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8139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山东滕州市实验高中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期中复习模拟题(六)

1.下列广告语对应商品中含有的物质有误的是(  )

A.“红梅味精,领先(鲜)一步”﹣﹣蛋白质

B.“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乙醇

C.“吃了钙中钙,腰不疼了,腿不痛了,腰杆也直了”﹣﹣碳酸钙

D.“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丙三醇

2.3.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

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A.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B.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232Th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1molCl2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数都是2NA

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

4.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所给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选项

离子组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Fe2+、NO3﹣、K+

稀硫酸

3Fe2++NO3﹣+4H+═3Fe3++NO↑+2H2O

B

Fe3+、I﹣、ClO﹣

氢氧化钠溶液

Fe3++3OH﹣═Fe(OH)3↓

C

Ba2+、HCO3﹣、Cl﹣

氢氧化钠溶液

HCO3﹣+OH﹣═CO+H2O

D

Al3+、Cl﹣、NO3﹣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Al3++3OH﹣═Al(OH)3↓

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SO42﹣、HCO3﹣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Na2SO4

B.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C.ab段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Al3++3OH﹣=Al(OH)3↓,Mg2++2OH﹣=Mg(OH)2↓

D.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必定有H+、NH4+、Al3+,但不能肯定Mg2+和Fe3+中的哪一种

6.Fe2+、NO3-、Fe3+、NH4+、H+和H2O六种粒子,属于同一反应中的反应物和产物。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说明Fe(NO3)2溶液不宜加酸酸化

B.每转移2.4mole-,则必有0.3molNO3-发生氧化反应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正极反应为NO3-+8e-+10H+=NH4++3H2O

7.足量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2.24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

若向原所得溶液中加入l0mol·L-1H2SO4溶液100mL,则继续溶解的Cu的质量为()

A.0B.32gC.38.4gD.48g

8.某溶液中含有SO

、Br-、SiO

、CO

、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只有Na+

②有胶状沉淀物质生成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9.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

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C.在此反应中,O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

D.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O2(PtF6)转移1mol电子

10.工业上以CuFeS2为原料冶炼铜的主要反应为①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渣);②2Cu2S+3O2═2Cu2O+2SO2;③2Cu2O+Cu2S═Cu+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1molCuFeS2生成1molCu,共消耗2.75molO2

 

B.

该冶炼方法中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SO2,可回收用于制备硫酸

 

C.

在反应③中,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在反应①中,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11.将锌、铁、铜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投入到一定量的硝酸中,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弃去滤渣,滤液中金属阳离子情况不可能是(  )

 

A.

只含Cu2+、Fe2+、Zn2+

B.

只含Zn2+

 

C.

只含Fe2+、Zn2+

D.

只含Cu2+、Fe3+、Zn2+

12.①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

②K2Cr2O7+6FeSO4+7H2SO4=3Fe2(SO4)3+K2SO4+7H2O

③Fe2(SO4)3+2HI=2FeSO4+I2+H2SO4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B.

氧化性强弱顺序是K2Cr2O7>Fe2(SO4)3>I2

 

C.

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

1

 

D.

反应③中0.1mol还原剂共失去电子数为6.02×1023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kJ·mol-1

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19.3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ΔH=-38.6kJ·mol-1

C.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14.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I2(g)+H2(g)

2HI(g)ΔH1=-9.48kJ/mol

②I2(s)+H2(g)

2HI(g)ΔH2=+26.48kJ/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g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kJ

B.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kJ

C.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稳定

D.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15.如图表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W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为Y<X

②Y、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③W的单质常温下呈液态,一定条件下可与铁粉反应

④W的原子序数比Z大9.

A.只有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具有如下信息:

①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②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的核电荷数;③W与R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Q与W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属于同种晶体类型

B.元素T、Q、W、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T<Q<Y<W

C.Q与Y组成的常见物质是一种两性物质,结构中含有共价键

D.由Y和T组成的物质YT是原子晶体,在电子和陶瓷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可以直接由单质Y和T在低温下合成

17.如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18.高能糖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该电池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有望在未来代替传统电池.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C6H12O6(葡萄糖)+6O2═6CO2+6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工作环境应在高温条件下

B.正极反应:

O2+4H++4e﹣═2H2O

C.电池工作时葡萄糖在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D.电池工作时H+由负极移向正极,但电解液的pH不变

19.常温离子液体(IonicLiquid)也称常温熔融盐。

硝酸乙基铵[(C2H5)NH3NO3]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常温离子液体,其熔点为12℃。

已知C2H5NH2结合质子的能力比NH3略强,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作电池的电解质B.水溶液呈碱性

C.是共价化合物D.结构和性质类似于硝酸乙酯

20.200mlFe2(SO4)3溶液中含Fe3+56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5mol/LB.7.5mol/LC.10mol/LD.2.5mol/L

21.标准状况下,将体积为VL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倒扣在含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实验完毕后立即将烧瓶从水槽中取出,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最终会充满整个烧瓶

B.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mol·L-1

C.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7/22400ρ

D.所得溶液中,n(NH3·H2O)+n(NH4+)=V/22.4mol

22.在t℃时,某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mol/L,c(OH-)=10-bmol/L,已知a+b=12。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下表所示。

序号

Ba(OH)2溶液的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的pH

22.00

0.00

8

22.00

18.00

7

22.00

22.00

6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

A.3B.4C.5D.6

2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24.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氨气B.制取NaHCO3C.分离NaHCO3D.干燥NaHCO3

