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讲解.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78029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弟子规》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弟子规》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弟子规》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弟子规》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讲解.docx

《《弟子规》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讲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讲解.docx

《弟子规》讲解

《弟子规》讲解

施百忍

一学《弟子规》

上世纪八十年代,《跟着感觉走》这首流行歌曲传唱于大江南北,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封闭已久的心灵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获得了青春活力的自由。

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初的那份活力自由已渐渐被一种繁华后的喧嚣所吞噬。

在这个年代,如果再跟着感觉走,纵欲将使明天不再美好。

孟子说: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孟子·告子上》11·20)学者必以规矩,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读书要符合一定的规范。

《古文观止》收录了韩愈写的24篇文章中,第一篇为《原道》,主旨讲儒家的道统。

(仁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之后,朱熹指出“读书志在圣贤”的学统以及“为官心在君国”的政统。

可以说,由道统而政统而学统,是孔子一以贯之的精神。

现在我们清楚地看到,当孔子一以贯之的精神被现代人所忽视,当道统、学统、政统偏离传统之后,社会出现了各种危机共振,最严重者莫过于自然生态与心灵生态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在政治与学术的双重腐败当中,民生出了问题。

可见,如果我们再不回到传统,学习老祖宗依照规范行其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今天,我们有幸相聚一堂学习清朝秀才李毓秀撰《训蒙文》,后经贾有仁(木斋)修订后更名为《弟子规》的“开蒙养正之最上乘”的著作,可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弟子规》这本书,主要讲读书人的基本规范。

在清朝康熙时期,它是儿童读物,在现在,不妨作为成年读物,其中,除了我们在座的诸位同仁之外,当然也包括在上位者。

子曰: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论语·宪问》14·41)意思是说:

“在上位者好礼,则民众易于使命。

”礼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称。

(《礼记·中庸》)这在厚德者看来,是参天地造化的途径。

显然,在上位者好礼的程度如何,将成为民众心灵的风向标。

(见《论语·颜渊》12·19)若上位者能以厚德运行礼制,民众则成了“有耻且格”的新民。

若上位者未能以厚德运行礼制,礼不但成了束缚人的精神枷锁,还成了以僭礼来彰显权力的拙劣手段。

(见《论语·八佾》3·1、2、6、10)简言之,礼治须建立在仁德的基础上。

进一步说,既有仁德,又能执礼,就把握到礼的精神。

仁德,其要在敬;执礼,其用在和。

和,并非在世俗中因循苟且,而是使外在的礼仪与内在的仁德相和谐。

如此,才能培养出“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国士。

(《论语·子路》13·20)反之,失去仁德的礼仪,则成了繁文缛节,这只能增加些巧言令色、毫无士气的乡愿罢了。

可见,尽管现实困难重重,在上位者果真好礼的话,必能借助文化的力量,实现一个从人性之仁到人文之礼的心性与社会价值的重建。

我想,我们应该以这样一种态度,才可能切入《弟子规》中的境界。

二《弟子规》讲解

1、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1·6)显然,总叙八句话来源于此,所以作者明确地说“弟子规,圣人训”。

规,即规矩,规范。

这是说当学生的有当学生的规范,这个规范不是个人私意,而是本于圣人的教诲。

在总叙里面,李毓秀述而不作,把孔子的话分成五个部分:

一、孝弟;二、谨信;三、爱众;四、亲仁;五、学文。

前面四项,是做人的学习,即“尊德性”;后面“学文”一项,是经典文本的学习,即“道问学”。

下面我们在逐字逐句的解读中,将“孝弟”分解为“孝”和“弟”,将“谨信”分解为“谨”和“信”共七部分,从中,可以领略李毓秀落实孔子思想的具体措施。

2、入则孝

“入则孝”,是说居家要孝敬父母,即“自我与父母”的关系。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2·7)这点明了孝不仅仅是物质供养,重要的充满敬意的精神供养。

然而这恰恰是最难能可贵的,因为我们常常流露“色难”,就是很难保持敬爱和悦的心情。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不妨先看看孟子的一个说法。

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上》3·6)这句话指出,在直面死亡时每个人都将产生不忍人之心。

换句话说,我们终日碌碌,但很少想到“生死”问题,往往要等到面临“生死”的时候,才能激发出不忍人之心。

然而,不忍人之心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果要等到面临“生死”的时候才能激发出来,未免成了“迟到的爱”。

