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396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docx

《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docx

主题6生物体内的恒定性与调节

恆定性

  動物為維持體內環境的恆定,利用身體的各種受器,偵測體外環境和體內的各種生理改變,並透過  神經  和  內分泌  系統的協調控制,使體內各項生理環境維持穩定,如人體的體溫及每分鐘的心搏次數等,都保持在一定範圍內,這種現象稱為  恆定性  。

(D)1.生物受到外在環境的刺激,除了產生適當的反應外,還能自動調節生理作用使體內環境保持適當的狀態,這種現象稱為:

(A)向性    

(B)趨性  

(C)反射

(D)恆定性  

(A)2.(甲)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乙)血液中血糖的濃度;(丙)人體內水分的多寡;(丁)每天上福利社的次數;(戊)每天看電視的時數;(己)每分鐘眨眼的次數。

請問上述項目中有幾項是需要保持恆定的?

(A)甲乙丙   (B)乙丙

(C)甲乙戊己  (D)乙丙己

(C)3.下列哪兩項系統可協調人體各部位的活動,以維持體內環境的恆定性?

(甲)神經;(乙)消化;(丙)循環;(丁)內分泌;(戊)生殖。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戊

(A)4.下列哪一個實例較適合用來類比(或說明)激素分泌量多寡的調控方式?

(A)當溫度比設定的溫度高時,冷氣機馬達開始運轉,使溫度下降;當室溫較設定的溫度低時,馬達停止運轉,溫度慢慢回升 

(B)酸的水果吃太多,腸胃不舒服,喝杯熱牛奶緩解一下症狀 

(4.體內環境以回饋控制的方式來維持恆定。

(C)支出的錢固定,東西愈便宜,買的數量就愈多

(D)每天只能花固定的錢,花完就沒有了

呼吸作用與呼吸運動

1.生物體為維持生理運作,須消耗大量的能量,細胞內的養分在粒線體中被分解,而釋出能量的過程,稱為 呼吸 作用。

養分+  氧氣  →  二氧化碳  +水+能量

2.單細胞生物或小型水生生物可以藉 擴散 作用直接從周遭環境取得氧氣,同時也排出二氧化碳。

而大型生物,例如人類,則必須有專門的呼吸構造才能完成氣體交換。

3.植物可藉由根上的根毛、葉片上的 氣孔 、樹幹上的皮孔,讓空氣進出植物體內。

4.動物的呼吸構造通常需符合兩項條件:

(1)要有潮溼的表面以利氧氣溶入。

 

(2)要有充足的血液流過才能將氧氣帶至全身各處。

5.人體的呼吸器官依序為:

鼻腔→咽→喉→ 氣管 →支氣管→肺。

6.人體胸腔擴大和縮小,以完成吸氣與呼氣的動作,稱為  呼吸運動  。

構造

呼吸運作

橫膈

肋骨

胸腔

吸 氣

 下降 

上升

 變大 

擴大

呼 氣

 上升 

下降

 變小 

縮小

 註:

肺臟本身不具肌肉,不能自主性地收縮與舒張;也就是說,肺的脹縮是利用胸腔的擴大與縮小來完成。

7.安靜休息時,成人胸腔的呼吸運動每分鐘約  15~18  次。

8.血液中的  二氧化碳  增加,便會刺激腦部,促使呼吸加快。

(D)1.生物行呼吸作用的主要目的是產生下列何者以供生物利用?

(A)葡萄糖  (B)水

(C)氧氣   (D)能量

(D)2.下列哪一種生物可利用擴散作用直接與周遭環境進行氣體交換?

(A)青蛙  (B)蚯蚓  

(C)螃蟹  (D)變形蟲

(C)3.綠色植物在光照下,進行下列何種作用?

(A)只行光合作用,不行呼吸作用

(B)只行呼吸作用,不行光合作用

(C)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同時進行

(D)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交替進行

(C)4.下列各種動物的呼吸構造,何者錯誤?

(A)無尾熊肺      

(B)鯉魚鰓 

(C)蝴蝶肺  

(D)鯨魚肺

(D)5.青蛙用肺、蝌蚪用鰓呼吸,下列何者不是這些呼吸構造的共同特徵?

(A)溼潤的表面  

(B)廣大的表面積 

(C)充分的血液供應

(D)數量眾多的感覺受器

(C)6.人體肺部進行氧與二氧化碳的交換,是在肺泡與何者之間進行?

