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39016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

《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史期末复习.docx

近代史期末复习

近历史考前突击

1:

名词解释: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

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

指孙中山于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过的三民主义,是相对于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的三民主义而言的。

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

国民党一大宣言说: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这就明确了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大汉族主义。

关于民权主义,宣言说: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这就明确了要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国家,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所专有的国家。

关于民生主义,宣言说?

quot;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日平均地权,二日节制资本",而节制资本的要旨是"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这就明确了既允许适当发展私人资本,又不允许私人资本操纵国民生计,即反对发展垄断的私人资本主义。

同时孙中山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认为"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

所有这些就使新三民主义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它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因而它就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卢沟桥事变:

亦称“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借口在演习中失踪一名士兵,要求进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当夜即炮击宛平城和卢沟桥。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

11日,日本增兵十万,分二路进攻北平(今北京)和天津,至30日平津相继陷落。

这次事变成为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三条道路

所谓“第三条道路”,在当代是指一种适应科技、经济、社会、阶级和生存环境等各方面全球性变化的“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哲学或理论。

它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伯恩斯坦那里。

此后经常被社会民主党人和欧洲社会主义者所使用,以显示自己的观点与美国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差异。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指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简答题:

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和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是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的两大历史任务。

3)二者的关系:

区别:

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

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

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内容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它不是简单的种族复仇,而是把满族贵族与满族人民区别开来,主要任务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实行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

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内容为“平均地权”,其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成社会革命目的。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

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一切旧式农民革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失败了。

而中共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从此,中国革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推进。

2、中共提出了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以马列主义科学思想为指导,并同中国革命实践及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政策策略,动员千百万群众参加到追求自身解放的斗争中来。

 4、中共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中共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前进方向,在世界上也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所以,中共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简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答: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

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5.)简述中国资产阶级的双重特点和性格。

答:

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大都拥有规模较大的企业,经济力量企业比较雄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比较密切;中下层所办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较少,经营状况远不如上层所办的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联系较少,且矛盾较大。

民族资产阶级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诗中立;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时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生。

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6.从1921年至1949年,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试简要说明之。

答: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7.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三)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论述题:

1.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参考:

从主观方面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没有无产阶级领导的单纯的农民革命运动。

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不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者,太平天国无法克服本身存在的许多致命弱点,以致在战争中犯了严重的缺点和错误。

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没有也不可能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提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革命纲领。

太平天国虽然提出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社会改革方案,但前者陷于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后者又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都无法实现。

  第二,宗教迷信思想的危害。

洪秀全利用拜上帝会发动起义,在初期曾起过一定的动员和组织作用。

但宗教毕竟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反映,不可能正确地指导革命实践。

洪、杨等人利用宗教迷信作为争权夺利的工具,终于酿成一场天父和天兄相互残杀的内乱。

动摇了广大群众对上帝的信仰。

后期,洪秀全在处理政务中,一味强调认识天情,依靠上帝,据纳谏议,引起李秀成、李世贤等将领的不满,严重地妨碍了群众的革命创造精神,使得太平天国无法在现实斗争中摆脱困境。

  第三,宗派活动危害了起义队伍的团结。

革命队伍的团结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金田起义之初,领导集团内部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但随着战争的胜利和定都天京后的安乐腐朽生活,居功骄傲,逐渐形成了东、北、翼诸王的宗派集团,进行着争权夺利的斗争,终于爆发了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在自相残杀中由盛转衰。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又任人唯亲,形成庞大的洪氏领导集团,致使上下离心。

为了维系人心,洪秀全又采取了滥加爵赏的办法,被封为王者竟达2700余人。

新封的诸王又形成新的宗派集团,政事日益混乱,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复杂。

  第四,封建思想的侵蚀,导致太平天国政权的蜕变。

在太平天国的政权组织和制度中,存在着浓厚的封建礼制,沿袭了封建的官僚制度和等级制度。

入南京后,享乐思想日益滋长,尊卑上下的规定更加严格,洪秀全日益成为封建帝王,所谓“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到后期,起义队伍的成分更加不纯,地方政权蜕变的现象更为严重,致使太平天国政权日趋封建化。