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这颗不忍人之心,并且把它扩充起来,便会像星火燎原,滴水成河,便足以安定天下。

如果不去扩充,便如杯水车薪,最后也不会对自己的父母孝敬。

可以说,孝道是人性觉醒的标志。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有事呼唤我们的时候,当子女的要“应勿缓”。

应,回应。

缓,迟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交待我们的事情,应立刻办理,不要找借口故意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的教诲,须敬听,“敬”很重要,是精神的供养。

“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对我们有所责备的时候,要虚心接受,而不是为自己辩护或顶撞父母。

以上八句话,关键词为“勿缓”、“勿懒”;“敬听”、“顺承”,勿缓、勿懒重在“力行”,敬听、顺承重在“求其放心”。

《论语》载: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5·14)“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2·9)夫子的这两位高足,值得我们学习。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礼记·曲礼上》: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这是说做儿子的礼节:

冬天让父母暖和,夏天让父母凉快;早晨向父母问安,晚上服侍父母安寝。

温,暖和。

凊(qìng),凉快。

省(xǐng),问安。

定,安置被褥。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礼记·曲礼上》:

“夫为人子者:

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这是说做子女的出门一定要向父母禀(bǐng)告,以便父母随时可以联系我们,从外面回来一定要面告父母,让父母放心。

日常生活很有规律,学习一门深入,深造自得。

以上八句,既通过“冬温夏凊”、“晨省昏定”、“出告反面”等生活细节来关心父母,也使自己在“居有常”的专心致志中获得了“业无变”成就。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事情虽然很小,也不要任凭习气独揽擅为,如果独揽擅为,则偏离为子之道了。

擅,独揽。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能私下隐藏,如果私下隐藏,会让父母伤心的。

以上八句,从生活的细微处要求自己。

小处不可随便,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不可不察呀。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喜爱的,应尽力具备。

父母所恶的,应小心去掉。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身体有伤,会给父母添忧。

德性有伤,会让父母蒙羞。

贻(yí):

贻累。

以上八句,前四句讲学习的“加减法”,后四句讲身心的“健康法”。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孝经》)反观当下社会风气,孩子被商品选择,被分数选择,最后呈现自杀年龄幼小化,实在值得深思。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亲百般疼爱我们,让我们孝顺又有何难?

父母亲憎恶我们,我们还能做到孝顺,那才称得上贤良。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规劝的意思。

面对父母的过失,我们理应用心规劝,让父母改正。

规劝的态度要柔声怡色,不能因为父母的过错而粗声粗气,失去尊重。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规劝不听,可以暂缓一下,等心情好的时候再规劝。

假如父母因为一时拉不下脸面而挞伐我,我们哭着喊着,也处处跟随父母。

以上十二句,点明亲情并非一帆风顺,处理不慎,会伤了亲情,但亲情终究不可割舍。

故古人常常易子而教。

(见《孟子·离娄上》7·18)其外,孔子认为,其父攘羊,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直的表现。

(《论语·子路》13·18)这不是说尽孝就可不辨是非,而是突出了孝道的人间温情,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其实,孝道既源于父子间的亲情,又超越于亲情,孝道既属人,又应天,这样,孝子只能借助于父子关系,使自我实现成为可能。

这体现了“父子有亲”的伦理规范,也体现了“以直报怨”的清明理性。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父母亲生病了,当子女的应放下别的事情,全心全意照顾好病人。

古代中国人生病看的是中医,吃的是中药。

按时熬药喝汤,对于病情的好转很重要,用舌头尝一下汤药的温度是否适宜,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却是子女呵护父母亲的深情啊。

昼夜服侍,在病榻旁为父母亲分担病痛之苦,可以让父母亲心安而有利于早日康复。

以上四句,至为重要,病中之人,身体虚弱,意志软弱,端赖子女照顾啊。

从开始至此四句,讲子女对父母的“养生”。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阳货》17·21)因此,为父母守孝三年,常因想念而悲伤呜咽。

服丧期间,撤掉那些奢华的铺设,让居所变得俭朴凝重,以示想念之深。

拒绝一切热闹的应酬,不敢大块朵颐。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守丧期间按照丧礼的规定下葬父母,通过祭祀的仪式表达至诚之心。

在祭礼中,仿佛又见到了生前的父母。

以上八句,讲子女在父母死后应守丧三年,即“送死”。

孔子的学生宰予曾主张守丧一年,原因是三年不去习礼,礼必坏;三年不去习乐,乐必坏。

对此,孔子批评宰予不仁,也就是人性尚未觉醒啊!