25.常温常压下,将盛有20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水面上升至一定位置后不再变化,此时还有3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的NO2的体积可能是(  )

A.17.8mLB.14.8mLC.12.6mLD.12.4mL

26.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1)氯化过程控制电石渣过量,在75℃左右进行。

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少量Ca(ClO)2分解为CaCl2和O2。

①生成C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提高Cl2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填序号)。

A.适当减缓通入Cl2速率B.充分搅拌浆料C.加水使Ca(OH)2完全溶解

(2)氯化过程中Cl2转化为Ca(ClO3)2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6Ca(OH)2+6Cl2=Ca(ClO3)2+5CaCl2+6H2O

氯化完成后过滤。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②滤液中Ca(ClO3)2与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n[Ca(ClO3)2]∶n[CaCl2]▲1∶5(填“>”、“<”或“=”)。

(3)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KCl固体可将Ca(ClO3)2转化为KClO3,若溶液中KClO3的含量为100g▪L-1,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的方法是▲。

27.某强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Al3+、Ba2+、NH4+、Fe2+、Fe3+、CO32﹣、SO42﹣、SiO32﹣、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其现象及转化如下图.反应过程中有一种气体是红棕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强酸性条件即可判断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2)溶液X中,关于NO3ˉ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一定有b.一定没有c.可能有

(3)产生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转化⑥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5)转化④中产生H的离子方程式为  ;

(6)若转化③中,D、H2O、O2三种物质恰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E,则反应中D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7)对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可以另取X溶液,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根据现象即可判断,该试剂最好是  .

①NaOH溶液,②KSCN溶液,③石蕊试剂,④pH试纸,⑤KMnO4溶液,⑥氯水和KSCN的混合溶液.

28.在一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的N2和1.2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

3(g )△H<0,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情况如右图:

(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H2)为______________mol/(L·min)。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随温度的升高,K值将(填“增大”、“减小”“不变”)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

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___。

a.0.20mol/Lb.0.12mol/Lc.0.10mol/Ld.0.08mol/L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6)在三个

相同容器中各充入1molN2和3molH2,在某一不同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氨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

C.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

D.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下,催化剂性能对反应的影响,且1>2

29.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又称保险粉,是印刷工业中重要的还原剂。

某课题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Ⅰ.查阅材料

(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2)2Na2S2O4+4HCl=4NaCl+S↓+3SO2↑+2H2O

Na2S2O3+2HCl=2NaCl+S↓+SO2↑+H2O

Ⅱ.制备方法

75℃时将甲酸钠和纯碱加入乙醇水溶液中,通入SO2进行反应,完成其反应方程式:

___HCOONa+___Na2CO3+_____

=___Na2S2O4+___CO2+___

冷却至40-45℃,过滤,用______洗涤,干燥制得Na2S2O4

Ⅲ.Na2S2O4的性质

(1)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课题小组测定0.050mol·L-1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pH变化如右图:

0-t1段主要生成HSO3-,根据pH变化图,HSO3-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填“<”或“>”),课题小组推测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0-t1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t3时溶液中主要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2)隔绝空气加热Na2S2O4固体完全分解得到固体产物Na2SO3、Na2S2O3和气体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产物有Na2S2O3存在,完成下表中内容

(供选择的试剂:

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KMnO4溶液)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30.氯化硫(S2Cl2)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刺激性、窒息性恶臭,熔点为﹣80℃,沸点137.1℃.在空气中强烈发烟,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人们使用它作橡胶硫化剂,使橡胶硫化,改变生橡胶热发粘冷变硬的不良性能.在熔融的硫中通入氯气即可生成S2Cl2.下图是实验室用S和Cl2制备S2Cl2的装置(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均已略去).

(1)仪器名称:

d      ;e      

(2)已知S2Cl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2Cl2的电式      .

(3)装置a中应放试剂为      ,f装置中试剂的作用      

(4)该实验的操作顺序应为      (用序号表示).

①加热装置C②通入Cl2③通入冷水④停止通Cl2⑤停止加热装置C

(5)已知S2Cl2水解时,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且被氧化和被还原的该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试卷答案

1.A

2.D

3.B

4.A

5.B

6.B

7.C

8.B

9.D

10.A

11.D

12.B

13.D

14.D

15.C

16.A

17.B

18.B

19.A

20.B

21.D

22.B

23.C

24.C

25.A

26.

(1)①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②AB

(2)①CaCO3、Ca(OH)2②<;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7.

(1)CO32﹣、SiO32﹣;

(2)b;

(3)3Fe2++NO3﹣+4H+=2Fe3++NO↑+2H2O;

(4)红褐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5)Al3++4OH﹣=AlO2﹣+2H2O;

(6)4:

1;

(7)②.

28.

(1)0.0375mol/(L·min)

(2)c2(NH3)/c3(H2)×c(N2);减小

(3)a、c

(4)向正反应方向;不变

(5)如右图:

(6)D

29.

Ⅱ.2HCOONa+Na2CO3+4SO2=2Na2S2O4+3CO2+H2O乙醇

Ⅲ.

(1)>2S2O42-+O2+2H2O=4HSO3-SO42-(或HSO4-)

(2)SO2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完全分解的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若有淡黄色沉淀,则有Na2S2O3存在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

30.

1.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蒸馏烧瓶

2.

3.浓H2SO4吸收尾气中的Cl2,防止空气中的水汽使S2Cl2水解

4.②③①⑤④(或③②①⑤④)

5. 2S2Cl2+2H2O=SO2+3S+4H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