩需要爆破辅助施工。

其中K2+353外洪坑2号大桥、K2+548外洪坑3号大桥、K2+725里洪坑1号大桥临近里、外洪村。

临近村庄的桥位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工作是项目施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人工挖孔桩技术准备主要安排计划如下:

(1)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措施,并且技术人员要将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重点部位的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向全体施工人员作详细的技术交底,做到严格按设计施工图、规范及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2)对现场情况进行实地踏勘,认真研究施工图设计的各项技术指标与设计意图,并结合挖孔桩施工工艺,对设计疑问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对存在的疑问向设计代表进行了咨询。

会同设计院、业主及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做好会审记录,作为施工依据及技术资料报告;

(3)进行工程测量及有关施工技术资料交接、审核、确认;

(4)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搭设临时设施,布置施工机械,做好场内施工道路,确保水电畅通,做好各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并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及安全教育;

(5)做好原材料检验,及时提供原材料试验报告和砼配合比。

2、施工现场准备。

(1)组建施工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进场前的教育;

(2)编制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并做好材料采购供应,安排好施工机具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3)落实施工场内人工挖孔桩施工土方倒土坑位置;

(4)测设线路及标高的控制网;

(5)确定施工范围,平整场地,做好场区的临时排水;

3、防雨、防汛和消防设施准备

施工期间,要考虑可能出现的汛期,因此应特别注意做好雨季施工防汛的准备工作。

(1)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暴雨、雷雨等恶劣天气到来之前要及时使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区,注意保护好电源设备,并作好设备、机具的防雨工作;

(2)准备足够数量的雨布,小雨时为未初凝的砼表面及时进行遮盖,为现场操作工人备足雨衣

4、交通运输

本工程施工利用S217省道进入施工场地,进场主便道利用既有017乡道,对全部山路加宽和部分河沟修筑便桥后作为工程机械、材料等的进场便道,同时根据桥梁位置及周边地形,修建盘山便道通往各桩位,主便道采用20cm厚混凝土路面,道路纵坡控制在9%以内,内侧紧邻边坡处修筑排水沟,保证施工车辆通行的安全性、舒适性。

5、材料检测

本工程钢材由项目部试验室自检或外委检测,检测合格后上报总监办,经总监办验收合格后报送S456项管办备案,水泥、砂石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等相关试验由项目部试验室检测,自检合格后上报总监办中心试验室,经总监办中心试验室验证,总监办验证合格并用红头文件批复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供应,原材料由项目部统一采购,拌合过程中项目部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确保混凝土质量在受控状态。

6、施工用水、用电

桥梁范围内地表水丰富,经化验合格后,施工用水从附近溪流或水渠取水。

施工临时用电采取从项目起点高压线接入,并根据桥梁施工任务量分别设置变压器,全线共设置变压器14台。

根据需要两工区各配置1台250kW的发电机组,以备突然断电时作为备用电源。

第二节施工组织

1、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程数量,结合工程规模、施工特点、工序衔接、人员情况等综合考虑,依据“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优化配置,动态管理”的原则,项目采用两级管理模式,项目部下设工区具体负责组织生产工作。

项目部设置两个工区,工区配备工区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试验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测量员等关键岗位。

桥梁桩基施工现场劳务作业人员纳入工区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工区加强劳务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过程培训和日常管理;严格执行管理人员跟班作业和劳务工资直接向劳务作业人员发放的两项制度。

每个工区人工挖孔桩施工计划安排1个队伍下设3个专业班组:

1)桩基开挖班:

主要工作内容为本工程挖孔桩的开挖、护壁、凿桩头等,主要工种为普工等。

2)钢筋笼制作、安装班组:

主要工作内容为本工程挖孔桩钢筋制安,主要工种为钢筋工、电焊工、起重工等。

3)混凝土浇筑班:

主要工作内容为本工程场地硬化、桩芯混凝土浇筑等。

人工挖孔桩组织管理机构图

第三节主要管理人员、劳动力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调度、有目标、分阶段地安排施工人员进场。

人员安排计划见下表:

主要技术、管理及施工人员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备注

1

许渊

项目总工

技术总负责

2

陈波

项目副总工

技术负责

3

胡良知

桥梁工程师

现场负责

4

任浩

质检工程师

负责质量检查

5

夏勇

试验工程师

负责工程试验

6

徐开宇

测量工程师

测量主管

7

杨晨兴

环境工程师

现场环保

8

夏端

资料员

资料整理

9

康磊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现场施工安全

10

张保发

机械工程师

机械设备检修

全线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管理人员

2

2个工区,1个工区安排1个生产副经理

2

技术人员

10

技术主管2人、现场技术员6名、测工4人

3

钢筋工

24

钢筋加工、绑扎

4

起重司机

4

钢筋笼安装、砼浇筑

5

混凝土工

24

混凝土浇筑

6

挖桩工

48

桩基钻进

7

机械操作人员

6

输送泵、罐车司机

8

机电工

6

机械维修、电力维护

9

普工

14

配合施工

 

每个挖孔桩劳动力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管理人员

1

1个工区安排1个生产副经理

2

技术人员

1

现场技术员1名

3

起重司机

1

钢筋笼安装、砼浇筑

4

混凝土工

2

混凝土浇筑

5

挖桩工

2

桩基开挖

6

机械操作人员

3

输送泵、罐车司机

7

机电工

1

机械维修、电力维护

第四节机械设备配置、施工用电及材料供应计划

根据本桥桩基施工的特点及工期要求,配套设备根据施工进度具体配置,以满足施工需要,具体机械设备详见下表:

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型号

数量

备注

1

挖桩机

PC120

2

2

挖掘机

PC220

1

3

装载机

ZL50

2

4

自卸车

15T

2

5

汽车吊

QY-25

2

6

发电机组

250KW

2

7

电焊机

6

8

钢筋调直机

2

9

空压机

V-0.6/10

24

10

水泵

50m扬程

24

11

鼓风机

24

12

有毒气体检测仪

6

13

切割机

6

14

数控钢筋弯曲机

4

15

数控弯曲中心

4

16

拌和站

90型

2

17

砼运输车

8m3

6

18

混凝土输送泵车

60m3/h

2

主要设备施工用电

序号

设备名称

功率(KW)

需要系数

1

挖孔桩提升架

80×3=240

0.5

2

钢筋弯曲机

2×3=6

0.5

3

钢筋切断机

1×3=3

0.35

4

电焊机

6×20=120

0.5

5

交频震捣器

6×3=22

0.5

6

潜水泵

44×3=132

0.7

7

照明

15

0.3

8

电动空气压缩机

3×37=111

1

主要材料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筋

由物资设备部统一调度、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2

模板

3

混凝土

C30普通

4

混凝土

C30水下

5

灰砂砖

240×115×53

第五节施工进度计划

两个工区共计48台挖桩机,每台平均施工一次爆破0.7m(包括非岩层部分),一天爆破2次,每天每台施工桩长1.4m,48台桩基每天施工67.2m,人工挖孔桩共383根,5514m,5514÷67.2=82天,每月按20天施工时间,每根桩基施工准备时间、验孔时间、下笼及浇筑砼时间按0.7的系数,即:

96÷0.7÷25=5.9,即6个月完成本标段挖孔桩工程施工。

计划2017年4月20日开工,2017年10月20完工,计划工期6个月。

附件二:

S456人工挖孔桩施工进度横道图

第六节工序报验顺序

工区配备技术负责人和现场技术人员,负责工区内的技术工作,执行项目部下发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试验和测量工作则由项目部对应的试验室和测量组统一协调安排。

施工班组完成某项施工工序后,工区主管技术员负责自检,检查该项施工工序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报请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第四章、施工方法

第一节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挖孔桩施工方法示意图

1、人工挖孔桩的一般规定

(1)挖孔桩桩间净距小于4.5m时,采用间隔开挖。

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间距不小于4.5m。

(2)挖孔桩护壁混凝土强度同桩身设计,第一节护壁高度应高出地面30~50cm,井口硬化宽度不小于60cm。

场地及四周应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弃渣运至弃土场。

施工现场的出土路线畅通。

(3)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对孔壁的稳定及吊具设备经常性组织检查,孔顶出土机械安排专人管理,孔口不堆放杂物,周围设置高出地面的围栏,挖孔深度超过10m时,采用机械通风。