大家知道,礼乐的背后是仁,(《八佾》3·3)宰予的主张看似道理充分,但在孔子看来,恰恰有违礼乐精神。

《论语》中记载子张问孔子“高宗谅(liáng)阴(àn),三年不言”的事,(《论语·宪问》14·40)高宗,指殷王武丁。

结合孔子的回答及相关的资料,我们知道殷高宗可谓“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礼记·中庸》)他遵循礼制,守丧三年。

三年不言,思复兴殷,而政事决于冢宰,以观国风民情,堪称“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大孝子。

(《礼记·中庸》)孟子认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子·公孙丑上》3·6)可见,守丧三年在孔子所处时代虽因某种务实而被质疑,在现代也很难遵循古礼,但无论如何,“礼”的规范都不可小觑。

3、出则弟

“出则弟”,“弟”通“悌”,敬爱兄长。

这是讲在孝敬父母之外的“自我与兄长”的关系。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友,善待,爱护。

恭,事奉;奉行。

兄长爱护弟弟,弟弟事奉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与孝的精神相吻合啊。

据说古代孤竹国君生有三子,长子名伯夷、三子名叔齐。

古代的礼制规定长子为父亲的接班人,但孤竹君有意让叔齐接替自己的位置。

待到孤竹君百年之后,叔齐却依照古礼让位于伯夷。

伯夷说:

“这是父亲的遗命。

”于是避离孤竹国,一心想让弟弟继承王位。

但叔齐也不肯僭礼越位,接着一走了之。

不得已,孤竹国只能请次子继承父位。

无疑,这一古老传说中所折射出来的礼让精神,对于那些正在争利、争国的君臣、父子、兄弟、叔侄来说不愧为一副“精神清新剂”。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兄弟相处,彼此将财物看得很轻,怨情从何而生?

说话时总能替对方考虑,愤懑之心自然消失。

这四句话说来,可谓掷地作金石声,但现实遭遇,往往使人性体现为利欲的一面,而非仁爱的一面。

《大学》言: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彼此相等,不得不慎啊。

以上八句,讲明“自我与兄弟”应秉承的伦理规范。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是说与长者一起就餐、入座、行走,都要遵循“长者先,幼者后”的秩序。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是说听到长者呼唤找人的声音,马上帮着去叫,所叫的人不在场,自己应立即作出回应,看看是否可以效劳。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传统中国人遵循名与字的古礼。

出生后由父亲命名,长大行冠礼时再由宾取一个“字”。

自此以后,别人只能以字相称,除了父母或自己之外,直呼其名被视为失礼的行为。

所以说,称呼尊长,不能直呼其名。

同时,也不可在尊长面前有意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譬如钱穆先生在八十时追忆其先父,记了自己在九岁之时于长辈们面前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篇章,虽然客人在他的父亲面前赞许有加,但他的父亲只是唯唯不答一辞。

第二日,他的父亲在一桥头与他问道:

“识桥字否?

”钱先生答:

“识。

”其父再问:

“桥字何旁?

”答:

“木子旁。

”其父三问:

“以木字易马字为旁,识否?

”答:

“识,乃骄字。

”其父四问:

“骄字何义,知否?

”答:

“知。

”他的父亲牵着他的手轻声道:

“汝昨夜有近此骄字否?

”钱先生如闻震雷,忽明骄义。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疾,急速。

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揖,拱手行礼。

路上遇见长者,要主动上前行礼问候,特殊的情况下,则应退让一旁,恭敬伫立,让长者先过。

譬如王岳川教授在《关于东方思想的心灵对话》中写道:

“当九十高龄的先生每天来回于图书馆并沉浸在《糖史》的广阔世界中,我和不少学子在黄昏的北大博雅塔下,行注目礼送先生跨着厚厚的书包默默独行。

”九十高龄的先生指季羡林。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古人于陆上的代步工具主要有马和车,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

