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考题.docx
《语文月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月考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月考题
2011年初三语文月考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
本卷面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卷面、书写(3分)
要求:
卷面整洁、字体美观、书写规范。
二、经典诗文积累(25分)
1、依据原文默写填空。
(选作6个题,共6分,多做不加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4),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8),。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9)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10),,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根据提示默写。
(选作2个题,共4分,多做不加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以“蓬”、“雁”自比,写出了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同是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
(3)莲是高洁的象征,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来表现自己洁身自好的品质。
(4)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告诉我们,只要内心宁静,即使身居闹市,一样可以远离尘俗的句子是?
。
3、默写课文。
(共15分,
(1)
(2)题必做,
(1)题6分,
(2)题4分,(3)(4)题选做其一,5分。
选做题要求写题目和作者)
(1)默写吴均《与朱元思书》全文。
(2)默写欧阳修《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至“而乐亦无穷也。
”
(3)默写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整首词。
(4)默写《大道之行也》全文。
三、阅读理解(62分)
(一)阅读《走过阴霾》,完成4——10题。
(17分)
走过阴霾
谭里和
只要悲痛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
两岁那年。
刚刚蹒珊学步的时候,我就患了小儿麻痹症。
医生说,我的病,永远也治不好。
妈妈却从不把我当作没有希望的孩子。
在医院里度过我的童年后,母亲把我送到了学校,在许多人甚至父亲看来,母亲送我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个孩子对课堂向往的心愿,为了我成长得不孤单。
我是个没有将来的孩子,或者说,我的将来早就已经被人预料到了。
12岁,我开始了初中的寄宿生活。
村里几乎所有的孩子,读完初中就不再有机会上学。
中考前两个月,一所著名的省重点中学第一次来到我们这个闭塞的初中选拔学生,在预选考试中,我脱颖而出。
5月,我收到省重点中学复试通知。
母亲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瞒着父亲从拮据的生活开支中省下20块钱,在报名期限的最后一天把钱送到我的手上。
让我交了考试报名费,我终于在学校的安排下前往重点中学参加考试。
躁动来临之前总是没有预兆的。
在乡政府代表的大事公布栏上,有一天赫然出现了我的名字,下面是乡长的署名。
在省重点中学录取名单上,我是两个当中的一个。
那一天,赶集的人出乎意料地早早回来,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通知书传到我手里的时候,父亲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按父亲早设定好的计划,我初中毕业就去镇上的一家维修店学习修理钟表和电器,师傅早就找好了。
而今,省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不期而至,完全打乱了父亲的计划。
第二天,我听母亲说,乡里的大户想让自己的儿子去上学,找到父亲说用2000块钱来买我的录取通知书。
父亲最终拒绝了他。
在前往学校的车上,我的心沉重了起采。
这次启程,完全是把整个家庭的命运悲欢扛在自己脆弱肩膀上的一次苦行!
父亲说,别看这稻田里现在是满目疮痍,因为它刚刚收割过,明年你回来的时候,一定就是金黄黄的一片。
(11)父亲把我安顿好后,留给我150块钱做生活费,回家前多次叮嘱我要好好学习。
(12)贫穷的尴尬从我进入这所重点中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上演。
(13)从小我是一个见肥肉就恶心的人,两个月后的一次回家,妈妈买回两斤肉,我却挑着肥肉狼吞虎咽。
我这个粗心的动作,让全家人都没有向盛肉的盘子里动筷子。
(14)父亲去温州打工是在我返回学校后的第三天。
一个月后我接到从温州寄到学校的200块钱,在简短的信中,父亲告诉我,他现在在工地上帮人家建房子,一天可以赚到20块钱,就是工作辛苦,早上6点钟开始工作,晚上9点才下班,睡在工地上。
父亲说他要干到50岁,这一年,我高中毕业,假如像他期待的那样,我刚好考上大学。
(15)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恐惧。
每天繁重的学习后,晚上睡觉便是噩梦连连。
我经常梦见自己高考落榜,周围都是要把我吞噬掉的嘲笑。
(16)没想到,这一切,随着高考的结束,都变成了残酷的现实。
(17)为了还债,父亲把他亲手建的房子以低廉价格卖给别人,把所有的家什装满卡车,连夜携儿带女离开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村子。
一路上犬吠起伏,我满脸是泪水,是悔恨的泪水,愧疚的泪水。
我心里一再责问自己:
你为什么就这样不争气?
为什么这样不安分?
这样不听父亲的话?
我们住在奶奶为我们一家人腾出的一间没有玻璃、四处漏雨的房子里,我把两箱书藏在床底下,绝口不再提上学的事。
曾经的执拗,想起来就觉得是一件多么荒唐而痛心的事,我决心不再抗争,屈服于命运。
(18)那一年的雨特别多,家里经常被雨水清洗,因为这样我才打算把藏在床底下的两箱书作为废纸卖掉的。
在等待中终于有人上门,当我正要做成这笔买卖的时候,父亲从地里回来,冲过来便给了我一记响亮的巴掌。
父亲近乎咆哮地怒吼:
你真是个孬种,你以为开弓还有回头箭吗?