(A)小動脈

(B)小靜脈

(C)微血管

(D)淋巴管

(D)7.小美考試時專心作答卻不會忘記呼吸,這是腦部受到血液中何種物質的刺激而能引發呼吸運動?

(A)水分

(B)氧氣

(C)葡萄糖

(D)二氧化碳

(A)8.下表中是對「人呼出的氣體」實驗結果的四項解釋,哪一項是正確的?

選項

氯化亞鈷試紙顏色的變化

呼出氣體的成分

(A)

藍色→粉紅色

水氣

(B)

藍色→粉紅色

二氧化碳

(C)

粉紅色→藍色

水氣

(D)

粉紅色→藍色

二氧化碳

(9.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葡萄糖+氧+水;

呼吸作用;葡萄糖+氧→二氧化碳+水。

(A)9.下列何者為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共通點?

(A)產生水

(B)消耗氧氣

(C)產生葡萄糖

(D)產生二氧化碳

(B)10.小美在參加100公尺賽跑前、後,分別記錄脈搏及呼吸速率,所得結果會有什麼變化?

(A)脈搏及呼吸速率皆變慢      

(B)脈搏及呼吸速率皆變快  

(C)脈搏速率不變,但呼吸速率變慢  

(D)脈搏速率變快,但呼吸速率不變

(B)11.外界的空氣由鼻進到人的肺臟所經過的路徑,下列何者正確?

(A)咽→喉→支氣管→氣管→肺

(B)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C)喉→咽→氣管→支氣管→肺

(D)喉→咽→支氣管→氣管→肺

(12.吸氣:

肋骨上升、橫膈收縮下降、胸腔變大、胸壓變小、外界氣體進入、肺臟變大;吐氣:

肋骨下降、橫膈舒張上升、胸腔變小、胸壓變大、內部氣體流出到外界、肺臟變小。

(B)12.做胸部X光檢查時,需要吸氣後閉氣不動,吸氣過程中,肋骨和橫膈如何運動?

(A)肋骨上舉,橫膈舒張而上升

(B)肋骨上舉,橫膈收縮而下降

(C)肋骨下降,橫膈舒張而上升

(D)肋骨下降,橫膈收縮而下降

◎小美設計了如下圖的裝置,想要探討植物的呼吸作用,試回答下列13.、14.題:

(甲)    (乙)

(B)13.幾個小時後,小美由漏斗各倒入一杯清水,同時觀察量筒中石灰水的變化,則甲、乙量筒中的石灰水,會出現下列何種變化?

(A)甲:

混濁;乙:

混濁

(B)甲:

混濁;乙:

澄清

(C)甲:

澄清;乙:

混濁

(D)甲:

澄清;乙:

澄清

(B)14.承上題,下列何者是實驗中倒入清水的目的?

(A)清洗錐形瓶

(B)將瓶內的氣體擠入量筒中

(C)促使綠豆生長並加速氧的產生

(D)促使綠豆生長並加速產生二氧化碳

體溫的調節與恆定

1.脊椎動物依體溫的恆定與否,可分為:

 

(1)內溫動物:

腦部有體溫調節中樞,如鳥類及哺乳類。

 

(2)  外溫動物  :

腦部缺乏體溫調節中樞,如魚類、兩生類、爬蟲類。

2.內溫動物的體溫調節方式如下:

 

(1)天冷時:

皮膚血管 收縮 ,減少體熱散失;食慾較佳以增加能量來源;顫抖以增加體熱。

 

(2)天熱時:

皮膚血管 擴張 ,食慾減低,流汗增加。

3.外溫動物的體溫隨環境變化,通常須改變棲息地點,以維持體溫。

4.植物調節體溫的方式主要是靠 蒸散 作用將多餘體熱帶走,或靠葉片將陽光反射掉,以免熱死。

(1.麻雀及臺灣獼猴是內溫動物,因此具有體溫調節中樞。

(D)1.下列哪組生物,體內具有體溫調節中樞,可使體溫維持恆定?

(A)龜、虱目魚   

(B)鮪魚、鮑魚

(C)樹蛙、吳郭魚  

(D)麻雀、臺灣獼猴

(C)2.天氣炎熱,小狗常常將舌頭伸出,張口喘氣,其主要目的何在?