例如,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

“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11·8)这四句话补充上说,如果路上遇见长者,除了“疾趋揖”以外,即便自己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还应从马上或车上下来与长者请安,目送长者离去,至少在百步之余,自己才继续前行。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长幼有序的另一个礼节是年少者不能与年长者平起平坐,要在长者请坐时才能入座。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在长者面前谈话,声音要低,但音量应该适度,不可让听者听不见或虽听得见却很费劲。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亲近长者,心存恭敬而步伐密集。

离开长者,身体虽然往后慢步移动,但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长者。

向长者提问,起立并流露出渴望求知的眼光。

以上诸句,讲明“自我与长辈”应秉承的伦理规范。

大家知道,敬老的优良传统,是源于以年龄为次序的社会结构。

但不等于说凡是年长者都受到了尊重。

例如,“原壤夷俟。

子曰: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

”(《论语·宪问》14·43)原壤是孔子的老友。

夷,箕踞,两腿岔开而坐。

俟,等待。

胫(jìng):

小腿。

这是说原壤在等待孔子的时候因无坐相而被孔子臭骂“老而不死”,还被孔子用手杖敲了小腿。

原因是原壤在幼小时不懂得谦逊敬长,长大了又没好好学习。

可见,原壤的幼、长、老人生“三部曲”没有演奏好,虽然年纪已老,亦得不到尊重,反之,则成为祸害。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侍奉父辈的同胞兄弟,如同孝顺自己的父亲一样;侍奉伯父、叔父的子女,如同敬爱自己的同胞兄长一样。

诸父,伯伯、叔叔。

诸兄,诸父的孩子,即堂兄弟。

以上四句,将“自我与兄长”的关系扩充到了诸父、诸兄,其实,还可以扩充到“四海之内皆兄弟”。

(见《论语·颜渊》12·5)因为生命不仅仅是“肉体”的,更是“精神”的。

精神与肉体化合而成“君子”,君子持敬而无过失,对人谦恭而有礼制,这就是兄弟,引申开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简单地说,兄弟之情是“因亲而情”,君子之情是“因义而情”。

前者主要是血缘上的,后者必然是精神上的。

进一步说,亲情如无心灵沟通,虽近在咫尺也远若天涯,但在君子而言,虽两地相隔也天涯比邻。

4、谨

谨,慎重小心;郑重恭敬。

俗话说,人无完人。

但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谨”,必然可以减少错误和悔恨。

子曰: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论语·为政》2·18)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清晨早起床,夜间迟睡觉,光阴似箭,人生易老,珍惜美好的时光!

如王岳川教授在《关于东方思想的心灵对话》中写到:

“北大未名湖后湖有一盏灯总是亮得最早。

1998年,我将出国任客座教授两年,临行前特向季羡林先生辞行。

欢言间我对季老说:

‘您老每天闻鸡起舞’。

先生正色道:

‘不,是鸡闻我起舞’。

确乎如此,先生为了写《糖史》,曾经从1993年至1994年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上下午来回四趟五六里路去北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不辍。

以上四句,重点讲惜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清晨起床刷牙洗脸,使精神焕发一新;5点至7点,是人体正常的排便时间,便后净手以防止病菌感染。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是说衣冠要整齐。

孔子的学生子路,在卫国的一次政变中不幸遇难,临死之前说道:

“君子死时不能让帽子掉下来。

”因为帽子代表了一定的身份,是礼的开始。

《礼记·冠义》道:

“冠者,礼之始也。

”冠正之外,衣服的钮扣也要扣齐,袜子与鞋子,大小亦要合适,不给人有丝毫的松懈之感。

以上八句,重点讲整洁。

个人卫生,直接影响环境卫生。

个人衣冠,直接反映精神风貌。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6·18)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放置衣冠有固定的位置,不随处乱放而导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衣服贵整洁不贵奢华。

上衣符合身份,裤子经济实惠。

以上八句,讲穿的规范,从中反映出人心的坚净朴实。

这种精神风采,会产生艺术通感。

例如,启功有一古砚,其砚铭为“一拳之后取其坚,一瓢之水取其净”,遂取“坚”、“净”二字以为斋号,并书此斋号,请人刊刻在这方砚盖上。

(见崔普权《名家斋号趣谈》)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首先是不挑食,其次是适量饮食。

偏食或暴食,都将破坏身体的平衡而患上疾病。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年少时不喝酒,酒醉使人失去理性,或东倒西歪,或胡言乱语,或呕吐哭泣,如此丑态有失君子风范。

以上八句,讲吃的规范,所谓病从口入,不可不慎。

虽然酒在某种场合可以畅叙幽情,但“唯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乡党》10·6)特别是今日的食品卫生,令人堪忧,所以清淡的饮食最健康。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7·16)试问:

几人有此“浮云之志”?

