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36809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x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docx

六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17 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感受“我”。

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讨论分段。

  二、1.抽读课后题1

(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

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

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

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二、学习第二大段。

   1.轻读2、3小节,思考:

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

②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

    读后抽答。

   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

   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

(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

  三:

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

  四、师课的小结。

  五、课堂作业:

作业本第1、2两题。

              第二课时

  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

  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

    貌特点的语句。

(“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

    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

  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

  提问:

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

(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

(只是、便、于是)

  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

  三、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

稀奇事。

    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

(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

(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

    3.提问:

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

(“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

(勇敢机智,板书。

)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

    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

(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拉、罩等)。

讨论:

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

(聪明能于。

板书。

    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

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

(师生讨论后板书:

见多识广、略写)

    6.抽读课后题1

(2)、(3)两题,生回答。

  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

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

(抽答)

   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

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

    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

   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

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

(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

               第三课时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订正巩固。

  二、利用抽答课后题1

(1)、(3)两题,从整体上回顾和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

(其中1(3)中的“闰土是怎样一个人”问题的回答,可从外貌描写中导出“活泼可爱”的特点,“机智勇敢”可以归入“聪明能干”这一品质特点中,教师形成系统板书)

  三、因为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又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受到“我”深深的敬佩和喜欢,他又很喜欢和“我”相处,所以,“我”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我们是怎么分别和保持友谊的?

读最后小节(抽读)。

   1.在这一小节里,哪些句子反映了“我”和闰土友谊深?

(“我急待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两人的分别时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恋恋不舍)

   2.反映“我”与闰土保持友谊的语句有哪些?

“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反映了“我”对闰土长期思念的思想感情)

  四、以课后题2为思考题,生再次轻读全文。

  附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外貌特点  活泼可爱

              在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详写

              管西瓜刺猹 机智勇敢

        品质特点  海边捡贝壳

         略写   见多识广

              沙地有跳鱼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具准备:

  1.鲁迅像

  2.生字生词卡片

  3.写有“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通过阅读“导读”,了解本单元的重点课和主要训练点。

  2.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板书课题,出示鲁迅像)

  二.检查预习。

  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

(侄女)你是怎么知道的?

(题目及文中内容)对。

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

(五段)你是怎么知道的?

(段与段之间空了一行)

  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

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了记号。

  三.初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2.同座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

  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

“我”为什么惊异?

(板书:

惊异)

  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

(惊奇、诧异)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

(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

找出来读一读。

(他的遗体……格式各样的人都有)

  “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

(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伤到极点)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

读了后面的文章大家就明白了。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自学第二至第五段。

要求是:

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中的三个小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第一段。

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伯父和“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我是怎么读的?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说的?

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

(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

  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

  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第四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按此方法自学。

  四.讨论第三段。

  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迅谈“碰壁”)

  2.鲁迅是怎么谈的?

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

(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讨论第四段。

  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

(鲁迅热情帮助受伤的黄包车夫。

  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

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

  你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

(细心、周到)

  2.读课文,体会鲁迅帮助车夫后的心情怎样?

  3.做了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什么?

(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只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

  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朗读第五段,想想五段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三课时

  一.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句话与女佣阿三的话有什么联系?

(从阿三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

  4.最后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关系?

  二.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1.指导:

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段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

  2.学生试加小标题。

  3.讨论交流:

可用:

深切的怀念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阿三的回忆

  三.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从作者写的这几件具体事例中体会文章的中心。

  四.抄写本课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词,准备下一课时听写。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0 *有的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哲理性的深刻的内涵,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特点。

  【教学设想】

   1、通过请学生将诗歌中的“有的人”具体化的做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鲁迅,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

  “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

然而,我们真能忘记他吗?

事别十三年,诗人臧克家依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听录音,朗读

  1、师:

请同学们听录音。

   生:

听录音。

  2、师:

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个人读得怎么样?

  生:

学生有可能的答案有:

  感情处理得比较好语速把握恰当

  语气语调抑扬顿挫

  重音恰倒好处读出了诗歌的层次等等

  读出了对前者的恨,对后者的爱

  师:

诗歌重朗读,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仅仅靠听朗读录音是远远不够的。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设计朗读。

  生:

自由朗读。

  师:

请同学朗读。

  生:

读。

(两位读完以后)请大家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

  3、师:

找出了他们朗读中的优缺点,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我们齐读这首诗。

  师:

很好。

要想更好地诵读,还必须深刻领悟诗歌内容。

  下面,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读各小节,而后在班级交流心得。

同学们如果能够引述课外在网上或其他传媒上获取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资料进行评点的话,就更好了。

  【可以谈谈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思想内涵,也可以评点诗人的炼字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等等】

  讨论、合作、交流。

  师:

好。

哪一位同学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打头阵?