我愣住了,蹲在地上半晌才回过神来.眼里噙满了自责和感激的泪水。
(19)开学了,父亲小心地把书捆到自行车上,送我去县城。
路过我们还没有播种的稻田,一直沉默的父亲突然说,别看这稻田里现在是满目疮痍,因为它刚刚收割过,明年你回来的时候,肯定又是金黄黄的一片。
(20)粱晓声说,只要悲痛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
(21)补习的日子是清苦而压抑的,让我感到温暖的是,在家里如此困窘的状况下,父亲母亲再次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
.
(22)然而命运再一次和我开了一个玩笑,就在我经过努力拿到通知走到大学校门口时,由于残疾,我被无情地拒之门外。
但我没有灰心,拾起书本,继续前行。
第二次,第三次尝试!
新的千年到来了,在父亲说的那个收获的季节里.我终于在第四次尝试之后走进了那扇期待已久的大门。
(23)走进大学,恍若隔世,贫穷依然犹如影子,似乎永远也摆脱不了。
在高消费的大学里,无数次,我在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中仓皇逃遁。
直到我满2l岁的前一天,我的一篇文章在北京一家著名的杂志上发表,主编亲自给我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阳光才渐渐地眷顾我长久阴霾的脸,我笑了,又哭了。
(24)25岁的生命中,需要记住的许多日子我大多没有记住,其中包括我的生日。
但是2005年8月8日,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带着大学期间发表的近三十万字的作品来到一家省级新闻单位,领导在看了我的简历和作品后。
第二天就给了我录用的答复。
(25)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但是,看了我的故事的读者会知道,那都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暴风雨之后的故事!
4、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①蹒跚()②拮据()
5、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
阅读文中划线句子,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4分)
①躁动来临之前总是没有预兆的。
②曾经的执拗,想起来就觉得是一件多么荒唐而痛心的事。
6、阅读文章第②自然段,请用原文语句回答,在别人的眼里母亲送我去上学的原因是什么?
(2分)
7、作者在第⑨自然段中说“这次启程,完全是把整个家庭的命运悲欢扛在自己脆弱肩膀上的一次苦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8、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本文的作者就拥有这样一位含辛茹苦的父亲。
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任意两处表现父爱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分)
9、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以他独特的生活阅历,告诉读者“只要悲痛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
此语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共鸣,文中曾在第
(2)自然段和第(20)自然段两次引用这句话.请你谈谈它的作用。
(2分)
10、“阴霾”原指阴云密布,后常用来比喻环境恶劣。
通过阅读,相信你已经体会到了作者坎坷人生的辛酸,也会为他获得成功而喜悦。
你认为作者走过阴霾的原因是什么?
并谈谈你的感想。
(3分)
(二)阅读《气温变化的利与弊》,完成11——15题。
(15分)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
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
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
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
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1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
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
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1%,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1%的潜力。
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
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
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
统计分析:
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1.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2分)
12.第②段画直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13.下面句子出自选文第⑥段,分析加点词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3分)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14.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4分)
15.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请你提出两条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
(2分)
(三)阅读《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完成16——21题。
(15分)
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
惠铭生
①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受到社会的“恩赐”:
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爱人的关爱,他人的各种服务,大自然的赐予等等。
但对于社会的恩惠,有些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浑然不知。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现在不少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对父母不尊重、不关心;有的人对社会相当冷漠,认为这个社会与他毫无干系;有的人接受别人资助,也不知道感恩。
某地有个年迈的老人,曾无偿资助80多名贫困大学生,但那些大学生毕业后,竟没有一个人去看望她,甚至连封问候、感谢信也没有。
笔者有个女同事曾感冒,卧床不起,她的儿子放学回家一看母亲没做好饭,除了埋怨之外没有一声的问候,然后拿了点钱扭头就走,找饭店吃饭去了。
笔者认为:
现在不少孩子太缺少感恩情怀了。
②有的国家有感恩节,虽然它从宗教仪式演变而来,但至今为人们所重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能教化人们学会感恩。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
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③现在的问题是,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
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
近日有一则新闻说:
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
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④也许,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
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17.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受到哪些来自社会的“恩赐”呢?
(3分)
18.本文第①段中划线句用了那种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9.读第
段说说对于有的国家有感恩节作者是持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
原因是什么?
(2分)
20.阅读第③段,谈谈现在感恩教育的弊端是什么?
(2分)
21.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让孩子学会感恩有什么意义?
(3分)
(四)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26题(15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
‘予子冠履而断子手足,子为(愿意)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
故曰:
万事莫贵于义也。
”(《墨子•贵义》)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3分)
A、故不为苟得也()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是义贵于其身也()
23.下列句中的“之”与“断子之手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皆有之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辍耕之垄上D醉翁之意不在酒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25.选段(甲)中,作者将比作鱼,将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
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3分)
26.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
今天我们还有必要坚持吗?
为什么?
(3分)
四、写作(60分)
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读了《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亲爱的同学,对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爱,您将如何表达您的感激之情呢?
如果你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你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2)请以《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自己学校、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