(A)吸引異性  (B)呼吸空氣  

(C)散發體熱  (D)宣示領域

(3.(丁)會增加體熱產生。

(C)3.(甲)皮膚的血管擴張;(乙)呼氣;(丙)排糞;(丁)顫抖;(戊)排尿。

以上哪些作用能夠將體熱散失?

(A)甲乙丙丁戊  (B)甲  

(C)甲乙丙戊   (D)丁

(A)4.內溫動物體溫調節中樞位在哪裡?

(A)腦部  

(B)脊髓  

(C)心臟  

(D)皮下組織

(5.皮膚血管擴張,協助散熱;皮膚血管緊縮,保住體溫熱量。

(A)5.夏天天氣炎熱,人體皮膚上的血管為了協助調節體溫,下列變化何者正確?

(A)皮膚血管擴張,增加體熱散失  

(B)皮膚血管擴張,減少體熱散失

(C)皮膚血管收縮,增加體熱散失  

(D)皮膚血管收縮,減少體熱散失

(C)6.植物成天晒太陽卻不會熱死,是因為它們能行:

(A)循環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散作用  (D)代謝作用

(D)7.皮膚出汗和肌肉顫抖對身體體熱的影響為何?

(A)兩者皆散熱

(B)兩者皆產生熱

(C)前者產生熱,後者散熱

(D)前者散熱,後者產生熱

(A)8.下列哪一種腺體分泌的激素會促進人體的代謝速率,和體內溫度的調節最有關係?

(A)甲狀腺  (B)副甲狀腺

(C)腎上腺  (D)性腺

(A)9.下列有關體溫恆定的敘述,何者錯誤?

(A)青蛙腦部有體溫調節中樞

(B)流汗有助於內溫動物調節體溫

(C)內溫動物對體溫調節有一定限度

(D)內溫動物體溫變化小,有助於體內的代謝活動

(B)10.右圖為甲、乙兩種動物的「環境溫度與體溫變化」曲

線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環境溫度10 ℃時,乙動物可藉排汗作用維持體

(B)在環境溫度5 ℃時,乙動物可藉不食不動維持生命

(C)在環境溫度30 ℃時,甲動物可藉肌肉顫抖,增加

體熱散失

(D)在環境溫度40 ℃時,甲動物可藉增加進食以維持體溫

(11.甲動物為內溫動物,(A)(C)(D)均為外溫動物。

(B)11.承上題,甲動物可能是下列何種動物?

(A)金魚  (B)企鵝  

(C)青蛙  (D)壁虎

水分的恆定

1.陸生植物適應乾燥缺水環境的方法如下:

(1)葉表皮大都具有一層光亮的 角質 層。

(2)氣孔大都分布於葉的 下 表皮。

2.當植物根部吸水太多或空氣潮溼,水由氣孔散失的速率太慢時,體內過多的水會由葉脈末端、 葉緣 或葉尖處排出,稱為 泌液 作用。

3.陸生動物的體表有防止體內水分快速流失的構造,例如哺乳類皮膚的角質層、爬蟲類的 鱗片 及 骨板 、昆蟲的外骨骼等。

4.當人體體內水分缺乏時,腦部會產生 口渴 的感覺,並經由激素的釋放,調節腎臟的運作,使得排出的尿量 減少 。

(A)1.人體水分散失的途徑中,以下列何者所散失的水分最多?

(A)尿液

(B)汗液中的水分

(C)糞便中的水分 

(D)呼吸時散失的水分

(C)2.小美參加校園馬拉松,賽後因大量流汗使得血液中的水分減少,請問此時人體會產生哪些生理現象?

(甲)排尿頻率增加;(乙)排尿頻率降低;(丙)刺激腦部感到口渴;(丁)刺激脊髓感到口渴。

(A)甲丙  

(B)乙丁 

(C)乙丙  

(D)甲丁

(B)3.一個健康的人如果尿量增多就表示下列何種情況?

(A)食鹽吃太多了

(B)血液中水分太多(3.身體內水分過多,便形成尿液以排除這些過多的水分。

(C)體內脂質消化得太快

(D)體內醣類吸收得太快

(A)4.爬蟲類發展出鱗片和骨板,對其生理有何影響?

(A)減少水分蒸散  (B)幫助養分運輸

(C)幫助水分散失  (D)幫助呼吸

(C)5.下列何種植物表面的角質最發達?

(A)水溝邊的蕨類

(B)校園中的杜鵑

(C)沙漠中的仙人掌

(D)水族箱中的水草

(A)6.下列哪種狀況之下,植物比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