  第五,在政略和战略上的错误。

团结朋友,联合友军,这个十分重要的政略问题,太平天国没有解决好。

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在北方的一支重要的友军,是北方抗清斗争的主力。

1853年,太平军北伐时,捻军纷起响应。

这支友军需要太平天国的领导,可是太平天国对于这支北方雄厚的革命力量,只是在军事上有过断断续续的共同行动,没有同他们结成同盟,以致丢失了自己在北方赖以发展的良机,使北伐军单独奋战,艰难支撑,直至失败。

上海小刀会起义后,曾主动同太平军联合。

它的首领刘丽川致书洪秀全,表示“奉行太平王的法令。

”他们并派代表到南京接洽。

但太平天国没有能同他们取得联系。

太平天国在政略问题上的重大失误,削弱了革命力量,限制了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战略上:

太平军北伐是必要的,但缺乏足够的兵力、财力,犯了冒险主义的错误,致使北伐军全军覆没。

后期,总王李秀成重江浙、轻上游的错误战略思想,造成太平军第二次西征失败和安庆陷落。

在天京被围困的情况下,洪秀全昏聩保守,死守孤城,拒绝采纳“让城别走”的正确建议,导致太平天国的最后覆灭。

  第六,在对外关系上,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本质认识和应有的警惕,甚至把他们误认为“洋兄弟”,以致上当受骗。

  这就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近年又有人提出在众多的失败原因中,天王洪秀全的失误,应该是内因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

  从客观方面说:

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不仅有中国的封建地主阶级及其总代表清政府,而且有侵入中国的外国资本主义列强。

外国侵略者拥有先进武器,不仅武装清朝反动军队,扶植湘、淮军阀武装,而且直接出兵配合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总之,客观原因就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力量超过了革命力量。

  对此还有一些看法:

  1)天上神权,地上皇权——一个解不开的历史死结

  2)聚也上帝教,离也上帝教——宗教对太平天国的巨大影响

  3)得人则昌,失人则亡——洪秀全的孤家寡人政策

  4)北伐西征,形同流寇——太平天国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5)不修德政,治国无章——洪秀全等人治国政策的检讨

  6)地上天国,封建体制——产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

  经验教训:

太平天国的历史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是反封建的主力军,也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基本力量,但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南,单靠农民阶级自身的力量,无法战胜中外反动势力,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2: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

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参考:

1)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

2)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3)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

4)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3: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提问者采纳

2010-12-2919:

17

(1)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技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这是由国民党政府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不仅使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而且危害群众利益,不得人心,使国民党政府孤立于人民群众之外。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3)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各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来重要作用,对抗战的坚持起来重大作用。

但由于其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也遭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一面消极抗战,一面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其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

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虽然坚持抗战,但重点在准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1)第一,革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经济上,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物质基础;

阶级力量上,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长起来,为量进一步壮大;

思想上,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思潮;

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政党统一领导的新阶段;

政治上.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共同的奋斗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二,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清廷立宪失败后进一步孤立衰落,革命势力在收回利权的斗争和武装起义中人断壮大。

第三,革命时机成熟。

保路运动调动湖北新军,清廷在湖北统治空虚,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

(2)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不可抹煞的伟大功绩,它的意义首先在于打乱了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但细想起来,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彻底的、成功的,就是推翻了在中国持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宣布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自此告终。

后来由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共产党人林伯渠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才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

辛亥革命的意义还在于,从此时起,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试想,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被推翻,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

于是,中国人从这个事实中产生了信心:

人民可以推动历史前进,中国的命运并不是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任意摆布的。

思想的闸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这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从这些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

它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中华民族

3:

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

(1)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技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这是由国民党政府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不仅使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而且危害群众利益,不得人心,使国民党政府孤立于人民群众之外。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3)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各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来重要作用,对抗战的坚持起来重大作用。

但由于其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也遭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一面消极抗战,一面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其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

在战略反攻阶段,国民党虽然坚持抗战,但重点在准备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4: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封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参考:

1、两大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关系: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