(4)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电器安装后经验收合格后才准接通电源使用。

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

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

孔内电缆、电线必须绝缘,并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

孔内作业照明采用12V以下的安全灯。

(5)在灌注桩身混凝土时,相邻10m范围内的挖孔作业应停止,人员撤离孔底。

暂停施工的桩孔,加盖钢筋防护网封闭孔口,并加1.2m高的双层硬质钢管围栏围蔽。

桩口周边存在边坡时,做好孔口防护措施和边坡防护措施。

第二节测量放样

1、测量放样及定桩位

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图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核。

测量放样所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必须是经过导线控制测量复测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的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

必要时要加密控制网,加密点同导线点一起复核测量,复核测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2、根据批复的复核测量成果,确定桩位中心,以桩位中心为圆心,以桩基半径为半径,画出孔口护圈内径圆周,撒灰线。

监理工程师核查,批准后支模板,浇筑孔口护圈。

3、桩基开挖前及在开挖过程中要对桩位进行复测。

安装钢筋笼前对桩位进行复测,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无误,为下一工序正常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4、当孔口护圈施工完成后测量孔口护圈顶高程。

根据孔口护圈高程及桩底高程确定挖孔深度。

护圈浇筑完成后复测桩位,在护圈顶面定位十字护桩;在挖孔施工过程中,利用十字护桩检测桩孔中心偏位、桩径、桩孔垂直度等

第三节施工便道及工作平台修建

本项目桥位全部位于皖南山区,桥位处现状地势较陡、地面高程变化较大,人工挖孔桩施工便道及工作平台修建难度大、危险源多,经过对全线桥位处地形地貌的充分调查,施工地形主要有三种:

位于河谷、河漫滩及坡度<30°相对较平坦施工段;位于现状山体坡度≥30°斜坡及山脊、山顶地段。

以下从各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地段施工便道及工作平台修建方法。

一、位于河谷、河漫滩及坡度<30度相对较平坦施工段。

1、施工现场地形、地貌。

2、施工方式、方法。

(1)、施工便道。

便道主要利用地方既有道路接入施工场地。

(2)、测设线路及桩位标高,明确挖填方式

(3)、确定施工范围,平整场地,做好场区的临时排水;

(4)规划弃渣运输路线及弃渣场地。

本项目挖孔桩弃渣主要运至设计提供的弃渣场,石质弃渣用于主便道及桥隧支便维修。

二、位于现状山体坡度≥40°斜坡及山脊、山顶地段。

1、

施工现场地形、地貌。

2、施工方式、方法。

(1)、施工便道。

根据河谷走势灵活修建、部分利用河床作为便道,或临河适当开挖山体、利用挖方土石填筑,半挖半填方式修建。

线位较高的桩位,施工便道根据现场地形采用迂回展线的方式修建,纵坡控制在12%以内。

(2)、测设桩位标高,对于土质、软石段采用挖掘机开挖方式修建施工平台,石质山体且桩位较低处,采用填筑方式修建施工平台。

石质山体且桩位较高,无法填筑或填筑工程量大且难以稳定时,采用爆破方式修建施工平台。

支便道及工作平台防护:

由于本项目22座桥梁所处地貌完全不同,便道及工作平台的修建方式需要根据现场地形灵活修建,防护类型同样需要结合开挖后的地质条件综合考虑,达到最优防护效果。

根据设计图纸地质勘测资料及现场调查的结果,拟采用以下防护形式,施工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1、受地形制约,无法按要求进行放坡且容易出现落石的地段采用挂网防护+喷射混凝土方式防护,对于出现崩塌、滑坡地段采用设置地面截水沟、清除不稳定土体及坡面喷射混凝土等组合方式进行防护。

2、临河、临崖侧的施工便道,采用波形护栏的形式进行防护。

对于不稳定的干砌片石及侵蚀脱空的路基,采用浆砌片石、片石混凝土方式进行加固。

第四节桩孔开挖及护壁施工(两道工序连续循环作业)

1、设置井口防护

井口周围用混凝土制成护圈,其高度高出地面30~5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井口硬化宽度不小于60cm。

护圈厚度25cm,砼标号同桩基。

护圈和第一层护壁一起浇筑,第一层护壁控制在80cm~100cm之间。

孔口不堆集土渣、机具及杂物;孔口四周搭设双层硬质钢管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1.2m。