  生:

讲述。

评点。

有没有同学补充?

  师:

材料准备:

  §1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2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

【幻灯补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国民党的天下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

  §3【幻灯补充《野草·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

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

  【幻灯】诗人冯至的十四行诗《鲁迅》中这样写到——你走完了艰苦的行程,艰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

  §4比人生观,比价值观。

  §5两种人的不同命运。

  §6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

  师:

小结:

鲁迅先生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已不复存在,但是他的精神永存。

早在鲁迅逝世的那一年,臧克家就写下了《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幻灯】其中有这样一句:

“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师:

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

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语言极为凝练。

【幻灯】同学们能不能试着动笔写一写,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具体化,将“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生:

动笔写。

(2分钟)

  师:

写好以后同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师:

同组的同学交流过了,让我们看看集体的智慧能产生怎样的结晶。

先请四位男生四位女生,一人说一句,不可以重复。

(同学或老师评点)

  再请一组同学,我们来打擂台,能不能比上一组说得好。

  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是:

  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

  沽名钓誉之徒大公无私之士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3、师:

同学们的替换非常好。

经过替换,我们对这两类人【板书】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同学们说说看,他们在哪些方面不同呢?

  【以下内容形成板书】

  生:

生死(人生价值)、言行(对人民的态度)、追求(人生境界、人生觉悟)、作用(社会影响、人生观、)、结局(“下场”感情色彩不宜)

  师:

这样,“有的人”反复出现,一唱三叹,两两对比中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板书】,是什么哲理呢?

  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永生。

【板书】

  师:

下面,我们一齐朗读这首诗,再次体会一下诗人对危害人民的人的无情揭露,对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热情赞颂。

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

  生:

朗读。

  师:

很好。

现在能背吗?

有感情地背诵。

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科技进步问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课前收集自己满意的习作,为整理个人习作集做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情导入,创设交际的情境

在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牛顿、参与“神五”研制的科研人员等一代又一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努力下,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

网络拉近了人们交流的时空距离;克隆技术使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繁衍新的生命……但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为我们的生存带来了新的问题:

环境污染、交通负担过重、土地严重沙化、网络严重影响了一部分青少年的生活……

2.发表观点,激发交流愿望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鼓励学生说明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二、启迪思维,开展辩论

1.有的同学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也有的同学认为“科技发展弊大”,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行辩论。

(根据学生的观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推选辩论主持人。

如果学生较多可以分为两组或三组进行)

2.在辩论中怎样才能说服别人,使自己的观点有立足之地呢?

①认真搜集说明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和材料

②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根据其发言据理进行反驳。

③预测对方会从哪些方面提出相反的意见,己方该怎样反驳。

④注意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恰当的事例,条理清楚地进行表达。

⑤组内团结协作,从不同的侧面丰富资料。

2.自己准备相关的资料

3.小组内讨论交流,进行资料整合和组内分工。

4.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双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的进行指导、点拨(注意学生是否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恰当的例子,表达的条理是否清楚。

三、教师总结,深化认识

教师总结: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和人类的进步,为人类的生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在我们惊叹科技的伟大与神奇、享受科技为我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尽量减少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的副作用。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成长是我们生命的永恒的主题,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汇成了我们丰富的生活轨迹,带给了我们快乐、醉人、难忘、忧伤等不同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令我们的童年散发着迷人的气息,今天让我们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流于笔端,共同分享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读书,明确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三、调动储备,精心选材

1.读了作文提示,相信你的头脑中一定会浮现出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请选择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2.你与同桌交流的同时是不是又想起另外的一些事情呢?

赶紧拿起笔来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吧。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修改习作,评价赏析

1.学生自改

请将你的习作朗读两至三遍,对照习作要求自己进行修改。

2.小组内同学互评互改

①画出值得欣赏的地方,并说说好在哪里。

②对文章中的哪些地方还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来。

3.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润色作文。

4.精彩赏析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赏析,说说好在哪里(着重注意内容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能够打动别人)。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1.赏析后再次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2.汇编成册

①将自己满意的习作整理起来,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分类或按时间)

②写“编者的话”,并按次序编写目录

③装订成册,拟订书名,加入个性化设计。

六、展示作品,互相学习

同学们的习作册犹如一朵朵浪花,记录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充满着朴素稚拙的纯真童趣,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起来品味……

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本单元课文内容及课外学习的感受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手头学习资料,提早预习,理解成语大意。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成语意思,有不理解的可与小组同学合作探讨。

3.指名朗读。

4.交流成语意思。

5.练习背诵。

6.交流课外收集成语。

7.齐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默记心头。

三、成语故事

1.谈话导入。

2.交流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

3.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学成语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小结,并推荐课外成语故事。

《综合性学习:

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引语:

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

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