几人到此乐处?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走路时步伐从容,不急不慢,很有节奏。

站立时身体端正,如同小树往上生长,一片向上心。

作揖时深深地弯腰,拱手成圆形,以表恭敬,跪拜行礼,也是如此。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不践踏门槛,不一只脚斜站着。

不张开两腿坐着,不抖腿摇臀。

这都是涣散粗俗的仪态。

可见礼仪虽是外在的形态,但其表现的都是内在的性情。

以上八句,讲脚上腿上的规范,目的在塑造端庄持重的仪态。

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1·8)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进门时,缓慢地揭开帘子,但现代住宅一般只设有门扇而没挂门帘,不过要求都是一样的,就是在揭开帘子或开关门扇的时候尽量不发出声响。

走路转弯的时候,有棱角的地方应特别小心,保持较宽距离,以免触伤身体。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拿空的器具,要像拿盛满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

进入没人的房间,要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谦恭。

以上八句,将走路的规范,借以培养人的细心,可谓“慎独”的开始。

(见《礼记·大学》)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做事不忙乱,可以将一件一件事情罗列出来,分清重要与一般的,及时与缓慢的,切不可企望一下子解决好几件事,这样容易出差错。

做事的态度,既不要有畏难心理,亦不要有轻视怠慢心理。

换句话说,对于困难的事情,不畏惧;对于轻易的事情,不放松。

在我看来,做事除了要识别轻重缓急与不畏艰难,不掉以轻心以外,还要具有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思想的高度;二、一定的资金;三、把这两点推翻,学会谦卑。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斗闹场、邪僻事指怪力乱神诸端。

精神的空虚同时也为身体的强刺激提供了空间。

如有的人出入赌场,过着赌徒的生活;有的人醉生梦死,贪图享乐;有的人迷信乖舛,心性污浊;有的人暴力吸毒,为非作歹。

如此生活,毛病极深。

此类事情,一样也不能沾染,要懂得洁身自好。

以上八句,谈做事的态度以及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

孩子接触斗闹场与邪僻事的来源,莫过于电视网络,多数娱乐节目或电视剧,网络信息、游戏等等,都充斥着暴力与色情,还有许多偏颇不正的事。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12·1)这是返回“真正生命”,让内心原有的“活气”不被破坏,就像庄子寓言中的浑沌。

因此,天真的孩子总显得快乐可爱。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古民居的结构,以大门为中轴线,大门之后是庭,庭之后是堂,客上有室,是私人的生活空间。

古代没有电话,拜见他人不能电话预约,但很讲究见面时的进门礼节:

将要进入大门,问声“某某在家吗?

”将要进入客堂,有意放大声音,让主人知道客人来见。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主人问客:

“是谁啊?

”回答说:

“是某某。

”不能说:

“是我啊!

”或“我啊!

”如此回答,很不到位。

生活之中,这种答非所问的事比比皆是,看似没什么大碍,其实答话者的思维近于封闭,显然不利与人沟通。

以上八句,讲拜访他人要注意应对的细节。

现在,大家还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讯以及QQ、Email、微博、微信来互相问候,但网络语言,复制转载使这一便捷的交流方式反而使人拉开了距离。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需要借用他人的物品,必须讲明请求。

如果不闻不问地拿走了别人的物品,这是小偷行径。

“借人物,及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

”借用别人的物品,不能久借不还,占为己有,需及时归还。

往后再遇上急用的时候,再借不难。

以上八句,讲借用的规范。

好朋友虽有通财之义,(见《论语·公冶长》5·26)但不能失去规矩。

现在的社会,误把那种向人借了巨资而不还说成有本事,值得大家深思。

综上所述,“谨”的部分主要讲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细节,其中涉及时间、卫生、吃穿、走路、处事、环境、访问以及财物等相关规范,非常受用。

我以为,这部分的内容同《论语·乡党》接近,《乡党》篇记述了孔子在朝议外交、服饰饮食、斋戒祭祀、乡党太庙、行住坐卧等方面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及对待国君朋友、齐(zī)衰(cuī)狎亵之人的平等之心。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生活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