停止作业时,孔口加盖钢筋防护网(防护网采用Φ14钢筋加工,网孔尺寸为20×20cm),并设置警告标志牌,夜间要照明,防止人员掉入孔中。

孔口四周挖好排水沟,及时排除地表水。

2、安装吊运设备及通风、照明、安全设施

根据施工需要,采用电动卷扬机作为提升设备。

安装提升设备时,首先要考虑施工的安全,再考虑进料出渣方便灵活、拆装容易,必须注意到吊斗容量与起重施工的安全,缆绳安全系数要求大于3,挂钩及吊斗活门要牢固而又有安全措施,施工人员上下另设软梯及安全绳。

吊运设备安装要求地基平稳,防止发生沉降或倾斜,为了保证安全可用钢管加工基座,增大吊运设备底座受力面积,同时可在钢管基座上堆放沙袋或混凝土预制块,用以减小吊运设备在吊运时倾覆力,钢管基座安设时必须要与吊运设备连成一个整体,确保吊运设备与基座整体性。

安装吊桶、照明、水泵及通风机:

在安装滑轮组和吊桶时,保持吊桶与孔壁之间留有适当距离,防止施工过程中吊桶碰撞孔壁,发生安全事故。

孔内作业照明采用12V以下的安全灯、防破电线、带罩的防水、防爆照明灯。

当桩孔深度大于10m时,进行井下机械通风,加强空气的流动,在下井作业之前用有毒气体检测仪检测孔内空气质量,必要时向井下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流作业,孔上方人员密切观测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呼应,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地下渗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当地下水量较大时,在桩孔底先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抽水,边降水边挖土,水泵的规格应按照抽水量选定。

地下水位较高时,先采用统一降水措施,然后再开挖。

3、挖掘

(1)一般组织三班制连续作业,边挖孔边浇注护壁砼,两道工序连续循环作业,期间不宜停顿,以防塌孔。

两人一组,一人井下,一人在井口提升。

挖掘顺序视土层性质及桩孔布置而定。

土层紧密、地下水不大,可采用多个桩基同时开挖,便于缩短工期(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间距不小于4.5m)。

渗水量大的桩孔应超前开挖、集中抽水,以降低其他孔水位。

土层松软、地下水较大者,对角开挖。

桩孔开挖时,首先开挖靠近地质钻探部分的桩基,然后逐步开挖。

先开挖桩孔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再周边扩挖,控制好桩孔截面尺寸,根据土质的不同,确定开挖节段高度。

在土质好的情况下,约1m为宜;当土层坚硬,不致塌陷时可加大到1.5m;当土层松软如细沙土或含水率大的黏土时,开挖节段高度可减小至0.4~0.8m。

挖孔直径为:

下口直径较桩径大5~10cm,成圆台形,避免孔间间隔层太薄造成坍塌。

挖孔过程中,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孔的中线误差不大于5cm。

每层检查其孔位及孔径符合要求后方可支摸板,以保证整个桩基的护壁厚度、孔径及垂直度。

挖孔时由于有水渗入,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流造成坍孔。

(2)从第二节段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操作人员戴安全帽,地面人员系好安全带。

当吊桶在桩孔上方1.0m时,横移或转动,使吊桶离开桩孔上方,吊桶在小推车内卸土,用小推车运至孔口以外2m,平整现场后存放,然后统一弃土。

若在孔口上方卸土石,吊桶在桩孔上方1.0m时,推动活动安全板,掩蔽孔口,防止卸渣土、石块等坠落孔内。

卸土后,再打开活动板,下放吊桶继续装土。

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检查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挖孔的桩位偏差控制在5cm以内,孔的倾斜度<0.5%。

孔径、孔深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孔壁不得修成光面,以增加桩壁摩擦力。

孔内渗水应及时抽走排除。

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个工序,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坍孔。

(3)孔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孔深超过10m时,应经常用空气检测仪器检查孔内的有毒气体含量。

凡一次检测有毒气体含量超过容许值(CO<15MG/m3,SO2<10MG/m3,H2S<10MG/m3)立即停止作业,必须增设机械通风设备;中间停止作业复工后下孔前,必须用吊斗上下多次活动使空气流动,以防有害气体沉淀孔底使工作人员受到伤害。

同时必须强制性通风,采用压力风管向井底进行送风,风量不应小于25L/s,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4)电动提升过程中,经常检查提升设备卷扬机的性能和用于提升的钢丝绳锁,以及回型环、装土设备等,对于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换新,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

4、爆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