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9911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docx.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docx.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六 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docx.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六考点28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docx

考点28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商业活动

1.远古:

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代:

商业有了初步发展。

3.西周:

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4.春秋战国:

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汉代:

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6.唐代:

商船以规模宏大著称;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场所生意兴隆。

7.宋元

8.明清:

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在按地域结成的商帮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强。

[微点拨] 正确区分“柜坊”与“邸店”的职能

“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二、“市”的发展

1.秦代:

以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

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

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

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

“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

“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

[概念辨析] 古代“市”的基本形态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三、商业城市

1.战国:

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

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

4.宋代:

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及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清代

1.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之下。

2.两宋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对两宋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唐朝的“柜坊”不是兼营旅店的货栈和交易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场所,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4.唐代长安城坊、市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营业时间受官府的严格控制;而北宋的东京坊、市界限不复存在,营业时间不再受限制,商品交易额巨大,出现了瓦子等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5.古代城镇的发展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逐渐减弱,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6.在封建社会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基础,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主题一 商帮、“市”与货币的发展

1.史料证史——古代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史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摘自《唐六典》

论从史出 史料一表明唐代重视对商业的管理,有严格的时空限制。

史料二 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外,不允许向街门开路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门造屋开门了。

——[日]加藤繁《宋代都市的发展》

论从史出 史料二体现了宋代商业活动地点限制被取消。

史料三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论从史出 史料三表明明代中后期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2.史料探究——宋代商业政策及其社会地位

(2014·天津高考,节选)史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

“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

“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探究 分析史料,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答案 状况:

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政策:

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

3.归纳总结——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六个趋势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时空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

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

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流通领域的变化:

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

(5)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

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6)商人地位的变化:

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

主题二 经济重心的南移

1.史料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促进因素

(2013·北京高考,节选)下表是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

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探究 概述上表所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原因。

答案 变化:

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

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

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

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

2.归纳总结——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四大阶段

(1)秦汉时期,我国江南地区人口稀少,南方经济不发达。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和生产技术南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时期,继续南移。

(4)北宋靖康之变至南宋,完成南移。

3.重点讲解——五方面认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

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的迁移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考题组

1.(2015·全国Ⅰ高考)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间崇拜的现象得到朝廷的认可,而且在后世影响不断扩大,本质上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故选C项。

中国古代王朝没有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故A项错误;古代社会女性地位没有根本改变,故B项错误;古代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2.(2015·全国Ⅱ高考)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 B

解析 明成祖迁都北京,实现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观上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促进了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

明成祖时期国家早已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明清时期出现了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故C项错误;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这种经济格局一直到明清时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3.(2015·北京高考,节选)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

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

阅读上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答案 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

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

总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

解析 材料呈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路线图,一是配合该图的文字说明。

观察丝绸之路地图可知,古代丝绸之路起点为长安,终点为西亚与欧洲,路线长,沿线都是古代的重要城市。

阅读文字材料,发现该段文字主要针对中国境内的丝路,特别是河西走廊进行解释,其一,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关键通道;其二,河西走廊等中国境内的丝路路线深受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影响。

据此归纳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表述。

模拟题组

4.2016届学生开展了一堂主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  )

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

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

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

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探究主题“大唐长安商业”,结合所学唐代城市商业特点:

市坊分开,晚唐夜市繁荣等,A、B、C三项皆符合题意,D项草市是指离州县城较远,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因商业上的需要自然形成的市,不符合“长安”的主题要求。

5.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

这是由于(  )

A.宋朝人口迅速增长

B.宋朝统一全国

C.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D.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宋代并未实现大一统;宋代的这些大都市均为商业城市,并非因为农业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A、B、D三项,选择C项。

6.明末清初文人叶梦得在《阅世编》中记载,苏、淞地区“地产木棉,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故种植之广,与粳稻等”。

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工商税与农业税持平

C.区域间长途贩运较为发达

D.农业经济形成区域特色

答案 B

解析 “松江棉花纺织方便了全国衣饰被服、提高了国家税收、推广了棉花种植”是材料隐含的有效信息,但并不能得出“工商税与农业税持平”的结论,故答案选B项。

考点训练

1.《旧唐书·崔融传》记载: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

”该材料说明唐朝(  )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信息“旁通巴汉,前指闽越……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可知唐朝交通四通八达,“交货往来,昧旦永日”反映商贸往来频繁,正是发达的交通推动了商贸发展,D项为正确理解。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时间限定“西汉至北宋时期”,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材料中数据没有显示这一时期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的是南方经济发展呈现出赶超北方经济的趋势,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南方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北方,不足以说明北方经济相对以往发展缓慢,故D项错误。

3.《新唐书》记载:

“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

“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答案 B

解析 《新唐书》唐朝街鼓的记载反映出当时坊市有着严格的界限,“市”的经营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制,南宋陆游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说明坊市制度已经崩溃,故B项正确。

材料中无法得出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和都城人口方面的变化,故排除A、C、D三项。

4.在古代中国商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  )

A.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

B.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的建立

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交子”的出现

D.“海禁”政策与官营制度的产生

答案 A

解析 会馆是明清时期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故A项正确;市署是唐朝设置的商业管理机构,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故B项错误;交子在北宋时期的四川出现,丝绸之路未经过四川境内,由此可知丝绸之路与交子联系不大,故C项错误;明清王朝严禁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被称为“海禁”,且官营手工业品不会到市场上交换,由此“海禁”政策与官营制度无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5.徽商经营之道,有许多方面值得今人效仿,如史载“徽之俗,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

在明中叶的抗倭斗争中,他们或捐资筑城,募勇抗倭;又如:

徽商妇“居乡数月,不沾鱼肉,日挫针治缝纫绽……盖亦由内德矣”。

上述材料体现的徽商精神不包括(  )

A.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

B.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C.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D.以诚待人、以义为重的商业理念

答案 D

解析 捐资、募勇抗倭与A项相一致;一贾不利再贾、三贾等反映了B项;数月不沾鱼肉反映了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诚义的信息。

故答案为D项。

6.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

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上述材料说明(  )

A.盛泽镇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代已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盛泽镇是在当地绫绸业发展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一个市镇的,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7.清朝地方县志记载:

“市有定居,墟惟趁赶。

南曰墟,北曰集”;“货物辐辏,处古谓之务,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

……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

B.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

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

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

答案 A

解析 墟市是乡村定期集市,从东晋、南朝到隋、唐文献记载中的草市,就是这类市场。

明清时期是乡村集市发展、繁荣时期。

广大的北方地区仍称这种集市为草市,两广称为墟市,所以“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

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故B、C、D三项错误。

8.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

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

”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

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材料二 《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

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

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

……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

——《明神宗实录》

(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

答案 

(1)特点:

坊市分离;商业繁荣但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国际大都会;文化多元。

成因:

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包容开放;丝路畅通。

(2)现象:

市民文化繁荣。

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

(3)政策:

“海禁”政策。

影响:

阻碍经济发展,阻塞东西方文化交流,造成中国落后。

解析 第

(1)问,唐朝长安的城市特点直接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如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有来自各国的人士和各国的文化,“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原因可以结合唐朝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社会状况分析说明。

(2)问,材料反映了宋都东京市民文化的繁荣,这与商品经济发达、市民兴起有关。

第(3)问,从材料信息看,该政策为“海禁”政策,其影响教材有明确的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